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金鸣林

作品数:110 被引量:511H指数:12
供职机构:上海应用技术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上海市教育委员会重点学科基金国家重大基础研究前期研究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一般工业技术电气工程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97篇期刊文章
  • 10篇会议论文
  • 2篇科技成果
  • 1篇专利

领域

  • 54篇化学工程
  • 14篇一般工业技术
  • 11篇电气工程
  • 10篇石油与天然气...
  • 10篇交通运输工程
  • 8篇理学
  • 6篇冶金工程
  • 6篇文化科学
  • 5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动力工程及工...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矿业工程
  • 1篇金属学及工艺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建筑科学

主题

  • 21篇沥青
  • 17篇煤沥青
  • 14篇道路沥青
  • 14篇铁氧体
  • 11篇锶铁氧体
  • 11篇磁性能
  • 10篇中间相
  • 10篇活性炭
  • 8篇永磁
  • 8篇改性
  • 8篇改质
  • 8篇比表面
  • 8篇比表面积
  • 7篇强酸
  • 6篇中间相沥青
  • 6篇炭材料
  • 6篇添加剂
  • 6篇橡胶
  • 6篇催化
  • 5篇官能团

机构

  • 86篇上海应用技术...
  • 22篇华东冶金学院
  • 16篇南京工业大学
  • 14篇南京化工大学
  • 10篇安徽工业大学
  • 10篇华东理工大学
  • 6篇化工公司
  • 5篇上海师范大学
  • 5篇上海龙磁电子...
  • 4篇宝山钢铁股份...
  • 2篇航天材料及工...
  • 2篇上海交通大学
  • 2篇马鞍山钢铁股...
  • 2篇上海大学
  • 2篇上海应用技术...
  • 1篇南京大学
  • 1篇宝钢集团有限...
  • 1篇攀枝花钢铁集...
  • 1篇中南大学
  • 1篇中华人民共和...

作者

  • 110篇金鸣林
  • 18篇房永征
  • 15篇史美仁
  • 15篇杨俊和
  • 14篇王晓瑞
  • 14篇冯安祖
  • 11篇王占勇
  • 9篇钱仁渊
  • 9篇钱蕙春
  • 8篇金双玲
  • 7篇张琢
  • 7篇张初永
  • 7篇周晓龙
  • 7篇张睿
  • 6篇郑玉丽
  • 6篇钱湛芬
  • 6篇陈麒忠
  • 6篇陈静
  • 6篇陈新桂
  • 6篇李应海

传媒

  • 21篇煤炭转化
  • 7篇燃料与化工
  • 6篇材料导报
  • 5篇上海应用技术...
  • 5篇华东冶金学院...
  • 4篇新型炭材料
  • 3篇燃料化学学报
  • 3篇化学世界
  • 3篇南京化工大学...
  • 3篇炭素技术
  • 3篇第十八届全国...
  • 2篇公路
  • 2篇人工晶体学报
  • 2篇高校科技管理...
  • 1篇现代化工
  • 1篇工业锅炉
  • 1篇化工时刊
  • 1篇稀有金属材料...
  • 1篇钢铁
  • 1篇化工环保

