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燕
- 作品数:44 被引量:173H指数:8
-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电子电信更多>>
- 淋巴毒素A基因多态性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发骨质疏松的关系被引量:1
- 2010年
- 目的探讨淋巴毒素A(LTA)基因多态性与北方汉族人群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并发症骨质疏松的关系。方法收集2007年6-12月因COPD急性加重收住院治疗的122例COPD患者,在排除慢性肾功能不全以及甲状腺、甲状旁腺等疾病后,最后纳入101例COP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双能X线骨密度测定仪测定患者的腰椎及股骨近端骨密度,根据骨密度情况将患者分为骨质疏松组(n=67)和非骨质疏松组(n=34)。以PCR直接测序法检测两组患者的6个LTA基因的tSNP位点(rs2844482,rs2071590,rs2239704,rs909253,rs2229094,rs1041981)的基因型分布,用χ2检验进行Hardy-Weinberg平衡检验,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计算比值比及95%可信区间,比较两组的差异。结果骨质疏松与非骨质疏松COPD患者LTA基因6个SNP位点的基因型分布频率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LTA基因多态性与COPD并发骨质疏松可能无相关性。
- 赵燕冯凯彭文鸿路浩军王萍李成林
- 关键词:骨质疏松
- 改良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钉合术治疗重度痔265例被引量:4
- 2015年
- 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钉合术(PPH)是建立在肛垫学说基础上,运用吻合器治疗中重度痔的新技术。通过对直肠黏膜及黏膜下层组织进行环形切除,有效治疗重度脱垂内痔,具有出血少、疼痛轻、手术操作简单等优点。2011年5月—2014年8月,我们采用改良PPH术治疗重度痔265例,效果满意。现分析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情况本组265例,男145例,女120例;年龄22~83岁,平均52.3岁。
- 李丹赵燕孙宏伟
- 关键词: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钉合术混合痔
- 结肠脂肪瘤致肠梗阻1例被引量:1
- 2011年
- 结肠脂肪瘤临床少见,缺乏特异性临床表现。现将解放军306医院2010年9月收治的1例结肠脂肪瘤致肠梗阻病例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患者,男,70岁。因腹痛、腹泻5周,腹胀伴停止排气排便2d入院。查体:左上腹压痛,肠鸣音亢进,可闻及气过水声。实验室检查:血常规、肝肾功能及肿瘤标志物均正常。立位腹平片:肠管内多个大小不等、高低不平的阶梯状气液平面。
- 赵燕李成林杨鹤鸣付志臣崔彦
- 关键词:结肠脂肪瘤肠梗阻
- 动脉导管未闭CDFI特征与导管结构相关性分析
- 目的:应用经胸超声心动图(TTE)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探讨其对动脉导管未闭(PDA)介入封堵术的应用价值。方法:35例PDA患者经超声心动图检查,观察分流束起源位置、分布、导管形态,测量导管最小内径,并与主动脉...
- 陈志刚李煜华何俊赵福胜龙滨赵燕
- 关键词:经胸超声心动图动脉导管未闭经导管治疗
- 文献传递
- 上腹部术后胃瘫15例诊治体会被引量:1
- 2006年
- 赵燕崔彦李成林张诗琳杨鹤鸣孙宏伟张宏文
- 关键词:腹部术后胃瘫
- 控制性与非控制性失血性休克早期液体复苏的对比研究被引量:17
- 2012年
- 目的比较在失血已控制及失血未控制两种状态下常规液体复苏治疗失血性休克的效果,探索早期液体复苏对策。方法健康雄性SD大鼠28只,随机分为对照组(n=8)、失血已控制休克组(CHS组,n=10)及失血未控制休克组(UHS组,n=10)。CHS组及UHS组大鼠股动脉放血,使血压在15min内降至30mmHg,然后截断3组大鼠尾根部,对照组及CHS组立即结扎止血,UHS组不予处理使其自然流血。模拟战创伤实际情况,将动物分为院前期(30~90min)、医院救治期(90~150min)及康复期(150min~72h)3个阶段。院前期通过输液将大鼠血压维持在60mmHg;医院救治期结扎出血灶,输血、输液维持大鼠血压至90mmHg;康复期观察至72h。监测平均动脉压(MAP)、中心静脉压(CVP)、心功能、血气分析及血细胞比容(Hct)、血乳酸水平等,观察记录出血量、补液量及动物存活时间。结果根据实验设计,通过液体复苏使CHS组及UHS组大鼠院前期及医院救治期MAP分别维持在60mmHg及90mmHg。CHS组及UHS组同一时相MAP及CVP均无显著差异。院前期UHS组大鼠Hct明显低于CHS组。自院前期开始,UHS组大鼠血乳酸水平即持续性升高,而医院救治期以后CHS组血乳酸水平升高不明显。从医院救治期开始UHS组心率及最大心室内压上升速度明显低于CHS组。液体复苏后CHS组动物酸中毒及低氧血症得到明显纠正,但UHS组仍持续处于低氧血症及酸中毒状态。CHS组院前期补液量(44.5±10.1ml/kg)明显低于UHS组(74.5±11.4ml/kg,P<0.01)。CHS组及UHS组72h死亡率分别为30%及80%。结论较失血已控制的休克而言,对失血未控制的休克进行快速复苏可导致出血量增加、血液稀释、心功能损害及死亡率增加。
