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贾晓妮

作品数:22 被引量:162H指数:8
供职机构:西安市精神卫生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西安市科技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9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19篇医药卫生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 6篇学成
  • 6篇化学成分
  • 4篇化学成分研究
  • 4篇挥发油
  • 3篇用药
  • 3篇精神分裂症
  • 3篇分裂症
  • 3篇GC-MS
  • 2篇丁香
  • 2篇丁香苷
  • 2篇药材
  • 2篇药理
  • 2篇药理作用
  • 2篇抑郁
  • 2篇抑郁症
  • 2篇影响因素
  • 2篇用药情况
  • 2篇色谱
  • 2篇生物合成
  • 2篇紫丁香苷

机构

  • 14篇西安交通大学
  • 10篇西安市精神卫...
  • 2篇陕西能源职业...
  • 1篇沈阳药科大学
  • 1篇西安文理学院
  • 1篇西安交通大学...
  • 1篇西安医学院

作者

  • 22篇贾晓妮
  • 12篇王军宪
  • 7篇张元媛
  • 6篇陈建波
  • 5篇张晓红
  • 4篇支媗
  • 4篇成昱霖
  • 4篇陈玉龙
  • 2篇张黎利
  • 2篇蔺华利
  • 2篇曹永翔
  • 2篇王茂义
  • 2篇田玉梅
  • 2篇权伟
  • 1篇李超
  • 1篇张璐
  • 1篇刘祥芹
  • 1篇徐燕
  • 1篇杨燕子
  • 1篇岳丹萍

传媒

  • 4篇中药材
  • 2篇西北药学杂志
  • 2篇中国药房
  • 2篇安徽医药
  • 1篇化学工程师
  • 1篇现代中西医结...
  • 1篇药物分析杂志
  • 1篇中国医院药学...
  • 1篇第四军医大学...
  • 1篇国际精神病学...
  • 1篇精神医学杂志
  • 1篇陕西能源职业...
  • 1篇临床医学进展
  • 1篇2007中药...

