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洪岩

作品数:6 被引量:48H指数:4
供职机构:中国农业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上海市科委科研计划项目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6篇农业科学
  • 1篇生物学

主题

  • 4篇病毒
  • 2篇疫病
  • 2篇体外
  • 2篇新城疫
  • 2篇新城疫病
  • 2篇新城疫病毒
  • 2篇免疫
  • 1篇单克隆
  • 1篇单克隆抗体
  • 1篇鸭肠
  • 1篇鸭肠炎病毒
  • 1篇鸭胚
  • 1篇鸭胚成纤维细...
  • 1篇致病
  • 1篇致病性大肠杆...
  • 1篇体外表达
  • 1篇体外细胞
  • 1篇禽致病性大肠...
  • 1篇佐剂
  • 1篇细胞

机构

  • 4篇中国农业科学...
  • 2篇牡丹江师范学...
  • 2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 6篇陈洪岩
  • 2篇刘胜旺
  • 2篇赵丽丽
  • 1篇孔宪刚
  • 1篇陈化兰
  • 1篇金建丽
  • 1篇卢景良
  • 1篇于康震
  • 1篇薛飞群
  • 1篇赵荣材
  • 1篇童光志
  • 1篇马云燕
  • 1篇张宝山
  • 1篇李思琪
  • 1篇孙畅

