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邱海凡

作品数:29 被引量:202H指数:9
供职机构:温州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温州市科技计划项目浙江省科技厅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7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2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妊娠
  • 5篇阴道
  • 5篇细胞
  • 5篇妇女
  • 4篇妊娠期
  • 4篇失禁
  • 4篇尿失禁
  • 4篇女性
  • 3篇压力性
  • 3篇压力性尿失禁
  • 3篇流行病
  • 3篇流行病学
  • 3篇流行病学调查
  • 3篇妇科
  • 2篇蛋白
  • 2篇凋亡
  • 2篇动脉
  • 2篇阴道假丝酵母...
  • 2篇阴道假丝酵母...
  • 2篇术后

机构

  • 17篇温州医科大学
  • 12篇温州医学院附...
  • 1篇温州医学院
  • 1篇温州市疾病预...

作者

  • 29篇邱海凡
  • 8篇王荣跃
  • 4篇管玉涛
  • 4篇蔡莲莲
  • 4篇王繁
  • 4篇王连云
  • 3篇邱笑飞
  • 3篇鲁文洁
  • 3篇谢爱兰
  • 2篇黄品同
  • 2篇涂权梅
  • 2篇华莹
  • 1篇姜李媛
  • 1篇熊文栋
  • 1篇王乐丹
  • 1篇胡越
  • 1篇虞慧君
  • 1篇赵淑丹
  • 1篇陈益平
  • 1篇唐云炳

