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郭俊

作品数:7 被引量:117H指数:4
供职机构:山西农业大学农学院作物化学调控与化学除草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山西省科技攻关计划项目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7篇农业科学

主题

  • 4篇叶绿
  • 4篇叶绿素
  • 4篇杂交
  • 3篇施肥
  • 2篇幼苗
  • 2篇生理特性
  • 2篇胁迫
  • 2篇谷子
  • 2篇光合特性
  • 2篇二次通用旋转...
  • 1篇氧化酶
  • 1篇氧化酶活性
  • 1篇叶绿素含量
  • 1篇叶绿素荧光
  • 1篇叶绿素荧光参...
  • 1篇荧光参数
  • 1篇幼苗生理
  • 1篇幼苗生理特性
  • 1篇正交
  • 1篇正交设计

机构

  • 7篇山西农业大学
  • 4篇晋中学院
  • 1篇南京农业大学

作者

  • 7篇郭俊
  • 6篇原向阳
  • 6篇聂萌恩
  • 6篇郭平毅
  • 5篇宁娜
  • 4篇解丽丽
  • 4篇杨艳君
  • 3篇王玉国
  • 3篇王宏富
  • 2篇邢国芳
  • 2篇邵东红
  • 2篇祁祥
  • 1篇黄洁
  • 1篇张丽光
  • 1篇曹玉凤
  • 1篇姚满生
  • 1篇李斐

