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谭剑锋

作品数:23 被引量:87H指数:6
供职机构:南京工业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航空宇航科学技术理学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电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4篇航空宇航科学...
  • 5篇理学
  • 2篇动力工程及工...
  • 2篇电气工程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10篇旋翼
  • 10篇直升
  • 9篇直升机
  • 8篇气动
  • 7篇风力机
  • 6篇功率
  • 5篇直升机旋翼
  • 5篇黏性
  • 5篇功率特性
  • 3篇自由尾迹
  • 3篇尾迹
  • 2篇遗传算法
  • 2篇神经网
  • 2篇神经网络
  • 2篇配平
  • 2篇平尾
  • 2篇气动干扰
  • 2篇气动载荷
  • 2篇切变
  • 2篇网络

机构

  • 18篇南京工业大学
  • 9篇清华大学
  • 8篇南京航空航天...
  • 4篇中国空气动力...
  • 4篇陆军航空兵学...
  • 2篇中航工业哈尔...
  • 1篇哈尔滨飞机工...

作者

  • 22篇谭剑锋
  • 8篇王浩文
  • 4篇吴超
  • 3篇林长亮
  • 3篇王畅
  • 2篇倪先平
  • 1篇张卫国
  • 1篇徐明
  • 1篇李建波
  • 1篇张玉文
  • 1篇王俊超
  • 1篇何龙
  • 1篇孙韬

传媒

  • 7篇航空学报
  • 3篇北京航空航天...
  • 2篇南京工业大学...
  • 1篇太阳能学报
  • 1篇南京航空航天...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空气动力学学...
  • 1篇飞行力学
  • 1篇科学技术与工...
  • 1篇Transa...
  • 1篇可再生能源
  • 1篇实验流体力学
  • 1篇动力工程学报

