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谢霖

作品数:7 被引量:7H指数:1
供职机构:河北省社会科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历史地理政治法律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哲学宗教
  • 1篇经济管理
  • 1篇政治法律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7篇主义
  • 5篇社会主义
  • 4篇马克思主义
  • 3篇东方社会
  • 2篇邓小平
  • 2篇有中国特色社...
  • 2篇中国特色社会...
  • 2篇特色社会主义
  • 2篇专制
  • 2篇资本主义
  • 2篇马克思恩格斯
  • 2篇建设有中国特...
  • 2篇恩格斯
  • 1篇邓小平文选
  • 1篇东方社会理论
  • 1篇东方专制主义
  • 1篇新民主主义
  • 1篇新民主主义革...
  • 1篇亚细亚生产方...
  • 1篇中国社会

机构

  • 7篇河北省社会科...
  • 1篇南开大学

作者

  • 7篇谢霖
  • 1篇王敦书
  • 1篇王铁林

传媒

  • 1篇社会科学战线
  • 1篇河北学刊
  • 1篇求是
  • 1篇毛泽东邓小平...
  • 1篇马克思主义研...
  • 1篇史学理论研究
  • 1篇现代哲学

年份

  • 1篇1997
  • 2篇1995
  • 1篇1994
  • 2篇1992
  • 1篇1991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评魏特夫的《东方专制主义》
1992年
卡尔·魏特夫《东方专制主义》一书论述了东方社会的性质、国家的起源及其发展道路,把社会主义制度说成是“专制制度”,并且提出所谓“亚细亚复辟”的问题。这本书于1957年出版后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弄清楚魏特夫“东方专制主义”理论的根本错误及其实质是十分必要的,这有助于在当前理论战线上批判西方反马克思主义的思潮。
谢霖
关键词:社会主义制度反马克思主义东方社会专制制度历史条件
论资本主义生产特殊的历史形式与科学社会主义
1991年
科学社会主义是对资本主义发展的普遍性历史品格的否定。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和剩余价值学说论证的就是这种否定的必然性。这是马克思无与伦比的历史性贡献。马克思研究资本主义的独特之处,是把资本主义生产看成一种矛盾的、特殊的历史形式。这是他观察问题的出发点和方法。只有充分地认识马克思主义的矛盾观、历史观和科学方法论的实质,我们才能理解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的客观规律。
谢霖王铁林
关键词:科学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矛盾观历史观科学方法论
论邓小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理论对马克思主义的重大发展被引量:1
1995年
论邓小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理论对马克思主义的重大发展谢霖列宁曾经指出俄国是介于西方文明国家与东方各国之间的国家,它可能、而且势必表现出“某些特殊性”,(《列宁选集》第4卷第690页)提出“应该研究俄国革命的特殊条件及其发展的特殊道路”,(《列宁选...
谢霖
关键词:《邓小平文选》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中国社会主义发展生产力社会主义本质
建构中国现代文明的伟大工程——论邓小平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基本规律的探索及其世界历史意义被引量:1
1997年
当前,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和我国跨世纪的发展战略,国际局势的深刻变化,要求全党把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到更加突出的地位。这是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兴衰成败的大事。邓小平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基本规律的探索,对于社会主义的建设、巩固和发展具有世界历史意义。在这种国内外形势下认真学习、思考和研究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思想是非常重要和必要的。
谢霖
关键词:邓小平精神文明建设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对马克思亚细亚生产方式理论实质的曲解——评魏特夫的《东方专制主义》被引量:5
1995年
魏特夫《东方专制主义》一书的理论基础是所谓“治水社会”。他是以“治水社会”为出发点论述他的“核心概念”——“东方专制主义”的。他说,他之所以采用“东方专制主义”这一名称作为他这本著作的书名,是“为了强调我的中心概念的历史深度”(《东方专制主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版,导论,第19页。以下凡引此书,均在正文中注明页码,不另加注。如引自该书的“导论”、“序言”和“前言”,则在页码前分别注明);而这本书的“宗旨”就在于“为奴役和自由问题提供一个新的解答”(前言,第58页)。魏特夫把“东方社会”和“亚细亚社会”作为“治水社会”、“农业管理者社会”的“同义语”(导论,第19页);他认为马克思所强调的“亚细亚式的经济制度”就是马克思所说的“亚细亚生产方式”(序言,
王敦书谢霖
关键词:亚细亚生产方式马克思恩格斯东方专制主义东方社会农村公社
毛泽东关于中国非资本主义发展的理论及其现实意义
1994年
毛泽东关于中国非资本主义发展的理论及其现实意义谢霖一当代社会主义的实践和世界格局的重大变化,使人们越来越关注东方社会的发展道路和社会主义的历史命运。东方经济落后的国家能否跨越资本主义发展阶段?这是一个引起世纪之争而且持续至今的重大理论问题。毛泽东关于...
谢霖
关键词:毛泽东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世界历史思想向社会主义过渡
对“所谓‘马克思的东方社会理论’质疑”的质疑——与葛树先同志商榷
1992年
葛树先同志在《马克思的“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设想是东方社会的发展道路吗?》①一文中对马克思的东方社会理论提出“质疑”,全面否定马克思关于东方社会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即非资本主义发展的思想。他的论点和论据是不正确的、不能成立的。
谢霖
关键词:马克思恩格斯东方社会理论历史事实共产主义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