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24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9篇细胞
  • 6篇P21
  • 5篇四逆
  • 5篇四逆散
  • 5篇加味
  • 5篇加味四逆散
  • 3篇亚细胞
  • 3篇亚细胞定位
  • 3篇脂肪
  • 3篇脂肪肝
  • 3篇鼠肝
  • 3篇中医
  • 3篇中医药
  • 3篇肿瘤
  • 3篇细胞定位
  • 3篇内毒
  • 3篇内毒素
  • 2篇蛋白
  • 2篇凋亡
  • 2篇血症

机构

  • 19篇华中科技大学
  • 7篇湖南师范大学
  • 3篇湖北中医学院
  • 1篇广州军区武汉...
  • 1篇北京大学
  • 1篇新疆医科大学
  • 1篇湖北中医药大...
  • 1篇柳州市人民医...
  • 1篇岳阳市第二人...

作者

  • 26篇邱荣元
  • 10篇彭汉光
  • 7篇何生松
  • 5篇余飞跃
  • 5篇张茂林
  • 5篇胡胜军
  • 5篇艾长征
  • 4篇陈锋
  • 3篇庞然
  • 3篇薛卡明
  • 3篇王萍
  • 3篇刘崇梅
  • 2篇冯喜华
  • 2篇王松柏
  • 2篇杨玲
  • 2篇伍小琼
  • 2篇张显惠
  • 2篇万焱鑫
  • 2篇杨凯凯
  • 2篇崔天盆

传媒

  • 3篇湖南师范大学...
  • 2篇世界华人消化...
  • 2篇中国中医药信...
  • 2篇安徽中医学院...
  • 2篇湖北中医杂志
  • 1篇中华男科学杂...
  • 1篇临床肝胆病杂...
  • 1篇现代中西医结...
  • 1篇中华老年医学...
  • 1篇实用肿瘤杂志
  • 1篇中西医结合肝...
  • 1篇中国医师杂志
  • 1篇实用癌症杂志
  • 1篇中国男科学杂...
  • 1篇四川医学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山东大学学报...
  • 1篇国际流行病学...