年份

  • 4篇2015
  • 7篇2014
  • 6篇2013
  • 3篇2012
  • 9篇2011
  • 4篇2010
  • 5篇2009
  • 7篇2008
  • 7篇2007
  • 3篇2006
  • 3篇2005
  • 13篇2004
  • 8篇2003
  • 2篇2002
  • 6篇2001
  • 9篇2000
  • 6篇1999
  • 1篇1997
  • 1篇1996
  • 1篇1995
1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用于锂离子电池的Fe_3O_4/C纳米结构的可控制备(英文)被引量:3
2014年
采用溶剂热反应并经在氮气中煅烧的方法制备出不同形貌的Fe3O4/C纳米复合物。无需表面活性剂或模板剂,仅通过调控反应物的浓度,合成出花状、纳米片状、空心球形结构3种纳米结构,并对不同形貌的形成机理进行探讨。此外,三种不同形貌样品的电化学结果表明,花状样品的电化学综合性能显著优于另外两种形貌,在5 C的充放电电流下,其可逆比容量能达到227mAh/g,而空心球形、纳米片状结构样品的容量则分别为45、10mAh/g。
邓洪贵金双玲詹亮金鸣林凌立成
关键词:FE3O4纳米复合材料负极材料锂离子电池
活性炭制备工艺条件对其比表面积的影响被引量:15
2004年
以煤沥青为原料,KOH为活化剂制备活性炭。应用正交设计研究了制备工艺中炭化温度(A)、炭化时间(B)、活化温度(C)和活化时间(D)四因素对活性炭比表面积的的影响。结果表明:B>D>A>C,并结合KOH活化法的作用机理,分析了原因。
王晓瑞钱仁渊金鸣林郑玉丽
关键词:煤沥青炭化活化比表面积
粉碎添加剂在提高锶铁氧体性能中的作用
2011年
采用两种方法粉碎添加剂,比较了粉碎效果,同时研究了添加剂粒度变化对锶铁氧体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添加剂细化过程中,气流粉碎法较球磨法粉碎效果好,且通过添加剂粒度细化,铁氧体的磁性能有显著提高,当添加剂粒度从初始的12.68μm减小至2.89μm时,其Br提高了5.13%、Hcb提高了4.79%、Hcj提高了6.02%、(BH)max提高了11.38%。
王晓瑞金鸣林王占勇钱蕙春
关键词:添加剂粒度锶铁氧体磁性能
CLVD快速致密C/C复合材料的高温热物理性能被引量:4
2010年
以聚丙烯腈预氧丝整体毡为增强体,采用快速液气相沉积联合沥青浸渍-炭化增密制备高速列车用C/C复合制动材料。研究了所制材料在30℃~800℃时的热扩散率、比热容、导热系数等热物理性能。研究发现:随温度升高,C/C复合材料平行于纤维叠层方向和垂直于纤维叠层方向的热扩散率均呈非线性降低,而比热容呈非线性增大。材料的导热性能表现出明显的各向异性,平行纤维叠层方向的导热系数先升后降,在200℃时出现极大值186.7W.m-.1K-1,是垂直于纤维方向导热系数的5.8倍。而垂直于纤维叠层方向的导热系数表现平稳。通过Wiedmann-Franz比值的分析,认为所制C/C复合材料在低温区以声子导热为主,高温区以电子导热为主。采用本制备工艺可获得导热性能优良的C/C复合材料。
刘晓荣金鸣林张琢杨俊和欧阳春发
关键词:C/C复合材料热物理性能
用粉煤灰制备新型水处理滤料被引量:26
2003年
采用添加有机造孔剂的方法 ,以粉煤灰为主要原料、粘土为粘接剂 ,经造球和高温烧结等工艺 ,成功地开发出轻质多孔球形生物滤料。经优化 ,其基本工艺参数为 :粉煤灰加入量5 5 % (质量分数 )、粘土加入量 4 5 % (质量分数 )、造孔剂加入量 5 % (质量分数 ) ,烧结温度 10 5 0~ 115 0℃ ,烧成保温时间 10min。制备的新型滤料产品孔径分布为 5~ 2 5nm ,比表面积为 8~ 9m2 /g ,与传统的生物滤料相比具有视密度小。
王健金鸣林魏林刘光春刘晓荣
关键词:粉煤灰生物滤料综合利用工艺参数轻质陶粒
烧结锶铁氧体的极图分析被引量:2
2011年
