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冬梅
- 作品数:43 被引量:161H指数:6
-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p16蛋白在子宫内膜癌中表达的研究被引量:1
- 2000年
- 为探讨P16基因在子宫内膜癌发生及发展过程中所起的作用,采用免疫组化SP法对38例子宫内膜癌(腺癌33例,腺棘皮癌4例,浆液性乳头状腺癌1例)及19例正常组织进行了p16蛋白的免疫组化检测,结果p16蛋白在正常组织中表达率为56.8%,在腺癌中的表达率为21.7%,在腺棘皮和浆液性乳头腺癌中的表达率为25.1%,与正常组差异显著,同时,p16蛋白在I~II期子宫内膜中的表达率为26.4%。而在III~IV期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率为11.7%,二者差异显著,说明p16蛋白在子宫内膜癌的发生及进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 郑冬梅武丽杰杨雪松李芳孙延芝陈黎明杨竹君
- 关键词:子宫内膜癌P16蛋白免疫组化SP法基因表达
- HDCP患者产后3年心血管危险因素聚集分析被引量:4
- 2011年
- 目的:观察妊娠期高血压疾病(HDCP)患者产后3年的血脂、血糖、血压等指标的转归情况,并观察产后3年心血管危险因素聚集的发生情况。方法:搜集2006年1月2007年12月期间符合条件的HDCP病例157例。采用成组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对其进行回访,在产后3年时一共回访到28例HDCP患者和34例正常妊娠妇女。体格检查测定身高、体重、腰围、血压,计算体重指数(BMI)、腰臀比(WHR)等,并测定空腹血糖、血脂四项。结果:HDCP组与正常妊娠组的血压、BMI、总胆固醇、血糖水平存在统计学差异,前者显著高于后者(P〈0.05);HDCP组血糖升高、血压升高检出率高于正常妊娠组(P〈0.05)。HDCP组心血管危险因素聚集的检出率远高于正常妊娠组(P〈0.05),且心血管危险因素聚集严重程度高于正常妊娠组(P〈0.05)。结论: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在产后3年时即已显示出心血管危险因素的聚集现象。
- 花琛郑冬梅刘丽杨柳陈素芬解雅春王志明王忠清王忆军张慧颖
- 关键词: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
- ER、PR、Ki-67表达与子宫内膜癌发生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12
- 2017年
- 目的 :探究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Ki-67表达与子宫内膜癌发生的关系。方法 :随机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0月期间到院就诊并确诊为子宫内膜癌的50例患者为观察组(Group A)。同期随机选择我院接收的100例患者样本,其中50例为子宫内膜非典型增生病变(Group B)以及50例患者病检结果为正常增生期子宫内膜者(Group C)作为对照。分别采用免疫组化MaxVisionTM2/HRP染色法对三组研究对象组织中ER、PR、Ki-67进行检测,对其表达水平及其临床意义进行分析,最后统计分析所有结果。结果 :癌变组中ER、PR表达明显低于非典型增生组和正常增生期内膜组(对照组),且非典型增生组显著低于正常增生期内膜组。Ki-67在癌变组中表达最为明显,在正常增生期子宫内膜组表达量最少,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ER、PR、Ki-67表达情况与子宫内膜癌的发生发展具有密切的关联性,能够明显反应子宫内膜癌的病变程度及预后,可将其作为子宫内膜癌临床靶向治疗的重点研究方向。
- 宁静罗娜郑冬梅
- 关键词:ERPRKI-67子宫内膜癌
- p27与cyclin E蛋白在宫颈鳞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被引量:1
- 2003年
- 目的 研究细胞周期相关蛋白p2 7与cyclinE在宫颈鳞癌中的表达及其与组织学分级、临床分期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应用SP免疫组化法检测 5 4例宫颈鳞癌中p2 7和cyclinE蛋白的表达 ,分析它们的阳性表达与肿瘤的组织学分级、临床分期及预后的关系。结果 P2 7蛋白在宫颈鳞癌中呈低表达 ,且与组织学分级和预后有关 ;而cyclinE蛋白在宫颈鳞癌中呈高表达 ,且与临床分期和预后有关。两者在肿瘤中的表达呈负相关。低p2 7、高cyclinE表达预示患者有一个不良的预后。结论 p2 7和cyclinE蛋白与宫颈鳞癌的发生、发展有关。p2 7与分化有关 ,cyclinE与病程进展有关 。
- 程丽坤艾志宏郑冬梅
- 关键词:宫颈鳞癌P27蛋白CYCLINE蛋白
- 宫颈上皮内瘤变的阴道镜检查被引量:1
- 2003年
- 目的 总结我院阴道镜检查400例患者中宫顼上皮内瘤变(CIN)50例的阴道镜下特征。方法 采用TZ-YDJ数字电子阴道镜检查。结果 CIN 1级阴道镜下主要表现为边界模糊的平坦醋酸白色上皮,可有细镶嵌;CIN2级镜下为边界清楚的稍突起白色上皮,合并细镶嵌或点状血管;CIN3级可见边界明显的突起白色上皮,镶嵌、点状血管及多种构图。结论阴道镜检查是早期发现宫颈癌前病变的重要检查方法之一,结合镜下定位活检可提高CIN的诊断准确率。
- 甄珍程丽坤郑冬梅
- 关键词:宫颈上皮内瘤变阴道镜检查CTN检出率
