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谢静远

作品数:137 被引量:435H指数:10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上海市教育委员会重点学科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90篇期刊文章
  • 43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 2篇专利

领域

  • 120篇医药卫生
  • 3篇文化科学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农业科学
  • 1篇化学工程
  • 1篇机械工程
  • 1篇电气工程
  • 1篇语言文字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31篇腹膜
  • 30篇腹膜透析
  • 29篇肾病
  • 21篇基因
  • 20篇肾小球
  • 19篇肾脏
  • 16篇透析患者
  • 14篇腹膜透析患者
  • 14篇IGA肾病
  • 12篇局灶
  • 11篇肾脏病
  • 11篇节段
  • 10篇肾小球硬化
  • 9篇原发性
  • 9篇突变
  • 9篇综合征
  • 9篇疗效
  • 9篇激素
  • 8篇预后
  • 7篇遗传性

机构

  • 133篇上海交通大学...
  • 13篇上海交通大学
  • 2篇上海市公共卫...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上海第二医科...
  • 1篇上海市杨浦区...
  • 1篇昆明理工大学
  • 1篇上海中医药大...
  • 1篇郑州大学第一...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上海长征医院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上海市浦东新...
  • 1篇温州医科大学
  • 1篇晶能生物技术...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上海天昊生物...

作者

  • 137篇谢静远
  • 97篇陈楠
  • 88篇任红
  • 35篇王伟铭
  • 30篇张文
  • 29篇沈平雁
  • 26篇潘晓霞
  • 24篇黄晓敏
  • 24篇王朝晖
  • 23篇李晓
  • 15篇陈晓农
  • 13篇徐天
  • 13篇徐静
  • 11篇林力
  • 11篇张春燕
  • 11篇徐耀文
  • 9篇李娅
  • 8篇史浩
  • 7篇章晓炎
  • 7篇严富洪

传媒

  • 16篇中华肾脏病杂...
  • 13篇中国实用内科...
  • 11篇内科理论与实...
  • 10篇肾脏病与透析...
  • 8篇中国血液净化
  • 7篇诊断学理论与...
  • 5篇上海交通大学...
  • 5篇中国中西医结...
  • 4篇中华内科杂志
  • 3篇上海医学
  • 3篇中国中西医结...
  • 3篇中华医学会肾...
  • 3篇中华医学会肾...
  • 2篇临床内科杂志
  • 2篇国际泌尿系统...
  • 2篇2007年浙...
  • 2篇2011中华...
  • 2篇中华医学会肾...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护理学杂志(...