年份

  • 2篇2024
  • 2篇2023
  • 1篇2021
  • 1篇2018
  • 3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1
  • 1篇2009
  • 9篇2008
  • 1篇2007
2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天然碳苷类化合物的药理作用及生物合成被引量:5
2008年
碳苷类化合物是一类比较特殊的化合物,其糖基以C-C键直接连在苷元的碳原子上.近年来,有关碳苷类化合物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的报道逐渐增多,其生物合成也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本文对碳苷类化合物的药理及生物合成进行综述.
张黎利陈玉龙贾晓妮王军宪
关键词:药理作用生物合成
精神分裂症患者肠道菌群与阳性症状的关系研究
2024年
目的:探索以阳性症状为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与健康人群肠道菌群的差异,拟揭示与阳性精神症状有关的肠道菌群特征。方法:本研究共纳入了20例阳性症状为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和21名人口学特征相匹配的健康人群。使用16SrRNA技术检测并分析两组被试者肠道菌群特征的差异;使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ositive and negative syndrome scale, PANSS)评估患者的精神症状,并分析其与肠道菌群特征的相关性。结果:两组间肠道菌群的α-多样性没有统计学差异(p > 0.05);β-多样性显示研究组肠道菌群聚类比对照组更紧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r = −0.492, p = 0.027)与PANSS阳性因子得分呈正相关、梭杆菌目(r = −0.514, p = 0.02)和梭杆菌科(r = −0.499, p = 0.025)与PANSS阳性因子得分呈负相关。结论:阳性症状为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肠道菌群的多样性和丰度与健康人群存在差异;嗜冷菌属、梭杆菌科和梭杆菌目丰度水平与阳性精神症状相关。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differences in intestinal microbiota between patients with schizophrenia with positive symptoms and healthy people, and to reveal the characteristics of intestinal microbiota related to positive mental symptoms. Methods: A total of 20 patients with schizophrenia with predominantly positive symptoms and 21 healthy people with matched demographic characteristics were included in this study. 16SrRNA technology was used to detect and compare the differences in the composition and abundance of intestinal microbiota between the two groups. The positive and negative syndrome scale (PANSS) was used to assess the psychiatric symptoms and analyze their correlation with gut microbiota characteristics. Results: There was no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α-diversity of intestinal microbiota between the two groups (p > 0.05). β-diversity showed that the intestinal flora in the study group was more closely clustered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赵君李欢李超刘祥芹贾晓妮蔺华利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阳性症状肠道菌群丰度
丹参中隐丹参酮的分离工艺研究被引量:7
2008年
目的筛选丹参中隐丹参酮的最佳分离工艺。方法以隐丹参酮为检测指标,采用HPLC法测定隐丹参酮的含量;对丹参的乙醇提取法和先水提后乙醇提取法的工艺进行比较研究。结果采用先水提后醇提的方法提取丹参中的脂溶性部分,并结合用硅胶柱层析、重结晶等方法从其中分离得到隐丹参酮。结论该提取分离方法提高了丹参药材的利用率,且简便、省时,适合于大生产。
徐燕薛峰贾晓妮张元媛王军宪
关键词:隐丹参酮丹参提取分离工艺
药品集中带量采购政策实施后某医院抗精神病药物的使用情况分析被引量:4
2023年
目的探讨药品集中带量采购政策实施后,在西安市某医院的实施效果以及对该院抗精神病药物使用情况的影响。方法收集西安市精神卫生中心医院信息系统(HIS)中带量采购执行前(2018年3月25日至2019年3月24日)、带量采购执行后(2019年3月25日至2020年3月24日、2020年3月25日至2021年3月24日)销量排名前十的抗精神病药物的用量及销售金额,并按照世界卫生组织官网提供的药物限定日剂量(DDD)值,分别计算各药品在上述3个时间段内的用药频度(DDDs)、日均费用(DDC)从而分析药品集中带量采购政策的实施对该院抗精神病药物使用情况的影响。结果该院的抗精神病药物主要有18个品种、39个品规,该研究收集销量排名前十的品种,包含25个品规。其中奥氮平片(欧兰宁)及利培酮(索乐)降价幅度、DDDs变化均较大,降价幅度分别为58.22%、29.41%;对于DDDs,奥氮平(欧兰宁)降低了44.35%,利培酮片(索乐)降低9.74%;对于DDC,入围带量采购品规的DDC逐渐降低,其中奥氮平片(欧兰宁)和利培酮片(索乐)变化最为明显,奥氮平片(欧兰宁)在带量采购实施前及带量采购后1年、2年的DDC分别为15.05元、9.63元、6.23元,利培酮片(索乐)在带量采购后1年、2年分别为0.84元、0.53元。结论药品的DDDs与DDC的变化幅度逐步向量价挂钩方向发展,但尚有部分药品未体现出线性关系,药品带量采购政策的实施取得了一定成效,多数病人的药品费用逐渐降低,但其中仍存在一定的问题,需要继续完善。
贾晓妮叶根洋陈建波李欢支丽娟田玉梅成昱霖张晓红
关键词:抗精神病药用药情况
