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仲杰
- 作品数:52 被引量:467H指数:12
- 供职机构:中国中医科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中国中医科学院基本科研业务费自主选题项目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标准化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高脂血症痰饮为病'温灸和之'立论
- 高脂血症发病率及危害逐年攀升,药物治疗存在不可避免的毒副作用,寻求新的有效治疗手段势在必行.本文从高脂血症痰饮为病的发病机理、性质、艾灸效用以及相关研究基础等四方面,为高脂血症痰饮为病的病机和高脂血症'温灸和之'的治疗方...
- 陈仲杰吴中朝王巧妹韩彬李彩芬王京京庞莉王文艳栗新
- 关键词:高脂血症艾灸疗法调脂作用
- 《针灸临床实践指南:偏头痛》国际需求调研结果分析被引量:11
- 2021年
- 在研制《针灸临床实践指南:偏头痛》(简称《指南》)国际标准之前,为了明确其国际需求,从国外针灸应用现状及国际标准研制需求、国际标准研制病种优先度、国际标准转化的必要性、国际标准应解决的关键临床问题、专业水平与需求意向的相关性5个方面展开调研。结果提示,《指南》国际需求明确;研制过程应考虑不同国家、不同专业水平的针灸从业者在针灸应用范围及关键临床问题等方面的需求差异。
- 胡静王京京刘璐刘璐高琪张易陈仲杰陈仲杰
- 关键词:针灸偏头痛调查问卷
- 针灸治疗偏头痛关键结局指标研究
- 目的:明确针灸治疗偏头痛关键结局指标。方法:运用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专家共识法研究针灸治疗偏头痛关键结局指标优先度。结果:急性期治疗"至关重要"的结局包括6项疗效指标(头痛强度、头痛持续时间、头痛缓解时间、2 h内是...
- 崔硕王京京王小语胡静陈仲杰霍金高琪刘亚平
- 关键词:偏头痛针灸结局指标
- 针灸治疗癌性疼痛的临床研究进展被引量:19
- 2008年
- 癌痛是中晚期癌症患者常见的主要临床症状之一,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成为临床中亟待解决的问题。镇痛剂由于本身的成瘾性及毒副反应,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使用。针灸疗法作为传统中医疗法之一,以其安全、有效、无药物不良反应等优势,在癌痛治疗中日益发挥着重要作用。现就近10年来针灸治疗癌痛方法做一概述,以期更好地指导癌痛的针灸临床治疗,同时也为日后的研究进行必要的探索。
- 陈仲杰郭宇鹏吴中朝
- 关键词:疼痛
- 艾灸祛瘀净血治未病临床多层面效应研究
- 本文在对中老年人血液瘀滞状况认识的基础上,通过25年系列课题研究,应用温和灸方法,对瘀血证、血液流变学性质、血脂情况、血液尿素氮、肌酐、血浆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脂质、睾酮、雌二醇、红细胞膜ATP酶活力、微循环、血小板聚...
- 吴中朝陈仲杰
- 关键词:艾灸疗法调脂作用治未病思想
- 不同艾灸时程对高脂血症调脂效应影响的研究
- 目的:观察不同艾灸时程对高脂血症患者血脂及安全性的影响.
方法:将76例高脂血症患者随机分为10分钟艾灸组(25例)、20分钟艾灸组(25例)和30分钟艾灸组(26例),每组所选穴位相同,均为神阙、足三里、丰隆...
- 陈仲杰吴中朝李彩芬王巧妹王京京庞莉王文艳栗新
- 关键词:高脂血症疗效评价
- 艾灸祛瘀净血治未病临床多层面效应研究
- 本文在对中老年人血液瘀滞状况认识的基础上,通过系列课题研究,应用温和灸方法,对瘀血证、血液流变学性质、血脂情况、血液尿素氮、肌酐、血浆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脂质、睾酮、雌二醇、红细胞膜ATP酶活力、微循环、血小板聚集性、...
