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许红

作品数:14 被引量:129H指数:8
供职机构:南京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无锡市社会发展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8篇脑梗
  • 8篇脑梗死
  • 8篇梗死
  • 5篇急性
  • 4篇依达拉奉
  • 4篇急性脑梗死
  • 4篇反应蛋白
  • 3篇蛋白
  • 3篇血浆
  • 3篇血流
  • 3篇同型半胱氨酸
  • 3篇缺血
  • 3篇脑梗死患者
  • 3篇脑血
  • 3篇脑血流
  • 3篇氨酸
  • 3篇半胱氨酸
  • 2篇动脉
  • 2篇动脉粥样硬化
  • 2篇短暂性

机构

  • 13篇南京医科大学
  • 5篇江苏省人民医...

作者

  • 13篇许红
  • 7篇华烨
  • 6篇陆云南
  • 6篇马涛
  • 5篇吴双双
  • 5篇冯志强
  • 4篇孔岳南
  • 3篇刘宇敏
  • 2篇徐德恩
  • 2篇陈萍
  • 1篇孙杨
  • 1篇戴文卓

传媒

  • 3篇山东医药
  • 2篇中国血液流变...
  • 2篇实用临床医药...
  • 2篇现代生物医学...
  • 1篇贵州医药
  • 1篇神经疾病与精...
  • 1篇中华实用诊断...
  • 1篇中国临床研究