204例精神分裂症患者服用利培酮分散片的血药浓度监测及其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21
2018年
目的:评价精神分裂症患者服用利培酮分散片后的血药浓度监测结果,分析其影响因素,并制订利培酮分散片的血药浓度参考值范围,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选取西安市精神卫生中心2017年1-12月服用利培酮分散片系统治疗并且进行血药浓度(以利培酮与9-羟基利培酮血药谷浓度之和计)监测的精神分裂症患者204例,采用SPSS 22.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血药浓度的影响因素(性别、年龄、日剂量、联合用药),统计不同血药浓度范围内患者第4周精神分裂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减分率>49%和发生不良反应的区间比例。结果:204例患者服用利培酮分散片后的血药浓度中位数为50.55 ng/m L(34.83~73.50ng/m L);患者性别、联用或单用药物对血药浓度无明显影响(P>0.05);患者年龄对血药浓度有显著影响(P<0.05);利培酮分散片日剂量与血药浓度呈线性关系(P<0.05);血药浓度<20、20~<30、30~<45、45~<60、60~<90、90~<120、≥120 ng/m L的患者第4周PANSS减分率>49%的区间比例分别为13.33%、34.78%、53.33%、47.83%、38.10%、38.89%、20.00%,发生不良反应的区间比例分别为0、0、2.22%、2.17%、11.90%、16.67%、46.67%。结论:利培酮分散片血药浓度受患者年龄、日剂量等因素的影响,个体差异较大,推荐患者在血药浓度20~60 ng/m L范围内进行治疗。
贾晓妮张燕张晓红陈建波成昱霖支媗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血药浓度监测影响因素
大蒜挥发油的提取工艺优化及GC-MS成分分析
2024年
目的优化大蒜挥发油的提取工艺,并进行GC-MS分析。方法采用响应面法对大蒜挥发油的提取工艺进行优化,并采用GC-MS对其进行成分分析。结果最佳提取工艺:萃取温度为36℃、料液比为1∶4(g∶mL)、蒸馏时间为3h。采用GC-MS共检测出21个挥发性成分,多为硫醚类化合物。结论该提取工艺可有效提取大蒜的功能提取物,并通过GC-MS鉴定出大蒜的化学成分,为大蒜的药食两用提供理论基础。
师白梅贾晓妮郭晓利翟云会张雅欣
关键词:水蒸气蒸馏法响应曲面法
化香树果序挥发油化学成分分析被引量:6
2011年
目的:对化香树果序中挥发油进行化学成分研究。方法:采用水蒸汽蒸馏法从化香树果序中提取挥发油,用气相色谱-质谱法对化学成分进行分析,用峰面积归一化法得到各组分在挥发油中的相对含量。结果:测得挥发油的含量为0.10%。从化香树果序挥发油中鉴定了27种化学成分,占挥发油总成分的92.10%。主要成分为γ-桉叶醇(18.92%)、β-桉叶醇(18.74%)、五十四烷(8.64%)、正十六酸(7.87%)、十六酰胺(5.04%)、十八酰胺(4.84%)、香木兰烯(4.23%)、三十二烷(3.99%)等。结论:化香树果序挥发油中的主要成分是倍半萜类化合物,约占挥发油总量的37.66%。
王茂义王军宪贾晓妮刘俊田
关键词:挥发油气相色谱-质谱法
某精神专科医院儿童青少年患者超说明书用药情况分析
2023年
目的 调查某精神专科医院儿童及青少年患者在我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和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标准下的超说明书用药(OLDU)情况。方法 统计某精神专科医院儿少心理科2022年4月~2023年3月的住院医嘱,分别根据NMPA和FDA标准下的最新药品说明书判断其OLDU情况。结果 共调查511例住院患者的医嘱,含医嘱条数1 869条,涉及精神科药品34种。NMPA和FDA标准下入组患者OLDU发生率分别为85.55%和67.52%,NMPA标准OLDU比例高于FDA标准(P<0.01)。其中NMPA标准超适应人群及超适应证总用药比例均高于FDA标准(P<0.05),NMPA标准超剂量总用药比例低于FDA标准(P<0.01);NMPA标准抗精神病药和抗抑郁药总用药比例高于FDA标准(P<0.01)。NMPA标准喹硫平、阿立哌唑、奥氮平、鲁拉西酮的总OLDU比例均高于FDA标准(P<0.05),NMPA标准喹硫平、奥氮平、鲁拉西酮超适应人群OLDU比例高于FDA标准(P<0.01),NMPA标准阿立哌唑超适应证OLDU比例高于FDA标准(P<0.01)。结论 NMPA和FDA标准下某院精神科儿童青少年患者处方中OLDU现象普遍存在。我国相关部门应尽快完善OLDU法律法规,促进儿童青少年合理用药,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
贾晓妮李甜陈建波李欢支丽娟张晓红
关键词:精神科儿童青少年FDA
假奓包叶挥发油的提取及GC-MS分析被引量:3
2008年
目的:分析假奓包叶的挥发油成分。方法:用水蒸汽蒸馏法提取假奓包叶挥发油,并用GC-MS联用技术对挥发油成分进行分析。结果:鉴定出了37个组分,占总出峰面积的92.25%,并确定其相对含量。结论:假奓包叶挥发油的主要成分为叶绿醇39.30%、n-十六酸11.72%、Z-3-十四(碳)烯-5-炔5.78%和β-蒎烯3.63%。
贾晓妮张元媛杨燕子王军宪
关键词:挥发油
舒肝解郁胶囊合并草酸艾司西酞普兰对抑郁症患者焦虑、抑郁状态疗效临床研究被引量:14
2017年
目的探讨舒肝解郁胶囊合并草酸艾司西酞普兰对抑郁症患者的效果。方法 2015年5月~2016年12月在我院门诊就诊的抑郁症患者50人,依照给药方式不同分为试验组25例与对照组25例。对照组给予草酸艾司西酞普兰10mg/次口服,1d/次。试验组:给予草酸艾司西酞普兰10mg/次口服,1d/次,同时加服舒肝解郁胶囊,2粒/次,2次/d,早晚各1次,两组疗程均为6周。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作为评价焦虑抑郁状态程度,用日常生活能力评定表(ADL)为患者评估日常生活能力。并观察记录服药期间出现的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试验组和对照组的SAS和SDS评分均有明显下降。试验组在治疗4周、6周后其SAS、SDS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4周、6周后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试验组治疗6周的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期间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用药后均无血、尿常规、肝、肾功能无明显变化。结论舒肝解郁胶囊合并草酸艾司西酞普兰可更好的改善抑郁症患者的抑郁、焦虑症状和日常生活能力,安全性好。
陈建波贾晓妮权伟张晓红
关键词:舒肝解郁胶囊抑郁焦虑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