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蔡民军

作品数:4 被引量:83H指数:3
供职机构:云南省地震局更多>>
发文基金:云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天文地球

主题

  • 4篇地震
  • 2篇强地震
  • 2篇中强地震
  • 1篇地震成因
  • 1篇地震活动
  • 1篇地震活动性
  • 1篇震源
  • 1篇震源破裂
  • 1篇强震
  • 1篇强震活动
  • 1篇MS
  • 1篇成像

机构

  • 4篇云南省地震局

作者

  • 4篇蔡民军
  • 3篇苏有锦
  • 3篇刘祖荫
  • 3篇李忠华
  • 2篇张俊伟

传媒

  • 2篇地震研究
  • 1篇地震学报
  • 1篇世界地震译丛

年份

  • 1篇2001
  • 2篇2000
  • 1篇1999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由反演加速度图成像中强地震的破裂过程
2000年
提出了一种以小震的记录作为格林函数来成像中强地震破裂增长的反演方法。该方法通过迭代法中同时拟合多台的P、S波形,估计了子事件相对格林函数事件的破裂时间和振幅。我们用小事件作为格林函数反演了发生在帕克菲尔德地区的2次中强地震的加速度图。第1次地震(M=4.6)于1993年11月14日发生在米德尔山,震源深度11km,在下一次帕克菲尔德主震的假定孕震区内。第2次地震(M=4.7)于1994年12月20日发生在米德尔山东南方向约6km处的圣安德烈斯断层上,震源深度9km。该断层段以前没有微震活动,1966年帕克菲尔德地震时也几乎没有同震滑动。这2次地震的反演结果相差很大。1993年地震的平均释放应力为50bar,分布在0.9km^2左右的复杂区域上。1994年地震的平均释放应力只有6bar,分布在一个面积为20km^2的近椭圆形的区域上。2次地震的破裂增长似乎都是间歇性的,破裂形状也相对复杂:此反演方法只要求破裂速度比S波速度要慢得多,并没有用平滑约束条件。
M.HellwegJ.Boatwright蔡民军
关键词:地震中强地震成像
20世纪云南地区Ms≥5.0级地震活动的基本特征被引量:32
2001年
在对云南地区地震目录完整性和均匀性分析的基础上 ,系统总结和分析了 2 0世纪云南地区Ms≥ 5 0级地震活动时、空、强分布的基本特征。有以下主要认识 :(1) 6 7级以上大震存在十年尺度的活跃─平静交替活动过程 ;(2 ) 5 0年左右的大震复发周期 ;(3) 5级以上地震活动的时、空分布具有很大的随机性 ,5~ 6级地震活动不存在活跃期和平静期之分 ;Ms≥ 5 0级地震有约 2 6次 /年的期望年发生率 ,每年发生 0 8~ 4 5次Ms≥ 5 0级地震的自然概率是 6 8 3 % ;(4 ) 6级以上地震具有空间丛集特征 ,云南全区 80 %的 6级以上地震只分布在全区 2 0 %左右的面积上 ;(5 )以金沙江─红河断裂带为界 ,6 7级以上大震成组地在滇西和滇东交替活动 ;(6 ) 5级以上地震活动的b值为 0 6 9。
苏有锦李忠华刘祖荫蔡民军
关键词:地震活动性
云南地区强震分布的深部地球介质背景被引量:49
1999年
应用云南地区地壳上地幔速度结构、电性结构和热结构等深部地球物理探测研究结果,讨论了云南地区大地震发生的深部地球介质构造背景.结果表明,上地壳高速区、壳内低速区或高导层、上地幔局部上隆、高热活动、深大断裂等深部介质构造背景的存在,与云南地区大地震的发生有着密切的联系.6,7级大震不是在任何地方都会发生,而是发生在一些具有某种深部介质构造背景的地区.5级及其以下地震的活动无显著的介质构造背景存在。
苏有锦刘祖荫蔡民军张俊伟李忠华
关键词:强震活动地震成因
云南地区中强地震震源破裂图像被引量:4
2000年
利用等震线和余震序列资料 ,主要研究了云南地区 1 51次中、强震的震源破裂方向资料 ,给出云南地区中强地震震源破裂的空间展布图像。结果表明 ,该区的 5~ 6级地震破裂相对较散乱 ,没有明显的优势方向。而 7级以上地震破裂具有明显的方向性 ,以北北西—北西向为主 ,占 63% ;其次是近南北向 ,占 2 1 %。它们形成了 3条具相当规模的震源破裂带。
苏有锦李忠华蔡民军张俊伟刘祖荫
关键词:中强地震震源破裂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