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蔡海斌

作品数:21 被引量:35H指数:4
供职机构: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8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慢性
  • 4篇湿疹
  • 3篇湿疣
  • 3篇皮肤
  • 3篇皮损
  • 3篇荨麻
  • 3篇荨麻疹
  • 3篇荨麻疹患者
  • 3篇疗效
  • 3篇慢性湿疹
  • 3篇基因
  • 3篇基因芯片
  • 3篇尖锐湿疣
  • 2篇蛋白
  • 2篇人乳
  • 2篇人乳头瘤
  • 2篇人乳头瘤病毒
  • 2篇乳头
  • 2篇乳头瘤
  • 2篇乳头瘤病毒

机构

  • 21篇上海市浦东新...
  • 2篇上海中医药大...
  • 1篇安徽医科大学
  • 1篇安徽医科大学...
  • 1篇广州市皮肤病...

作者

  • 21篇蔡海斌
  • 14篇徐顺明
  • 11篇曹艳云
  • 4篇周贤琼
  • 3篇张惠平
  • 3篇谭娟
  • 2篇邱凤敏
  • 2篇丁忆慈
  • 2篇顾留存
  • 2篇宋瑜
  • 1篇房华
  • 1篇周庆华
  • 1篇李卉
  • 1篇曹磊
  • 1篇周欣
  • 1篇朱震宏
  • 1篇朱卫红
  • 1篇杨华
  • 1篇孙盈翡
  • 1篇刘睿

传媒

  • 3篇临床皮肤科杂...
  • 3篇中国皮肤性病...
  • 3篇实用皮肤病学...
  • 2篇中国麻风皮肤...
  • 1篇中医文献杂志
  • 1篇中国临床医学
  • 1篇中国药业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中国真菌学杂...
  • 1篇中文科技期刊...
  • 1篇中医学
  • 1篇华东六省一市...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年份