-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对新生儿出生结局及脐动脉血流的影响被引量:21
- 2013年
- 目的观察妊娠期高血压疾病(HDCP)对新生儿不良出生结局及胎儿脐动脉血流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的方法,以2011年9月-2012年5月符合HDCP诊断标准、有活产婴儿的孕产妇60例(HDCP组,年龄31.2±6.0岁,孕龄251.0±9.0d)及同期血压正常且孕期内无内外科合并症的孕产妇63例(对照组,年龄30.2±2.8岁,孕龄251.9±7.7d)作为研究对象,测量胎儿脐动脉血流指标,观察新生儿不良出生结局(新生儿窒息、低出生体重、早产)的发生情况,并分析不良出生结局与脐动脉血流指标间的关系。结果 HDCP组新生儿窒息、低出生体重和早产的发生率分别为58.3%、45.0%和53.3%,均高于对照组(分别为6.3%、3.2%和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DCP组脐动脉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收缩期最大血流速度与舒张末期最大血流速度比值(S/D)分别为0.897±0.176、0.588±0.701、2.655±0.346,均高于对照组(分别为0.741±0.123、0.525±0.650、2.120±0.3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按新生儿是否存在不良结局进行分组,发现有不良出生结局者的3种脐动脉血流指标均显著高于正常产儿。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RI与不良出生结局的发生数量存在正相关关系。结论 HDCP患者胎儿脐动脉血流指标易出现异常,子代易出现新生儿窒息、早产和低出生体重等不良结局。脐动脉RI与新生儿不良结局之间存在相关性。
- 郑冬梅李升华王娟李婵
- 关键词:脐动脉
- MTHFR基因缺陷孕妇应用叶酸预防NTD临床观察
- 1999年
- 1 材料与方法1·1 观察对象选择我院及哈尔滨市其他医院门诊曾生育过神经管畸形(NTD)患儿或有NTD家族史的早孕患者114例,筛选出孕妇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THFR)基因C677T突变者57例,其中纯和突变(V/V)34例,杂和突变(A/V)23例。57例孕妇中曾生育过一次NTD患儿者22例,生育两次以上NTD患儿者5例,有NTD家族史者30例。1·2 观察方法1·2·1 MTHFR检测:(1)
- 郑冬梅孙延芝杨雪松关凯男李克深
- 关键词:NTD叶酸MTHFR基因
- 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异常子宫出血40例疗效分析
- 2002年
- 随着内镜技术的发展和器械的不断改进,微创手术在妇科领域已取得许多进展。近年来我院将宫腔镜应用于临床治疗异常子宫出血,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自2001年1月至2002年7月就诊于我院妇科门诊的月经过多患者40例。
- 赵悦郑冬梅陈黎明杨雪松
- 关键词:异常子宫出血宫腔镜电切术内膜切除术子宫粘膜下肌瘤宫腔电切镜宫内病变
- 宫腔镜电切术550例临床效果分析被引量:5
- 2008年
- 目的:探讨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子宫良性病变的疗效、预后及影响因素。方法:应用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子宫良性病变550例。其中子宫肌瘤切除术190例,子宫内膜去除术90例,肌瘤同时内膜去除术10例,息肉切除术257例,息肉及内膜去除术12例,子宫纵隔切除术8例,宫腔粘连分离术5例。结果:平均手术时间25min,术中平均出血35ml,平均住院天数3.5天,术后并发症少。结论:宫腔镜电切术具有不开腹、创伤小、恢复快、出血少、疗效高、住院时间短以及不影响卵巢功能等优点,值得广泛开展。
- 郑冬梅贺彩军周魏军杨雪松黄彩红
- 关键词:宫腔镜电外科手术术中监护
- 重组人干扰素-α2b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疗效观察被引量:6
- 2010年
- 目的探讨干扰素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CINI)的疗效,为预防宫颈癌有效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择在我院门诊阴道镜下活检确诊CINI患者156例,根据自愿选择原则分为治疗组96例,对照组60例,治疗组于非月经期阴道上药干扰素,6个月后复查阴道镜。结果①治疗组CINI治愈率71.9%,对照组自愈率31.7%,治疗组治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②宫颈分泌物人乳头瘤病毒(HPV)检测,治疗组转阴率68.7%,对照组21.1%,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干扰素栓用于低度CIN的治疗可增加其逆转率,对CINI合并HPV感染疗效显著,可阻断其向更高一级发展。
- 王君周魏军郑冬梅贺彩军王娟贾云黄彩虹
- 关键词: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干扰素人乳头状瘤病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