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良锋
- 作品数:11 被引量:35H指数:3
- 供职机构: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广东省惠州市科技计划项目惠州市科技计划项目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功能性消化不良与基因多态性的研究进展被引量:6
- 2012年
- 目前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FD)的研究多集中在与临床症状相关的机制方面,而对于FD相关的基因组学研究较少,仅限于少数基因。现就FD与基因多态性作一综述。
- 许良锋沙卫红王启仪
- 关键词:功能性消化不良基因多态性临床症状基因组学
- 血清胃蛋白酶原Ⅰ、Ⅱ及其比值联合幽门螺杆菌抗体诊断老年早期胃癌的临床意义被引量:2
- 2020年
- 目的探讨血清胃蛋白酶原Ⅰ、Ⅱ及其比值联合幽门螺杆菌(Hp)抗体诊断老年早期胃癌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8年8月~2019年7月我院收治的56例老年早期胃癌患者和胃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胃癌组和胃炎组,每组各28例。选取同期体检的28例健康者作为健康体检组,比较三组受试者血清胃蛋白酶原(PG)Ⅰ、Ⅱ水平及Hp抗体表达水平。结果检查显示,胃癌组的血清PGⅠ和血清PGⅡ水平低于健康体检组和胃炎组,胃炎组的血清PGⅠ和PGⅡ水平低于健康体检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的血清PGⅠ/PGⅡ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胃癌组的Hp抗体阳性率高于胃炎组和健康体检组,胃炎组的Hp抗体阳性率高于健康体检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胃蛋白酶原Ⅰ、Ⅱ及其比值联合Hp抗体在老年早期胃癌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以用于诊断老年早期胃癌,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许良锋陈惠新余志金
- 关键词:幽门螺杆菌抗体血清胃蛋白酶原
- 电刺激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
- 2011年
- 功能性消化不良(FD)是临床最常见的一种功能性胃肠疾病.其发病机制尚不清楚,与胃的容量感知功能及胃动力异常、交感神经系统机能亢进密切相关。目前治疗主要以促胃肠动力药、抑酸药、抗焦虑及抗抑郁药物治疗为主,
- 许良锋王启仪沙卫红
- 关键词:功能性消化不良电刺激治疗功能性胃肠疾病促胃肠动力药胃动力异常感知功能
- 胃癌组织中MMP-9表达与胃癌侵袭与转移被引量:2
- 2015年
- 目的探讨胃癌组织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基因表达在胃癌侵袭、转移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用抗MMP-9单克隆抗体对54例胃癌和10例正常胃组织标本中MMP-9表达情况进行标记分析。结果 MMP-9在胃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为59.3%;在正常胃组织中均无表达。MMP-9的表达与胃癌的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肿瘤分化程度及TNM分期均密切相关(P<0.05)。结论胃癌组织中基质金属蛋白酶-9的基因表达与胃癌侵袭、转移密切相关,可作为侵袭性胃癌的分子标志物,对其表达进行监控有助于胃癌预后的判断。
- 刘汉冕陈惠新黄宇珊许良锋曾书君
- 关键词:胃癌基质金属蛋白酶9胃癌侵袭免疫组织化学
- 奥沙利铂联合化疗治疗进展期结肠癌的疗效及血清VEGF、IL-6的变化被引量:7
- 2020年
- 目的 分析进展期结肠癌患者使用化疗以及奥沙利铂治疗效果和对血清VEGF、IL-6指标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3月~2019年3月在我院进行进展期结肠癌治疗的84例患者为研究样本,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均42例的实验组以及常规组.予以常规组病患5-氟尿嘧啶以及亚叶酸钙治疗,予以实验组5-氟尿嘧啶、亚叶酸钙以及奥沙利铂治疗.比较两组用药后VEGF、IL-6水平以及治疗效果.结果 用药后实验组VEGF以及IL-6水平均低于常规组(P<0.05);用药后实验组与常规组总有效率分别是85.71%、50.00%(P<0.05).结论 ?进展期结肠癌患者采用化疗以及奥沙利铂治疗可有效提高抗肿瘤效果,应在临床广泛传播.
- 许良锋余志金陈惠新
- 关键词:结肠癌化疗奥沙利铂血清VEGF
- 地佐辛联合丙泊酚用于高原地区无痛胃镜检查的临床应用被引量:3
- 2020年
- 目的:探讨在高原地区无痛胃镜检查中,应用地佐辛联合丙泊酚辅助检查的效果。方法:将朗县人民医院2018年3月-2019年3月收治的82例行无痛胃镜检查的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成研究组(n=41)与对照组(n=41),对照组采用芬太尼联合丙泊酚麻醉,研究组则采用地佐辛联合丙泊酚麻醉,观察两组麻醉效果及检查前后血液动力学变化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在麻醉起效时间、意识消失时间、术后睁眼时间上明显较对照组短,丙泊酚总用量较对照组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插入胃镜后1min与检查过程,研究组MAP降低幅度较对照组显著,在RR、SpO2上研究组无变化,而对照组指标均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毕30min血液流变学指标上两组均恢复至正常水平。结论:在高原地区无痛胃镜检查中,使用地佐辛联合丙泊酚的麻醉方式可取得良好的麻醉效果,值得推广。
- 江鹏南阳许良锋
- 关键词:地佐辛丙泊酚无痛胃镜
- 食管曲张静脉套扎联合胃底曲张静脉组织胶注射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效果被引量:8
- 2020年
- 目的 分析食管曲张静脉套扎联合胃底曲张静脉组织胶注射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80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患者均实施食管曲张静脉套扎联合胃底曲张静脉组织胶注射治疗.分析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后,中、重度静脉曲张患者占比少于治疗前(P<0.05).72例止血成功,止血成功率为90.00%;1例患者发生再出血,再出血率为1.25%;止血时间为(3.60±2.46)h.治疗后,患者的疼痛评分为(5.16±0.27)分,明显低于治疗前的(6.34±0.36)分(P<0.05).2例(2.5%)出现术中胶圈脱落现象,2例(2.5%)出现术后咽痛症状,无术后胸痛等其他并发症发生.结论 食管曲张静脉套扎联合胃底曲张静脉组织胶注射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效果确切,可提高止血成功率,避免再出血,减轻疼痛,缩短止血时间,且安全性高.
