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建武

作品数:89 被引量:209H指数:9
供职机构: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医药卫生文化科学建筑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0篇期刊文章
  • 34篇专利
  • 2篇会议论文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35篇环境科学与工...
  • 14篇医药卫生
  • 3篇建筑科学
  • 3篇文化科学
  • 2篇化学工程
  • 2篇金属学及工艺
  • 1篇矿业工程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 11篇职业病
  • 9篇通风
  • 9篇排风
  • 9篇工作台
  • 8篇职业病危害
  • 7篇职业卫生
  • 7篇粉尘
  • 6篇毒物
  • 6篇信息系统
  • 6篇数值模拟
  • 6篇防毒
  • 6篇风速
  • 6篇吹吸式
  • 6篇值模拟
  • 5篇送风
  • 5篇通风系统
  • 4篇电焊
  • 4篇电焊烟尘
  • 4篇排放量
  • 4篇洗板

机构

  • 87篇中国安全生产...
  • 7篇国家安全生产...
  • 5篇北京科技大学
  • 5篇中车长春轨道...
  • 3篇大连大学
  • 3篇首都经济贸易...
  • 2篇东北大学
  • 2篇中国地质大学...
  • 2篇中国矿业大学...
  • 2篇江苏核电有限...
  • 1篇安徽理工大学
  • 1篇广东省职业病...
  • 1篇南昌大学
  • 1篇山东科技大学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中国矿业大学
  • 1篇中国石油化工...
  • 1篇中国辐射防护...
  • 1篇华北科技学院
  • 1篇四川省疾病预...

作者

  • 88篇陈建武
  • 41篇杨斌
  • 26篇刘宝龙
  • 18篇李戬
  • 17篇孙庆云
  • 13篇孙艳秋
  • 12篇廖海江
  • 12篇周书林
  • 9篇陈振芳
  • 8篇张忠彬
  • 8篇郭金玉
  • 8篇殷德山
  • 6篇张晴
  • 5篇蒋仲安
  • 4篇付士根
  • 4篇杜会芳
  • 3篇杜欢永
  • 3篇任颖
  • 3篇赵婷
  • 3篇杨兆春

传媒

  • 23篇中国安全生产...
  • 9篇劳动保护
  • 3篇中国安全科学...
  • 2篇职业与健康
  • 2篇中国职业医学
  • 1篇工业安全与环...
  • 1篇安全
  • 1篇湖南大学学报...
  • 1篇中华劳动卫生...
  • 1篇职业卫生与应...
  • 1篇安全与环境学...
  • 1篇现代职业安全
  • 1篇华北科技学院...
  • 1篇广东安全生产
  • 1篇防灾减灾工程...
  • 1篇中南大学学报...

