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赵伟

作品数:24 被引量:162H指数:6
供职机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会议论文
  • 9篇期刊文章
  • 2篇专利

领域

  • 20篇环境科学与工...
  • 3篇天文地球

主题

  • 8篇污染
  • 4篇多环芳烃
  • 4篇沙尘
  • 4篇沙尘气溶胶
  • 4篇气候
  • 4篇气候效应
  • 4篇气溶胶
  • 3篇电厂
  • 3篇烟气
  • 3篇数值模拟
  • 3篇污染物
  • 3篇AERMOD
  • 3篇大气污染
  • 3篇值模拟
  • 2篇烟气脱氮
  • 2篇源解析
  • 2篇脱氮
  • 2篇气脱
  • 2篇气温
  • 2篇气象

机构

  • 18篇中华人民共和...
  • 6篇南京大学
  • 5篇中山大学
  • 2篇中国科学院
  • 2篇环境保护部华...
  • 1篇云南大学
  • 1篇中南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大...
  • 1篇长沙环境保护...
  • 1篇中国科学院大...

作者

  • 24篇赵伟
  • 8篇谢文彰
  • 8篇马社霞
  • 5篇刘红年
  • 5篇陈来国
  • 5篇瞿群
  • 3篇苏燕花
  • 3篇孙家仁
  • 3篇范绍佳
  • 2篇王学远
  • 2篇刘明
  • 1篇张力
  • 1篇蒋维楣
  • 1篇桑燕鸿
  • 1篇谭吉华
  • 1篇刘晶晶
  • 1篇宋巍巍
  • 1篇张元勋
  • 1篇林泽建
  • 1篇李倦生

传媒

  • 2篇环境科学
  • 2篇环境科学与技...
  • 1篇环境科学学报
  • 1篇中国环境科学
  • 1篇南京大学学报...
  • 1篇气候与环境研...
  • 1篇中国环境管理
  • 1篇第26届中国...
  • 1篇第一届全国大...
  • 1篇战略环境评价...
  • 1篇2014年P...
  • 1篇2014中国...
  • 1篇中国环境科学...
  • 1篇2015年中...
  • 1篇2018中国...

