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内镜
  • 3篇双气囊
  • 2篇气囊
  • 2篇消化道
  • 2篇小肠
  • 2篇小肠疾病
  • 2篇内镜检
  • 2篇内镜检查
  • 2篇镜检
  • 2篇化道
  • 2篇疾病
  • 1篇胰腺
  • 1篇胰腺炎
  • 1篇早期癌
  • 1篇症状
  • 1篇上消化道
  • 1篇上消化道早期...
  • 1篇双气囊内镜
  • 1篇双气囊小肠镜
  • 1篇图像

机构

  • 5篇东南大学

作者

  • 5篇史乃蕴
  • 5篇欧希龙
  • 5篇蔡惠美
  • 5篇徐海峰
  • 1篇俞谦
  • 1篇刘丽
  • 1篇魏晓莹
  • 1篇毛翠华

传媒

  • 2篇江苏医药
  • 1篇中国内镜杂志
  • 1篇中国现代医学...
  • 1篇中华消化内镜...

年份

  • 1篇2012
  • 1篇2011
  • 3篇2010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双气囊内镜检查致胰腺炎并诱发肠梗阻一例被引量:1
2010年
患者男,50岁,因反复黑便5年,再发1个月余入院.患者2003年起无明显诱因出现黑糊样便,并逐渐头晕、心悸、乏力,当地医院查胃镜及消化道钡餐未见明显异常,结肠镜提示横结肠息肉.经抑酸、止血等对症治疗后停止黑便.2008年5月患者再次出现黑便,大便成形,伴终未滴鲜血,自认为是痔疮,未重视,后又出现头晕、乏力、心悸、肌肉酸痛等.
史乃蕴欧希龙俞谦毛翠华魏晓莹蔡惠美徐海峰
关键词:内镜检查肠梗阻胰腺炎气囊反复黑便消化道钡餐
双气囊内镜检查45例分析被引量:6
2012年
目的评价双气囊内镜对小肠疾病的诊断价值及安全性。方法 2007年12月~2009年9月对45例经胃镜、肠镜常规检查未能确诊,疑患小肠疾病患者进行双气囊内镜检查,其中不明原因反复消化道出血14例、不完全性小肠梗阻3例、慢性腹痛16例、慢性腹泻12例。结果 45例患者中,9例经口进镜,22例经肛进镜,14例患者分别经口及经肛进镜检查。45例患者中37例检出阳性病灶,总阳性率为82.2%,其中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阳性12例,不完全性小肠梗阻阳性2例,慢性腹痛阳性12例,慢性腹泻阳性11例。除1例患者经口行小肠镜后出现胰腺炎合并肠梗阻并发症外,余未出现出血、穿孔等严重并发症。结论双气囊内镜是一种对小肠疾病诊断价值较高、安全可靠的检查手段。
欧希龙史乃蕴蔡惠美徐海峰
关键词:双气囊内镜小肠疾病
内镜黏膜切除术治疗上消化道早期癌和癌前病变被引量:3
2010年
目的探讨内镜黏膜切除术(EMR)治疗上消化道肿瘤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08例(126个病灶)内镜下行EMR治疗资料。结果 126个病灶中,直接用圈套器切除86个病灶,用透明帽切除40个病灶。病灶大小0.3cm×0.4cm~5.0cm×7.0cm,均为扁平病灶;92个病灶1次切除,34个病灶多次(>2次)分割切除;102个病灶取到病理组织,24个病灶未取到;完全切除118个,完全切除率93.7%。内镜分型:隆起型(Ⅰ型)64个,其中亚蒂型(Isp)45个,无蒂型(Is)19个;平坦型(Ⅱ型)62个,其中平坦隆起型(Ⅱa)34个,平坦隆起+平坦凹陷型(Ⅱa+Ⅱc)10个,表面平坦型(Ⅱb)18个。组织学分型早期癌4个,重度不典型增生14个,中度不典型增生59个,单纯腺瘤26个,非腺瘤性息肉23个。其中发生大出血1例,有18例切除后出现少量渗血,无一例穿孔。结论内镜下黏膜切除术简单、安全。
蔡惠美欧希龙史乃蕴徐海峰刘丽
关键词:内镜黏膜切除术上消化道早期癌
45例双气囊小肠镜临床分析被引量:1
2010年
史乃蕴欧希龙蔡惠美徐海峰
关键词:双气囊小肠镜胶囊内镜小肠疾病图像分辨率小肠出血检出率
胃癌患者临床症状及延误诊治原因的调查分析被引量:6
2011年
目的明确消化道症状在早期胃癌诊断上的意义,分析患者延误诊治的原因。方法制定胃癌患者临床资料调查表,采取现场调查及回顾性病史采集的方法,并对结果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371例患者中,早期胃癌36例,占9.70%;早期胃癌患者症状不典型,2例无症状,进展期胃癌均有临床症状;胃癌患者出现症状未及时诊治的主要原因为症状不重,未予重视,占71.82%;97例非首次就诊病例均为进展期胃癌,延误诊治原因主要为患者因素,占92例。结论胃癌患者临床症状多不典型,因此医生应提高警惕,对有症状患者应劝其积极完善检查,以防延误诊疗。
欧希龙徐海峰史乃蕴蔡惠美
关键词:胃癌症状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