年份

  • 5篇2017
  • 2篇2015
  • 1篇2013
  • 1篇2010
  • 2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7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瑞舒伐他汀治疗急性脑梗死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患者的疗效观察及对内皮功能的影响被引量:11
2017年
目的观察瑞舒伐他汀治疗急性脑梗死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将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的72例急性脑梗死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患者随机并平均地分为两组,两组患者均采用常规治疗,例如抗血小板、活血化瘀、脑保护等。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额外给予观察组患者瑞舒伐他汀钙片。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斑块积分、NIHSS评分、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的变化,以及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的斑块积分和NIHSS评分在治疗后均明显下降,且观察组的斑块积分和NIHS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VEGF和NO在治疗后均明显上升,且观察组的VEGF和NO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TC、LDL-C在治疗后均明显下降,HDL-C明显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患者中的TC、LDL-C及HDL-C在治疗前后无明显的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瑞舒伐他汀不仅可以有效地调节急性脑梗死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患者的血脂水平,而且还能明显改善其血管内皮功能,使临床疗效得到显著提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冯志强陆云南许红马涛刘宇敏吴双双华烨
关键词:瑞舒伐他汀急性脑梗死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加巴喷丁不同加量方法治疗老年带状疱疹急性期神经痛对比观察被引量:17
2013年
目的探讨加巴喷丁不同加量方法治疗老年带状疱疹急性期神经痛的临床疗效与耐受性。方法老年带状疱疹急性期神经痛患者32例,随机分为A组和B组,各16例。A组第1天晚上服用加巴喷丁300 mg,第2天早300 mg、晚300 mg,第3天早、中、晚各300 mg,此后以此剂量维持。B组第1天早、中、晚各100 mg,第2天早、中、晚各200 mg,第3天早、中、晚各300 mg,此后以此剂量维持。若加量过程中患者感疼痛明显好转,可以不用继续加量。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第4、8、14天,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进行疼痛评估,同时观察患者的不良反应。结果 A组首次剂量后有2例出现嗜睡、共济失调、头昏,1例退出,1例转为B组加量方法,A、B组治疗后第4、8、14天VAS较治疗前均有下降(P均<0.01),但治疗后两组第4、8、14天VAS比较,P均>0.05。结论加巴喷丁不同加量方法治疗老年带状疱疹急性期神经痛均有效,但是3次/d服用、每次剂量从100 mg起渐加量的方法患者耐受性更好。
陈萍许红华烨
关键词:带状疱疹神经痛加巴喷丁给药方法
血浆蛋白质Z联合ABCD2评分对TIA患者短期脑梗死事件的预测价值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探讨血浆蛋白质Z(PZ)联合ABCD2评分对短暂脑缺血发作(TIA)患者短期内进展为脑梗死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TIA患者85例(ABCD2评分高危10例、中危41例、低危34例),同期体检健康者5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血浆PZ,观察2、7 d内脑梗死发生率。结果观察组血浆PZ(1 291.34±339.42)ng/m L,对照组为(2 231.68±439.55)ng/m L,P<0.01。观察组高危、中危、低危患者血浆PZ分别为(995.13±159.42)、(1 391.34±244.31)、(1 891.34±345.74)ng/m L,三者两两比较,P均<0.01。患者ABCD2评分与短期内进展为脑梗死呈正相关(r=0.631,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ABCD2评分与血浆PZ水平呈负相关(r=-0.573,P<0.05)。结论TIA患者血浆PZ水平越低,ABCD2评分越高,脑梗死发生率越高;二者联合应用,更有助于TIA后短期内脑梗死事件的风险评估。
许红孙杨
关键词: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脑梗死蛋白质ZABCD2评分
恩必普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的影响被引量:13
2017年
目的:观察恩必普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影响。方法:将7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按随机分成两组,每组各39例,并给予两组患者常规的抗急性脑梗死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静脉滴注,30 mg/次,2次/d,持续10 d。在此基础上,观察组患者采用恩必普(丁苯酞软胶囊)治疗,餐前口服,200 mg/次,3次/d,持续10 d。分别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治疗前后的NIHSS评分和血清hs-CRP水平的变化以及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4.87%和79.49%,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NIHSS评分和血清hs-CRP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且观察组的NIHSS评分和血清hs-CRP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此外,两组患者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P>0.05)。结论:采用恩必普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能明显改善神经功能缺损,降低血清hs-CRP水平,提高临床疗效,且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
陆云南许红冯志强马涛何培成吴双双华烨
关键词:恩必普依达拉奉急性脑梗死高敏C反应蛋白
脑梗死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被引量:15
2010年
目的探讨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变化在颈动脉粥样硬化及脑梗死发病过程中的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75例脑梗死患者和45例健康对照者的血浆Hcy水平,颈部血管超声检查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结果脑梗死组血浆Hcy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脑梗死组颈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率及硬化程度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脑梗死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者的血浆Hcy水平明显高于无颈动脉粥样硬化者(P<0.05),颈动脉中重度狭窄脑梗死患者的Hcy水平高于颈动脉轻度狭窄患者(P<0.05)。结论高水平Hcy是脑梗死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它通过促进颈动脉粥样硬化进程而导致脑梗死,监测血浆Hcy水平变化有助于脑梗死早期预防及干预治疗。
