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郝小琴

作品数:61 被引量:277H指数:9
供职机构:广西大学农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广西壮族自治区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文化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6篇期刊文章
  • 6篇科技成果
  • 4篇专利
  • 2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0篇农业科学
  • 3篇文化科学
  • 2篇生物学

主题

  • 49篇玉米
  • 28篇胚乳
  • 28篇微胚乳
  • 15篇糯玉米
  • 15篇微胚乳玉米
  • 14篇性状
  • 12篇含油率
  • 11篇甜糯玉米
  • 10篇微胚乳超高油
  • 10篇高油
  • 9篇微胚乳超高油...
  • 9篇鲜食
  • 9篇鲜食甜糯玉米
  • 9篇高油玉米
  • 7篇子粒
  • 6篇营养
  • 6篇自交
  • 6篇自交系
  • 6篇粒重
  • 5篇籽粒

机构

  • 59篇广西大学
  • 3篇广西农业科学...
  • 1篇玉林师范学院

作者

  • 59篇郝小琴
  • 38篇吴子恺
  • 8篇张慧英
  • 5篇赵刚
  • 4篇韦家川
  • 4篇王兵伟
  • 4篇罗兴录
  • 4篇姚鹏鹤
  • 4篇庾韦花
  • 4篇高雷
  • 4篇余家安
  • 3篇昂沃
  • 3篇谢阳姣
  • 3篇周凤珏
  • 3篇黄幸
  • 3篇樊吴静
  • 3篇赵博伟
  • 3篇吕凤连
  • 3篇赵文涛
  • 2篇韦家华

