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许宁宁

作品数:3 被引量:18H指数:2
供职机构:山西医科大学药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山西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丹参
  • 1篇丹参提取
  • 1篇丹参提取液
  • 1篇电泳
  • 1篇学成
  • 1篇盐酸
  • 1篇盐酸麻黄
  • 1篇盐酸麻黄碱
  • 1篇抑制活性
  • 1篇预实验
  • 1篇桑寄生
  • 1篇桑寄生科
  • 1篇提出率
  • 1篇提取液
  • 1篇酮类
  • 1篇酮类化合物
  • 1篇同工酶
  • 1篇凝胶
  • 1篇凝胶电泳
  • 1篇配伍

机构

  • 3篇山西医科大学

作者

  • 3篇薛强强
  • 3篇许宁宁
  • 3篇张守元
  • 3篇杨官娥
  • 1篇白云娥
  • 1篇李青山

传媒

  • 1篇中国实验方剂...
  • 1篇应用与环境生...
  • 1篇中国药物与临...

年份

  • 3篇2012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丹参提取液对球形红细菌菌体蛋白及几种酶的影响被引量:2
2012年
为探索球形红细菌对丹参的生物转化机理,采用非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N-PAGE)分别对丹参水提液、醇提液、醇水提液培养后球形红细菌菌体及纯球形红细菌(PRS)菌体蛋白质(Pro)、酯酶(EST)、细胞色素氧化酶(CO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物酶(POD)进行分析,比较用丹参提取液培养前后球形红细菌菌体蛋白及4种酶的同工酶变化.结果表明:丹参提取液培养前后球形红细菌菌体蛋白及4种酶的同工酶谱带差别较大,同工酶的电泳迁移率、活性、所表达同工酶的数目及分布均有差异,培养d 2~6蛋白及酶表达量变化最大,d 14~20基本稳定.研究表明丹参能诱导球形红细菌生成新的蛋白质及酶,亦可抑制某些蛋白质和酶的合成;这些蛋白和酶可能参与了丹参化学成分的生物转化.
张守元薛强强许宁宁杨官娥李青山
关键词:光合细菌球形红细菌丹参提取液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同工酶
麻黄与老鹳草配伍前后有效成分提出率
2012年
目的:考察麻黄与老鹳草配伍前后主要活性成分盐酸麻黄碱和没食子酸提出率的变化,探讨两药配伍使用的增效作用机制。方法:以盐酸麻黄碱和没食子酸为指标,HPLC测定含量,采用正交试验法优选配伍前后提取工艺。结果:麻黄配伍后盐酸麻黄碱的提出率分别为5.136,5.485 mg·g-1,老鹳草配伍前后没食子酸的提出率分别为1.352,1.564 mg·g-1。结论:麻黄和老鹳草配伍前后盐酸麻黄碱、没食子酸提出率均增加,为两药配伍使用增效作用提供依据。
薛强强许宁宁张守元杨官娥
关键词:麻黄老鹳草盐酸麻黄碱没食子酸
北桑寄生化学成分系统预实验被引量:16
2012年
北桑寄生为桑寄生科(Loranthaceae)桑寄生属(Loran-thus)植物.前期研究发现,北桑寄生粗提物对体外肿瘤细胞具有细胞毒活性和血管抑制活性.但对该植物的化学成分研究仅分出4个黄酮类化合物[1],本研究对该植物中化学成分进行了系统预实验,为其化学成分的系统研究和有效成分的分离奠定基础.
许宁宁白云娥薛强强张守元杨官娥
关键词:桑寄生科化学成分预实验黄酮类化合物细胞毒活性抑制活性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