年份

  • 7篇2023
  • 2篇2022
  • 4篇2021
  • 6篇2020
  • 9篇2019
  • 8篇2018
  • 12篇2017
  • 3篇2016
  • 6篇2015
  • 22篇2014
  • 7篇2013
  • 2篇2012
  • 9篇2011
  • 6篇2010
  • 8篇2009
  • 9篇2008
  • 5篇2007
  • 4篇2006
  • 3篇2004
  • 5篇2003
13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单基因遗传性肾脏病基因联合筛查方法、试剂盒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单基因遗传性肾脏病基因联合筛查方法、试剂盒及其制备方法,所述试剂盒包含多种遗传性肾脏病相关致病基因或疾病易感基因中全部外显子序列的特异性寡核苷酸捕获探针。本发明提供的单基因遗传性肾脏病基因联合筛查方法、试...
谢静远陈楠熊玉宇杨福兰
文献传递
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基因突变分析及长期血脂吸附疗效研究被引量:3
2019年
目的 :探讨1例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familial hypercholesterolemia,FH)的致病基因及其突变,进行系谱调查,分析长期疗效。方法:根据荷兰临床脂质网络(Dutch Lipid Clinic Network,DLCN)指南诊断标准,确立1例临床型FH患者,收集患者及其家系的临床相关数据及DNA,对95个疑似基因进行外显子区突变检测,并对患者家系进行系谱分析。治疗上在强化调脂治疗(阿托伐他汀40 mg每日睡前口服,联用依折麦布10 mg 1次/d)的基础上,经左前臂动静脉内瘘路径,采用双重滤过血浆置换(double filtration plasmapheresis,DFPP)行血脂吸附治疗,每2~3个月1次,总计7年28次。观察血液净化治疗前后患者血脂水平的变化。结果:患者血清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16.0 mmol/L,同时合并有黄色瘤、主动脉瓣狭窄特征,其亲属无黄色瘤。患者存在低密度脂蛋白受体(low-density lipopretein receptor,LDLR)基因杂合突变(c.1129T>G)及胆固醇酯转移蛋白(cholesterol ester transfer protein,CETP)基因杂合突变(c.833T>G),可确诊为复合杂合型FH。检查患者4代18人,根据血脂水平、临床表现及基因筛查确诊2例杂合型FH,系谱分析该家系遗传方式符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规律。患者治疗前T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的平均水平分别为(12.18±0.84) mmol/L和(9.58±0.89) mmol/L,血液净化治疗后平均水平TC(4.93±0.45) mmol/L和LDL-C (3.71±0.49) mmol/L,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P<0.01);同时患者黄色瘤着色减退。结论:杂合型FH是一种以高胆固醇血症为特征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疾病,可伴有黄色瘤及多种早发性心血管疾病。此FH家系中LDLR是主要致病基因。血液净化技术可明显降低FH患者的TC及LDL-C水平,提高患者耐受性。
陈志斌王子秋王朝晖谢静远杜雯马晓波俞海瑾杨振华陈晓农
关键词: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系谱
利妥昔单克隆抗体治疗原发性肾小球肾炎的应用进展被引量:3
2018年
原发性肾小球肾炎(primary glomerulonephritis,PGN)是我国终末期肾病的最主要病因。PGN的病理类型主要包括IgA肾病、膜性肾病、微小病变型肾病、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和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等。PGN致病机制与肾脏局部免疫复合物沉积、足细胞损伤、感染、补体系统调控异常等相关。目前,PGN缺乏特异性治疗方法,主要治疗方法包括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抑制剂、激素、细胞毒药物治疗,降脂,抗凝及抗血小板黏附等;如患者对现有治疗药物不敏感或不耐受其不良反应,则预后较差。利妥昔单克隆抗体(rituximab,RTX)是一种人鼠嵌合抗CD20的单克隆抗体,RTX与B淋巴细胞表面CD20抗原结合后可通过清除循环中B淋巴细胞而发挥免疫抑制作用。RTX最早用于治疗血液系统肿瘤,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RTX亦对部分自身免疫性疾病有效,如系统性红斑狼疮、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相关性血管炎等,因此该药是否可用于治疗PGN受到广泛关注。近年来,陆续有RTX治疗PGN的临床试验结果发表。该文主要就RTX治疗特发性膜性肾病、微小病变型肾病、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和IgA肾病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杨小茜谢静远牟姗
