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角媛梅

作品数:142 被引量:1,386H指数:20
供职机构:云南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云南省自然科学基金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农业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130篇期刊文章
  • 8篇会议论文
  • 2篇科技成果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8篇天文地球
  • 29篇环境科学与工...
  • 23篇农业科学
  • 18篇经济管理
  • 14篇文化科学
  • 13篇生物学
  • 10篇历史地理
  • 7篇自动化与计算...
  • 6篇建筑科学
  • 5篇水利工程
  • 2篇社会学
  • 1篇矿业工程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主题

  • 43篇梯田
  • 36篇哈尼梯田
  • 20篇景观
  • 12篇同位素
  • 9篇生态
  • 9篇流域
  • 8篇GIS
  • 7篇遥感
  • 7篇生态系统
  • 7篇土地利用
  • 7篇农业
  • 7篇文化景观
  • 7篇教育
  • 7篇聚落
  • 6篇氧同位素
  • 6篇氢氧同位素
  • 6篇河流域
  • 5篇地理
  • 5篇土壤
  • 5篇文化

机构

  • 127篇云南师范大学
  • 19篇中国科学院
  • 5篇昆明理工大学
  • 5篇云南省基础地...
  • 4篇乐山师范学院
  • 3篇福建师范大学
  • 3篇宁夏大学
  • 3篇云南大学
  • 3篇中国有色金属...
  • 1篇广州大学
  • 1篇北京师范大学
  • 1篇北京第二外国...
  • 1篇四川大学
  • 1篇中国石油大学...
  • 1篇中国地质大学
  • 1篇红河学院
  • 1篇山东师范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大...
  • 1篇中国科学院亚...
  • 1篇中国科学院生...

作者

  • 141篇角媛梅
  • 21篇刘歆
  • 20篇刘志林
  • 16篇王金亮
  • 11篇肖笃宁
  • 11篇丁银平
  • 10篇李亚
  • 8篇王梅
  • 7篇明庆忠
  • 7篇何云燕
  • 7篇胡文英
  • 7篇马明国
  • 6篇程国栋
  • 6篇张贵玲
  • 5篇周鸿斌
  • 5篇李石华
  • 5篇何兰兰
  • 5篇王李鸿
  • 4篇何礼平
  • 4篇马剑

传媒

  • 10篇云南师范大学...
  • 10篇生态学杂志
  • 8篇云南地理环境...
  • 6篇生态学报
  • 6篇冰川冻土
  • 5篇热带地理
  • 5篇山地学报
  • 4篇水土保持研究
  • 3篇中国农村水利...
  • 3篇地理学报
  • 3篇地理研究
  • 3篇应用生态学报
  • 2篇资源科学
  • 2篇旅游科学
  • 2篇环境科学与技...
  • 2篇经济地理
  • 2篇中学地理教学...
  • 2篇水土保持通报
  • 2篇地理科学
  • 2篇科研信息化技...

