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邓正发

作品数:5 被引量:13H指数:3
供职机构:苏州大学材料与化学化工学部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教委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金属学及工艺理学电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金属学及工艺
  • 2篇理学
  • 1篇电气工程

主题

  • 3篇硫脲
  • 3篇缓蚀
  • 3篇光谱
  • 3篇苯基
  • 3篇苯基硫脲
  • 2篇电极
  • 2篇缓蚀剂
  • 2篇
  • 1篇电池
  • 1篇电极表面
  • 1篇电流
  • 1篇电流分布
  • 1篇蓄电池
  • 1篇学法
  • 1篇学法研究
  • 1篇铁电极
  • 1篇铜表面
  • 1篇铅酸
  • 1篇铅酸蓄电池
  • 1篇密封铅酸蓄电...

机构

  • 5篇苏州大学
  • 1篇常熟高等专科...
  • 1篇苏州城建环保...
  • 1篇中国轻工总会

作者

  • 5篇邓正发
  • 5篇顾仁敖
  • 2篇姚建林
  • 1篇徐肖邢
  • 1篇孙如
  • 1篇苗碗根
  • 1篇蒋宗驷
  • 1篇乔专虹
  • 1篇吴立人
  • 1篇吴芸

传媒

  • 2篇苏州大学学报...
  • 1篇物理化学学报
  • 1篇光谱学与光谱...
  • 1篇光散射学报

年份

  • 2篇1997
  • 1篇1996
  • 2篇1995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硫脲和苯基硫脲的缓蚀性能研究被引量:4
1995年
利用电化学方法测定铁电极的动志极化曲线和镀有薄层铁的银电极的氧化曲线,研究硫脲和苯基硫脲在0.1mol/lKCl酸性溶液中对铁的缓蚀情况,结果表明:苯基硫脲和硫脲是阴阳极混合型缓蚀剂.缓蚀效果是苯基硫脲比硫脲好,温度低对比温度高时好。
顾仁敖邓正发乔专虹徐肖邢
关键词:硫脲苯基硫脲缓蚀剂缓蚀性能
椭圆形管式密封铅酸蓄电池电极表面电流分布的实验研究(一)被引量:1
1996年
本文用化学分析法研究了椭圆形管式密封铅酸蓄电池在100A大电流和20A小电流下放电至深度为100%时正极板表面的电流分布情况。研究结果表明:电极表面的电流密度呈不均匀分布,电流密度在正极板的上端约二、三厘米处较大,存在极耳效应和边缘效应。
顾仁敖吴芸邓正发姚建林吴立人蒋宗驷苗碗根
关键词:铅酸蓄电池电流分布电极表面
甲醇溶液中苯基硫脲吸附在薄层铁电极上的表面拉曼光谱研究被引量:1
1997年
甲醇溶液中苯基硫脲吸附在薄层铁电极上的表面拉曼光谱研究顾仁敖邓正发姚建林曹佩根胡培荣(苏州大学化学化工学院苏州215006)SurfaceRamanSpectroscopicStudiesofPhenyl┐thioureaonFeElectrode...
顾仁敖邓正发姚建林曹佩根胡培荣
关键词:硫脲苯基硫脲铁电极拉曼光谱
铜表面缓蚀的喇曼光谱电化学研究被引量:3
1995年
This paper presents the experimental investigation of SERS spectra of thecorrosion-inhibiting properties of 2-aminobenzimidazole and 6-nitrobenzimidazole on thecopper electrode. The result suggests that the two molecules, except the loss of portons,are nondissociatively chendsorbed on copper and that adsorption occurs solely throughinteraction of the introgen atom with the copper substrate in the bodazole moiety. Theirdifferent abillties to act as corrosion inhibitors axe discussed from the viewpoint of thecyclic voltanunogram and the structu-ral information obtained from SERS. An adsorptionprocess for the molecules on the copper surface is also discussed.
顾仁敖胡晓焜邓正发张哲如
关键词:缓蚀剂
SERS光谱及电化学法研究硫脲和苯基硫脲对铁的缓蚀作用被引量:6
1997年
运用过电位沉积技术沉积一薄层铁到活化的银电极表面制得薄层铁电极,通过表面增强拉曼散射光谱和电化学方法研究了硫脲和苯基硫脲在该电极表面的E-I曲线和SERS谱。结果表明,在0.1mol/LKCl溶液中,上述两种缓蚀剂均能吸附在铁的表面,对铁起缓蚀作用,二者在铁表面的吸附模式基本相似,系通过分子中的硫原子与金属铁作用。苯基硫脲由于硫原子带有更多的负电荷,更易与铁作用,其苯环因位阻效应而远离金属表面排列,形成较紧密的吸附层,因而其对铁的缓蚀效果更好。
顾仁敖邓正发孙如
关键词:硫脲苯基硫脲缓蚀作用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