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世文
- 作品数:38 被引量:25H指数:3
- 供职机构:中国劳动关系学院文化传播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劳动关系学院院级科研项目北京市教改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政治法律历史地理更多>>
- 电视节目与中国特色的农民文化建构
- 2011年
- 考察中国当代农民文化的建构,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民文化的建构,电视节目文化的作用力不可低估。电视节目在现代性感知、法制观念、民主意识等多个层面塑造了中国的农民文化,推进了中国农民文化的现代化进程。
- 雷世文
- 关键词:电视节目文化农民
- 鲁迅的媒体批判文化观探析
- 2008年
- 鲁迅的思维活动有着非常鲜明的否定性、解构性特征,这不仅体现在他对中国传统文化、国民党专制文化、国民世俗文化的批判方面,同时也体现在他对媒体文化的批判方面。鲁迅不仅粉碎了媒体自由的神话,警惕地注意到了媒体屠命无痕的暴力主义倾向,而且对媒体商业及政治的双重流氓主义行为大加挞伐,戳穿了媒体脸上的华盖。鲁迅媒体文化观的遗产价值在于:它已构成我们认识当代媒体的思想资源之一,同时在方法论的意义上为我们的媒体批判提供着有意义的借鉴。
- 雷世文
- 关键词:媒体文化观
- 新月诗派抒情诗的类型透视
- 2017年
- 本文从类型视角来透视新月诗派抒情诗的构成,把新月诗派抒情诗的创造区别为四个类型:爱情抒情诗、自然抒情诗,文化抒情诗、现实抒情诗。由这些类型,我们可以认识新月诗派在现代抒情诗诗体创造上的独特贡献。
- 雷世文
- 关键词:新月诗派抒情诗
- 《蕙的风》诗案与闻一多
- 2016年
- 汪静之的新诗集《蕙的风》以"情诗"扬名于文学史,也因"情诗"引来道德争议。《蕙的风》诗案中,闻一多是站在了胡梦华一边,他不认为胡梦华所说的"《蕙的风》是不道德"的观点是错误的,闻氏对《蕙的风》的否定甚至比胡梦华更尖锐,闻氏用"诲淫"、"只诲淫而无诗"、"没有诗而只淫"等语汇评定《蕙的风》,足见他对《蕙的风》的厌恶程度。另外,闻一多基于艺术本位观念的信仰,判定《蕙的风》是"粗劣的玩艺儿"。闻一多对《蕙的风》"情诗"的批评,与胡适、朱自清、周作人、鲁迅为代表的主流批评形成了鲜明的对立。但是,由于主流批评的强势影响,人们几乎没有注意到闻一多对《蕙的风》的否定意见和对胡梦华的支持。
- 雷世文
- 关键词:《蕙的风》诗案情诗辩护闻一多
- 鲁迅后期杂文中上海经验的反现代化书写
- 2011年
- 鲁迅后期十年定居上海,既见证了上海的现代化发展,又敏锐把脉到上海反现代化的"文明病",上海经验成为鲁迅后期杂文极其重要的思想来源。相比之下,鲁迅后期杂文对上海经验的反现代化特征的书写,是鲁迅杂文主题领域的一个新的开拓,更加显示了鲁迅作为思想家的卓越和超前。
- 雷世文
- 关键词:后期杂文反现代化
- 西方想象与中国近现代报纸的现代性被引量:1
- 2013年
- 中国近现代报纸的现代性特征,是在西方想象方式的参与下形成的。西方想象,侧重指的是中国报人、知识分子对西方现代性的想象。一中国的现代化后发于西方社会,其现代性的表征在很多方面承袭了西方的现代性,中国近现代报纸的现代性特征正是这种承袭的产物。西方的现代性构成包含了诸多范畴,启蒙、公共空间、民族国家构建、文体等范畴在西方语境经历了一个从想象、实践再到想象的过程。中国近现代报纸的现代性特征是在西方想象的牵引下逐渐生成的,
- 雷世文
- 关键词:西方现代性现代性特征现代报纸知识分子西方社会公共空间
- 鲁迅的图画文化观浅析
- 2011年
-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文化传播系副教授雷世文认为:
- 雷世文
- 关键词:文化观图画文化传播劳动关系副教授
- 评《中国当代文学史料文论选(1949-2000)》
- 2006年
- 雷世文
- 关键词:文学史料西方文论中国古代文学当代文学研究史料整理
- 《野草》:鲁迅精神现象的诗学书写被引量:3
- 2010年
- 《野草》是反映鲁迅精神现象的独特诗学文本。鲁迅的人格意志、黑暗与虚无、绝望与孤独的情绪都得到了象征性的隐喻书写。人格意志在鲁迅的精神现象构成中是居于核心地位的主导因素。《野草》所反映的鲁迅心灵深处的黑暗、虚无、绝望与孤独,其实并不影响鲁迅的光辉,相反,恰恰是这些看起来消极的精神情绪,反证了鲁迅人格意志的坚韧,表明了鲁迅意志品质的独特,也正是依靠这种人格意志,鲁迅才能够虽携重负而仍能不息前行。
- 雷世文
- 关键词:意志虚无绝望孤独
- 鲁迅的爱国主义精神对当代大学生精神建构的导引
- 2023年
- 鲁迅的爱国主义精神是高校立德树人教育活动开展的重要资源,其对当代大学生的精神建构有着积极的导引作用。大学生继承鲁迅的爱国主义精神,要像鲁迅那样对祖国充满挚爱,在伦理层面确立起自我的爱国主义情感;要走进鲁迅的精神探索之旅,感受鲁迅为民族复兴奋斗不止的生命意志;体现在要把握鲁迅爱国主义精神的实践特征,把自己的爱国主义思想与所学专业知识相结合,转化为报效祖国和人民的实际行动。
- 雷世文
- 关键词:爱国主义当代大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