传媒

  • 4篇浙江医学
  • 3篇中国现代医生
  • 2篇中国妇幼保健
  • 2篇中国消毒学杂...
  • 2篇中国医师进修...
  • 2篇温州医科大学...
  • 1篇中国卫生检验...
  • 1篇中国优生与遗...
  • 1篇中华超声影像...
  • 1篇中国医院药学...
  • 1篇中华传染病杂...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中国皮肤性病...
  • 1篇实用妇产科杂...
  • 1篇中国全科医学
  • 1篇中国临床药理...
  • 1篇中华全科医师...
  • 1篇医学研究杂志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2
  • 2篇2020
  • 4篇2019
  • 3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6
  • 3篇2014
  • 2篇2011
  • 8篇2010
  • 2篇2009
  • 1篇2008
2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育龄妇女麻疹疫苗接种的可行性及安全性研究被引量:14
2016年
目的探讨育龄妇女接种麻疹疫苗的可行性及安全性,并了解其对婴儿胎传麻疹抗体水平的影响。方法2012年1月1日至12月31日纳入600名育龄妇女为研究对象,参照麻疹抗体水平采用区组分层随机化分组。无接种疫苗组在待产住院时ELISA检测麻疹IgG抗体;接种疫苗组在接种麻疹-腮腺炎-风疹联合减毒活疫苗后3个月及待产时EuSA检测麻疹IgG抗体,反转录-PCR检测血中麻疹核蛋白片段基因(MVN)。接种后2年内有368名妇女分娩,其中健康成长至8月龄婴儿357名,无疫苗接种组育龄妇女所生婴儿出生后8个月内有8例确诊患麻疹,最终纳入研究的8月龄婴儿为349名:高抗体无疫苗接种组育龄妇女所产婴儿52名、高抗体疫苗接种组65名、低抗体无疫苗接种组110名和低抗体疫苗接种组122名,检测8月龄婴儿血麻疹IgG抗体。数据采用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组内及组间比较采用Newman-Keuls法)及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待产时高抗体无疫苗接种组麻疹IgG抗体水平低于高抗体疫苗接种组[(268.5±74.9)IU/mL比(578.3±208.1)IU/mL;Q=15.57,P〈0.01],低抗体无疫苗接种组低于低抗体疫苗接种组[(169.4±42.3)IU/mL比(584.7±195.8)IU/mL;Q=29.54,P〈0.01]。接种后3个月MVN均无阳性条带,待产时高抗体无疫苗接种组有2例、低抗体无疫苗接种组有1例呈阳性条带。婴儿8月龄时麻疹IgG抗体水平,高抗体无疫苗接种组和高抗体疫苗接种组分别为(106.3±36.8)和(291.8±86.5)IU/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33,P〈0.01),低抗体无疫苗接种组和低抗体疫苗接种组分别为(87.1±26.4)和(274.0±72.5)IU/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3.27,P〈0.01)。各组孕妇待产时麻疹IgG抗体与所生8月龄婴儿麻疹IgG抗体水平呈正相关(r=0.652,P〈0.01)。8例麻疹婴儿均为无疫苗接种
夏蝉温正旺刘琦董雷邱海凡陈益平
关键词:麻疹育龄妇女胎传抗体疫苗
GBS培养联合阴道假丝酵母菌检测预测足月前胎膜早破的价值研究被引量:3
2019年
目的探讨B族链球菌(GBS)及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VVC)联合检测用于预测未足月胎膜早破(PPROM的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8月~2017年8月我院收住的符合入选标准的PPROM孕妇227例为观察组,入院后立即行GBS培养、阴道假丝酵母菌检测;随机选取同期足月正常分娩的孕妇743例为对照组,于妊娠35~37周进行GBS培养、阴道假丝酵母菌检测;并记录两组孕妇年龄、孕周、体重指数、孕次、产次等一般资料。观察两组孕妇GBS及VVC的阳性率及两者之间的关系。结果两组孕妇的基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27例PPROM孕妇中,GBS阳性率为9.6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11%,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VVC阳性率为25.1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8.71%,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VVC阳性组孕妇GBS阳性率9.69%高于VVC阴性组5.30%,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GBS或VVC阳性均可增加PPROM发生的风险,有必要在妊娠35周前常规行GBS筛查及VVC检测来预测PPROM发生的风险,并对阳性者进行治疗。