年份

  • 9篇2024
  • 9篇2023
  • 4篇2022
  • 5篇2021
  • 7篇2020
  • 4篇2019
  • 11篇2018
  • 6篇2017
  • 7篇2016
  • 2篇2015
  • 3篇2014
  • 3篇2013
  • 3篇2011
  • 4篇2010
  • 5篇2009
  • 4篇2008
  • 2篇2007
8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水泥包装与卸运区域应用的组合式排风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水泥包装与卸运区域应用的组合式排风装置,应用于包装机,所述包装机包括接包机与清包机,所述接包机包括接包机排风罩,所述清包机包括清包机排风罩,所述排风装置包括设置在包装机外部的大容积密闭罩和底部排风罩,...
殷德山刘宝龙杨斌周书林陈建武高子清
文献传递
生理节律对北京市出租车司机驾驶疲劳的影响
2021年
为探索生理节律对出租车司机驾驶疲劳的影响,选取具有代表性的15名北京市出租车司机,使用闪光融合频率计、动作稳定器、视觉反应时测试仪3种实验仪器,分实验组和空白组对出租车司机驾驶状态分时段进行多次测试,在数据统计分析基础上对出租车司机疲劳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出租车司机驾驶疲劳主要表现为困倦、身体不适以及倦怠3个方面。8:00司机疲劳程度最低,13:00疲劳特征关键点;7:00~13:00疲劳主要因素是生理节律,其显著特征是困倦,而工作方式对疲劳的影响相对较小;13:00~20:00疲劳的主要因素是工作方式和生理节律,其显著特征是困倦、身体不适和倦怠。
张永宝吴祥陈建武姚勇征
关键词:生理节律出租车司机驾驶疲劳
一种低阻耐热手动焊枪通风把手
一种低阻耐热手动焊枪通风把手,包括把手本体、前端散热弯管、后端风管快速接头,把手本体两端分别连接前端散热弯管和后端风管快速接头,前端散热弯管前端连接排风罩,后端风管快速接头后端连接除尘器风管;把手本体由烟尘风道和手柄两部...
陈建武杨斌孙艳秋张晴王佳朱霖玲
一种敞开型吹吸式通风防毒洗版工作台
一种敞开型吹吸式通风防毒洗版工作台,主要包括均匀送风装置、均匀排风装置和洗版工作平台。所述工作台可有效解决洗版间大面积毒物扩散长距离控制的技术难题,显著降低洗板间毒物浓度,保护劳动者的职业健康,实现了送排风装置的自动控制...
陈建武刘宝龙梁莎莎杨斌贾英周书林
文献传递
一种敞开型吹吸式通风防毒洗版工作台
一种敞开型吹吸式通风防毒洗版工作台,主要包括均匀送风装置、均匀排风装置和洗版工作平台。所述工作台可有效解决洗版间大面积毒物扩散长距离控制的技术难题,显著降低洗板间毒物浓度,保护劳动者的职业健康,实现了送排风装置的自动控制...
陈建武刘宝龙梁莎莎杨斌贾英周书林
文献传递
作业疲劳测量方法对比研究被引量:23
2011年
作业疲劳是导致生产效率下降、事故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研究作业疲劳对提高生产效率、减少事故的发生,以及保护劳动者安全和健康具有重要意义。而作业疲劳测量方法是作业疲劳研究的前提和基础。因此,本文首先对作业疲劳的分类及其导致疲劳的原因进行了简单概述,并归纳总结了目前常用的几种作业疲劳测量方法,包括:主观感觉询问表评价法、生理参数测试法、生物化学测试法、心理学测试方法以及几种方法相结合的综合测试方法,并分析了上述几种作业疲劳测量方法的测量目的、适用范围、以及各自的优缺点,且针对不同研究目的提出了作业疲劳测量方法的选择和使用原则,并探讨了几个重点作业疲劳测量方法的研究方向,以及作业疲劳测量方法的完善方法。
陈建武毕春波廖海江李戬郭金玉刘宝龙
关键词:测量方法
多支路通风系统风量调控技术应用进展被引量:5
2020年
智能化的多支路通风系统的风量调控技术是我国工业领域防毒防尘的重要手段[1]。在多支路通风系统的风量控制技术应用过程中,经常需要用到计算流体动力学(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CFD)对通风管道中的风流进行数值模拟,根据得出的模拟结果进行修改,采用此方法不但可以直观地看到管路中空气的运动,而且可以为该技术提供参考数据[2]。
张卓野李洪枚陈建武王莹贾俊楠
关键词:通风系统风量数值模拟智能化
打磨作业过程金属粉尘扩散特性及集尘罩除尘效果被引量:2
2021年
为改善切削打磨场所粉尘质量浓度较高的问题,首先,以轨道列车厢体打磨车间为研究对象,对打磨过程产生的粉尘粒径分布、形貌特征和空间质量浓度进行测试;其次,采用SolidWorks和ANSYS建立打磨作业粉尘扩散模型;最后,对不同条件下的流场和颗粒运动轨迹进行模拟,分析角磨机集尘罩集尘效果。研究结果表明:粉尘在空间的扩散满足多元高斯分布,在打磨点附近粉尘质量浓度最高,两侧底角质量浓度较低;长时间作业空间粉尘平均质量浓度约为10 mg/m^(3),打磨点位置粉尘质量浓度最高达20.9 mg/m^(3),远高于规定值;颗粒粒径分布符合罗辛-拉姆勒分布,在0.1~656.0μm之间,特征指数为2.06,以条状、球状和块状颗粒为主;砂轮高速旋转时会在周围形成旋转诱导气流场,其近壁面速度与砂轮旋转线速度一致;在砂轮旋转诱导气流和切削初动能的作用下,不同粒径颗粒会以不同的角度向右前方扩散;粒径越小,受旋转气流场的影响越大,倾斜角度也越大;随着砂轮转速增加,粉尘扩散范围变大,方向性更加明显,粉尘聚集区由砂轮左侧顺时针偏移到砂轮右前方;安装集尘罩后,除打磨点位置,空间整体粉尘质量浓度下降了2~3个数量级;吸入集尘罩的粉尘质量流率能达到2~4 mg/s,占总产尘量的36%~57%;吸入的颗粒粒径以0~200μm为主,占95%以上。随着集尘罩风量增加,粉尘质量流率会进一步上升,同时吸入颗粒中大颗粒比例也增加。
张国梁蒋仲安陈记合陈建武陈建武赵东巍
关键词:粉尘控制粒径分布
区域职业病危害风险综合评价及管理初探被引量:2
2013年
区域职业病危害风险是一个地区特定时期内职业病与职业病危害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与严重程度的综合反映,科学、客观地评价一个区域总体的职业病危害风险状况,对于科学制定有关政策、确定重点监管区域并合理分配职业病危害控制资源等都具有重要意义。在分析区域职业病危害风险影响有关因素并建立量化评定方法的基础上,研究遴选提出了用于区域职业病危害风险综合评价的指标,构建了区域综合职业病危害风险评价模型,确立了区域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级标准,并给出了区域职业病危害风险管理的初步建议。
张忠彬孙庆云郭金玉廖海江李戬陈建武
关键词:职业病危害
作业场所职业危害分级监管模式及其实施被引量:10
2010年
作业场所职业危害分级监管工作涉及到监管决策、监管实施以及分级监管配套规章制度的建设等多个环节。本文从上述几个方面对如何有效实施作业场所职业危害分级监管工作进行了探讨,提出了综合监管决策、现场监管实施与制度建设等内容的基于作业场所职业危害风险评价分级的监管模式。其中,监管决策应当考虑确定区域、作业场所的监管优先顺序、监管资源与技术服务资源的合理配置,并对不同职业危害风险等级企业具体主体责任的落实提出要求;现场监管应在分析与掌握现状的基础上,通过风险评估实施分级管理,分级监管有关制度建设应当确定分级监管原则并包含上述有关内容。
张忠彬孙庆云郭金玉廖海江李戬陈建武
共9页<123456789>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