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建萍
- 作品数:19 被引量:71H指数:4
- 供职机构:西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甘肃省社科规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政治法律社会学经济管理更多>>
- 社会自组织演化的基本原理被引量:3
- 2004年
- 本文主要认为 ,如果只从静态的、抽象的角度看问题 ,可以认为经济基础是比上层建筑更为基础的因素 ,但一旦接触具体的社会现实 ,有时是经济基础在社会演化中起主导作用 ,有时又是上层建筑起主导作用 ,不能一概而论 ;发展是一种以参与发展的所有人之间的互动交往及其产生的自发秩序为基础的不断演化的动态过程 ;所谓自由便意味着在自主的意义上利用不确定性和随机性的自组织能力的发展。
- 金建萍
- 关键词:自组织随机性
- 《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的历史维度被引量:2
- 2010年
- 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的社会发展理论,以现实的个人、他们的物质活动和他们的物质生活条件作为逻辑前提,并从生活资料的生产、生活资料的再生产、人类的生产、社会关系的再生产等四个方面作了科学的理论论证。揭示了社会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的内在关联,为当今社会发展过程中各种社会问题的认识和解决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依据。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深厚理论基础,在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践中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 金建萍
- 关键词:历史前提以人为本
- 多元文化中大学生思想素质养成的范式转型被引量:4
- 2012年
- 中国社会多元文化并存为大学生思想观念带来丰富营养的同时,也对大学生精神成长产生了深远影响和冲击,大学生思想素质和思维品质培育在不同程度上呈现弱化状况。多元文化时代大学生思想素质养成应当更加有利于人的价值实现和人的本质的复归,以马克思人的发展理论为指导,树立以启迪学生思维为核心的育人理念,真正植根于生活世界,引领学生精神成长,使思想素质养成目标时代化和具体化、内容大众化和生活化、方法多样化和现代化,实现大学生思想素质养成在理论构建和实践运行中的彻底转型。
- 金建萍
- 关键词:多元文化大学生
- 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内在统一性刍议被引量:2
- 2010年
- 人的全面自由发展是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的一个重要命题。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不可分割,马克思正是在考察和研究人的现实本质的基础上,提出了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存在着内在统一性,人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具体前提,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发展的终极目标。研究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及其内在统一关系,明确人的全面自由发展是社会发展的主旨,对于深刻理解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本质要求,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指导意义。
- 金建萍
- 关键词:和谐社会
- 增强和扩大党执政的两个基础的历史启示被引量:1
- 2006年
-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社会的阶级结构由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多元的、复杂的、分裂的社会阶级结构转变成高度整合的、同质性强的“两个阶级一个阶层”的社会阶级结构。中国共产党由革命政党变成了执政党。中国共产党地位的变化,意味着党的主要任务是最大程度地整合中国社会各阶级阶层,不断地巩固党的阶级基础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推进中国的现代化。但是,我们党没有很好地解决社会主义条件下社会成员的动力机制问题,极大地挫伤了劳动者的积极性,特别是把知识分子从党的阶级基础中排除了出去,损害和削弱了党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留下了历史性的经验教训。
- 金建萍
-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阶级基础群众基础社会整合
- 马克思资本主义批判的逻辑理路与价值向度
- 2013年
- 马克思从人类发展的历史视野出发,充分肯定资本文明的历史合理性以及资本主义社会发展中物的增值对人的发展的巨大推动。尤其是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所造成的人的全面异化的现实给予严肃而深刻的批判,揭示出异化根源于资本主义社会关系和内在矛盾之中。这一批判逻辑建立在科学的认识基础之上,洞见到了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的规律和趋势,对理解和思考当今时代人的发展问题有重要的思想价值和现实指导意义。
- 金建萍
- 关键词:资本主义批判社会关系
- 世界历史与国际视阈:马克思的“中国问题”理论
- 2016年
- "中国问题"进入马克思理论视野的根本前提是"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变"。马克思在世界历史视阈对"中国问题"的理论考察,不仅以"两极相联"为原则阐释中国社会变革和国际世界的深刻联系,更重要的是公开表达在"中国问题"上的价值正义,从国际维度对"中国问题"的异质性做出论证性揭示。当今时代,与世界文明进程相交融,坚持话语创新,丰富"中国话语"理论体系,增强国际范围的中国话语主动权,这是合乎马克思"中国问题"理论逻辑的必然结论。
- 金建萍
- 关键词:世界历史中国话语
- 从“政治解放”到“人的解放”:人的自由发展的理论逻辑被引量:2
- 2015年
- 马克思在现实的基石之上考察人的自由发展,唯物辩证地揭示出人类自由归根到底是由人的劳动即实践活动规定的,阐释了从"政治解放"到"人的解放"就是主体自由得到充分确认,每一个"现实的人"获得自由发展的历史。人的自由发展实质是作为主体的人的独立性和自主性的实践表现,自由个性是主体选择的一种实际责任能力。加强对马克思人的自由发展理论逻辑的研究,就是在现实中要以全面提升个体自由发展和自主能力为内容,培育具有主体性担当和自由个性的生命个体,不断满足人的发展需求,诠释"现实的人"的主体性意义。
- 金建萍
- 关键词:政治解放
- 论中国古代政治道德文明及其现代价值被引量:2
- 2008年
- 中国古代政治主体在漫长的政治实践活动中形成了重民、公忠、孝道、仁爱、信义的政治道德原则和清正廉洁、诚实守信、公正无私、尊贤爱才、秉公执法、勤政敬业、爱国图强等政治道德规范。探索政治道德的政治与社会功能和提高政治道德实践水平的途径,在一定程度上对保持中国古代政治关系的和谐与政治行为的公正有序发挥着积极作用。中国古代政治道德是中华民族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对建设社会主义政治道德有着重要的借鉴作用。
- 谢俊春金建萍
- 关键词:政治道德清正廉洁政治行为
- 领导力的当代发展及开发路径被引量:4
- 2009年
- 领导力在领导系统中是一个根本性、战略性的范畴,是领导者凭借其个人素质的综合作用在一定条件下对特定个人或组织所产生的人格凝聚力和感召力,是保持组织卓越成长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驱动力。当今时代,领导力已经成为综合领导能力不可缺少的构成因素之一,集中体现为建立在远见卓识和积极沟通基础之上的内在影响力。领导力开发的多元路径主要包括培养个人特质、构筑核心团队、建立信任关系、活化领导方式和树立品牌形象等。
- 金建萍
- 关键词:领导力领导力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