许红
关键词:半胱氨酸脑梗死动脉硬化
依达拉奉联合他汀类药物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C反应蛋白、血脂水平的影响被引量:13
2017年
目的观察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在给予依达拉奉联合他汀类药物治疗后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C反应蛋白(CRP)、总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高密度脂蛋白(HDL)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变化。方法 63例脑卒中患者分为2组,对照组27例给予瑞舒伐他汀,观察组36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依达拉奉治疗。检测体内Hcy、TG、TC、HDL及LDL-C水平变化,同时在治疗前与治疗14 d后填写脑卒中量表NIHSS、日常生活能力Barthel指数自评表、焦虑自评表(SAS)及抑郁自评表(SDS)。结果观察组Hcy、CRP及LDL-C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HDL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在治疗14 d后总有效率达88.89%,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7.78%。观察组患者Barthel指数显著高于对照组,SAS、SDS指数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依达拉奉联合瑞舒伐他汀可显著提高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治疗效果,优化患者预后及生活能力。
陆云南华烨冯志强马涛何培成吴双双许红
关键词:缺血性脑卒中依达拉奉同型半胱氨酸C反应蛋白
超敏C反应蛋白与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预后关系研究被引量:2
2008年
目的探讨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与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预后关系。方法随访观察120例首次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A组),14例发生脑梗死(11.67%)(B组),28例2次以上TIA发作而无脑梗死事件(23.33%)(C组),60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检测患者TIA和/或脑梗死发生24h内及对照组血清hs-CRP水平。结果A组、B组和C组患者血清hs-CRP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B组和C组患者血清hs-CRP水平显著高于A组(P<0.01);B组患者血清hs-CRP水平明显高于C组(P<0.05)。结论hs-CRP水平与TIA患者预后关系密切,它对TIA患者演变为脑梗死事件有早期预警作用。
许红孔岳南
关键词:超敏C反应蛋白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脑梗死
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对脑梗死患者同型半胱氨酸、超敏C反应蛋白的影响及预后分析被引量:20
2017年
目的观察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对脑梗死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超敏C反应蛋白的影响及预后疗效评价。方法选取急性脑梗死患者68例。观察组39例给予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口服;对照组29例给予阿司匹林口服。观察2组患者治疗效果、治疗前后血清同型半胱氨酸、超敏C反应蛋白的变化情况及2组患者治疗前后神经缺损功能NIHSS评分。结果2组患者治疗7 d后Hcy及hs-CRP均明显下降,且观察组患者降低更为明显。2组患者治疗后NIHSS评分均下降,但2组NIHSS分值并无显著差异。在临床治疗21 d后,2组患者ESS、ADL评分均有显著改善,且观察组脑梗死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可以显著降低脑梗死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及超敏反应C蛋白水平,改善患者预后。
冯志强陆云南许红马涛刘宇敏吴双双华烨
关键词:脑梗死阿司匹林氯吡格雷预后
尤瑞克林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VEGF和NO的影响被引量:15
2017年
目的:观察尤瑞克林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和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的影响。方法:将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期间在我院神经内科住院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7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采用常规治疗方式,如抗血小板、脑保护、活血化瘀等。在此基础上,给予观察组患者依达拉奉和尤瑞克林治疗,而对照组仅给予依达拉奉治疗,两组患者均持续治疗10 d。随后,分别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前后的血清VEGF和NO水平变化。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清VEGF和NO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NIHSS评分明显下降(P<0.05),且观察组的血清VEGF和NO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NIH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P<0.05)。结论:采用尤瑞克林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优于依达拉奉单药治疗,可能与其明显提高血清血清VEGF、NO水平,有助于改善患者的血管内皮细胞功能和神经功能缺损有关。
华烨陆云南许红马涛何培成吴双双冯志强
关键词:尤瑞克林依达拉奉急性脑梗死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依达拉奉与胞磷胆碱钠联合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脑血流量、血浆黏稠度及细胞因子等的影响被引量:10
2015年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与胞磷胆碱钠联合应用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缺氧诱导因子(HIF)-1α及细胞凋亡蛋白酶(Caspase)-3水平变化的影响。方法对2014年1月至12月神经内科确诊为急性脑梗死的患者,以回顾性分析的方法根据用药不同,从采用常规治疗的患者中随机抽取30例作为对照组,从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依达拉奉与胞磷胆碱钠治疗的患者中随机抽取30例作为实验组。检测两组患者的脑血流量、脑容量、血浆黏稠度,测定调控因子[核因子(NF)-κB、肿瘤坏死因子(TNF)-α]、炎症因子[超敏C反应蛋白(hs-CRP)、HIF-1α]及Caspase-3水平以及预后状况等的变化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基本痊愈率和总有效率较对照组有所提高,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脑血流量、脑容量明显升高(P均<0.05),血浆黏稠度、纤维蛋白原(FIB)水平明显降低(P均<0.05);NF-κB、TNF-α、HIF-1α、Caspase-3水平明显降低(P均<0.05)。两组均未发生严重用药相关不良反应。结论依达拉奉及胞磷胆碱钠联合应用可有效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脑血流量、血浆黏稠度及机体炎性、调控、诱导、凋亡等因子水平,具有重要临床的意义。
刘宇敏马涛许红华烨陆云南
关键词:依达拉奉胞磷胆碱钠脑血流量细胞因子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