年份

  • 1篇2024
  • 3篇2023
  • 1篇2022
  • 2篇2021
  • 1篇2020
  • 4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6
  • 3篇2015
  • 3篇2014
  • 1篇2012
  • 1篇2011
2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叶片旋转方向对NREL Phase Ⅵ风力机功率特性的影响分析
2019年
风力机叶片旋转方向影响风力机流场特性,并改变风力机之间的气动干扰,从而影响风力机功率特性。为掌握风力机叶片旋转方向对风力机功率特性的影响规律,基于CATIA软件建立NREL PhaseⅥ风力机模型,并基于三维计算流体力学(CFD)软件(Fluent)建立风力机气动特性分析模型。通过计算各风速下的风力机叶片表面压力分布和功率特性,并与美国国家能源部可再生能源实验室的NREL PhaseⅥ风洞实验数据对比,验证本文风力机分析模型准确性。随后,计算分析2台相同叶片旋转方向的NREL PhaseⅥ风力机功率特性随风力机间距的变化。分析表明,在不同风力机间距下,上游风力机输出功率基本保持不变,而下游风力机输出功率随风力机间距增大而增大;当两风力机间距为12倍直径时,下游风力机输出功率恢复至正常水平的92.1%。最后,计算分析2台相反叶片旋转方向的NREL PhaseⅥ风力机功率特性随风力机间距的变化。相比于相同的叶片旋转方向,叶片旋转反向将增加下游风力机输出功率,且功率增幅随着间距增大而逐渐减小;风力机间距为4倍直径时,功率增幅达到最大值,约为4.4%。
孙义鸣谭剑锋周天熠
关键词:风力机计算流体力学功率特性FLUENT
基于黏性涡粒子/沙粒DEM的直升机沙盲建模被引量:2
2022年
直升机"沙盲(Brownout)"现象阻挡飞行员视线,导致直升机垂直起降、贴地飞行困难,甚至引发飞行事故。为研究直升机的"沙盲"特性,建立基于离散动力学的沙粒DEM(Discrete Element Method)模型和沙粒-流场耦合模型,嵌入旋翼黏性涡粒子和黏性地面气动模型,体现旋翼流场作用下沙粒移动、碰撞等特性,构建直升机"沙盲"现象计算方法。通过与美国陆军Yuma试验场EH-60L"沙盲"飞行试验结果对比,表明本文"沙盲"计算方法得到的"沙云"形状、扬起位置、高度、变化过程与飞行试验测量结果基本一致,且相比于基于沙粒夹带模型、沙粒起跳模型、速度罚值沙粒通量模型的拉格朗日沙粒跟踪方法,本文方法得到的"沙云"轮廓精度更高,与飞行测量结果更吻合。随后研究悬停和前飞状态"沙盲"形成特性,结果表明旋翼桨尖涡与地面干扰形成地面射流,推动沙粒移动堆积,诱发沙粒碰撞起跳,并在旋翼/地面干扰流场作用下扬起形成沙云,覆盖直升机前方视野,构成"沙盲"现象。
谭剑锋何龙于领军周国臣
关键词:沙粒DEM旋翼
风轮尺寸与旋向对双风轮风力机功率特性的影响分析
2019年
为掌握双风轮风力机风轮尺寸与旋向对其功率特性的影响规律,文章建立了双风轮风力机气动特性分析模型,并与美国国家能源部可再生能源实验室的实验结果进行了对比,计算分析了双风轮尺寸和旋向对风力机功率特性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当风速为10 m/s时,设计的双风轮风力机比单风轮双叶片风力机输出功率提升了84.9%;随着风轮半径增大,双风轮风力机输出总功率逐渐增加;当前、后两风轮反向旋转时,双风轮风力机前风轮大后风轮小的布局可获得更高的输出功率,且增幅随着后风轮半径增大先减小后增大,最大增幅为5.3%;除前、后两风轮半径相同的情形之外,双风轮风力机前、后两风轮同向旋转时输出总功率更大。
孙义鸣谭剑锋周天熠
关键词:功率特性FLUENT
旋翼地面效应的气动建模与特性被引量:4
2019年
地面对旋翼气动特性影响明显,且导致旋翼流场更加复杂。为分析地面效应下的旋翼桨尖涡和流场变化特性,基于涡面和无滑移边界条件,求解第2类Fredholm方程获得地面涡面矢量分布,且将涡面矢量按涡扩散方程扩散到流体中,建立考虑黏性效应的地面气动模型,并耦合非定常面元/黏性涡粒子混合法以体现旋翼桨叶气动特性和旋翼尾迹的非定常效应,构建旋翼地面效应气动分析方法。通过计算Lynx尾桨地面效应下的性能和桨尖涡轨迹,并计算Maryland大学模型旋翼和NASA缩比旋翼地面效应下的垂向、径向速度分布,且与试验和CFD计算结果对比,验证了本文方法能较好捕捉地面效应下的旋翼尾迹变化特性和复杂速度场特性,且结果表明本文方法能较好模拟地面效应下旋翼桨尖涡的收缩、扩散、井喷、地面射流等物理现象。
谭剑锋周天熠王畅王畅
关键词:旋翼
基于非定常面元/黏性涡粒子混合法的旋翼/平尾非定常气动干扰被引量:14
2014年
旋翼/平尾非定常气动干扰是导致直升机纵向"抬头(Pitch-up)"现象的主要原因。为在直升机设计阶段准确分析旋翼/平尾非定常气动干扰以及由此引起的低速纵向操纵特性变化,通过涡量等效原则和Neumann物面边界条件建立了适用于旋翼/平尾气动干扰分析的非定常面元/黏性涡粒子混合法。该方法耦合了考虑尾迹时变效应的非定常面元法、黏性涡粒子法及涡量镜面法,以准确模拟旋翼和平尾的非定常气动载荷、旋翼尾迹的非定常特性以及旋翼尾迹对平尾的气动干扰效应。首先通过计算NASA ROBIN(Rotor Body Interaction)旋翼尾迹几何和诱导速度分布,并与实验测量值、时间精确自由尾迹及CFD计算结果对比验证方法的准确性。相比于时间精确自由尾迹,本文方法计算精度更高。随后分析了旋翼/平尾非定常气动干扰对平尾向下气动载荷和气动导数的影响,并分析了平尾构型对旋翼/平尾非定常气动干扰的影响规律。分析表明:旋翼尾迹与平尾干扰导致低速状态的平尾载荷突增,气动导数反号;低平尾气动载荷突增较大,高平尾较小,但高速气动导数反号;前置平尾载荷突增量减小,但对应速度范围较宽;右旋直升机右平尾载荷突增量较小,但气动导数特性基本不变。
