闫峰
- 作品数:54 被引量:764H指数:17
- 供职机构: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农业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2000~2011年毛乌素沙地植被生长状况时空变化特征被引量:34
- 2013年
- 采用2000~2011年MOD13Q1数据构建EVI时间序列谱,对毛乌素沙地植被生长状况的时空特征进行了研究。主要得出以下结论:①2000~2011年毛乌素沙地EVl年最大值以轻微波动为主,植被生长状况在2001年最差,2010年最好。②全区EVl年最大值按O.0025/a的速度递增,植被生长状况趋于改善的面积占总面积的81.916%,主要分布在中部、东部和南部等地区;生长状况呈变差趋势的面积占总面积的18.084%,主要分布在北部、西部和中南部。③植被生长状况以轻度和中度波动改善为主,主要分布在西南、中部和东部;重度波动改善区主要分布在西南部和东南部,轻度和中度波动退化区主要分布在西南部、西部和中南部。
- 闫峰吴波王艳姣
- 关键词:植被指数毛乌素沙地
- 2001年-2012年毛乌素沙地荒漠化过程及驱动力研究被引量:11
- 2016年
- 毛乌素沙地地处我国农牧交错带,生态环境具有较强的敏感性和脆弱性.采用MODIS图像、气象和社会经济等数据对2001年-2012年毛乌素沙地的荒漠化过程及驱动力进行了研究,主要得出以下结论:12001年-2012年毛乌素沙地极严重荒漠化和重度荒漠化面积总体呈下降趋势,中度荒漠化和轻度荒漠化面积呈上升趋势.2毛乌素沙地年平均气温以0.044 9°C/a的速率呈显著增加趋势,温度和降水的增加对自然荒漠化逆转极为有利.3人口、耕地面积、牲畜数量和经济的快速发展对毛乌素沙地施加了较大的压力,但人口素质的提高、生产结构的调整以及积极政策的实施对毛乌素沙地的逆向演替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 柏菊闫峰
- 关键词:毛乌素沙地荒漠化驱动力
- 毛乌素沙地水源圈植物群落的分布格局被引量:3
- 2015年
- 水源圈是干旱地区普遍存在的现象.以毛乌素沙地围栏牧场水源点为中心,在辐射状样带上等间距取样调查10户围栏牧场的植物群落,并对植物群落及植物功能群的丰富度、盖度与其距水源点距离进行回归分析和间接梯度分析.结果表明:随着距水源点距离的增加,毛乌素沙地植物群落的特征呈现出明显的梯度变化,植物群落及其功能群的丰富度增大,植物群落总盖度、灌木和禾草的盖度均表现出增加趋势,而杂类草的盖度却呈现下降趋势.植物群落结构和组成的变化反映了水源点附近沙地上的放牧梯度.水源圈是研究我国北方地区草场退化格局及其驱动因素的切入点.
- 喻泓吴波何季贾子毅闫峰
- 关键词:植物功能群
- 2001—2020年埃及植被生长状况时空变化特征
- 2023年
- 【目的】深入研究埃及近20年来植被生长状况时空变化特征,为系统评价埃及的荒漠化防治成果和促进埃及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基于2001—2020年MODIS-EVI数据,采用时间序列谐波法进行数据重构,选择趋势分析、变异系数和Hurst指数等对埃及近20年来植被生长状况时空特征及其未来变化趋势进行分析。【结果】1)埃及年内植被生长曲线呈现双波峰特征,近20年来埃及植被生长状况趋于改善,增强型植被指数年均增速为0.000 31;2)埃及植被生长状况稳定区面积占总面积的93.21%,主要分布在西部、中部和南部等大部分地区;植被生长状况改善区面积占总面积的4.79%,主要分布在西北沿海和尼罗河三角洲东西部;植被生长退化区面积占总面积的2.00%,主要分布在尼罗河三角洲中部地区;3)近20年来埃及植被生长变异系数相对较低,尼罗河三角洲以及尼罗河沿岸地区植被生长变化波动相对明显;4)埃及未来植被生长的反向变化特征强于同向变化特征,植被未来改善区面积占总面积的3.74%,未来退化区面积占总面积的3.05%。【结论】近20年来埃及荒漠化防治取得显著成效,植被生长状况总体趋于改善,且未来表现为一定可持续性。
- 何晨阳闫峰卢琦焦岩
- 关键词:植被指数HURST指数
- 砒砂岩区生态承载力阈值确定方法
- 本发明的砒砂岩区生态承载力阈值确定方法,包括:判断待确定区域类型,判断待确定区域为覆土区或覆沙区或裸露区;获取待确定区域内若干检测点的植被盖度的均值x;根据待确定区域的类型以及x值,选择公式计算砂岩区生态承载力阈值y,覆...
