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护理
  • 2篇术后
  • 1篇心律
  • 1篇心律紊乱
  • 1篇心外膜
  • 1篇心脏
  • 1篇心脏外科
  • 1篇心脏外科术后
  • 1篇预见性护理
  • 1篇原因分析及护...
  • 1篇食管
  • 1篇食管癌
  • 1篇食管癌术
  • 1篇食管癌术后
  • 1篇手术
  • 1篇术期护理
  • 1篇术前
  • 1篇起搏
  • 1篇起搏器
  • 1篇外科

机构

  • 4篇蚌埠医学院第...

作者

  • 4篇解萍
  • 3篇汪国文
  • 2篇李秀贞
  • 2篇叶枫林
  • 2篇黄慧
  • 1篇黄惠
  • 1篇葛树阳
  • 1篇崔丽宏
  • 1篇崔利红
  • 1篇姚林
  • 1篇姚琳
  • 1篇王银娥

传媒

  • 3篇中华全科医学
  • 1篇蚌埠医学院学...

年份

  • 1篇2015
  • 1篇2013
  • 2篇2011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心脏外科术后心外膜临时起搏器的应用与护理被引量:6
2011年
目的探讨心脏外科术后心外膜临时起搏器的护理方法。方法 25例患者使用临时起搏器,男性15例,女性10例。其中风湿性心脏病15例,先天性心脏病9例,冠心病1例。全部病例均在体外循环下行心内直视术,手术在关闭心包前将2根临时起搏器导线缝与右心室心外膜,导线经心包在剑突下切口引出与体外临时起搏器连接。应用R波抑制型(按需型)临时起搏器,根据需要设置起搏频率、起搏阈值和灵敏度。结果全组25例患者,21例术后康复出院,2例Ⅲ度AVB安装永久性起搏器,2例术后因低心排等原因死亡。结论临时起搏器是心脏外科术中各种原因引起Ⅲ度房室传导阻滞(AVB)及其它药物那难以纠治的心律紊乱的一种有效补救方法。
解萍汪国文叶枫林黄慧李秀贞崔利红
关键词:心外膜临时起搏器心律紊乱护理
漏斗胸Nuss术矫治29例围术期护理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探讨漏斗胸Nuss术矫治患者围术期的护理措施。方法:对29例漏斗胸患者围术期给予心理护理、呼吸道准备、加强营养,术后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并进行呼吸道管理、疼痛和腹胀的护理及出院宣教。结果:1例患者术后8天并发钢板移位,其余28例均顺利出院。术后2个月出现钢板移位1例,其余患者矫形均达到预期效果。结论:漏斗胸患者应加强术前术后护理,尤其加强出院宣教,从而预防钢板移位的并发症。
李秀贞汪国文葛树阳姚琳解萍黄慧
关键词:漏斗胸NUSS手术围术期护理
预见性护理在老年急腹症术前的应用被引量:15
2015年
目的探讨老年急腹症患者术前实施预见性护理的效果。方法选择蚌医一附院急诊外科2012年7月—2013年3月收治的346例老年急腹症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166例,观察组180例。对照组实施急诊外科护理常规。观察组实施预见性护理,运用护理程序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护理评估,根据现存的或潜在的护理问题制定护理计划并实施。1成立预见性护理小组;2预见性入院评估护理;3预见性心理护理;4预见性病情观察护理;5预见性并发症护理。结果术前采用不同的护理方法,对照组术前死亡10例,术前死亡率6.02%。护士发现患者病情与诊断不符,协助医生纠正误诊2例,纠正率1.12%,观察组术前死亡3例,术前死亡率1.67%,协助医生纠正误诊7例,纠正误诊率3.88%。根据χ2检验,观察组及对照组在降低术前死亡率,提高纠正误诊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有针对性的预见性护理,可降低误诊率,减少术前并发症,降低术前死亡率,显著地提高治疗和护理的效果。
解萍王银娥
关键词:预见性护理老年急腹症术前
食管癌术后急性精神障碍的原因分析及护理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通过观察396例食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术后发生急性精神障碍的情况,分析研究与食管癌术后发生急性精神障碍可能的相关因素与护理对策。方法对蚌医附院胸心外科2010年3月-2012年5月收治并行食管癌根治术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20例术后出现精神异常,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分析相关原因,即时执行治疗并积极采取护理措施保障患者的安全。结果 20例精神异常患者均痊愈,无并发症发生,出院后1~2个月随访,无一例复发。结论食管癌术后急性精神障碍是多因素相互交叉作用的结果,积极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是保障患者安全的重要条件。
解萍汪国文叶枫林黄惠姚林崔丽宏
关键词:食管癌护理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