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赵丹丹

作品数:3 被引量:3H指数:1
供职机构:河南省胸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专项项目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植入
  • 2篇起搏
  • 2篇起搏器
  • 2篇起搏器植入
  • 2篇老年
  • 2篇老年患者
  • 1篇心病
  • 1篇心理
  • 1篇心理测验
  • 1篇心理干预
  • 1篇心脏
  • 1篇心脏起搏
  • 1篇心脏起搏器
  • 1篇抑郁
  • 1篇植入手术
  • 1篇手术
  • 1篇情绪
  • 1篇围术期
  • 1篇焦虑
  • 1篇冠心病

机构

  • 3篇河南省胸科医...
  • 2篇河南省人民医...
  • 1篇郑州大学
  • 1篇郑州大学第二...

作者

  • 3篇赵丹丹
  • 2篇张玉英
  • 2篇兰云霞
  • 1篇陈璐
  • 1篇戴付敏
  • 1篇陈娟
  • 1篇王宪沛
  • 1篇张莎莎
  • 1篇孙花
  • 1篇王荃声
  • 1篇李艳鑫
  • 1篇杨云芳

传媒

  • 1篇医药论坛杂志
  • 1篇中国实用神经...
  • 1篇中国继续医学...

年份

  • 1篇2016
  • 2篇2014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老年起搏器植入患者的连续服务受益状况与对策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了解植入起搏器的老年心脏病患者接受连续性服务的状况,为针对性开展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择植入心脏起搏器的80例老年心脏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常规服务组和连续服务组。连续服务组在常规服务的基础上,针对每位患者的特点,在出院后进行自我疾病认知、基本用药和康复知识等方面进行个性化指导,两组患者在入院时和出院时对相关知识的认知状况做以比较,对比分析两组的服务效果。结果两组患者对相关知识的了解均不容乐观,但出院时对相关知识的掌握有了较好的提升,统计学有显著性差异(P<0.01);将连续服务组和常规服务组进行相关知识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疾病知识和用药知识这两方面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建立连续服务的管理模式,可让植入起搏器的老年心脏病患者对相关知识不断得到巩固,从而在植入起搏器的老年患者中推广和应用。
兰云霞孙花张玉英赵丹丹戴付敏
关键词:心脏起搏器植入手术老年患者
连续性护理干预对减轻起搏器植入老年患者负性情绪的效果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分析起搏器植入老年患者存在的负性情绪,探讨连续性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将80例起搏器植入老年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8例和干预组42例,应用抑郁、焦虑自评量表分别在患者入院时、起搏器植入术后和出院后1a对患者的焦虑、抑郁程度进行调查、对比分析。结果干预组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的改善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通过对老年起搏器植入患者开展连续性护理干预,可明显减轻患者的抑郁和焦虑、抑郁情绪,促进疾病康复。
兰云霞张玉英赵丹丹陈娟张莎莎陈璐
关键词:起搏器老年焦虑抑郁
分级心理干预在冠心病PCI患者围术期的应用研究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探讨分级心理干预在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PCI)患者围术期的应用效果与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4月~2015年4月于我院进行冠心病PCI手术治疗的患者108例,对所有患者在其围手术期间采用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进行评估,针对评估结果给予个性化、分级心理干预,7 d后再进行复测,对比干预前后效果。结果本次研究中108例患者,焦虑标准分≥45分为有焦虑症状,有51例患者,占47.22%;抑郁标准分≥50分为有抑郁症状,有56例患者,占51.85%;同时存在焦虑症状和抑郁症状的患者共有47例,占43.52%;干预后患者的焦虑和抑郁总评分明显低于干预前,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冠心病PCI患者在其围手术期间应用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对患者心理状况进行分级,护理人员针对性不同级别心理状态进行个性化、分级心理干预,消除患者存在的负面情绪,提高手术接受能力,提高冠心病治疗效果。
李艳鑫王宪沛王荃声马建娜李迪杨云芳赵丹丹
关键词:心理测验冠心病PCI围术期心理干预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