年份

  • 11篇2023
  • 6篇2022
  • 11篇2021
  • 10篇2020
  • 9篇2019
  • 11篇2018
  • 12篇2017
  • 8篇2016
  • 2篇2015
  • 4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 3篇2011
  • 4篇2009
  • 8篇2008
  • 4篇2007
  • 5篇2006
  • 2篇2005
  • 1篇2004
  • 10篇2003
14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哈尼梯田区优势景观类型对泉水氢氧同位素效应的影响被引量:3
2017年
氢氧稳定同位素是示踪流域水循环过程的有效手段,流域景观类型及其格局对泉水同位素效应的影响是景观生态学与同位素水文学的全新交叉领域.本文以哈尼梯田文化景观遗产核心区的全福庄河小流域为研究对象,在2015年3月—2016年3月间,逐月在海拔1500 m的梯田、1700 m的梯田和1900 m的森林景观类型下分别采集78个泉水样和39个大气降水样进行氢氧稳定同位素分析.结果表明:小流域的优势景观类型是森林和梯田,两者面积分别占总面积的66.6%和22.1%,并具有森林在上、梯田在下的垂直格局.相关分析表明,泉水除受降水补给外,还受到景观内其他同位素值偏正的水源补给,景观位置较高的森林区泉水主要由降水补给,位于森林之下的梯田泉水受大气降水、河水、梯田水、地下水等多种水源补给,其同位素混合作用强烈;泉水δ^(18)O和δD值整体海拔效应明显,其海拔梯度分别为-0.125‰·(100 m)^(-1)和-0.688‰·(100 m)^(-1);研究区氘盈余值随海拔升高而增大与景观格局和同位素循环过程有关.总之,优势景观类型对泉水氢氧同位素效应具有显著影响,泉水氢氧同位素可作为景观水文过程对景观格局的响应指标.
角媛梅刘澄静刘歆刘志林丁银平
环境意识评价指标体系研究——以昆明市中小学生为例被引量:8
2003年
文章通过对昆明市中小学生环境意识的调查和研究 ,总结了环境意识的主要内容 ,提出了环境意识评价的原则和方法 ,并根据实际情况 。
角媛梅王金亮何云燕李亚
关键词:指标体系环境教育
亚热带山地民族文化与自然环境和谐发展实证研究——以云南省元阳县哈尼族梯田文化景观为例被引量:49
2002年
一定的自然环境孕育了与之相适应的民族文化 ,而民族文化又对自然环境具有改造作用。民族文化与自然环境的相互适应是文化与环境持续存在的原因。本文通过深入到处云南南部亚热带山地地区的元阳县哈尼族地区的调查 ,提出和分析了哈尼文化与自然环境相互适应的结果一哈尼梯田文化景观的特征 ,并探讨了哈尼文化与自然环境两者梯田景观的关系 ,证实了哈尼梯田文化景观是哈尼文化与自然环境协调发展的结果 ,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角媛梅肖笃宁程国栋
关键词:民族文化自然环境文化景观
山地高梯度森林生物质能效应研究(Ⅱ):案例被引量:1
2011年
综合应用森林生物量及生产力计算﹑地理信息技术﹑生物地理统计等方法,对梅里雪山森林生物质能资源赋存量﹑资源总量以及与海拔、山地坡度和坡向等的关系作出定量计算,并对其相关性作分析,发现梅里雪山东坡森林生态系统潜在蕴藏生物质能资源具有明显的空间异质性和空间相关性:在海拔2 000~3 900 m,森林生物质能资源数量随着海拔的升高而逐渐增加,3 900 m以上急剧减少;生物质资源数量在坡度25°~35°期间最大,不同坡向上生物质资源数量差异明显,较为集中分布在东坡、东南坡和西北坡。相关分析表明,生物质能资源数量与地形因子海拔、坡度、坡向具有相关性,与海拔、坡向负相关,与坡度呈正相关,其皮尔森简单相关系数分别为-0.17,-0.86和0.30。在山体中部形成森林生物质能资源富集带,构成环形生态廊道,为山地生态系统和人居环境提供了优良环境条件。
明庆忠郭树荣角媛梅
关键词:海拔梅里雪山
大理西湖湿地景观中水体富营养化及截留功能的季节变化被引量:5
2020年