邱海凡潘圆圆王连云华莹
关键词:B族链球菌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未足月胎膜早破
子痫前期患者25-OH-VD、VDR蛋白水平变化及维生素D干预效果的研究被引量:10
2017年
目的探讨血清25-羟基维生素D(25-OH-VD)水平、胎盘绒毛膜组织中维生素D受体(VDR)蛋白表达水平与子痫前期的关系,并观察维生素D的干预效果。方法选取200例剖宫产终止妊娠的孕妇为研究对象,其中无妊娠期并发症的正常晚期孕妇80例(对照组),子痫前期孕妇120例(观察组);观察组又随机分为观察组A(不干预)与观察组B(维生素D干预,诊断为子痫前期后即开始服用维生素D滴剂,600IU/d),各60例。观察并比较3组孕妇血清25-OH-VD水平,胎盘绒毛膜组织中VDR蛋白表达水平,以及观察组A与B的子痫前期分层情况。结果 3组孕妇妊娠终止时的血清25-OH-VD水平均高于妊娠20周时的水平(均P<0.05);妊娠20周时,对照组血清25-OH-VD水平高于观察组A及B(均P<0.05),观察组A与B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妊娠终止时,观察组B、对照组血清25-OH-VD水平均高于观察组A(均P<0.05),对照组与观察组B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B、对照组绒毛膜组织中VDR蛋白表达水平均高于观察组A(均P<0.05),对照组与观察组B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妊娠终止时,观察组B进展为重度子痫前期的发生率明显低于观察组A(P<0.05)。结论补充维生素D有助于提高子痫前期孕妇血清25-OH-VD水平,上调绒毛膜组织中VDR蛋白表达水平,从而减少子痫的发生。
邱海凡王荣跃邱笑飞王繁
关键词:25-羟基维生素D维生素D受体子痫前期
妊娠期大鼠镉暴露与妊娠高血压疾病的关系
2018年
目的:通过镉诱导妊娠期大鼠妊娠高血压疾病,分析镉对妊娠高血压疾病大鼠发病的毒理作用。方法:将妊娠SD大鼠随机分成3组:0.25 mg/kg镉处理组、0.5 mg/kg镉处理组和对照组,分别于妊娠第4天至第19天每天腹腔注射不同浓度的氯化镉(0.25、0.5 mg/kg)和2 mL/kg 0.9%氯化钠溶液。非孕组以 0.5 mg/kg的剂量腹腔注射镉并持续相同的时间做对照。用BP-98A血压仪测量大鼠血压的变化并测量24 h尿蛋白水平。采用HE染色观察胎盘、肾脏、肝脏、脑的病理变化,并用透射电镜观察胎盘滋养细胞的超微结构。结果:0.5 mg/kg镉处理组大鼠于妊娠第12天开始血压逐渐升高,在妊娠第12天及第19天血压高于对照组及非孕组(P<0.05),妊娠第19天0.5 mg/kg镉处理组24 h尿蛋白水平也高于其余3组(P<0.01)。HE染色结果显示,镉引起的病理改变包括胎盘绒毛血管充血、迷路区血管间膜增厚以及绒毛间纤维蛋白黏附;肾小球内皮细胞变性和肾小动脉增厚;肝及脑神经细胞水肿变性;脑灶区出血。电镜下可见胎盘滋养细胞绒毛突起减少甚至缺失,线粒体肿胀和粗面内质网脱颗粒。结论:本研究成功用镉诱发孕鼠出现高血压及蛋白尿等妊娠高血压疾病临床症状,对胎盘和肾脏等脏器造成相应病理损伤,初步表明了镉对孕期的生殖毒性效应及特点。
王繁邱海凡刘奕陈璐璐范风云王宗敏
关键词:妊娠高血压疾病胎盘滋养细胞病理学
宫颈神经内分泌癌一例
2010年
患者女,40岁,因宫颈接触性出血2次就诊。查体一般情况好,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妇科检查:外阴已婚已产型;阴道通畅,黏膜光整;宫颈见5cm×6cm菜花状肿块,质脆,触易出血;子宫体前位,正常大小,无压痛,宫旁未及明显异常。宫颈活检示:宫颈神经内分泌癌(NECC)。
邱海凡
关键词:宫颈神经内分泌癌接触性出血浅表淋巴结妇科检查宫颈活检子宫体
回声追踪技术对围绝经期妇女雌激素替代治疗后颈动脉壁弹性变化的初步研究被引量:6
2010年
目的 应用回声追踪技术探讨围绝经期妇女行雌激素替代治疗后颈动脉壁弹性特征.方法 围绝经期雌二醇下降者8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克龄蒙)和对照组各41例,治疗前及治疗后6个月应用回声追踪技术评估颈动脉硬化参数,包括压力应变弹性系数(Ep)、硬化参数(β)、顺应性(AC)、脉搏波传导速度(PWVβ)和增大指数(AI).结果 治疗组Ep、β、PWVβ、AI较对照组明显降低,AC明显增高(P<0.05).结论 回声追踪技术能够简便、快速地判断围绝经期妇女行雌激素替代治疗后动脉弹性变化,客观定量评价雌激素替代治疗疗效.
赵淑丹黄品同詹坤高黄福光孙海燕邱海凡
关键词:超声检查围绝经期颈动脉雌激素替代治疗
绝经后妇女应用替勃龙对防治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
2011年