- 闫峰卢琦 刘雨晴
- 文献传递
- 一种喀斯特石漠化区林草间作方法
- 本发明属于生态环境保护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喀斯特石漠化区林草间作方法,“坡改梯”形成的梯田状旱地按规程种植当地品种花椒,种植初期间作豆科植物拉巴豆,择期收获的拉巴豆植株铡细作为绿肥沿树冠周边挖壕沟埋入土壤;3年树龄以后的...
- 姚斌向仰州舒英格李永华闫峰辛智鸣何季
- 文献传递
- 2011年11月我国降水异常特征及成因分析被引量:4
- 2014年
- 利用NCEP再分析资料和我国723个台站月降水量等资料,分析了2011年11月我国降水异常偏多和大尺度环流特征,重点分析了拉尼娜事件和北极涛动(AO)对我国降水和大气环流异常的影响。结果表明,受拉尼娜和AO持续正异常的影响,2011年11月欧亚地区大气环流出现异常,一方面印缅槽偏强、西太平洋副高西伸,这加强了来自孟加拉湾、南海和西太平洋的水汽向我国内陆输送;另一方面副热带西风急流加强,急流轴断裂,导致我国华西东北部至华北、华南沿海地区处于急流南侧的高层辐散区,加强了这两个地区高空的辐散和低空的辐合。由于水汽条件比较充足,加之环流异常提供了较好的水汽辐合抬升的动力条件,造成我国华西东北部至华北及华南沿海地区降水异常偏多。
- 王艳姣闫峰
- 关键词:降水异常北极涛动拉尼娜
- 库姆塔格沙漠地区景观格局与动态研究被引量:15
- 2013年
- 在景观分类与制图基础上分析了库姆塔格沙漠地区的景观格局与20世纪70年代以来的景观动态。库姆塔格沙漠地区以干燥的石质山地、干旱的沙漠、戈壁和盐化荒漠为景观主体,人工和天然绿洲面积很小;分布有3种景观要素组合模式,即库姆塔格沙漠西部地区的山地-洪积扇-湖盆模式、西湖地区的湖盆-戈壁荒漠模式和敦煌洪积扇上的人工绿洲发育模式。近30多年来景观总体上变化不大,人工绿洲面积增加了1倍多,盐生草甸有比较明显的减少。沙漠表现出比较明显扩展趋势的区域,一是沙漠东南部边缘部分,有向东、向南扩展的迹象;二是沙漠南部边缘部分,在强烈的东北风作用下有向阿尔金山上扩展的迹象。人类的社会经济活动是库姆塔格沙漠地区景观变化的主要驱动力。
- 吴波李秀梅苏志珠雷雅凯闫峰卢琦张怀清高志海
- 关键词:库姆塔格沙漠景观动态
- 基于人粮关系的鄂尔多斯砒砂岩区土地资源承载力变化特征被引量:14
- 2019年
- [目的]分析2000-2015年鄂尔多斯砒砂岩区人口数量与粮食产量关系,研究生态脆弱区土地资源承载指数和土地资源承载力状态,为砒砂岩区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2000,2005,2010和2015年Landsat影像进行鄂尔多斯砒砂岩区土地类型分类提取,结合土地面积、粮食产量和人口数据等社会经济数据,运用土地资源承载力模型和土地资源承载指数研究砒砂岩区土地资源承载力时空变化特征。[结果]①2000-2015年鄂尔多斯市土地资源承载力呈现逐渐增加的趋势,土地资源承载指数波动下降;②粮食产量呈逐渐增加趋势,人粮关系基本处于粮食盈余状态,人口容纳能力尚有一定的增长空间;③旗区间土地资源承载力存在较大差异,其中东胜区和准格尔旗土地资源承载力较高,人粮矛盾相对严重;鄂托克旗和伊金霍洛旗土地资源承载力中等,大部分年份粮食盈余;鄂托克前旗、杭锦旗、乌审旗和达拉特旗处于粮食盈余状态,土地资源承载力相对较低。[结论]鄂尔多斯砒砂岩区土地资源承载力总体上仍有一定增加空间,但各旗区内部存在较大差异。
- 王瑞杰吴林荣闫峰
- 关键词:砒砂岩土地承载力
- 植物栽培用根箱
-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植物栽培用根箱,包括容纳植物根系的箱体,箱体内部设置有平行排布且竖直延伸的第一插板、第二插板、第三插板、第四插板,第一插板、第二插板、第三插板、第四插板将箱体的内部空间分隔为容根空间、分别位于容根空间两侧...
- 姚斌闫峰李永华辛智鸣何季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