年份

  • 3篇2019
  • 2篇2018
  • 1篇2016
  • 6篇2015
  • 2篇2014
  • 4篇2011
  • 2篇2010
  • 3篇2009
  • 1篇2008
2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气象因素对香港地区臭氧污染的影响被引量:57
2019年
基于2000~2015年香港地区的臭氧监测数据和气象数据,分析了香港的臭氧污染特征及气象因素对臭氧污染的影响.结果表明:(1)香港地区臭氧浓度呈现明显的季节变化特征,其中秋季>春季>冬季>夏季,臭氧超标日集中在夏季和秋季,超标日发生在冬季和春季的情形极少.(2)2000~2015年香港臭氧日最大8h平均浓度(MDA8)年均浓度呈增长趋势,平均增长速率为0.77μg·(m3·a)-1,臭氧MDA8第90百分位数浓度同样呈增长趋势,增长速率为1.49μg·(m3·a)-1.(3)较高的气温是香港地区臭氧污染发生的必要条件,气温越高越容易导致更高浓度的臭氧污染.(4)绝大多数情况下,臭氧浓度与相对湿度间呈负相关关系,相对湿度越高,香港地区的臭氧MDA8平均浓度及第90百分位数浓度均会降低.(5)当香港发生臭氧污染时,盛行风往往从偏北风或偏东风转为偏西风.随着风速的增大,臭氧平均浓度变化不大,但是臭氧第90百分位数浓度会明显降低.(6)降水和云量是影响臭氧浓度的重要因素,连续多日的无雨或少雨天气是臭氧污染事件发生的必要条件,而随着云量的增加,臭氧平均浓度和第90百分位数浓度会持续降低.(7)在太阳总辐射量≤20 MJ·m-2或日照时长≤10 h的情况下,臭氧浓度与太阳辐射及日照时长呈正相关关系.然而,在太阳辐射强烈的情况下(太阳总辐射量> 20 MJ·m-2或日照时长> 10 h),随着太阳辐射增强或日照时长的增加地面臭氧浓度反而降低,这是因为太阳辐射强烈的情况常出现在雨后天晴的背景下,并盛行来自海洋的偏南风,使得臭氧污染不易形成.(8)香港臭氧超标日的出现往往伴随着一系列气象条件的共同改变,包括晴天少雨、辐射增强、边界层高度增加、相对湿度降低、风速变小以及气温升高等气象特征,污染结束则伴随着相反的气象变化.
赵伟赵伟刘明刘明马社霞马社霞孙家仁陈来国
关键词:臭氧污染气象因素气温相对湿度太阳辐射风速
北部湾经济区大气灰霾污染现状、变化趋势及健康风险分析
2009年在北部湾经济区的主要城市(或国家级开发区)进行了一次PM215、O3及能见度的面上的观测调查。结果表明:半数以上的城市PM2.5的环境质量都不同程度存在超过参考标准(75ug/m3)的现象,其中部分还同时出现臭...
谢文彰瞿群陶俊赵伟
关键词:大气污染物灰霾天气经济区
文献传递
高空资料对大气AERMOD模式预测结果影响的案例分析
为了研究AERMOD使用高空气象估算器(upper air estimator)和中尺度气象模式模拟的高空资料后预测结果的差别,本文做了两个模拟试验进行对比,结果表明,使用高空气象估算器得到的预测结果和使用中尺度模拟高空...
赵伟谢文彰林泽建
关键词:AERMOD模型MM5
文献传递
重点产业源增长对北部湾地区气态污染物模拟的影响被引量:4
2011年
根据污染源普查资料制作北部湾地区2007年人为排放源清单,以及中期/远期参比情景(REF15/REF20)和远期调控情景(SCEi20)下的排放源清单.采用WRF-Chem模拟北部湾地区空气质量现状及未来变化.2007年SO2和NO2月平均质量浓度模拟值与监测值比较吻合.广东、广西(海南)地区污染物质量浓度较高(低).跨界污染特征表明污染物质量浓度受局地排放源的影响较大,外来排放源的贡献较小,广东对广西和海南地区的影响相对较大.未来情景下污染物质量浓度的变化主要受排放源变化的影响.REF15情景下茂名市SO2排放源减小导致SO2预测浓度降低,其它城市由于排放源增大,SO2和NO2的预测浓度均升高,O3由于化学反应比较复杂,因此不同城市质量浓度既有升高也有降低.REF20情景下各城市排放源大幅增加,因此SO2和NO2的预测浓度大幅上升,O3的预测浓度增幅较小.SCEi20情景下SO2、NO2、以及O3预测浓度的增幅略小于REF20情景.
王学远蒋维楣刘红年张力谢文彰赵伟
关键词:污染源气态污染物数值模拟
广州市PM_(2.5)中含碳有机物的来源分析被引量:1
2015年