传媒

  • 12篇种子
  • 8篇玉米科学
  • 3篇西南农业学报
  • 2篇中国油料作物...
  • 2篇湖北农业科学
  • 2篇广西农业科学
  • 2篇作物杂志
  • 2篇作物学报
  • 2篇广西农业生物...
  • 2篇高教论坛
  • 1篇种子科技
  • 1篇安徽农业科学
  • 1篇河南农业科学
  • 1篇广西植物
  • 1篇江西农业学报
  • 1篇中国农学通报
  • 1篇食品研究与开...
  • 1篇现代农业科技
  • 1篇中国科教创新...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20
  • 2篇2019
  • 1篇2018
  • 2篇2017
  • 2篇2015
  • 3篇2014
  • 2篇2013
  • 6篇2012
  • 5篇2011
  • 5篇2010
  • 7篇2009
  • 2篇2008
  • 3篇2007
  • 8篇2006
  • 1篇2005
  • 3篇2004
  • 1篇2003
6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微胚乳玉米花粉对普通玉米籽粒性状及含油率的直感效应
2023年
【目的】分析微胚乳玉米花粉与普通玉米授粉杂交当代玉米籽粒的性状及含油率,为利用微胚乳玉米花粉直感效应改良普通玉米品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2个微胚乳玉米自交系和6个微胚乳玉米杂交组合为父本,与3个普通玉米品种进行授粉杂交,以普通玉米品种自交为对照(CK),测定分析各组合杂交当代玉米籽粒的百粒重、胚重比、含油率和胚含油率等性状,并进行相关分析。【结果】以微胚乳玉米自交系的花粉和微胚乳玉米杂交组合的花粉分别与普通玉米授粉,总体上均可提高其当代籽粒的百粒重,尤其对提高桂单0810×71-72、桂单0810×45-48、桂单166×71-72、桂单166×49-52、桂单166×65-66、桂单901×61-62和桂单901×49-52组合百粒重的效果更佳;各杂交当代玉米籽粒百粒重的相对花粉直感效应值中除桂单0810×63-64组合外,其余组合较其对应的CK提高1.37%~20.27%;8个微胚乳玉米材料花粉授粉均可显著(P<0.05,下同)或极显著(P<0.01,下同)提高桂单0810、桂单166和桂单901当代籽粒的胚重比;杂交当代玉米籽粒的含油率较其对应CK提高18.55%~68.70%,其中,GD901×65-66组合的籽粒含油率最高,GD166×61-62组合的籽粒含油率最低;胚含油率较其对应CK提高16.22%~35.26%,其中,GD901×73-74组合的胚含油率最高,GD166×61-62组合的胚含油率最低。相关分析表明,杂交当代玉米籽粒的含油率与胚含油率和胚重比呈极显著正相关,百粒重与胚重比呈显著正相关。【结论】微胚乳玉米花粉对普通玉米存在花粉直感效应,与普通玉米授粉杂交后当代玉米籽粒的胚重比、含油率和胚含油率均有所提高,因此,微胚乳玉米花粉可在普通玉米品质改良中发挥正向作用。微胚乳玉米花粉与普通玉米授粉杂交当代籽粒的含油率可通过提高籽粒胚重比、百粒重和胚含油率得到提高。
何森郝小琴
关键词:微胚乳玉米普通玉米花粉直感效应籽粒性状含油率
异地种植对微胚乳玉米主要性状的影响研究被引量:1
2011年
在广西南宁、山西平遥两个地点分别种植16个微胚乳玉米杂交组合,观测了主要农艺性状和产量性状,同时估算了这些重要性状的广义遗传率。结果如下:(1)抽雄期、散粉期、吐丝期、株高和穗位高5个性状,在山西平遥所有组合的值都高于广西南宁;穗长、穗粒重和百粒重3个性状则是山西平遥所有组合的值都低于广西南宁;穗粗则随组合而异。(2)两地各性状的广义遗传率相差较大的有抽雄期、散粉期、吐丝期、穗长和百粒重。一年多点联合方差分析广义遗传率比单一地点分析都高的有株高、穗粗、穗粒重和百粒重。
郝小琴吕凤连吴子恺
关键词:微胚乳玉米农艺性状产量性状
甘蔗DNA导入糯玉米自交系后代性状变异的研究被引量:2
2006年
利用浸种法将外源DNA导入玉米自交系,后代产生了多种多样的变异类型,变异性状十分丰富,主要包括株高、穗位高、叶片数、叶片形状与颜色、叶片的长度与宽度、光合叶面积、百粒重和生育期等。这些变异性状有的具有供体性状,有的产生新的性状,并且在D3代趋向稳定。从D0到D3代连续4代田间性状观察发现,变异植株的株高、穗位高均变矮,叶色浓绿。对D3代稳定株系的可溶性糖含量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可溶性糖含量都有所提高。该方法为改良玉米品质,创造玉米新种质提供一条新的途径。
张慧英吕平庾韦花郝小琴王邕
关键词:外源DNA浸种法玉米自交系性状变异
鲜食甜糯玉米主要营养品质及其遗传规律研究
本试验选用五种类型共15个隐性纯合体玉米自交系为亲本,按异隐性纯合体杂交法组配三种类型共9个甜糯玉米杂交组合。2003年秋种、2004年春种两次试验,将甜糯玉米杂交组合及其相应的亲本同时种植,观测了亲本和杂交组合的农艺性...
郝小琴
关键词:甜糯玉米营养成分
^(60)Co γ-射线辐射对微胚乳超高油玉米主要性状的效应研究被引量:1
2010年
不同剂量的60Coγ-射线辐射4个微胚乳超高油玉米材料种子,对M1代和M2代各性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两代四材料及其性状对γ射线辐射的敏感程度不同。M1代各材料多数性状的生长受到一定程度的抑制,在M2代得到了一定的恢复,扩大了遗传基础和突变范围。因此在微胚乳超高油玉米材料的辐射后代选育出性状优良的种质资源是有可能性的。
王兵伟郝小琴吴子恺
关键词:微胚乳超高油玉米性状变异
微胚乳超高油玉米几个性状的研究被引量:35
2004年
对微胚乳玉米的含油率及其一些相关性状进行了研究。讨论了微胚乳玉米种质可能的利用前景。结果表明这批材料的含油率存在着广泛的遗传变异。含油率与粒重不存在显著的相关,但含油率与胚/籽粒干重,及胚含油率间存在极显著的正相关。亲本与杂交子代的含油率间也存在显著的正相关。
吴子恺郝小琴罗高玲覃兰英
关键词:微胚乳超高油玉米含油率粒重
GA和KH_2 PO_4浸种对微胚乳超高油玉米发芽及幼苗生长的影响被引量:1
2008年
以两种微胚乳超高油玉米自交系的种子为材料,用KH_2PO_4和GA浸种后,在两种芽床上同时进行发芽试验,研究药剂处理对微胚乳超高油玉米发芽及幼苗生长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KH_2PO_4的5、10 mg/L两个处理对微胚乳自交组合2的发芽率有显著的促进作用,GA的50 mg/L处理在土床中有显著的壮苗作用。
冯和平张建海吴子恺郝小琴王向平
关键词:微胚乳超高油玉米幼苗生长
甜糯玉米双隐性基因互作效应及主要农艺性状研究
利用糯玉米(wxwx)材料分别与普甜玉米(susu)和超甜玉米(shsh)杂交,在F<,1>代的果穗上分离出纯合双隐性基因甜糯玉米(susuwxwx或shshwxwx),再同时种植双隐性基因甜糯玉米及亲本普甜玉米、超甜玉...
郝小琴
关键词:甜玉米糯玉米农艺性状
文献传递
opaque-2基因导入微胚乳玉米的育种方法
本发明提供一种提高微胚乳玉米赖氨酸等营养成分含量的选育方法。以隐性纯合体opaque-2(简称o2)玉米自交系与微胚乳玉米自交系杂交,在F<Sub>1</Sub>植株所结的果穗上观察表现型差异,采用直观方法选择出已导入o...
郝小琴
文献传递
微胚乳玉米南北异地种植产量性状及含油率的差异
2012年
在广西南宁和山西平遥两地分别种植6个微胚乳玉米杂交组合,测定其产量性状和含油率。结果表明,不同的杂交组合在异地种植的产量性状和含油率表现不尽相同。组合2在山西平遥的单穗重、单穗粒重、整粒含油率和胚含油率都最高,其次是在山西平遥种植的组合1,且组合1和组合2在山西平遥的大部分产量性状及含油率高于广西南宁,而其余4个组合在山西平遥种植的单穗粒重和整粒含油率远低于广西南宁。
郝小琴闫文文黄幸吴子恺
关键词:微胚乳玉米产量性状含油率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