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贾植芳

作品数:18 被引量:30H指数:3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社会学文化科学语言文字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文学
  • 3篇社会学
  • 2篇文化科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语言文字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10篇文学
  • 3篇比较文学
  • 2篇代文
  • 2篇新文学
  • 2篇学术
  • 2篇知识分子
  • 2篇中国知识分子
  • 2篇作家
  • 2篇文学研究
  • 2篇比较文学研究
  • 1篇大文学观
  • 1篇大众
  • 1篇大众化
  • 1篇底线
  • 1篇新书
  • 1篇新文化
  • 1篇新文化运动
  • 1篇新文学作家
  • 1篇秀才
  • 1篇学科

机构

  • 13篇复旦大学

作者

  • 13篇贾植芳
  • 1篇王同坤
  • 1篇咸立强
  • 1篇李士金
  • 1篇张大伟
  • 1篇李波

传媒

  • 3篇中国比较文学
  • 1篇东疆学刊
  • 1篇社会科学
  • 1篇文艺理论研究
  • 1篇学术研究
  • 1篇甘肃社会科学
  • 1篇宁夏社会科学
  • 1篇回族研究
  • 1篇中国出版
  • 1篇语文世界(中...
  • 1篇今传媒

年份

  • 1篇2005
  • 3篇2004
  • 3篇2002
  • 1篇2000
  • 2篇1998
  • 1篇1997
  • 1篇1987
  • 1篇1985
1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出版业要“土改”——贾植芳先生访谈录被引量:4
2004年
贾植芳李士金
关键词:学术文章张元济张恨水稿子张春桥
我的感想与感谢
1998年
贾植芳
关键词:比较文学研究比较文学学科文学课程感想中外文学关系专业教材
中国新文学与传统文学被引量:7
1987年
比较文学,在世界上也许有一个多世纪的历史了,可是在中国,它还是刚刚开始,是一门新起的学科。作为一门新学科,我们把研究的注意力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对中外文学关系的研究,我们搜集大量的资料,力图勾勒出西方、印度以及日本等地的文学对中国文学所产生的影响。二是通过平行比较的方法,将中外文学中相类似题材的文学作品进行比较研究,以图从两种不同文化背景的关系中寻找人类精神现象的异同来。这两方面的工作在我们国内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由此也产生一种偏向,即我们比较文学的研究重点始终是对国与国之间文学关系的研究。
贾植芳
关键词:中国新文学中国传统文学中国知识分子五四新文学中国古典文学
化大众与大众化:逆向的孪生主题被引量:12
1997年
贾植芳王同坤
关键词:大众化中国近代文学维新派文学改良知识者
我的读书记
2002年
贾植芳
关键词:《西游记》语文教科书翻译文学《呐喊》《女神》
人文视野下的“大文学”观讨论(笔谈)被引量:2
2004年
文学与理论 ,向来被视为并行的双轨 ,但用来指称文学的概念总不免僵化之嫌 ,随着时代的变化和社会的迁移 ,概念的指称总需要充入新鲜的血液。文学在语言、文学性和通俗文学等方面都存在许多需待探讨的问题 ,当下的文学研究与文学观念也有重新探讨的必要。这里的一组笔谈希望能够引起有兴趣的研究者的讨论。
贾植芳李波咸立强张大伟
关键词:人文学科文学理论学科建设
中国新文学作家与外国文学的关系──以茅盾为例被引量:2
1998年
贾植芳
关键词:外国文学新文学作家俄国文学欧洲文学小说月报民族文学
我与比较文学被引量:2
2000年
贾植芳
关键词:比较文学教学活动学术研究活动
比较文学在我国的兴起——范译《中国孤儿》序
1985年
比较文学作为一门具有自己的思想体系和方法论要求的独立学科,一般史家认为形成于十九世纪末端及二十世纪初间,当时执其牛耳的是以致力于各国文学间的渊源、流变、媒介、文类等影响关系的论证和研究为能事的法国学派。从我国现代文学史观念说来,早在五四新文化运动早期,即1920年,我们就通过译介日本学者本间久雄《新文学概论》,输入了这一名词,并介绍了两部主要的比较文学理论著作波斯奈特的《比较文学》(1886)、洛里哀的《比较文学史》(1904)的内容;翌年,我国学者吴宓著文介绍了这一学派的要点。
贾植芳
关键词:比较文学研究五四新文化运动现代文学史日本学者《中国孤儿》史家
《踩在几片文化上:张承志新论》序
2002年
贾植芳
关键词:作家文学创作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