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赵晓辉

作品数:5 被引量:89H指数:4
供职机构:中国海洋大学海洋地球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5篇天文地球

主题

  • 2篇碳酸
  • 2篇碳酸盐
  • 2篇E-2
  • 2篇Y
  • 1篇灾害地质
  • 1篇灾害现象
  • 1篇水下三角洲
  • 1篇酸盐
  • 1篇泥质
  • 1篇泥质沉积
  • 1篇中碳
  • 1篇浊流
  • 1篇南黄海
  • 1篇化学风化
  • 1篇黄河
  • 1篇黄河三角洲
  • 1篇黄河水下三角...
  • 1篇古环境
  • 1篇海底
  • 1篇海底滑坡

机构

  • 5篇中国海洋大学
  • 1篇国家海洋局第...
  • 1篇青岛海洋地质...

作者

  • 5篇赵晓辉
  • 4篇杨作升
  • 2篇范德江
  • 2篇乔淑卿
  • 1篇李海东
  • 1篇潘燕俊
  • 1篇王厚杰
  • 1篇魏合龙
  • 1篇王利波
  • 1篇赵美训
  • 1篇邢磊
  • 1篇李云海

传媒

  • 2篇海洋地质与第...
  • 2篇中国海洋大学...

年份

  • 1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7
  • 2篇2006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南黄海中部泥质区YE-2孔8.4kaBP来的沉积特征被引量:29
2009年
对取自南黄海中部泥质区YE-2钻孔的6.1m岩心进行了年代学、沉积学、微体古生物学和U3K7′海表温度分析,结果显示,该孔沉积物基本类型为黏土质粉砂,8400aBP来的沉积环境可分为3段:8.4~6.9kaBP为砂含量达13%的滨岸浅水环境;6.9~6.1kaBP为砂含量8%的滨岸浅水向稳定浅海过渡的环境;6.1~0kaBP为基本不含砂的黏土质粉砂稳定浅海环境。表层海水温度(SST)在滨岸浅水阶段较低,平均约14.2℃;在第2阶段从6.9kaBP开始增加,最高达18.1℃,指示了黄海暖流的入侵;6.4kaBP增温结束后,浅海阶段SST稳定在15~16℃之间,同时有3个SST平均为13.9℃的短暂低温期,大致为5.7~5.2、3.7~3.2和2.3~1.8kaBP。在稳定浅海环境的黏土质粉砂地层中发现了罕见的3个砂质粉砂质粗粒级夹层,大致形成于6.0、3.9和2.5kaBP,其粒度具有风暴沉积特征,重矿物表现出变质岩特点,U3K7′-SST和黏土矿物指示其沉积环境的温度偏高。上述特征与岩心其他所有层位差异较大,显示了异地搬运的特征,可能为风暴沉积。根据AMS14C测年,不考虑风暴沉积,YE-2岩心的沉积速率在50.7~75.6cm/ka之间。
王利波杨作升赵晓辉邢磊赵美训Yoshiki Saito范德江
关键词:泥质沉积古环境南黄海
现代黄河水下三角洲地质灾害现象的空间分布被引量:29
2006年
利用浅地层剖面、旁扫声纳剖面及测深资料对现代黄河水下三角洲的地质灾害现象进行了研究,发现三角洲不同的形成时期对应发育不同的地质灾害现象:①在现行河口地区,高浓度泥沙下潜海底形成了黄河口独特的浊流现象,河口泥沙的快速堆积和欠固结导致河口三角洲叶瓣以台阶状滑塌陡坎的形式向海尖灭;②由于河口物源断绝和受到冬季北风或偏北风作用,海底滑坡、冲蚀构造等大型地质灾害现象在老河口废弃三角洲叶瓣北侧大量发育;③埕北地区与孤东地区情况较为相似,经过长时间改造之后多种灾害地质现象大量分布,且在水深5~10m的三角洲陡坡上最为发育。
李海东杨作升王厚杰魏合龙赵晓辉
关键词:灾害地质海底滑坡浊流黄河三角洲
南黄海泥质区YE-2孔8000年以来海洋环境演变和粗粒级沉积夹层特征
本文通过<'14>C测年、微体古生物、沉积物粒度参数、碳酸盐含量和碳酸盐矿物分析,结合U<'37><,k>古水温数据,对南黄海泥质区YE-2钻孔8000年以来的海洋环境地质记录进行了研究,探讨了8000年以来南黄海泥质区...
赵晓辉
关键词:碳酸盐
文献传递
沉积物中碳酸盐(方解石和白云石)测定方法的研究被引量:10
2006年
研究河流和浅海陆架沉积物中的碳酸盐成因和生成环境,探讨河流和陆架沉积物中碳酸盐含量的影响因素和测定方法。结果表明,沉积物中碳酸盐含量明显受沉积物粒度组成和物源的影响。1mol/LHAc+lmol/LNaAc(在沸水浴加热30min),0.3mol/LHAc(室温下5h)和1mol/LHCl(室温下2h)分别做碳酸盐相+离子交换相的浸取液,lmol/LNaAc(在沸水浴加热30min)做离子交换相的浸取液,然后用ICP-AES测得浸取液中Ca和Mg离子含量,差减法计算样品碳酸盐相中Ca,Mg离子和碳酸盐含量。其中前两者与第四种相结合的方法,都能得到河流沉积物碳酸盐相中的Ca离子含量。而第三种方法,即1mol/LHCl(室温下2h),破坏了沉积物中的粘土矿物,不能用来作为沉积物碳酸盐相+离子交换相中Ca和Mg离子的浸取液。与使用ICP-AES测定离子含量计算得出的碳酸盐含量的方法相比较,容量法是1种操作简单、花费低廉且有效的方法。
乔淑卿杨作升潘燕俊赵晓辉
关键词:碳酸盐沉积物白云石方解石
长江和黄河入海沉积物不同粒级中长石/石英比值及化学风化程度评价被引量:22
2008年
长石/石英(V/Q)比值是评估碎屑沉积物化学风化强度的传统指标。在长江大通站和黄河利津站及相应河13区各取9个沉积物样品,将其〈125μm的部分按1夺间隔分离成7组不同的粒级,用X-ray衍射法半定量分析测定了全样和不同粒级沉积物中石英和长石的相对含量,计弹了长石/石英(F/Q)、钾长石/石英(Fk/Q)、斜长石/石英(Fp/Q)比值,据此评估了长江和黄河入海沉积物化学风化强度随粒级的变化。结果显示取自黄河样品的V/Q,Fk/Q和Fp/Q比值在总体上显著高于长江洋品,与长江流域的化学风化强度高于黄河的结论一致,可以作为流域沉积物化学风化强度替代指标。长江样品的F/Q,Fk/Q和Fp/Q比值随粒级变细持续变低,黄河样品则呈波动式下降。黄河样品的V/Q高出长江佯品的部分主要发生在〈32μm的细粒级,在粗粒级区间差别很小,当沉积物粒级下降到一定区间后V/Q差异出现快速增加,显示长江流域沉积物的风化程度高于黄河主要发生在较细粒级。上述比值在黄河洋品的2~4μm粒级中高出长江样品3~5倍,是凸显两河化学风化强度差别的敏感粒级,也可以作为两河物源示踪的指标。
杨作升赵晓辉乔淑卿李云海范德江
关键词:长江黄河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