- 许良锋余志金陈惠新
- 关键词:食管曲张静脉套扎组织胶注射静脉曲张破裂出血
- 老年食管癌同步放化疗患者血清miR-21、miR-15b水平表达及其对预后的影响被引量:1
- 2023年
- [目的]探讨老年食管癌同步放化疗患者血清微小核糖核酸(miR)-21、miR-15b水平表达及其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前瞻选择153例预行同步放化疗的老年食管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入院时记录患者基线资料,测定并记录患者血清miRNAs[miR-21、miR-15b]、肿瘤标志物[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CA)125]水平,经治疗5周期,观察患者预后结局,将缓解的患者纳入预后良好组,其余的患者纳入预后不良组,比较2组基线资料及治疗前血清指标,分析血清miR-21、miR-15b水平对老年食管癌同步放化疗患者预后的影响与风险预测价值。[结果]153例完成同步放化疗的老年食管癌患者中,43例(28.10%)完全缓解,82例(53.59%)部分缓解,26例(16.99%)疾病稳定,2例(1.31%)疾病进展,后二者为预后不良占比18.30%。预后不良组患者miR-21、CEA、CA125高于预后良好组,miR-15b低于预后良好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检验结果显示,老年食管癌同步放化疗患者血清miR-21、miR-15b水平与预后有关,血清miR-21高表达可能是老年食管癌同步放化疗患者预后不良的风险因子(OR>1,P<0.05)血清miR-15b高表达可能是老年食管癌同步放化疗患者预后不良的保护因子(OR<1,P<0.05);绘制ROC曲线图,结果显示,血清miR-21、miR-15b水平单独及联合预测老年食管癌同步放化疗患者预后的AUC分别为0.779、0.781、0.884,均有一定预测价值;经Spearman相关性分析检验,老年食管癌同步放化疗患者血清miR-21、miR-15b水平呈负相关(r<0,P<0.05)。[结论]血清miR-21高表达可能是老年食管癌同步放化疗患者预后不良的风险因子,血清miR-15b高表达可能是老年食管癌同步放化疗患者预后不良的保护因子,血清miR-21、miR-15b可用于预测老年食管癌同步放化疗预后。
- 黄纪亮曾锦荣许良锋罗程陈惠新
- 关键词:食管癌同步放化疗
- 内镜下黏膜切除术与高频电凝电切术治疗胃肠道息肉的效果观察被引量:2
- 2019年
- 目的浅析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与高频电凝电切术治疗胃肠道息肉疾病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2018年7月至2019年6月收治的胃肠道息肉患者423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入选病例分为试验组(223例)与对照组(200)例。对照组予以高频电凝电切术治疗,试验组予以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治疗。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不良反应发生率、一次性完全切除率差异。结果①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长、住院时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试验组出血量(0.71±0.22)mL明显少于对照组出血量(1.38±0.39)mL(P<0.05);②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9.42%低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的25.50%(P<0.05);③试验组胃肠道息肉一次性完全切除率91.48%显著高于对照组一次性完全切除率79.50%为(P<0.05)。结论EMR治疗胃肠道息肉术中出血量更低,一次性完全切除成功率大,治疗安全有效。
- 许良锋陈惠新
- 关键词:内镜下黏膜切除术高频电凝电切术胃肠道息肉
- 幽门螺杆菌及其相关胃黏膜病变与结直肠肿瘤的相关性分析被引量:1
- 2022年
-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Hp)及其相关胃黏膜病变与结直肠肿瘤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9年11月—2020年10月在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同时行胃肠镜及胃黏膜活检快速尿素酶检测的1188例患者,根据病理结果分为结直肠肿瘤组439例和对照组749例。收集结直肠肿瘤患者肿瘤的部位、大小、数量、病理分型、病理严重程度、分化程度等资料,采用卡方检验、Pearson检验、Logistic回归模型比较各组Hp感染情况,分析Hp相关胃黏膜病变与结直肠肿瘤发生的关系。结果卡方检验及Pearson相关性分析提示Hp感染与结直肠肿瘤的发生相关;Logistic回归分析并校正年龄、性别后,提示Hp感染是结直肠腺瘤、腺癌发生的重要促进因素(OR=1.924、2.045)。在439例结直肠肿瘤患者中,Hp感染在腺瘤的数量和大小方面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Hp相关胃黏膜病变(慢性胃炎、胃增生性病变及胃肿瘤性病变)与结直肠腺瘤发生均相关(P<0.05)。结论Hp感染是结直肠肿瘤的危险因素,Hp感染合并胃黏膜病变者更易发生结肠多发腺瘤。
- 胡旭辉饶文辉袁辉陈丽莎许良锋陈惠新
- 关键词:幽门螺杆菌结直肠肿瘤胃黏膜病变腺瘤腺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