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光年
- 作品数:17 被引量:27H指数:3
- 供职机构:吉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吉林省教育厅“十一五”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吉林省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政治法律哲学宗教文化科学更多>>
- 国企“单位制”变迁中的职工行动模式转换——制度与行动关系的研究
- 2009年
- 国企改革主要是"浓缩"在具有计划经济特征的"单位制"中的。改革改变了国企单位的组织特征和行动模式,改变了职工的角色、身份、地位和利益,改变了他们的思想、观念和意识。因此,他们也必然改变原有的、已经不适应社会情境要求的行动,去寻找和转换那些有利于获取自身利益的、更适合生存和发展的行动。
- 翟岩里光年
- 关键词:单位制
- 发展中国家企业跨国并购的宏观因素分析被引量:3
- 2011年
- 进入21世纪以来,发展中国家企业跨国并购的迅猛发展改变了世界并购格局。从世界经济的宏观视角看,影响发展中国家企业跨国并购的因素主要有经济全球化的牵引作用,世界经济周期的助推与制约,全球产业结构调整为发展中国家企业的"优势产业扩张"与垄断优势的获取提供了机遇,世界经济中的不确定因素带来的冲击,非传统安全壁垒对并购的阻滞。因此,只有充分预估与周全应对这些外部影响,发展中国家的企业在跨国并购中才能实现更好地发展。
- 里光年
- 关键词:跨国并购经济全球化非传统安全
- 从观念的解放思想到实践的解放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历史唯物主义基础
- 2011年
- 根据经典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解放思想包括两个维度,其一是观念的解放思想,其二是实践的解放思想。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所以能够成功地引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其原因在于开始于邓小平理论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继承了马克思所开创的新世界观,即历史唯物主义的精神实质,实现了从观念的解放思想到实践的解放思想的伟大变革。
- 里光年
-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 科索沃危机与美国的新霸权主义
- 里光年
- 关键词:科索沃危机新霸权主义
- 国企改革的相关性分析
- 1999年
- 国企改革的相关性是指国有企业不仅是经济改革的中心环节, 它更与社会结构、政治民主、文化发展等诸多因素紧密相联、相互影响。国企改革的相关性决定其发展程度。在我国, 政治改革和文化建设的滞后性已成为国企改革的羁绊。国企改革作为一项系统工程, 既要受到经济改革的制约, 更与政治和文化等社会改革有着巨大的相关性, 所以,国企改革若没有政治、文化、体制。
- 尹华里光年
- 关键词:国有企业
- 唯物主义世界观的认识论基础——列宁《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的哲学贡献被引量:2
- 2021年
- 列宁在《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中集中批判了经验批判主义对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四点指责:1.唯物主义承认在感觉之外还有一个"自在之物";2."自在之物"是"超越的",因此唯物主义是"形而上学";3.唯物主义把认识对象区分为"感觉"和"自在之物"两个方面,因而唯物主义属于"二元论";4.因为"自在之物"不可知,所以唯物主义是"不可知论"。列宁针对上述四个认识论问题对经验批判主义逐一给予了批判,捍卫了马克思主义的唯物主义认识论原理,为唯物主义世界观奠定了认识论基础。
- 里光年
- 关键词:唯物主义经验批判主义列宁
- 中国共产党“能”的三个逻辑
- 2021年
- 中国共产党“能”主要是指政党能力,中国共产党政党能力的最根本最主要体现就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的两个百年目标:百年救亡图存,百年民族复兴。中国共产党建立了新中国,实现了民族独立,正在前所未有地接近实现民族复兴的目标。总体而言,中国共产党“能”是历史逻辑、实践逻辑与理论逻辑三者必然统一的根本结果。有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我们一定能够早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 里光年
- 关键词:政党能力历史逻辑实践逻辑理论逻辑
- 处于困境中的中日关系被引量:1
- 2006年
- 一年多来,中日关系一直在低谷徘徊,但中日关系“政冷经热”的特征并没有发生根本性的改变。安全困境、大国地缘政治原因和国家实力因素是引起两国战略矛盾的主要原因。同时,中日间巨大的共同经济利益、在传统和非传统安全领域的共同利益又决定了中日关系对于双方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种种因素表明中日关系已进入战略抉择期。在中日实力对比发生根本性的改变之前,起伏动荡将是战略抉择期中日关系的常态。构建良好的中日关系,中国不仅需要决定性的实力,也需要卓越的智慧和勇气。
- 里光年
- 关键词:中日关系非传统安全政治原因经济利益
- 中俄与中日“战略关系”的测量与比较分析
- 2011年
- 本文运用国际政治中的科学研究方法对中俄、中日的"战略关系"进行测量。测量结果表明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层次远远高于中日"战略互惠关系"。根据测量结果我们从安全与政治、经济、历史与文化三个方面对战略关系进行了比较分析,指出了中俄、中日战略关系的不同战略根基、战略内涵与发展趋向。
- 里光年
- 试析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魅力被引量:8
- 2010年
- 教学魅力是"形势与政策"课教学的生命力之所在,有魅力的教学才能展现"形势与政策"课的中国特色、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提升教学魅力应从四个方面着手:教学要高屋建瓴地讲清理论;教学要有激情;教学要与时俱进和要充分发挥名师的教学示范效应。如果我们较好地把握了以上四个方面,课程的教学魅力一定会得到进一步提升。
- 里光年
- 关键词:教学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