科学评估湖泊型湿地水体富营养化及截留功能在季节及空间的变化规律对评价湖泊水环境质量、分析污染来源、改善湖泊水体富营养化和湿地/流域生态可持续具有重要意义。以大理洱海流域源区的西湖湿地4种景观分区下的水体为对象,分别于2019年4月(旱季末期)和10月(雨季末期)各采集32个水样,测定其总磷(TP)、总氮(TN)浓度,以截留量和水体富营养化综合指数(PI)评价大理西湖湿地的水体富营养化水平和截留功能。结果表明:农田水样TP、TN浓度均高于其他各类水样。富营养化评价表明:大理西湖湿地水体富营养化表现为旱季高于雨季,其中湿地类型中以农田水为最高(PI=3.45);景观分区中以农田区最高(PI=3.35);农业种植是导致该区域水体富营养化的主要原因。TP、TN截留量评价显示,湖滨湿地截留量(0.04、1.38 mg·L^-1)最高,具有明显的截留功能。由于研究区磷、氮外源输入大且海拔高差较小,大理西湖湿地对于水体中TP、TN的截留效应不明显,造成西湖水体的富营养化。研究结果为大理西湖湿地的水体富营养化控制和洱海生态保护提供了参考依据。
彭园睿何兴华杨春灿孙秋雁刘志林赵冬梅角媛梅
关键词:总磷总氮富营养化水质评价
哈尼梯田区不同旅游模式村寨土地利用变化对生态系统服务与人类福利的影响被引量:15
2020年
区域旅游开发是驱动土地利用变化(LUCC)并影响生态系统服务及人类福利的重要因素。以红河哈尼梯田世界遗产区不同旅游发展模式的黄草岭村(观光和接待)和胜村(接待)为研究对象,解译获得两村2009年和2017年LUCC图并进行变化分析,再运用替代成本、市场价值和影子工程等定量方法评估两村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及其变化。结果表明:(1)黄草岭村和胜村LUCC动态度分别为14.83%和5.64%,其中变化最大的建设用地在两村分别增加39.18%和23.68%。(2)黄草岭村因发展梯田观光旅游和林地面积的增加使其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增长1520.77万元,而胜村则因耕地和林地面积的增加而增长374.93万元,其中林地价值最高。(3)单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中,黄草岭村因发展旅游其休闲娱乐价值增幅最大,为1249%,而胜村却没有增加,说明旅游发展模式对两村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增加影响较大。(4)黄草岭村和胜村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增加速率分别为1.5倍和1倍,旅游服务收入增加速率分别为18.7倍和4.1倍,单位土地面积的村民福利分别增加23.79万元hm^-2 a^-1和4.90万元hm^-2 a^-1,说明多样的旅游服务能更好地提高人类福利,为政府发展遗产旅游与制定生态系统补偿标准提供科学支撑。
张娟陈凡角媛梅刘澄静赵冬梅刘志林徐秋娥邱应美
关键词:土地利用变化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人类福利村寨
昆明市中小学生环境教育探讨
2001年
文章在分析昆明市中小学环境教育现状的基础上 ,探讨了昆明市中小学环境教育存在的问题 ,最后提出改进中小学环境教育的主要措施。
李亚王金亮何云燕角媛梅
关键词:环境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教育大纲环境保护
基于GIS的元阳梯田空间分布及其自然要素分异研究被引量:4
2020年