- 吴中朝陈仲杰
- 关键词:艾灸治未病多层面
- 针灸对偏头痛伴抑郁/焦虑障碍患者认知功能影响临床研究被引量:29
- 2021年
- 目的:观察五行针灸对偏头痛伴抑郁/焦虑障碍患者认知功能修复的影响。方法:观察组为偏头痛伴抑郁/焦虑障碍患者(19例,脱落5例),接受五行针灸治疗,每周2次,共治疗8周;同时以人口学资料匹配的健康受试者(19例)为对照组。采用事件相关电位(ERP)技术评定认知功能,观察指标为视觉诱发电位P300潜伏期和波幅。以头痛天数(每4周)、头痛强度[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头痛影响测定量表(HIT-6)评分、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作为疗效观察指标。结果:治疗前,观察组患者额中线(Fz)位点靶刺激潜伏期[(417.5±34.3)ms]长于对照组健康受试者[(388.6±42.1)ms,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各位点靶刺激潜伏期[Fz:(376.1±36.2)ms,F3:(374.8±37.6)ms,F4:(372.0±37.6)ms]均较治疗前[Fz:(417.5±34.3)ms,F3:(417.4±33.8)ms,F4:(416.0±36.6)ms]缩短(P<0.05)。治疗前后,观察组患者各位点波幅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头痛天数较治疗前减少(P<0.01),VAS评分、HIT-6评分、HAMD评分、HAMA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1)。结论:偏头痛伴抑郁/焦虑障碍患者出现一定程度的认知功能损害。五行针灸在有效改善头痛、缓解焦虑及抑郁情绪的同时,提高了额叶的激活水平,对患者受损的认知功能起到明显的修复作用。
- 王京京王晓宇张晓宁王广军蒲荣陈李圳陈仲杰周劲草张易王文艳
- 关键词:偏头痛事件相关电位P300
- 针灸治疗偏头痛关键结局指标研究被引量:12
- 2022年
- 目的:明确针灸治疗偏头痛的关键结局指标。方法:运用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共识会议法筛选针灸治疗偏头痛的结局指标,并进行优先度排序。结果:偏头痛发作期治疗“至关重要”的结局指标包括6项疗效指标(头痛强度、头痛持续时间、头痛缓解时间、2 h内是否起效及头痛缓解程度、头痛相关生活质量、24 h内头痛缓解程度)及1项安全性指标(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率);预防性治疗“至关重要”的结局指标包括6项疗效指标(头痛发作天数、头痛发作频率、头痛发作强度、有效率、头痛相关生活质量、健康相关生活质量)及1项安全性指标(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率)。结论:针灸治疗偏头痛应区分发作期治疗和预防性治疗,选择不同的结局指标,并优先选择可直观体现偏头痛病情的结局指标。评价发作期治疗疗效首选头痛强度,评价工具首选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评价时点首选治疗后2 h。评价预防性治疗疗效,首选头痛发作天数、头痛发作频率、头痛发作强度,评价时点首选治疗12周后,随访时点首选治疗后12周;如进行生活质量评价,首选偏头痛特异性生活质量问卷(MSQ)。无论发作期治疗或预防性治疗,均应增加对安全性及卫生经济学评价指标的关注度。
- 崔硕王小语刘亚平胡静陈仲杰霍金高琪马淑骅王京京
- 关键词:针灸偏头痛结局指标
- 火针扬刺治疗膝骨关节炎临床观察被引量:47
- 2017年
- 目的:比较火针扬刺与毫针针刺治疗膝骨关节炎的疗效差异。方法:将72例患者随机分为火针扬刺组和毫针组,每组36例。火针扬刺组选取患侧阿是穴、血海、梁丘、内膝眼、犊鼻、足三里、阳陵泉、阴陵泉,每次选3个穴位(包括阿是穴)予火针扬刺,刺后拔罐治疗;毫针组取穴与火针扬刺组相同,每次针刺全部穴位,针后加拔罐治疗。两组均隔日治疗1次,周日休息,每周治疗3次,6次为一疗程,共观察2个疗程。观察两组在治疗前、治疗2周后、治疗4周后及1个月随访时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西安大略和麦马斯特大学骨关节炎指数(WOMAC)量表总积分变化,并比较两组综合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后各时点VAS评分、WOMAC量表总积分较治疗前均改善(均P<0.01),两组间治疗后各时点VAS评分比较,火针扬刺组均低于毫针组(均P<0.05);治疗4周后及随访1个月后,火针扬刺组WOMAC量表总积分较毫针组均降低(均P<0.05);综合疗效方面,两组治疗2周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8.9%(32/3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1.1%(22/36,P<0.01);治疗4周后及随访1个月时,火针扬刺组愈显率均高于毫针组[66.7%(24/36)vs 41.7%(15/36),P<0.05;83.3%(30/36)vs 44.4%(16/36),P<0.01]。结论:火针扬刺在KOA的治疗中愈显率相对较高,起效快,在止痛方面,疗效显著优于毫针刺法。
- 王兵胡静张宁王京京陈仲杰吴中朝
- 关键词:膝骨关节炎火针扬刺针刺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