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郑建军

作品数:4 被引量:12H指数:2
供职机构: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社会发展领域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胰腺
  • 2篇胰腺癌
  • 2篇肿瘤
  • 2篇腺癌
  • 2篇吉西他滨
  • 2篇GEMCIT...
  • 1篇动脉
  • 1篇动脉灌注
  • 1篇动脉灌注化疗
  • 1篇药物
  • 1篇胰腺癌疼痛
  • 1篇胰腺肿瘤
  • 1篇疼痛
  • 1篇体外
  • 1篇体外释放
  • 1篇体外释放研究
  • 1篇中晚期
  • 1篇中晚期胰腺癌
  • 1篇肿瘤药
  • 1篇肿瘤药物

机构

  • 4篇广州市第一人...
  • 4篇中山大学附属...
  • 2篇中山大学

作者

  • 4篇郑建军
  • 4篇贾林
  • 3篇黄开红
  • 2篇帅心涛
  • 2篇李皓
  • 2篇谢德荣
  • 2篇张世能
  • 1篇尚鸳鸳
  • 1篇李瑜元

传媒

  • 2篇中华胰腺病杂...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广州医药

年份

  • 2篇2009
  • 2篇2008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吉西他滨纳米载药囊泡控释行为的研究
2008年
目的制备吉西他滨(Gemcitabine)纳米载药囊泡,对其表面形态、粒径分布、微粒结构、体外释放等性能进行评估。方法以两亲性共聚物聚乙二醇-聚乳酸(PEG—PDLIA)为原料,采用双乳化法制备载药囊泡,Gemcitabine为模型药物。通过电子显微镜观察纳米载药囊泡的形态和结构,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测定囊泡的载药量、包封率和体外释放量。结果纳米载药囊泡呈球形或近似球形,具有明显的空心结构,平均粒径为200.6nm,载药量和包封率分别为4.14%和20.54%,体外释放实验表明该囊泡具有良好的控释特性。结论以PEG—PDLLA为原料制备的Gemcitabine纳米载药囊泡具有良好的控释性能,为胰腺癌动物体内实验研究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郑建军贾林李皓黄开红帅心涛李瑜元
关键词:GEMCITABINE
Gemcitabine纳米囊泡的制备及体外释放研究被引量:1
2008年
郑建军贾林李皓黄开红帅心涛
关键词:GEMCITABINE体外释放研究纳米囊泡抗肿瘤药物
吉西他滨动脉灌注化疗与外周静脉化疗治疗中晚期胰腺癌的比较研究被引量:3
2009年
目的比较吉西他滨动脉灌注化疗和外周静脉化疗治疗中晚期胰腺癌的临床疗效,旨在评估吉西他滨动脉灌注化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按照纳入标准,43例中晚期胰腺癌患者被纳入研究,其中21例采用动脉灌注化疗(灌注组),22例采用外周静脉化疗(静脉组),两组均采用吉西他滨为基础联合5-FU化疗。主要评价指标包括临床受益反应、肿瘤客观缓解率和不良反应。结果灌注组的临床受益率为81%,显著高于静脉组的50%(P=0.033);灌注组的疼痛改善率为76.2%,亦显著高于静脉组的45.5%(P=0.039);灌注组的肿瘤客观有效率为33.3%,略高于静脉组的22.7%,相差不显著(P=0.498);两组不良反应无显著性差异。结论与外周静脉化疗相比,吉西他滨动脉灌注化疗能显著提高中晚期胰腺癌患者的临床受益率,其不良反应轻微,患者耐受性良好。
贾林郑建军张世能谢德荣
关键词:吉西他滨动脉灌注
胰腺癌疼痛的发病率及其临床特征被引量:8
2009年
目的探讨胰腺癌疼痛的发病率及其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广州医学院附属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和中山大学附属第二医院1999年至2007年收治的415例胰腺癌病例资料,探讨癌痛发生率、临床特征及其与肿瘤部位、临床分期的关系。结果胰腺癌疼痛发生率为65.1%(270/415),60.5%(251/415)的患者以疼痛为首发症状,Ⅰ级疼痛占42.2%(114/270),Ⅱ级疼痛44.1%(119/270),Ⅲ级疼痛13.7%(37/270)。以上腹部疼痛多见,多表现为持续性或阵发性隐痛、胀痛。胰体尾癌患者的疼痛发生率为80.7%,全胰癌患者为71.4%,胰头癌患者为58.2%,胰体尾癌与胰头癌患者的疼痛发生率相差显著(P〈0.05));Ⅰ期、Ⅱ期、Ⅲ期和Ⅳ期胰腺癌患者的疼痛发生率分别为28.6%、58.1%、66.2%和78.6%,相差非常显著(P〈0.01);中、重度疼痛在Ⅰ、Ⅱ、Ⅲ、Ⅳ期患者中所占比例分别为18.8%、44.4%、53.1%和68.2%,相差也非常显著(P〈0.01)。结论进展期胰腺癌的癌痛非常常见,发生率及严重程度随肿瘤进展而加重。
贾林郑建军尚鸳鸳张世能黄开红谢德荣
关键词:胰腺肿瘤疼痛发病率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