谭剑锋王浩文吴超林长亮
关键词:直升机旋翼平尾气动干扰
直升机旋翼对尾桨非定常气动载荷的影响被引量:6
2015年
悬停和侧滑状态的直升机主旋翼桨尖涡将穿透尾桨桨尖平面,由此导致尾桨非定常气动载荷发生明显变化。为更准确地模拟由主旋翼/尾桨干扰产生的尾桨非定常气动载荷变化,通过在面元压力项中增加由旋翼桨尖涡诱导的时变项,体现旋翼桨尖涡速度和几何时变对桨叶非定常压力的影响,同时采用涡面镜像法修正涡粒子法的黏性项,确保桨叶附近区域旋翼涡量守恒,建立旋翼尾迹对尾桨叶的非定常气动干扰模型,并耦合面元/黏性涡粒子法,构建直升机主旋翼/尾桨干扰下的尾桨非定常气动载荷分析方法。通过计算AH-1G旋翼桨叶非定常气动载荷特性,并与实验测量值、计算流体力学(CFD)计算结果对比,验证本文非定常气动干扰模型的有效性。随后基于NASA ROBIN(Rotor Body Interaction)模型分析悬停、侧风和60°右侧滑状态主旋翼对尾桨非定常气动载荷的影响,分析表明主旋翼尾迹对尾桨非定常气动载荷影响显著。悬停状态的主旋翼/尾桨干扰导致尾桨拉力平均值下降、非定常气动载荷显著增加;左侧风状态,主旋翼/尾桨干扰削弱尾桨"涡环"程度,显著增加尾桨拉力和非定常气动载荷;60°右侧滑状态,主旋翼/尾桨干扰导致尾桨拉力损失最大,且在低速侧滑状态出现尾桨拉力"迅速恢复"现象,尾桨非定常气动载荷幅值迅速增加。
谭剑锋
关键词:气动载荷尾桨
连续山丘地形上风力发电机功率输出特性数值分析
2020年
风力发电机在连续山丘上的位置对功率输出影响较大,为研究双风机与山丘的复杂气动干扰,建立了基于三维计算流体力学(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CFD)软件数值分析方法。该方法中,建立新的三维丘陵模型以体现丘陵黏性效应,通过对数函数构建风切变模型,并嵌入“FLUENT”软件。随后将本方法应用于NREL Phase VI风力机,并与大气边界层(Atmospheric boundary layer,ABL)风洞实验数据对比,验证本文风力机气动特性分析方法的准确性。随后,分析风力发电机在平坦地面和丘陵地形的风力机功率,并改变风力机相对于丘陵位置以及第一个丘陵的形状。结果表明,位于第二座山体顶部的风力机功率最高,当风力机置于丘陵下游地区需尽量避免失速区,且位于山体侧边风力机功率高于位于山体前后的风力机。
周天熠谭剑锋蔡建纲史瑞鹏夏云松
关键词:功率特性
共轴刚性双旋翼非定常气动干扰载荷分析被引量:10
2018年
共轴刚性双旋翼系统提高直升机最大前飞速度,但旋翼振动载荷明显增大。为研究高速共轴刚性双旋翼系统振动载荷特性,须首先分析共轴刚性双旋翼气动干扰下的非定常气动载荷。基于非定常面元法建立满足桨叶前缘和后缘边界条件的旋翼反流区气动模型以体现高速共轴刚性双旋翼后行边反流区影响,且增加共轴刚性双旋翼桨尖涡-桨叶气动干扰模型以体现共轴刚性双旋翼非定常气动干扰影响,并结合基于黏性涡粒子法的共轴刚性双旋翼尾迹模型,构建高速共轴刚性双旋翼气动干扰下的气动载荷分析方法。通过计算前飞状态下的X2共轴刚性双旋翼特征剖面非定常气动载荷时间历程,并与PRASADUM以及基于NASA OVERFLOW和CREATE AV Helios的CFD/CSD计算结果对比,验证本文共轴刚性双旋翼非定常气动载荷分析方法的有效性。相比于PRASADUM,本文分析更好地体现上、下旋翼在前行边和后行边非定常气动载荷的变化特性,并与CFD/CSD计算结果更吻合。分析X2上、下旋翼气动干扰对共轴刚性双旋翼桨叶非定常气动载荷的影响,以及单旋翼与共轴刚性双旋翼非定常气动载荷差异。分析表明,低速状态下的共轴刚性双旋翼非定常气动载荷受双旋翼桨尖涡干扰显著,而高速前飞状态受双旋翼桨叶干扰明显,且表现出桨叶片数整数倍的辐射状干扰特征。
谭剑锋孙义鸣王浩文林长亮
关键词:面元法
典型飞行状态下的旋翼振动载荷计算与分析被引量:7
2011年
建立了基于柔性多体动力学思想的综合气弹分析方法,以SA 349/2"小羚羊"直升机为算例,对其典型飞行状态,包括一个小前进比状态,一个大前进比状态以及一个高速稳态转弯状态进行载荷计算。对于两个稳态前飞状态,采用自由尾迹模型计算诱导入流,通过配平迭代获得旋翼载荷;对于稳态转弯状态,将实测配平量作为输入量,采用G lauert线性入流模型计算诱导速度。在与试飞数据以及CAM RAD II计算结果的对比中,稳态前飞状态的计算结果与实测数据吻合较好,与CAM RAD II精度相当;对于接近飞行极限的高速转弯状态,本文计算值捕捉到了动态失速条件下旋翼载荷变化的主要特征。
孙韬谭剑锋王浩文
关键词:直升机旋翼气动载荷结构载荷
基于GA/LM混合优化的直升机全机配平算法被引量:6
2014年
基于牛顿迭代法的直升机配平算法简单、高效,但配平结果依赖于初始值。为减小对初始值的依赖,基于直升机飞行动力学模型,通过构造优化目标函数,将全机配平问题转化为优化问题,并针对非线性方程组全局最优解不唯一,将GA算法计算的配平较优解作为LM算法的初值,并构建解空间约束条件,提出一种基于GA/LM混合的优化配平算法。通过计算UH-60A直升机平飞状态和协调转弯状态的配平解,并与单一优化算法和飞行测试数据比较,验证了优化配平算法的准确性和高效性。计算结果表明,基于GA/LM混合的优化配平算法不仅继承了GA算法良好的全局收敛性,也继承了LM算法高效的局部寻优特点,是一种高效、全局最优的直升机配平算法。
吴超谭剑锋王浩文倪先平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