目的通过检测绝经后妇女应用替勃龙后体内性激素、血脂水平,超声检测其颈动脉血管壁,评价绝经后妇女应用替勃龙后对防治动脉粥样硬化的意义。方法对118例绝经后妇女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61例给予替勃龙1.25mg/d,对照组57例不用任何药物,随访1年并检测E2、MMP-9及血脂水平,超声检测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斑块情况。结果研究组MMP-9、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CHO)及低密度脂蛋白(LDL)均低于对照组:4.27±1.33ng/ml vs 7.96±2.15ng/ml;1.39±0.49mmol/L vs 1.85±0.61mmol/L;4.68±0.63mmol/L vs 5.54±0.77mmol/L;2.61±0.27mmol/L vs 3.38±0.45mmol/L,而研究组E230.33±8.74pg/ml高于对照组15.95±6.09pg/ml,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颈动脉IMT平均厚度0.83±0.19mm小于对照组0.98±0.17mm并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稳定性斑块(软斑块,混合斑块)检出率低于对照组并有统计学意义(5/61 vs 13/57)(P<0.05)。结论使用替勃龙治疗能有效改善血脂水平及血管功能,稳定斑块,有利于防治绝经后妇女的动脉粥样硬化。
唐云炳管玉涛邱海凡蔡莲莲赵智林黄品同
关键词:绝经后替勃龙颈动脉动脉粥样硬化超声
Cdk13表达对神经元轴突伸长的影响
2019年
目的探讨智力障碍相关基因Cdk13对神经轴突伸长的影响。方法通过基因敲除模型、质粒细胞转染等方法,荧光共聚焦显微镜成像技术检测神经元轴突的形态,观察轴突伸长的变化。结果 Cdk12和Cdk13在神经系统中有表达,在敲除Cdk12和Cdk13后轴突长度比对照组减少,两者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敲除Cdk12和Cdk13基因后Cdk5 mRNA水平降低。结论 Cdk13和Cdk12的表达对神经元轴突的生长至关重要,其失活会引起神经元轴突形态异常,可能是导致智力障碍的病理机制。
王荣跃鲁文洁邱海凡戴芬
关键词:智力障碍神经元
围绝经期妇女应用小剂量利维爱治疗对血脂及基质金属蛋白酶-9的影响被引量:6
2010年
目的:比较围绝经期妇女应用小剂量利维爱治疗对血脂及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的影响,以期寻找预防围绝经期妇女心脑血管疾病的优化方案。方法:本研究为随机、开放、对照的临床试验,期限为1年。征集2006年1月至2006年12月就诊于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门诊的45~60岁围绝经期患者62例,分为两组。对照组不用任何药物;实验组根据患者临床症状及实验室检查,隔1d或隔2d服用一次利维爱片1.25mg。监测治疗前后血脂水平变化,FSH、E2及MMP-9水平,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期间,无一例研究对象发生明显不良反应。1年前后自身比较,实验组TG降低,apoA1及E2水平升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对照组CHO和MMP-9水平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间比较:TG、CHO、LDL、apoA1、FSH、E2及MMP-9有显著差异(P<0.05),而HDL及apoB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应用小剂量利维爱替代治疗,能有效改善血脂成分及MMP-9水平,有利于降低围绝经期妇女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率。
管玉涛邱海凡蔡莲莲
关键词:绝经利维爱血脂MMP-9
人乳头瘤病毒检测筛查早期宫颈癌的意义——妇科门诊3700例人乳头瘤病毒筛查分析被引量:22
2010年
目的研究人乳头瘤病毒(HPV)亚型感染的情况,探讨HPV DNA检测在宫颈癌防治方面的意义。方法应用DNA杂交技术对3700例妇科门诊患者进行HPV基因分型检测。结果 3700例患者中,HPV感染者1071例,HPV感染率为28.95%,HPV感染1400人次。患者中高危型HPV(16、18、31、33、35、39、45、51、52、56、58、59、68)1124人次,占感染总人次的80.29%;低危型HPV(6、11、42、43、44)151人次,占感染总人次的10.79%;中国人群常见型HPV(53、66、P8304)125人次,占感染总人次的8.93%。21种HPV基因亚型多重感染患者250例,占HPV感染者的23.34%。其中双重感染者占多重感染者的77.60%。结论 DNA杂交技术检测HPV基因分型,可一次检测多种亚型,有利于对HPV多重感染的诊断和宫颈癌的防治,可作为宫颈癌筛查的手段。
涂权梅邱海凡刘奕胡越
关键词:宫颈肿瘤人乳头瘤病毒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