传媒

  • 3篇山西农业科学
  • 2篇植物营养与肥...
  • 1篇作物学报

年份

  • 4篇2014
  • 1篇2013
  • 2篇2012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施肥水平和种植密度对张杂谷5号产量及其构成要素的影响被引量:46
2012年
优质高产的杂交谷子为我国乃至世界的粮食保障提供了有力保障,但良种需良法配套,为此研究杂交谷的最佳栽培条件。采用五因素二次通用旋转组合设计,探讨氮、磷、钾、行距和株距对张杂谷5号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穗数、穗粒数、千粒重的影响。结果表明,产量与穗数、穗粒数显著正相关,而与千粒重无显著相关。氮、行距、磷、钾对产量和穗粒数有显著影响,氮肥和行距影响较大,而磷和钾肥影响较小。行距、株距和氮对穗数有显著影响,随着施氮量的增加以及株距和行距的缩小,穗数呈增加趋势。施磷水平对千粒重有显著影响,随着施磷量的增加,千粒重表现先升后降的趋势。在研究的5个因素中,施氮水平、施钾水平以及株距之间交互作用对穗粒数和产量有显著影响;施氮水平与株距之间的交互作用对千粒重有显著影响。该5个因素与产量间回归关系极显著,拟合程度较高,可用于实际生产预测。使张杂谷5号产量最大的农艺方案为氮施用量186kghm–2,P2O5施用量95kghm–2,K2O施用量60kghm–2,行距23cm,株距13cm,预期产量为6683kghm–2。
杨艳君郭平毅曹玉凤王宏富王玉国原向阳邢国芳邵东红祁祥解丽丽聂萌恩郭俊宁娜
关键词:二次通用旋转组合设计施肥
施肥和密度对张杂谷5号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被引量:36
2013年
本研究采用5因素二次通用旋转组合设计,探讨氮、磷、钾、行距和株距对张杂谷5号光合特性与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产量与叶面积指数、净光合速率、叶绿素含量显著正相关。单因素氮、行距、磷、钾对产量和净光合速率有显著影响,氮肥和行距影响较大,而磷和钾肥影响较小。单因素行距、株距和氮对叶面积指数有显著影响,随着施氮量的增加以及株距和行距的缩小,叶面积指数均表现先增后减趋势。单因素施氮和钾水平对叶绿素含量有显著影响,随着施氮、钾量的增加,叶绿素含量均表现为先升后降的趋势。在所研究的5个因素中,施氮水平、施钾水平以及株距之间交互作用对产量有显著影响;施钾水平与施氮水平、株距之间的交互作用对净光合速率有显著影响。该5因素与产量间回归关系极显著,拟合程度较高,可用于实际生产预测。使产量大于6200kg/hm2的优化因素取值的95%的置信区间为施氮(N)178~197 kg/hm2、磷(P2O5)88~101 kg/hm2、钾(K2O)54~67 kg/hm2、行距为22~24 cm、株距为12~13 cm。
杨艳君王宏富郭平毅王玉国原向阳邢国芳邵东红祁祥解丽丽聂萌恩郭俊宁娜
关键词:二次通用旋转组合设计施肥光合特性
拿捕净对杂交谷张杂谷5号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被引量:5
2014年
采用盆栽试验,在张杂谷5号5~6叶期喷施不同体积分数的拿捕净(60,120,240,480 mL/L),分别于药后7,15,30 d测定其倒三叶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丙二醛(MDA)含量及叶绿素质量浓度.结果表明,随拿捕净体积分数的增加,张杂谷5号的SOD,POD活性和MDA含量随之升高,CAT活性先升高后下降,且随时间的延长逐渐升高,而叶绿素质量浓度随拿捕净体积分数的增加而下降,随时间的延长先下降后上升;晋谷21号的保护酶活性变化与张杂谷5号相似,而叶绿素质量浓度随时间的延长下降.晋谷21号在药后10d左右随拿捕净体积分数的增加叶片的萎蔫逐渐加重.试验得出,≤120 mL/L的拿捕净对张杂谷5号谷子生理特性影响较小,晋谷21号在拿捕净60 mL/L时死亡.因此,拿捕净对杂交谷张杂谷5号相对安全,而晋谷21号不能施用.
解丽丽郭平毅原向阳聂萌恩郭俊宁娜郭美俊高贞攀
关键词:拿捕净保护酶丙二醛叶绿素
缺磷胁迫下草甘膦对抗草甘膦大豆幼苗光合作用和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被引量:29
2014年
为探明缺磷胁迫下草甘膦对抗草甘膦大豆幼苗叶片光合作用和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采用溶液培养方法,在大豆长出真叶时进行缺磷胁迫,第二复叶完全展开时进行草甘膦处理,5d后测定各生理指标。结果表明:相对于正常供磷条件的清水处理,缺磷胁迫下4.98 mL/L草甘膦处理的大豆叶片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胞间CO2浓度(Ci)、最大荧光(F m)、PSⅡ最大光化学效率(F v/F m)、PSⅡ的有效量子产量[Y(Ⅱ)]、PSⅡ非调节性能量耗散的量子产量[Y(NO)]、最大电子传递速率(ETR max)和半饱和光强(I k)均呈下降趋势。而气孔限制值(Ls)、叶绿素a(Chl a)、叶绿素b(Chl b)、叶绿素a/b(Chl a/b)、类胡萝卜素(Car)、总叶绿素(Chl)含量和PSⅡ调节性能量耗散的量子产量[Y(NPQ)]均呈升高趋势。说明缺磷胁迫和喷施草甘膦显著降低了抗草甘膦大豆的光合速率。缺磷引起的气孔因素可能是导致大豆光合速率下降的主要原因,而光合速率的下降导致其PSⅡ反应中心的开放程度降低,活性减弱,参与CO2固定的电子较少,光化学效率较低。
原向阳郭平毅黄洁张丽光郭俊解丽丽聂萌恩王玉国王宏富
关键词:缺磷胁迫草甘膦抗草甘膦大豆光合作用叶绿素荧光参数
外源水杨酸对谷子烯草酮胁迫的缓解效应被引量:2
2012年
为了明确外源水杨酸对谷子幼苗耐烯草酮的作用,在大田条件下,采用随机区组的设计方法,通过SA叶面喷施的方法研究了烯草酮胁迫下谷子幼苗对外源SA的生理响应。结果表明,外源SA不同程度促进了烯草酮胁迫下谷子叶片叶绿素总量及叶绿素a、叶绿素b、类胡萝卜素含量,最高可分别使其含量提高2.5%,2.4%,2.9%,4.5%。SA处理提高了烯草酮胁迫下谷子叶片SOD和POD活性,分别提高24.3%,19.4%,并与烯草酮胁迫处理差异显著。SA处理能够改善0~0.5 mL/L烯草酮胁迫下谷子幼苗叶片的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缓解烯草酮对谷子幼苗生长的抑制作用。表明外源SA可以通过提高植株抗氧化能力,保护光合色素,一定程度上减轻烯草酮对谷子幼苗的伤害。
宁娜郭平毅姚满生原向阳杨艳君聂萌恩李斐郭俊
关键词:水杨酸谷子光合特性抗氧化酶活性
正交设计在优化杂交谷施肥量上的应用被引量:2
2014年
采用三因素三水平正交设计方法,选择正交设计表L9(3)4,研究施氮量、施磷量、施钾量三因素对杂交谷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施氮量、施磷量因素对杂交谷出苗率及叶绿素含量均有极显著的影响(P<0.01);施钾量因素对杂交谷出苗率有显著的影响(P<0.05),对杂交谷叶绿素含量有极显著的影响(P<0.01);对出苗率的影响顺序为施磷量>施氮量>施钾量,对叶绿素含量的影响顺序为施氮量>施磷量>施钾量。通过多重比较得出,利于杂交谷生长发育的三因素最佳水平组合为:施氮量300 kg/hm2、施磷量450 kg/hm2、施钾量150 kg/hm2。试验结果可为杂交谷的合理施肥及大面积推广提供理论依据。
聂萌恩郭平毅杨艳君原向阳宁娜郭俊
关键词:正交设计出苗率叶绿素含量施肥条件
灌浆期喷施硼和锌对谷子生理特性及产量影响
试验采取随机区组设计,以晋谷21号和农大1号为试验材料,选用硼酸、硫酸锌两种微量矿物质元素,分别设置4个浓度梯度和一个清水对照,在谷子灌浆期进行叶喷施。测定喷施后谷子光合特性、叶绿素含量、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硝酸还原酶...
郭俊
关键词:矿物质元素光合生理指标叶绿素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