  • 1篇2023
  • 3篇2022
  • 2篇2021
  • 1篇2020
  • 5篇2019
  • 2篇2018
  • 1篇2017
  • 3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08
  • 1篇2007
2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因芯片对男性不同部位尖锐湿疣皮损中HPV型别的检测
目的男性CA部位环境不同,组织结构存在差异,不同年龄之间HPV感染的途径与方式也有差异。本研究就本地区男性CA皮损发生在不同部位间的临床差异及HPV型别分布情况进行初步探索。方法将187例男性尖锐湿疣患者分为包皮冠状沟组...
徐顺明谭娟曹艳云蔡海斌周贤琼张惠平丁忆慈邱凤敏顾留存
阴茎恶性黑素瘤一例并文献复习被引量:1
2018年
患者,男,73岁。龟头部黑色斑疹4年,血尿半月。皮损病理检查示:镜下见肿瘤细胞主要位于表皮下,细胞核大且不规则,胞质中含大量黑色素颗粒。免疫组化:肿瘤细胞S-100(+),HMB45(+),Melan-A(+),SOX-10(+),Ki67约50%阳性。
蔡海斌徐顺明曹磊徐徉
关键词:黑色素瘤阴茎免疫组化
艾迪生病1例
2008年
患者女.35岁。因面部、双手足背部皮肤进行性变黑2年,乏力半年,于2007年5月就诊。2年前患者在怀第2胎时双颊部出现色素沉着斑.并逐渐扩展至整个面部、双手足背、舌外侧缘等处,指、趾甲明显变黑。患者第2胎产后哺乳量比第1胎少.但月经正常。患病前无特殊化学物品接触史;无发热及盗汗,无咳嗽、咳痰。近期体重无明显变化。否认有肝炎和结核病史。否认有家族性遗传病史。
徐顺明蔡海斌曹艳云周贤琼
关键词:艾迪生病结核肾上腺
慢性自发性荨麻疹患者血清差异表达蛋白的筛选及C反应蛋白的测定被引量:3
2018年
目的:探讨风团持续时间与慢性自发性荨麻疹(CSU)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表达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同位素标记相对与绝对定量(isobaric tag for relative absolute quantitation,iTRAQ)技术鉴定CSU患者血清差异蛋白,分析CRP的表达情况;通过免疫散射比浊法检测CSU患者CRP水平。结果:与正常人相比,CSU患者血清CRP表达上调(P<0.05)。风团持续时间长的CSU患者CRP表达水平高于风团持续时间短的CSU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SU患者血清CRP表达与风团持续时间相关。
徐顺明曹艳云孔伟徐徉蔡海斌
关键词:C反应蛋白ITRAQ
黛柏湿疹膏联合封包疗法治疗慢性湿疹脾虚血燥证的临床观察
2022年
目的:观察黛柏湿疹膏联合封包疗法治疗慢性湿疹脾虚血燥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6例慢性湿疹脾虚血燥证患者采用自身左右对照的方法,将双侧患部分为治疗侧组和对照侧组,分别予黛柏湿疹膏联合封包疗法和糠酸莫米松乳膏外涂治疗4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2周及治疗第4周的皮损程度、受累面积及瘙痒程度,根据EASI湿疹评分判定疗效。并对痊愈、显效及有效的患者,在治疗结束1个月后进行随访。同时记录两组不良反应。结果:共计5例病例脱落。治疗侧组总有效率为90.3%;对照侧组总有效率为67.7%。两组临床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侧组患者加重率为14.3%,对照侧组患者疗后加重率33.3%,组间比较不具有统计学差异(P >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外用黛柏湿疹膏联合封包疗法治疗慢性湿疹脾虚血燥证优于糠酸莫米松乳膏外涂,且安全性较好。
吉凯峰李静蔡海斌郑玉婷宋瑜
关键词:慢性湿疹疗效研究
反向性扁平苔藓
2021年
患者女,49岁。主诉:全身多处皱褶部位暗红斑半年。现病史:患者半年前无意中发现双侧腋窝出现黄豆大暗红斑,无自觉症状,未予重视。此后皮损逐渐增多,逐渐累及双侧肘窝、乳房下褶、脐窝、腹股沟等多个皱褶部位,自行外用多种药物(具体成分不详)治疗,皮损未见明显好转。为进一步诊治于2019年6月18日来我院就诊。既往史:既往体健,无慢性病史。家族史:家族成员中无类似疾病患者,无其他遗传病史。
蔡海斌
308nm准分子光对小鼠湿疹模型表皮及Th细胞因子的影响
2020年
目的观察308 nm准分子光对小鼠湿疹模型皮损及皮损中Th细胞因子的影响,探讨308 nm准分子光治疗湿疹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DNCB外涂法制备小鼠湿疹模型,分为308 nm准分子光治疗组(A组)、莫米松治疗组(B组)、模型组(C组),每组各10只。A组采用隔天1次治疗,连续治疗10次;同期B组外用莫米松乳膏1次/d,至A组治疗结束,共19 d;C组不予处理。比较各组小鼠皮损区表皮厚度变化及白细胞介素(IL)-2、IL-9、IL-10和IL-17表达的差异。结果①308 nm准分子光治疗后,小鼠皮损区表皮厚度较C组明显变薄(F=2.566,P<0.01);B组小鼠皮损改善程度优于A组和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797,7.718,均P<0.01)。②免疫组化染色显示,A组小鼠皮损中IL-9和IL-17表达水平均低于C组(F=1.408,1.459,均P<0.05),IL-2和IL-10表达水平则高于C组(F=1.455,3.542,均P<0.05)。B组小鼠皮损中IL-9和IL-17表达水平均低于C组(F=1.225,1.589,均P<0.01),而IL-2和IL-10表达水平则高于C组(F=1.455,2.667,均P<0.05)。A组和B组之间IL-2、IL-9、IL-10和IL-17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308 nm准分子光照射小鼠湿疹模型,可改善模型小鼠的皮肤损害;IL-9和IL-17下调、IL-2和IL-10上调,可能与湿疹的发病机制与皮疹转归相关。
蔡海斌徐顺明曹艳云徐徉
关键词:小鼠湿疹细胞因子
特发性发疹性斑状色素沉着症一例被引量:1
2019年
22岁男性患者,躯干、四肢出现灰褐色斑片3年。皮损组织病理示:表皮角化过度,棘层轻度增生,基底层色素颗粒增多,真皮浅层可见散在少量嗜色素细胞,小血管周围可见少量淋巴细胞浸润,未见肥大细胞。诊断:特发性发疹性斑状色素沉着症。
蔡海斌唐英徐顺明
关键词:色素沉着症特发性发疹性
皮肤局灶性黏蛋白病1例
2022年
患者男,65岁。因右前臂皮疹2年余于2020年7月15日来我科门诊就诊。患者2年前无意中发现右前臂米粒大丘疹,逐渐增大,无痒痛等自觉症状。既往有糖尿病史,否认甲状腺疾病及其他慢性病史。家族成员无类似疾病患者。体格检查:一般情况好,系统检查未见异常。
曹艳云孙盈翡蔡海斌徐顺明
关键词:黏蛋白病局灶性
慢性自发性荨麻疹患者外周血嗜碱粒细胞CD63和CD203c的表达被引量:4
2019年
目的:检测慢性自发性荨麻疹患者中外周血嗜碱粒细胞的活化状态。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技术分别检测慢性自发性荨麻疹患者风团不同持续时间下(A组<2h,15例;B组12~24h,15例)、治疗后患者(C组,15例)及健康对照组(D组,15例)外周血嗜碱粒细胞CD63+和CD203c+的表达情况。结果:A、B、C三组外周血嗜碱粒细胞CD63+和CD203c+活化百分率(0.097±0.019,0.072±0.015,0.051±0.012)均高于对照D组(0.007±0.002,P<0.05)。A、B、C三组之间两两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活化的嗜碱粒细胞可能参与了慢性自发性荨麻疹的发病过程,但与风团的持续时间无相关性。
孔伟曹艳云曹秀妮徐徉蔡海斌徐顺明
关键词:嗜碱粒细胞CD63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