年份

  • 1篇2023
  • 2篇2022
  • 2篇2021
  • 2篇2013
  • 3篇2010
  • 3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6
  • 5篇2005
  • 3篇2004
  • 3篇2003
2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枳黄方对急性酒精性肝病大鼠TNF-α和内毒素的影响被引量:7
2006年
目的:通过观察枳黄方对大鼠急性酒精性肝损伤肝组织TNF-α的变化及其血浆内毒素水平的改变,验证此方对大鼠急性酒精性肝病的防治作用。方法:将75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枳黄方组、模型组及正常组,采用免疫组化法测量肝组织内TNF-α值,用生化法检测血浆内毒素水平。结果:枳黄方组大鼠血浆内毒素水平高于正常组(P<0·05),但显著低于模型组(P<0·01),肝组织TNF-α和血清ALT水平高于正常组(P<0·01),但显著低于模型组(P<0·01)。并且血浆内毒素水平与肝组织TNF-α活性变化呈正相关(r=0·993,P<0·01)。结论:枳黄方合剂可显著降低急性酒精性肝病大鼠血液中内毒素水平及肝脏中TNF-α水平,对大鼠急性酒精性肝病有较好治疗作用。
张维丽潘玲胡胜军邱荣元杨玲彭汉光
关键词:内毒素肿瘤坏死因子-Α
精索静脉曲张中医气血辨证与甲皱微循环及血液流变学关系的研究被引量:7
2005年
彭汉光艾长征邱荣元胡胜军张显惠谭立兴
关键词:精索静脉曲张气血辨证甲皱微循环血液流变学
加味四逆散对肝郁脾虚者可溶性细胞粘附分子-1水平和单核细胞功能的影响被引量:3
2003年
目的 观察加味四逆散对肝郁脾虚者血清可溶性细胞粘附分子 1(sICAM 1)和单核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和改良噻唑蓝法对 60例肝郁脾虚者血清sICAM 1和白细胞介素 15(IL 15)及单核细胞抗体依赖性细胞介导的细胞毒反应 (ADCC)进行检测。结果 肝郁脾虚者血清sICAM 1水平升高 ,IL 15分泌减少 ,ADCC功能下降 ,表现为免疫功能低下。经加味四逆散治疗后 ,上述指标恢复正常。结论 加味四逆散健脾舒肝 。
彭汉光邱明义张茂林崔天盆刘玉茂邱荣元
关键词:加味四逆散肝郁脾虚可溶性细胞粘附分子-1单核细胞功能
阴黄证内毒素水平的实验研究被引量:3
2004年
目的 :探讨阴黄证血浆内毒素水平以及内毒素血症在阴黄证肝损伤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选用Wistar大鼠 2 4只 ,随机分为正常组、阳黄组及阴黄组。采用生化法测定内毒素含量和丙氨酸转氨酶 (ALT)活性。结果 :与正常组比较 ,阳黄组血浆内毒素水平无显著性差异 ,而阴黄组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 .0 1)。阳黄组与阴黄组ALT活性显著高于正常组 ,且阴黄组显著高于阳黄组 (P <0 .0 1)。阴黄组中内毒素水平与ALT活性之间呈正相关关系 (r =0 .993,P <0 .0 1)。结论 :内毒素血症为阴黄证常见并发症 ,内毒素血症在阴黄证肝损伤发病中具有重要作用。
邱荣元黄吉忠张静初彭汉光
关键词:肝损伤阴黄证内毒素
中西医结合治疗男性精液液化异常被引量:1
2005年
彭汉光艾长征胡胜军邱荣元张显惠
关键词:精液液化异常中西医结合疗法左归丸
原发性肝细胞癌组织中P21的亚细胞定位及其意义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细胞癌组织中P21的亚细胞定位及其意义。方法收集115例由肝硬化发展成肝癌的病理标本,包括同一病例的肝癌组织、癌旁组织、肝硬化组织。采用SP法分别行P21的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P21的亚细胞分布,并对其与肝癌的临床病理特征、癌细胞分化程度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HCC组和癌旁组均有P21的高表达(35.65%,38.26%),两者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明显高于肝硬化组(10.43%,P<0.01)。P21胞质表达的阳性率,肝硬化组与癌旁组相近(8.33%,6.82%,P>0.05),而肝癌组胞质表达的阳性率最高(75.61%,P<0.01)。P21的亚细胞定位分布与肝癌患者的发病年龄、乙肝病毒的感染、肿瘤大小无明显相关性(P>0.01或0.05),但与肿瘤细胞的病理分级、肿瘤转移具有良好的相关性。Ⅲ-Ⅳ级、伴有肿瘤转移的肝癌患者,其P21的胞质表达率更高。结论在肝硬化向肝癌转化的过程中,伴有P21亚细胞定位的改变,即由胞核移位到胞质,且肿瘤细胞恶性程度愈高,肿瘤转移愈早,胞质移位比例愈高。但这种亚细胞定位分布的改变,与肿瘤患者的发病年龄、乙肝病毒的感染、肿瘤大小无关。
易玲邱荣元王松柏刘崇梅冯喜华万焱鑫伍小琼何生松
关键词:P21亚细胞定位肝癌肝硬化
内镜逆行性阑尾炎治疗术治疗急性非复杂性阑尾炎35例报告被引量:10
2021年