通过对广州市城区PM_(2.5)的质量浓度和含碳气溶胶的组分连续1 a的采样分析,获得了广州地区PM_(2.5)中含碳气溶胶的年变化特征,对广州市PM_(2.5)中有机碳OC的来源和烃类有机物的主要来源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化石燃料燃烧和汽车尾气污染对广州市PM_(2.5)中含碳有机物的贡献较大,植物排放对春秋季PM_(2.5)有一定的贡献,而夏季则同时受到植物源和人为源的污染;采用散点图法和比值-比值法对多环芳烃的来源进行了分析,机动车排放对低环数PAHs(Flu、Pyr)的贡献较大,生物质燃烧对高环数PAHs(Bghi P、Icd P)具有显著贡献,而且存在一定的光化学老化,而藿烷和EC主要来自机动车排放源;广州市PM_(2.5)中有机碳OC的主要来源为机动车排放、燃煤排放、生物质燃烧、餐饮油烟、二次形成和其他来源,冬季分别贡献15.3%、20.5%、8.0%、11.5%、14.9%和29.8%。
马社霞王景芝刘晶晶赵伟刘明苏燕花李倦生
关键词:多环芳烃有机碳
一种带有吹扫装置的空气质量检测设备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带有吹扫装置的空气质量检测设备,包括沿第一入风口轴向方向为入风通道,所述入风通道的一端安装有负压风机,另一端设有遮风板,所述遮风板上开具有第二入风口,所述遮风板之间设有吹扫通道;所述吹扫通道的一端连通...
马社霞高博赵伟
文献传递
气象条件对香港地区臭氧污染的影响
基于2000—2015年香港地区的臭氧监测数据和气象数据,分析了气象因素对臭氧污染过程的影响,并探讨了臭氧浓度与主要气象因子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香港地区臭氧高浓度日(MDA8>100μg/m)主要出现在秋季,出现...
赵伟高博刘明卢清马社霞孙家仁陈来国范绍佳
关键词:臭氧污染气象因素气温相对湿度
文献传递
火电厂烟气脱氮解析
本文介绍了脱氮的主要方式,重点介绍了SCR的工作原理及工艺流程,对SCR的所占空间大小作了一个初步的估算,介绍了一些加装SCR装置后应注意的问题,为电厂脱氮氧化合物装置的建设提供了参考。
瞿群谢文彰赵伟
关键词:SCR火电厂
文献传递
大气多环芳烃源解析研究进展
多环芳烃(PAHs)是环境中广泛存在且含量较高的一类重要毒害有机污染物,对人体具有致癌、致畸和致突变作用.作为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AHs有随大气长距离迁移的能力,造成广泛的生态和人体危害.对大气PAHs来源进行解析是科学...
高博马社霞赵伟苏燕花陈来国
关键词:大气环境多环芳烃不确定度
文献传递
华北地区一次强灰霾污染的天气学效应被引量:13
2015年
利用在线耦合的大气化学模式WRF-Chem V3.6(Weather Research Forecasting Model with Chemistry Version 3.6)及环境、气象观测数据,在完成大气化学方案优选的基础上,研究了华北地区一次重霾污染过程(2013年2月15-17日)对气象条件的反馈作用。重点关注一次颗粒物、无机气态成分和挥发性有机污染物的人为排放对PM2.5(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小于等于2.5μm的颗粒物,即细颗粒物)生成的贡献,探讨了由此引发的气象条件的变化。模拟结果显示,上述3种人为源的综合排放对华北地区PM2.5浓度的平均贡献率为91.27%,其中对北京、秦皇岛和沧州的贡献率分别达96.9%、95.9%和97.2%。这使区域地面太阳向下短波辐射降低近15.99%,区域平均地面辐射强迫达-26.51 W m^-2,由此导致地面温度下降0.14°C(3.68%),逆温增强,垂直温度梯度(?T/?z)升高0.026 K km^-1,边界层高度降低18.92 m(8.77%),平均风速减少约0.014 m s^-1(0.35%),相对湿度绝对值升高0.51%,地面平均气压降低0.86 Pa。对于15-17日污染过程,人为源综合排放的气溶胶对短波辐射的影响在天气过程中占主导地位,对边界层高度的影响较大,但不起主导作用,对温度、风速、相对湿度、气压的作用则远小于天气系统本身。挥发性有机污染物(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VOCs)作为二次有机气溶胶(Secondary Organic Aerosol,SOA)的前体物,其人为排放对SOA浓度的贡献率约为99.6%。同时,VOCs通过调整大气反应活性促进无机气态成分向无机盐转化,它对硫酸盐和硝酸盐浓度的贡献达50%以上。然而,VOCs对整个PM2.5浓度的贡献不及各种源综合贡献的1/4。人为排放的VOCs对气象场的反馈与综合排放的作用基本一致,但对地面气压的影响VOCs排放时以热力因子为主,而人为源综合排放时以动力因子为主。上述结果暗示,灰霾污染过程所引发的气象条件向不利于污染物扩散方向
杨雨灵谭吉华孙家仁王莉莉王学远张元勋瞿群赵伟
关键词:灰霾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