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力成 作品数:32 被引量:151 H指数:8 供职机构: 北京世纪坛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冠状动脉支架再狭窄患者循环内皮祖细胞数量及活性的变化 被引量:9 2007年 目的观察冠状动脉支架再狭窄患者循环内皮祖细胞(EPC)数量及活性的变化。方法根据复查冠脉造影的结果将既往行冠脉支架置入术的研究对象分为两组:再狭窄组(15例)及对照组(17例),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获取外周血总的单个核细胞,接种到包被有人纤维连接蛋白的24孔培养板,7 d 后通过免疫荧光显微镜鉴定细胞表面特异性抗原 CD34和 KDR,并通过激光共聚焦显微镜鉴定 EPC 摄取 DiI-acLDL 及结合 FITC-UEA-I 的能力。通过倒置显微镜进行计数,通过划痕试验测定 EPC 的迁移能力,通过 MTT 比色法测定 EPC 的增殖能力,并通过黏附试验测定 EPC 的黏附能力。结果再狭窄组的 EPC 数量明显低于对照组(4.97±1.42比17.2±3.90,P=0.001),再狭窄组的 EPC 增殖能力明显低于对照组(增殖倍数1.37±0.32比2.01±0.62,P<0.05),再狭窄组的EPC 迁移能力明显低于对照组,但两组之间的 EPC 黏附能力无明显的统计学意义。结论冠状动脉支架再狭窄患者的 EPC 数量及增殖能力、迁移能力明显下降,可能参与支架再狭窄的发生机制。 雷力成 霍勇 李建平 李肖霞 韩莹莹 王皓正 朱毅关键词:冠状动脉疾病 再狭窄 内皮祖细胞 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的个性特征及情绪状态分析 被引量:6 2014年 目的探讨冠心病介入治疗(PCI)患者个性特征及情绪状态的变化。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3月在本院心内科住院并接受PCI的冠心病患者及同期院外健康人群,分为PCI组(n=108)与对照组(n=112),在PCI治疗前采用艾森克人格问卷(EPQ)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进行调查评估。结果 EPQ问卷显示PCI组在内外向方面得分高于对照组(53.40±10.93 vs 51.19±10.74),PCI组在神经质方面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59.97±10.23 vs 46.82±9.79)。SCL-90症状自评量表显示PCI组总分及分布在焦虑、抑郁、强迫、人际敏感、恐怖、躯体化等方面的高分值因子分显著高于国内常模对照组得分。结论冠心病PCI患者的个性特征多表现"外倾行为"及"情绪不稳定"等胆汁质气质特点,较易产生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此类患者在住院期间更需要加入适当的心理干预。 雷力成 刘岩 杨水祥关键词:冠心病 介入治疗 焦虑 心理干预 替格瑞洛对ICR的MVD患者近中期预后的观察 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探讨替格瑞洛对冠状动脉多支病变(MVD)患者行不完全血运重建(ICR)后的预后影响。方法:多支病变并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ICR患者115例随机分为替格瑞洛组(A组)50例和氯吡格雷组(B组)65例。记录2组患者的基线资料、冠状动脉病变特征、介入手术情况以及出血并发症等不良反应,并电话或门诊随访1年,比较两组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及再次血运重建情况。结果:A组和B组基线临床资料、冠状动脉病变特征、介入手术情况、出血不良反应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随访1年时间,A组、B组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再次血运重建率明显低于B组(P<0.05)。结论:替格瑞洛能够使ICR的MVD患者再次血运重建率降低,可改善该类患者的预后。 杨海永 彭建军 叶慧明 任利辉 雷力成 王佐岩关键词:冠状动脉多支病变 预后 冠状动脉内可吸收的镁合金支架 被引量:7 2012年 背景:目前以钴铬合金为基础的冠状动脉内药物洗脱支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亚急性血栓形成和再狭窄问题,于是生物可吸收支架成为关注的焦点。目的:评估自行设计制作冠状动脉内可吸收镁合金支架的生物相容性、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35只犬均于冠状动脉和/或股动脉置入可吸收镁合金支架1枚,分别于支架置入后24h、3d、5d、1周、2周、3周、4周(n=5)复查冠状动脉及血管造影后取材,分离支架段血管行组织病理观察及计算机图像分析,测量内弹力板面积、管腔面积、内膜增生面积及内膜增生面积百分比。结果与结论:51枚支架成功置入35只犬的冠状动脉和股动脉,支架置入后不同时点各组冠状动脉及股动脉造影均证实管腔通畅,无狭窄病变,无血栓形成,置入后1周左右支架完全降解。组织病理学结果显示,支架置入后2周开始出现轻微内膜增生,内膜增生面积百分比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增高。提示自行研发的冠状动脉内可吸收镁合金支架1周内降解,置入早期未见明显炎症反应及血栓形成,再狭窄程度轻,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安全有效。 