关键词:利妥昔单克隆抗体原发性肾小球肾炎B淋巴细胞
单细胞转录组测序及其在肾脏疾病研究中的应用进展被引量:4
2019年
肾脏疾病的机制复杂,部分原因在于肾脏组织具有大量不同的、高度分化的细胞类型,这为肾脏病机制研究带来困难。传统的RNA测序方法,只能获得所取组织基因表达的平均水平,无法获知单个细胞的种类和状态,而单细胞转录组测序(single-cell RNA sequencing,scRNA-seq)可以从单个细胞的水平得到基因表达图谱,从而对异质性的组织样本进行分群鉴定,在疾病研究中有着很好的应用前景,是近年来发展很快的一项技术。单细胞转录组测序可以区分不同的细胞类型,并了解其基因表达,为探索肾脏疾病的发病机制、发现新的治疗靶点提供思路,该技术还可以应用于肾脏活检,使得肾脏疾病诊疗个体化、精准化[1]。本文主要介绍现有的单细胞转录组测序技术,及其在肾脏领域中的进展和应用前景。
杨明鑫魏鸿擎谢静远
关键词:肾脏疾病
基于多学科协作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在头颈肿瘤影像学教学中的应用探讨被引量:14
2020年
目的:以头颈肿瘤影像学教学作为切入点,探讨基于多学科协作(multiple disciplinary team,MDT)教学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规培)中的实施效果。方法:募集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影像基地2014年至2018年间参加规培的住院医师共55名,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MDT教学法)和对照组[传统的基于课堂学习的教学法(lecture-based learning,LBL)],分别按照各组教学模式进行临床教学,通过临床理论和技能考核及师生问卷调查,比较2组间的教学效果及教学满意度的差异。结果:临床考核结果显示,实验组规培生的临床实践能力明显优于对照组,主要表现在临床影像读片诊断准确率(P<0.001)、影像读片的分析能力(P<0.001)及文献阅读能力(P<0.001)等方面;问卷调查结果显示,通过MDT教学模式,实验组规培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对课程的满意度也相应提高。结论:基于MDT的教学模式有助于提高规培生的临床综合思维和实践能力,值得今后进一步推广应用。
吴颖为杨功鑫杨星谢静远
关键词:头颈部肿瘤影像教学
立德树人视域下思政教育融入医学临床实习中的探索与实践——以肾脏内科为例
2023年
探讨在立德树人成为高校教育目标和中心环节的背景下,以肾脏内科为代表的医学临床实习科室开展思政教育的探索,并及时进行反馈与改进,从而培养业务能力过硬、医德医风优良、思想品质高尚的医学人才,为祖国的卫生事业贡献力量。
高琛妮朱冰倩张文谢静远陈晓农胡琳顾倩任红
关键词:立德树人思政教育肾脏内科
腹膜透析联合血液透析治疗慢性肾衰患者的疗效初探
吴佩任红谢静远李晓黄晓敏陈楠
肾源性系统纤维化
2008年
肾源性系统纤维化(NSF)是一种新发现的全身性疾病,几乎只见于肾功能不全患者,90%的NSF患者为维持性透析患者。NSF以广泛的皮肤纤维化为特征,1997年由美国南加州肾移植中心首先报道,并将之命名为“肾源性纤维化性皮肤病(NFD)”,随后发现该病除皮肤外,还可累及肺脏、心脏、肝脏、食管、骨骼肌和膈肌等多个脏器,遂改名为NSF。
谢静远陈楠
关键词:皮肤纤维化肾源性维持性透析患者全身性疾病肾功能不全NSF
新月体形成在非新月体性IgA肾病中的意义
目的 IgA 肾病(IgAN)患者肾脏病理学检查常可看到新月体形成,其机制不明.伴随大量(>50 %)新月体形成即新月体性肾炎的IgAN 患者临床表现较重,常伴有快速肾功能减退,一般需要激素及免疫抑制剂治疗.然而,非新月...
章晓炎谢静远王伟铭潘晓霞王朝晖徐静沈平雁陈楠
IgA肾病的遗传学研究新进展被引量:1
2013年
IgA肾病(IgAN)的病理特征是肾活检免疫病理显示在肾小球系膜区以IgA为主的免疫复合物沉积,以肾小球系膜增生为基本组织学改变。IgAN临床表现多种多样,主要表现为血尿,可伴有不同程度的蛋白尿、高血压和肾脏功能受损。IgAN是导致终末期肾脏病最常见的原发性肾小球疾病之一,是肾小球肾炎中最常见的一种病理类型,占原发性肾小球肾炎的25%~50%。
戴芹谢静远王伟铭
关键词:IGA肾病原发性肾小球肾炎遗传学原发性肾小球疾病肾小球系膜区免疫复合物沉积
共14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