目的:评估内镜逆行性阑尾炎治疗术在急性非复杂性阑尾炎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0年6月在我院住院的急性非复杂性阑尾炎患者。行内镜逆行性阑尾炎治疗术(ERAT)35例为观察组,行腹腔镜下阑尾炎治疗术(LA)40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住院费用、腹痛缓解情况、术后卧床时间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炎症指标下降快,腹痛缓解快,手术时间短,体温恢复时间快,住院治疗费用少。两组患者术中、术后未出现消化道穿孔、出血,腹腔脓肿,肠道梗阻等相关并发症。结论:两种手术方法对急性非复杂性阑尾炎治疗都是安全有效的。但观察组在治疗过程中相对手术创伤小,出血少,治疗费用少,术后患者恢复快。
周玮红余飞跃伍小琼邱荣元
P21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其对HepG2细胞增殖的影响被引量:3
2009年
目的:构建核定位信号突变型P21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并初步探讨其功能.方法:采用基因定点诱变技术获得核定位信号突变型P21基因.采用DNA重组技术,将突变型P21基因亚克隆至pDsRed1-C1真核表达质粒中,重组为pDsRed1-C1-P21NLS-.酶切鉴定及DNA测序,脂质体转染HepG2细胞,RT-PCR检测目的基因pDsRed1-C1-P21NLS-的表达,荧光显微镜观测目的基因亚细胞定位,台盼蓝拒染法检测质粒转染HepG2细胞生长曲线.结果:成功克隆了核定位信号野生型及突变型P21基因,成功构建了pDsRed1-C1-P21WT及pDsRed1-C1-P21NLS-重组质粒,酶切片段分别为4.7和0.5kb,酶切鉴定正确,测序结果与GenBank核酸序列数据库比对表明,核定位序列中共9个核苷酸发生变异,由CGAAAACGG突变为GCGGCCGCG,测序成功.高效表达的红色融合蛋白,野生型主要定位于细胞核;而突变型主要定位于细胞质.野生型P21抑制HepG2细胞的生长;突变型促进HepG2细胞的生长,二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P21的亚细胞定位,对HepG2细胞增殖影响具有明显差异.胞核P21抑制肿瘤生长,而胞质P21促进肿瘤生长.
邱荣元何生松陈锋庞然杨凯凯
关键词:P21核定位信号真核表达载体HEPG2细胞
养精Ⅲ号方对少、弱精子症肝肾亏虚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被引量:2
2005年
目的观察养精Ⅲ号方对少、弱精子症肝肾亏虚患者血清可溶性细胞粘附分子-1(sICAM-1)和单核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和改良噻唑蓝法对60例肝肾亏虚者血清sICAM-1和白细胞介素-15(IL-15)单核细胞抗体依赖性细胞介导的细胞毒反应(ADCC)进行检测。结果肝肾亏虚者血清(sICAM-1)水平升高,IL-15分泌减少,ADCC功能下降,表现为免疫功能低下。经养精Ⅲ号方治疗后,上述指标恢复正常。结论养精Ⅲ号方补益肝肾填精,可调节机体免疫功能。
彭汉光崔天盆邱荣元胡胜军张茂林马肇禹谭方兴
关键词:少弱精子症肝肾亏虚细胞粘附分子-1白细胞介素-15
胃癌组织中新型微卫星不稳定性检测及其与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P53关系的研究被引量:4
2022年
目的研究胃癌组织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肿瘤抑制蛋白质P53的表达及其与微卫星不稳定性(MSI)的关系。方法选取湖南师范大学附属岳阳医院2018年1月至2020年10月确诊为胃癌的103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应用免疫组织化学(IHC)法检测患者胃癌及癌旁正常组织HER2、P53,错配修复蛋白表达情况,应用多重荧光PCR(Idylla)检测7个位点的MSI状态。结果本研究中,103例胃癌患者中.IHC法显示微卫星稳定(MSS)患者有77例(74.8%),MSI患者有26例(25.2%),PCR法显示MSS患者有77例,MSI患者有26例。MSI HER2低表达率高于HER2高表达率,MSI HER2低表达率MSS HER2低表达率(P<0.05)。MSI P53低表达率高于P53高表达率,MSI P53低表达率低于MSS低P53表达率(P<0.05)。结论胃癌发生过程中可能存在MSI状态;胃癌的MSI状态可能伴随HER2.P53表达降低,胃癌组织中HER2及P53的表达与MSI状态存在互斥的关系,提示MSI的致癌机制可能与HER2及P53具有较大的差异性。MSI型检测对于治疗药物选择及预后判断都有较强的指导意义。
廖子中邱子奕张吉陈娟刘崇梅余飞跃邱荣元
关键词:微卫星不稳定性表皮生长因子肿瘤抑制蛋白质P53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