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陶海鸿

作品数:8 被引量:4H指数:1
供职机构: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水利工程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7篇水利工程
  • 3篇天文地球

主题

  • 4篇黄河
  • 3篇水文
  • 2篇水库
  • 2篇水库运用
  • 2篇水文站
  • 2篇潼关高程
  • 2篇来沙
  • 2篇来水来沙
  • 2篇河段
  • 2篇洪水
  • 2篇冲淤
  • 2篇冲淤变化
  • 1篇影响因素
  • 1篇水沙
  • 1篇水沙变化
  • 1篇水文资料
  • 1篇特性分析
  • 1篇泥沙
  • 1篇平滩流量
  • 1篇潼关河段

机构

  • 5篇水利部黄河水...
  • 2篇黄委会中游水...
  • 1篇黄河水利科学...
  • 1篇黄河水利委员...

作者

  • 8篇陶海鸿
  • 2篇屠新武
  • 2篇赵梅
  • 2篇王凡
  • 1篇尚红霞
  • 1篇高贵成
  • 1篇陈广德
  • 1篇郑艳爽
  • 1篇彭红
  • 1篇刘宁青

传媒

  • 4篇内蒙古水利
  • 2篇西北水力发电
  • 1篇人民黄河

年份

  • 1篇2022
  • 2篇2020
  • 1篇2014
  • 1篇2013
  • 3篇2003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黄河安宁渡——下河沿水文站洪水演进规律分析
2020年
依据2019~2020年黄河安宁渡水文站、下河沿水文站洪水期报讯资料,分析出安宁渡与下河沿站洪水期流量存在的相关关系为Q下=0.8543Q安+215.03,以期为下河沿水文站洪水测报工作提供参考。
陶海鸿雷鹏明
关键词:洪水期黄河
潼关高程变化成因分析被引量:3
2003年
三门峡水库蓄水运用2年后,潼关高程急剧抬升。水库修建前,潼关河床基本处于冲淤平衡或微淤状态。经分析,潼关河床高程升高的主要原因是三门峡水库运用方式,在水库“蓄清排浑”控制运用期,非汛期、汛期运行水位及上游来水条件是潼关高程上升的影响因素。
陶海鸿赵梅屠新武章蔚红陈广德
关键词:潼关高程水库运用来水来沙
头道拐水文断面冲淤变化及过流能力分析
2022年
文章通过分析历史典型大洪水时期头道拐水文站水文测验断面形态、同水位面积、平滩流量及水位流量关系线的变化情况,同时,参照邻近年份曲线趋势延长法绘制头道拐水文站高水报汛曲线,结合近年来的断面冲淤变化情况,给出了当前水沙条件下头道拐断面冲淤变化特征及过流能力参考值。
姜雪恺陶海鸿任智勇丁超
关键词:冲淤变化过流能力平滩流量
2013年黄河内蒙古河段桃汛洪水特性分析
2014年
文章通过对黄河巴彦高勒、三湖河口、头道拐水文站实测资料分析,掌握黄河内蒙古河段开河期桃汛特性,为防凌减灾工作提供依据。
陶海鸿王凡刘宁青
关键词:黄河内蒙古河段
潼关断面冲淤变化与潼关高程升降成因分析
三门峡水库兴建于1959年。潼关基本水尺断面(六)位于黄渭河交汇口下游窄口处,它是渭河下游河道侵蚀基面,人们以潼关(六)1000m/s流量相应水位表征潼关高程。三门峡水库蓄水运用2年后,潼关高程急剧抬升,从1960年的3...
屠新武高贵成陶海鸿赵梅
关键词:潼关高程水库运用来水来沙
文献传递
影响水文资料代表性因素分析
2020年
文章分析了黄河宁蒙河段1981年大洪水对确定水文站标准断面、1991~2005年资料对枯、丰水时期划分影响,2002年起黄河各水库联调,进行黄河调水调沙试验,河流水沙特性变化,并探讨影响水文资料代表性因素。
陶海鸿王凡毛欣宇
关键词:影响因素
黄河唐乃亥—兰州段近期水沙变化特点分析被引量:1
2013年
以黄河上游唐乃亥—兰州段1950年以来长系列实测资料为基础,分析研究了1997—2006年该河段干流水沙变化的特点。结果表明:来水量、来沙量减幅分别为18.5%~27.6%、23.1%~90.7%,沙量减幅大于水量的,而且水、沙量的减少主要发生在汛期;兰州站汛期水流过程主要集中在流量小于1 000 m3/s的小流量级,日均流量大于3 000 m3/s的情况没有出现;洪水出现场次减少,洪峰流量减小,洪水期水、沙量减小,洪水峰型变化不大。
郑艳爽尚红霞陶海鸿彭红
关键词:泥沙洪水黄河
潼关断面异重流特性及测验方法分析
2003年
分析了潼关河段异重流发生的原因,并对发生时机进行了预估分析,提出了异重流出现后垂线平均流速、含沙量的测验方法,并分析了垂线布设、测次控制改进方案等。
乔金龙章蔚红陶海鸿
关键词:黄河潼关河段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