王萍 雷力成 王丽丽 王汝鹏 陈丽丽 崔淯夏 刘延 王爽 杨诺 徐桂玉 赵楠楠 昌红 高丽 王尔德 吴坤 崔福斋 杨静罄 朱锦文 杨水祥关键词:冠状动脉 生物材料 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术中血栓抽吸治疗AMI的临床评价 2009年 目的:评价直接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前血栓抽吸对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心肌再灌注的影响。方法:入选2006年1月至2007年8月98例梗死相关血管(IRA)前向血流TIMI 0级的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血栓抽吸+PCI组49例和标准PCI组49例。观察ST段回落指数、MBG评分、左室射血分数和院内主要心脏不良事件(心性死亡、急性心肌梗死和再次血运重建)。结果:血栓抽吸+PCI组ST段完全回落比例明显高于标准PCI组(37/49vs.24/49,P 彭建军 柯福升 付贵琴 任利辉 雷力成 叶慧明关键词:介入治疗 血栓抽吸 小剂量替罗非班在CRUSADE评分高出血风险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急诊介入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19 2014年 目的评价小剂量血小板糖蛋白Ⅱb/Ⅲa受体拮抗剂替罗非班应用于CRUSADE评分高出血风险的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ASTEMI)患者急诊介入治疗(PCI)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89例CRUSADE评分〉40且接受急诊PCI的ASTEMI患者按照替罗非班使用剂量分为小剂量组(n=51)和常规剂量组(n=38),两组在常规使用阿司匹林及氯吡格雷双联抗血小板药物的基础上,术中及术后分别使用小剂量[负荷量5μg/kg,继而0.075μg/(kg·min)静脉泵入维持24~48h]和常规剂量[负荷量10μg/kg,继而0.15μg/(kg.min)静脉泵入维持24~48h]替罗非班,观察PCI术后7d及30d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死亡、再发心肌梗死、再发心绞痛和靶血管再次血运重建)、术后7d出血事件和血小板减少等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小剂量组与常规剂量组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CI术后7d,小剂量组2例发生再发心肌梗死,1例再发心绞痛;常规剂量组1例死亡(死亡原因为心脏破裂),1例发生心肌再梗死。术后30d两组均无新增死亡病例及靶血管再次血运重建病例,小剂量组2例再发心绞痛,常规剂量组1例再发心绞痛。两组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d,小剂量组有3例发生穿刺部位血肿(均为股动脉穿刺部位),1例牙龈出血;常规剂量组发生7例穿刺部位血肿(其中6例为股动脉穿刺,1例为桡动脉穿刺).1例血尿,1例牙龈出血,3例严重消化道出血,1例颅内出血。小剂量组总的出血发生率显著低于常规剂量组(P〈0.01)。小剂量组及常规剂量组各有1例发生血小板减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剂量替罗非班应用于CRUSADE评分高出血风险的ASTEMI患者急诊PCI与常规剂量同样有效。且出血发生率更低,安全性更好。 雷力成 彭建军 杨诺 王佐岩 叶慧明 关付 杨水祥关键词:替罗非班 心肌梗死 替罗非班对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ST段回落不良的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患者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5 2009年 目的探讨血小板糖蛋白Ⅱb/Ⅲa受体拮抗剂替罗非班对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出现ST段回落不良的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2006年4月至2008年4月共入选157例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将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80例)在术后1h应用替罗非班(10ug/kg静脉推注后,以0.15ug·kg^-1·min^-1持续48h),对照组(77例)不应用替罗非班。比较两组的基线临床状况,住院期间出血事件,出院后30d和6个月的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包括死亡、再次心肌梗死和再次靶病变血管重建)发生率及左心室射血分数。结果两组的基线临床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出院后30d的MACE发生率显著降低(6.3%比18.2%,P〈0.05),其中再次心肌梗死发生率的降低也具有统计学意义(1.3%比9.1%,P〈0.05)。