将不同强度取向磁场下湿压成型的生坯在1 190℃烧结2 h,获得锶铁氧体烧结磁体。采用X射线极图分析样品的织构取向特征,根据Stoner–Wohlfarth模型,建立了描述取向度的表示方法。分析表明:在磁场下成型的样品{001}晶面族衍射峰强度显著增强。用(008)晶面极图描述磁体取向度时,随取向磁场强度的增大,晶粒取向逐渐增强,当磁场强度为600 kA/m时,取向度达78.3%,锶铁氧体的磁性能明显提高。此外,(107)晶面的极图也被尝试用来描述磁体的织构特征。
朱存福金鸣林王占勇刘克家包宗宏蒋涵涵
关键词:锶铁氧体极图
焦油渣对焦炭微观结构及反应动力学的影响被引量:6
2013年
对一种工业废焦油渣的基本性质、结构组成及热稳定性进行了分析,并添加该种废焦油渣于配煤中,使用实验焦炉进行了炼焦实验.应用SCHERRER′S公式研究了焦炭微晶结构的变化,并探讨了添加焦油渣对焦炭微孔结构及碳溶反应动力学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焦油渣促进了焦炭微晶结构的生长,焦炭微晶结构的网状平面尺寸(La)及堆垛高度(Lc)明显增加,层间距d002减少.碳原子更加容易进行重排并向石墨结构进行转变,焦炭石墨化度增加.添加焦油渣的焦炭微孔结构发生了变化,孔径更细,表面积增加,孔体积下降.就焦炭的碳溶反应而言,焦炭的反应性和反应动力学变化不明显.
房永征张启锋曹银平钱蕙春金鸣林
关键词:焦炭焦油渣微观结构动力学
热态流变对中间相基炭材料导热性能的影响被引量:2
2012年
以中间相沥青为原料,在变径模具中通过热态高压流变剪切促进分子有序排列制备了中间相有序块体导热炭材料。采用XRD、SEM和偏光显微镜表征了流变收缩比(1∶1、2∶1、2.5∶1和3∶1)对中间相有序排列块体炭材料微观织构及导热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中间相沥青在高压流变剪切的作用下实现了中间相炭微球之间的融并和有序生长,最终形成了微观有序、类纤维结构特征的块体炭材料。流变收缩比的提高,促进了中间相炭微球之间的融并生长,从而有利于获得更为完美的石墨结构。流变剪切不仅促进了中间相炭微球之间的有序融并在轴向形成了类纤维组织结构,而且能够促进径向不同层面之间中间相炭微球有序融并所形成细棒状纤维结构,正是该结构的存在改善增加了样品的导热系数。当流变收缩比由1∶1增加到3∶1时,样品轴向导热系数由96.88 W/(m.K)增大至131.02 W/(m.K),径向导热系数由140.85 W/(m.K)增大至160.46 W/(m.K)。流变收缩比的提高缩小了样品两维方向上导热特性的差异。
王连星金鸣林周晓龙
关键词:中间相沥青导热系数
添加无烟煤对焦炭微晶和气孔结构的影响被引量:21
2006年
根据焦炭的XRD谱图及SCHERRER’S公式研究了添加无烟煤炼焦后焦炭的微晶结构参数的变化。试验结果表明:添加无烟煤可以促进焦炭中微晶的发展,使焦炭微晶结构参数La、Lc和石墨化度增大。利用氮气吸附方法分析了焦炭气孔结构的变化,结果发现:添加无烟煤炼焦后焦炭的微孔体积、比表面积和平均孔径都有显著的降低。根据FHH模型计算了焦炭的分形维数。结果表明:在焦炭中存在分形结构,添加无烟煤炼焦后焦炭的分形维数降低,焦炭表面变光滑。
房永征曹银平金鸣林杨俊和钱湛芬
关键词:无烟煤微晶气孔结构分形维数
ZrO_2/SO_4^(2-)固体超强酸制备方法的改进被引量:2
2003年
通过比表面积、热失重、红外光谱等分析方法,进行了Zr(OH)_4低温干燥350℃烧结对失水、比表面积、浸渍硫酸时锆的损失变化的研究。证实样品低温干燥失水转化ZrO_2,干燥时间与失水量、比表面积的大小成正比,与锆的损失成反比。样品经过350℃、3 h烧结,其比表面积、失水转化成的ZrO_2的量显著增加,失锆量降低。将两种条件制备的ZrO_2/SO_4^(2-)代替硫酸用于净化粗苯,以检验其催化活性。实验表明:两种方法制备的催化剂用于苯净化反应时苯乙烯的转化率有明显差异,采用350℃、3 h烧结的样品浸渍硫酸得到的催化剂,苯乙烯的转化率达50%以上。本研究为固体超强酸的应用开拓了新的领域。
范慧金鸣林钱仁渊孟建良
关键词:固体超强酸热失重
共11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