为保护哈尼梯田人工湿地、维护区域生态安全、传承梯田农耕文明,以元阳县梯田为研究对象,通过野外地质调察、查阅区域地质调查报告和区域岩石性质以及土壤性质,利用GIS空间技术分析了梯田空间分布及自然影响因素,旨在进一步明晰梯田空间分布与各自然影响要素对其影响机理,为梯田的管理保护与研究提供参考。结果表明:(1)地形决定了梯田的形态和面积规模。在海拔800~1500 m、坡度0°~15°的亚热带平缓山区沿等高线分布了梯田总面积的73.23%,75.35%。(2)岩性通过影响岩石保水蓄水的水理性质进而影响到梯田的完整性;研究区中部的片麻岩类岩石基岩裂隙不甚发育储水性能良好,片麻岩类占岩石面积的51.49%,分布了梯田的58.99%;其他区域主要为(石)灰岩及砂页岩类,空隙大,下渗严重。(3)土壤的矿物成分、理化性状不尽相同,制约着水稻的生长发育,其粘性、保水性以及可塑性影响着梯田的景观格局;中部梯田区的红壤(麻黄红土)和赤红壤(麻黄赤红土)多为黏壤土,土体厚质地轻且养分含量较高,在长期人为熟化下土质粘重易保水保肥;其他地区的土壤大多土体厚薄不一、层次分异明显,蓄水蓄肥能力较差、耕性不良。研究结果为梯田的开发利用和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刘敬刘澄静角媛梅刘志林许汉华张华赵冬梅吴常润冯志娟刘欢
关键词:元阳梯田自然因素岩石
红河梯田景观格局的氮磷截留及水体富营养化研究被引量:1
2020年
红河梯田的“森林-村寨-梯田-水系贯穿其中”垂直景观格局影响氮磷物质的迁移和转化过程,为揭示其内在联系,以红河梯田“林-寨-田”和“林-田”两种景观格局中的地表水为研究对象,于2017年12月(旱季)和2018年6月(雨季)共采集18个水样测定总氮(TN)和总磷(TP),分析其时空特征,采用截留量和水体营养状态综合指数(EI)对截留和水体富营养化水平进行评价.结果表明:红河梯田的氮磷截留和水体富营养化与景观格局关系密切.(1)“林-寨-田”景观格局对氮和磷的截留(-0.09 mg·L^-1)比“林-田”景观格局(-0.185 mg·L^-1)明显,且在时间上呈现雨季大于旱季,在空间上呈现梯田>村寨>森林的特征;(2)“林-田”景观格局的水体富营养化水平(Ⅲ级)高于“林-寨-田”景观格局(Ⅱ级),且在时间上呈现旱季大于雨季,空间上呈现梯田>森林的特征;(3)梯田既是“源”景观也是“汇”景观,截留量0.08-0.18 mg·L^-1,水体富营养化水平Ⅳ级(62.025≤EI≤66.19),表明梯田截留明显且局部已富营养化.建议对景观格局进行优化,构建“沟渠-水塘-梯田”湿地结构,控制污染物排放量.
文文角媛梅查智琴苏艺沈瑞琪张洪森
关键词:截留富营养化
稳定氢氧同位素示踪水汽来源对哈尼梯田降水补给的影响被引量:6
2020年
稳定氢氧同位素可有效示踪区域降水水汽来源,旱季降水补给对大规模哈尼梯田的持续存在具有重大影响。以哈尼梯田世界遗产核心区的全福庄河流域为研究对象,在2015年11月-2016年4月间的旱季期间逐月采集处于不同海拔的7个样点的降水样品42个,分析其稳定氢氧同位素组成的变化及其影响因子,并利用后向轨迹模型(HYSPLIT)追踪其水汽来源。结果表明:1)该区局地大气降水线方程为δD=7.31δ18O+19.8 (R2=0.94,P<0.01,n=42),斜率较全球降水线小而截距偏大,说明研究区有多个水汽来源地。2)旱季降水δ18O和d-excess在前期快速富集,后期δ18O富集的速度减缓,d-excess则快速降低,体现出水汽来源具有时间差异,但两者在空间变化上不明显。3)旱季降水δ18O与降水量、温度和相对湿度的多元线性回归方程为:δ18O=-0.002P-0.86T-0.39H+38.22 (R2=0.96,P=0.05),表明其变化是多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4)结合δ18O、d-excess和HYSPLIT模型分析,该区旱季主要有3条水汽来源路径,其中西风南支和局地水汽补给较少,占优势的西南季风除2月份外其余各月占70%左右。5)研究区旱季降水量总体较少,但西南季风在11月带来的降水为"灌水养田"提供了水源,在4月的降水为"冲水肥田"和"栽插准备"活动提供了必要水源,从而保障了梯田旱季的用水需求。
徐秋娥刘澄静角媛梅肖敏轩丁银平张育豪马帆张园园
关键词:哈尼梯田水汽来源
共15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