治疗组6个月的MACE发生率和再次心肌梗死发生率显著降低(分别为10.0%比23.4%,P〈0.05;2.5%比10.4%,P〈0.05),治疗组出院后30d,6个月的左心室射血分数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分别为(51±6)%比(46±8)%,P〈0.05;(57±7)%比(50±9)%,P〈0.05]。两组的出血和血小板减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替罗非班可以显著降低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ST段回落不良的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患者的30d和6个月MACE发生率,改善其30d和6个月的心功能,同时不增加出血事件。 彭建军 马志敏 任利辉 付桂琴 贾凯英 雷力成 叶慧明关键词:心肌梗死 预后 重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和尿激酶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疗效比较 2001年 AMI的静脉溶栓治疗目的是使冠状动脉再通,最大限度地挽救缺血濒死的心肌,维护心脏功能,降低病死率.自1998年1月至2000年12月,我院应用小剂量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和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116例AMI患者,比较两者的疗效及安全性,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病例选择
本院冠心病监护病房(CCU)1998年1月至2000年12月收治并确诊116例AMI患者,随机分为rt-PA组和UK组,均符合AMI溶栓治疗参考方案[1]溶栓条件,且无禁忌证.rtPA组62例,其中男48例,女16例,年龄45~75岁,平均59.3±11.1岁.梗死部位:前壁和前间壁28例,广泛前壁16例,下壁9例,下壁并正后壁6例,右室3例.UK组54例,其中男32例,女22例,年龄42~75岁平均(58.2±11.2岁).梗死部位:前壁和前间壁17例,广泛前壁16例,下壁9例,下壁并正后壁并右室8例,高侧壁2例. 王志男 雷力成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 重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 尿激酶 疗效 前列地尔与低分子肝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0 2001年 目的 :观察前列地尔 (前列腺素E1脂微球载体制剂 ,LipoPGE1,商品名 :凯时 )与低分子肝素 (商品名 :速避凝 )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 (UAP)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将 118例UAP患者随机分为 2组 ,治疗组 (6 8例 )给予凯时加速避凝治疗 ;对照组 (5 0例 )给予速避凝治疗 ,2组均给予口服阿司匹林 (30 0mg·d-1)和抗心绞痛药物 ,疗程均为 10d。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在住院 10d内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 97.1%与 72 .0 % (P <0 .0 1) ,随访180d再发心绞痛、非致死性心肌梗死、心性死亡的发生率分别为 14.7%与 32 .0 % ,1.5 %与 10 .0 %和 1.5 %与8.0 % ,总的心性事件发生率为 5 0 .0 %与 17.7% (P <0 .0 1) ;2组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凯时加速避凝治疗UAP能更有效地控制心绞痛发作 ,减少心性事件发生率。 王志男 雷力成关键词:前列地尔 前列腺素E1 脂微球载体制剂 低分子肝素 不稳定型心绞痛 高龄ULMCA病变患者PCI治疗临床疗效随访研究 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研究无保护左主干冠状动脉(ULMCA)病变高龄(≥75岁)患者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我院行PCI的ULMCA病变的高龄患者共85例,与同期行PCI的非高龄(<75岁)ULMCA病变患者进行比较其主要不良心脏事件(MACE)的差异。结果:平均随访(16±5)月,两组临床基线资料上,高龄组与非高龄组比较,高血压、陈旧心肌梗死、陈旧脑梗死、慢性肾衰竭比例更高(P均<0.05),左室射血分数更低(P<0.05),EuroSCORE积分和SYNTAX积分更高(P<0.05),但糖尿病比例更低(P<0.05),所有患者均成功完成PCI,高龄组单支架术应用更多(P<0.05),随访研究结果示,高龄组的MACE事件有升高趋势,但差异未达到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ULMCA病变的高龄患者行PCI的短、中期临床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果可以接受。 叶慧明 彭建军 任利辉 雷力成 王佐岩 赵楠楠关键词:高龄患者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