传媒

  • 3篇中国兽医科学
  • 1篇中国兽医学报
  • 1篇动物医学进展

年份

  • 1篇2023
  • 2篇2018
  • 2篇2001
  • 1篇1998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假病毒技术在猪病原研究中的应用
2023年
假病毒作为一种安全和便捷的研究工具,在病毒学尤其是在高致病性病毒基础研究和疫病防控研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通过介绍假病毒的定义和特性、分类和构建、常见的包装系统和报告基因,并重点阐述了假病毒在猪病原研究中的应用,旨在为假病毒的发展与猪重要疫病的防控研究提供技术参考。
刘弘毅陈洪岩夏长友高彩霞
关键词:假病毒
新城疫病毒基因免疫的实验研究
陈洪岩
关键词:新城疫病毒基因免疫HN基因F基因免疫佐剂
鉴别禽致病性大肠杆菌与禽非致病性大肠杆菌的多重PCR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初步应用被引量:11
2018年
为建立一种快速鉴别禽致病性大肠杆菌(avian pathogenic Escherichia coli,APEC)与禽非致病性大肠杆菌(avian non-pathogenic Escherichia coli,ANPEC)的多重PCR检测方法,本研究针对APEC的iss、cvaC、irp2、iucD、iroN和tsh共6个毒力基因的序列进行分析,分别设计合成6对特异性引物,通过正交组合法优化引物比例和梯度法确定最佳退火温度,并进一步完善方法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判定标准,建立了一种快速灵敏检测APEC的多重PCR检测方法,并初步应用该方法对本实验室102株大肠杆菌样本进行鉴定和分群。结果显示,该多重PCR方法对菌液最低检测浓度为5×10^7CFU/m L;对其他种属的4株革兰阳性菌和5株革兰阴性菌无扩增。检测实验室保存的鸭源APEC和ANPEC各10株,通过比较两者所含毒力基因的分布情况及数量,建立了多重PCR判定标准即所含毒力基因数大于等于3者为APEC阳性菌株。初步应用该方法检测实验室分离保存的23株APEC和79株ANPEC,同时进一步验证了其准确性。结果表明,APEC检出率为100%,ANPEC的检出率亦为100%。以上结果充分说明本研究建立的多重PCR特异性强、灵敏度高、简便快捷,可进一步应用于禽类的APEC与ANPEC的快速鉴别诊断和APEC的分子流行病学调查。
王怡平孙畅赵丽丽陈洪岩
关键词:禽致病性大肠杆菌多重PCR
鸭γ干扰素在体外细胞中抗鸭肠炎病毒作用的研究被引量:4
2018年
为初步探究鸭γ干扰素(IFNγ)抗病毒作用,本研究从鸭胚成纤维细胞(duck embryo fibroblast,DEF)中扩增出鸭γ干扰素(IFNγ) cDNA。将鸭IFNγ基因分别与真核表达载体PCAGG及原核表达载体p ET-32a连接,获得重组质粒PCAGG-IFNγ及pET-32a-IFNγ。转染PCAGG-IFNγ于DEF细胞后第24小时,接种鸭肠炎病毒(duck enteritis virus,DEV)。同时将pET-32a-IFNγ在大肠杆菌原核表达系统中进行蛋白表达,并用纯化产物处理DEF细胞,处理后第24小时接种DEV,分别采用Western-blot、TCID50测定方法和荧光定量PCR检测重组蛋白IFNγ对DEV复制的影响,并检测细胞中相关干扰素刺激因子(interferonstimulated genes,ISGs)基因包括抗黏液病毒基因(Myxovirus resistance,Mx)、泛素样2′-5′寡聚腺苷酸合成酶基因(2′-5′oligoadenylatesynthetases-like,OASL)、DEAD框蛋白50基因(DEAD-box protein 50,DDX50)的表达情况。结果发现,无论是真核表达的还是原核表达的重组IFNγ均能抑制DEV的复制,并引起ISGs基因表达的上调。本研究结果为进一步探索鸭IFNγ的抗病毒机制提供了基础数据。
李思琪李思琪王怡平金建丽金建丽陈洪岩
关键词:鸭胚成纤维细胞鸭肠炎病毒
CTAB脂质体介导鸡新城疫病毒核酸免疫研究被引量:25
2001年
用 CTAB/ DOPE脂质体包裹新城疫病毒血凝素神经氨酸酶 ( HN)基因的真核表达质粒 pc HNM免疫 5周龄仔鸡 ,1周后免疫鸡血清中的特异性 HI抗体开始升高 ,至第 6周空白对照组抗体 2 .0 6 ,裸 DNA免疫鸡 4.0 9,脂质体 DNA免疫组为 5 .2 0 ;此时用新城疫强毒 F48E9攻击 ,未免疫组鸡的存活率为 2 7.2 8% ,裸 DNA免疫组 81 .82 % ,CTAB脂质体 DNA免疫组 1 0 0 .0 0 % ,表明该质粒 DNA被脂质体包裹后 ,不仅增加了动物的特异性抗体产生能力 。
陈吉祥薛飞群李广林赵荣材于康震陈化兰陈洪岩刘胜旺
关键词:新城疫病毒核酸免疫
鸡Th1样淋巴因子mRNA的体外表达被引量:6
2001年
应用 RT-PCR技术研究了鸡脾细胞在体外受到有丝分裂原 Con A的刺激后 ,其 Th1样淋巴因子的体外表达动态。结果表明 ,鸡脾细胞在 Con A诱导培养 1、2、3、4、8、1 2、2 4、4 8h后 ,均表达α-干扰素 m RNA,且未经有丝分裂原刺激的脾细胞以及未诱导但培养了 3、8、4 8h的脾细胞 ,也表达α-干扰素 m RNA。γ-干扰素在上述诱导培养时 ,其 m RNA均发生表达 ;未经有丝分裂原刺激的脾细胞培养 3、8h时 ,也表达 γ-干扰素m RNA,但培养 4 8h时则未检测到 ;未受有丝分裂原刺激的脾细胞不表达 γ-干扰素 m RNA。鸡白细胞介素 -2m RNA仅在刺激 2、3、4、8、1 2、2 4、4 8h时表达 ,在其他情况下则未检测到。本研究还发现 1种与已报道的鸡α-干扰素序列不同的基因 ,但其体外的表达动态类似于鸡α-干扰素。上述研究表明 ,鸡 Th1样淋巴因子的体外表达类似于哺乳动物 。
刘胜旺孔宪刚陈洪岩张宝山童光志马云燕卢景良
关键词:MRNA体外表达RT-PCR单克隆抗体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