郎秀云
- 作品数:23 被引量:149H指数:7
-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政治法律文化科学社会学更多>>
- 中国农业保护:目标与途径
- 郎秀云
- 关键词:农业保护
- 当代中国乡——村关系研究
- 该文认为,自村民自治实施以来,中国的乡(镇)村关系已经和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当前中国农村不同地区的乡(镇)村实际的关系状态呈现出明显的多样性、变动性和非均衡性的特点,不同的乡(镇)村关系状态不尽相同.就中国大多数乡村来说...
- 郎秀云
- 关键词:乡镇政权村民自治
- 发展观的更新和政策调整——对小康社会发展思路的解读
- 2003年
- 郎秀云赵久湘
- 关键词:发展观小康社会社会保障制度就业制度经济结构
- “中国道路”的争议和思考被引量:5
- 2015年
- 关于"中国道路"的研究蕴涵种种不同的理解和评价,存有许多争议和分歧,争论的焦点在于"中国道路"是否存在、"中国道路"的内涵、历史起点和跨度、特征与经验,以及"中国道路"的评价等问题上。一些学者对"中国道路"持怀疑态度,认同"中国道路"的学者对其内涵、特点、意义等问题也未达成共识。准确解读"中国道路"的内涵,科学阐释"中国道路"的历史逻辑,总结中国经验是研究的重点。"中国道路"的成功源于独立自主和变革创新,未来中国的发展需要在现代化理论、制度、观念基础和技术基础等方面进行一系列的创新。
- 郎秀云
- 家庭农场:国际经验与启示——以法国、日本发展家庭农场为例被引量:37
- 2013年
- 法国和日本的经验表明,家庭是适合农业生产的经营主体,家庭经营的规模,应随着经济发展的水平和工业化、城市化的进程扩大而扩大。即便是人地矛盾突出的国家,也应把农地经营规模扩大到能够有效吸纳现代生产要素的最低临界规模以上和能够实现与非农产业劳动所得相均衡的"最小必要规模"以上。土地私有化并不必然引致农地经营规模的扩大,使用权的流转是扩大家庭农场规模的主要途径。协调、完整的规模干预政策是家庭农场发展的保障,应对城乡户籍制度、社会保障制度、劳动就业制度、农业补贴、财税制度等关联性和替代性制度进行同步设计和配套改革。
- 郎秀云
- 关键词:家庭农场
- 确权确地之下的新人地矛盾——兼与于建嵘、贺雪峰教授商榷被引量:3
- 2016年
- 近年,农地确权成为学界的讨论热点。以于建嵘为代表的主流观点认为,确权是农村土地改革的基础,是适应更大规模重组农村要素的现实要求,是土地流转的前提。贺雪峰认为,农地确权既无必要也无意义,将导致"反公地悲剧",应当慎行。陶然认为,当前农地确权方式成本高,收益有限,且可能激化矛盾,增加农业现代化的潜在成本。笔者认为,争论是否要进行农地确权已无意义。需要进一步探讨的关键问题:"确权确地"
- 郎秀云
- 关键词:农村土地改革反公地悲剧集体土地所有权二轮土地承包农地制度改革
- 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被引量:17
- 2002年
- 郎秀云刘顺厚
- 关键词: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共产党江泽民同志思想政治教育教育事业
- 农地确权的现实困惑与农地改革的取向
- 2017年
- 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是完善集体土地产权制度的基础。当前正在全国推进的农地确权工作并没有明确农村集体成员资格认定条件;没有明确土地所有权主体的组织形式;没有明确所有权主体和行使主体的关系和运行原则;没有明晰集体与成员的土地产权关系;没有明确集体成员所有权的内容,不能从根本上革除农地集体所有权"主体虚拟、产权不清、权能残缺、行使机构与行使程序不明确"的弊端。农地确权的基本思路应是:按照"归属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的现代产权制度要求,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农地集体所有权制度。
- 郎秀云
- 关键词:集体所有权按份共有土地股份合作社
- 中国农业保护问题被引量:2
- 1999年
- 郎秀云倪大奇
- 关键词:农业保护政策价格保护农产品市场保护率农业生产结构
- 马克思'物质变换'理论的生态文明意蕴
- 在马克思看来,人类劳动就是实现人与自然的物质变换过程。但是,资本主义生产却导致了"无法弥补的物质变换裂缝",这些问题也正是以后愈演愈烈的全球环境危机之实质所在。马克思的"物质变换"...
- 郎秀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