- 杨鹤鸣崔彦李成林张洪文赵燕李晓鸥段育中肖阳付自臣
- 关键词:补液疗法
- 尾悬吊模拟失重大鼠胃黏膜超微结构改变及氧化应激损伤被引量:7
- 2014年
- 目的 探讨尾悬吊模拟失重对大鼠胃黏膜组织超微结构和氧化应激的影响.方法 健康雄性Wistar大鼠88只,按随机数字表分为11组(n=8),采用尾悬吊法建立模拟失重大鼠动物模型,各组大鼠分别尾悬吊0h(正常对照组)、6h、12h、1d、2d、3d、5d、7d、14d、21 d、28 d.实验结束后观察各组大鼠胃黏膜组织病理改变,检测胃黏膜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和一氧化氮(NO)含量,免疫组化法检测胃黏膜组织诱生型一氧化氮合酶(NOS2)和环氧化酶2(COX2)的表达.结果 透射电镜下可见尾悬吊模拟失重大鼠胃黏膜部分腺细胞核皱缩畸形,染色质浓缩边聚,线粒体肿胀,嵴断裂、溶解,空泡变性,粗面内质网扩张.上述改变在尾悬吊14d、21d、28 d比较明显.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尾悬吊1d、5d、14 d、21 d、28 d组大鼠胃黏膜组织SOD含量明显升高(均P<0.05);尾悬吊12h、14d、21 d、28 d组大鼠胃黏膜组织MDA含量明显升高(均P<0.05);尾悬吊12h、2d、3d、5d、14d、28d组大鼠胃黏膜组织NO含量明显升高(均P<0.05).免疫组化显示,尾悬吊6h、12h、1d、2d大鼠胃黏膜组织NOS2和COX2表达明显增强,随后表达减弱;尾悬吊14d、21 d、28 d表达再度增强.结论 尾悬吊模拟失重可导致大鼠胃黏膜组织超微结构改变和NOS2、COX2表达变化.
- 郭彪李正鹏周金莲杨建武赵燕刘子沛付晓艳董满库崔彦
- 关键词:失重模拟胃黏膜细胞结构
- 皮肤恶性黑色素瘤的临床治疗进展被引量:14
- 2011年
- 恶性黑色素瘤(MM)是一种高度恶性的黑色素细胞肿瘤,多见于皮肤,也可见于皮肤以外的粘膜、呼吸道、消化道、心脏、生殖系统及眼脉络膜和软脑膜等处,易发生转移,复发率高,预后差。多见于中老年人,也可见于儿童,年龄越大,发病率越高,发病因素包括遗传、环境、
- 赵燕李成林杨鹤鸣付志臣崔彦
- 关键词:黑色素瘤
- 老年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的风险控制被引量:13
- 2015年
- 目的研究老年患者腹腔镜下直肠癌根治术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搜集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确诊为直肠癌的80例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40例行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患者作为研究组,40例行传统开腹直肠癌根治术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的手术情况、并发症率及生存质量等指标。结果两组手术时间及淋巴清扫数目无明显差异,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恢复进食时间、住院时间以及各项生活质量指标研究组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总并发症率(10.0%)、局部复发率(25.0%)均低于对照组(22.5%和40.0%),组间比较P<0.05,有显著统计学差异。结论老年直肠癌患者在腹腔镜下行根治术疗效优于传统开腹手术,患者术中情况良好,术后并发症率低,生存质量显著提高,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前景。
- 杨鹤鸣姜福全赵燕刘景欣孙培鸣刘祎苏学荣李宝云方兰姣杜莉
- 关键词:腹腔镜老年直肠癌安全性
- 胆囊结石并急性胆囊炎的腹腔镜手术治疗被引量:1
- 2006年
-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处理胆囊结石并急性胆囊炎的手术策略。方法对2000年1月~2006年6月行腹腔镜手术治疗的胆囊结石并急性胆囊炎42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顺利完成腹腔镜手术41例,因胆管损伤术后出现胆漏1例,全组无死亡病例,无大出血等严重并发症。结论随着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经验的积累,大多数胆囊结石并急性胆囊炎患者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是安全可行的。
- 董满库崔彦孙卫国周立艳张宏文李成林吉敏李晓欧赵燕刘子沛刘发强付自臣
- 关键词:急性胆囊炎胆囊结石胆囊切除术腹腔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