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靳丛林

作品数:31 被引量:57H指数:4
供职机构:吉林大学文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社会学历史地理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0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9篇文学
  • 2篇社会学
  • 1篇文化科学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12篇文学
  • 7篇鲁迅研究
  • 5篇竹内好
  • 4篇代文
  • 3篇野草
  • 3篇日本情结
  • 3篇情结
  • 3篇小说
  • 3篇《野草》研究
  • 3篇本情
  • 2篇新文学
  • 2篇挣扎
  • 2篇日本文学
  • 2篇竹内鲁迅
  • 2篇文艺
  • 2篇现代文
  • 2篇现代文学
  • 2篇故乡
  • 2篇国文
  • 2篇国文学

机构

  • 30篇吉林大学
  • 1篇东京大学
  • 1篇哈尔滨工业大...
  • 1篇吉林师范大学
  • 1篇南阳理工学院
  • 1篇通化师范学院
  • 1篇沈阳师范大学
  • 1篇吉林工商学院
  • 1篇佛教大学

作者

  • 31篇靳丛林
  • 6篇李明晖
  • 2篇刘颖异
  • 2篇王姗姗
  • 1篇刘颖异
  • 1篇孙放远
  • 1篇高洪霞
  • 1篇张双昊
  • 1篇藤井省三
  • 1篇姜文莉
  • 1篇肖爽
  • 1篇刘娟
  • 1篇陈悦

传媒

  • 8篇鲁迅研究月刊
  • 6篇吉林大学社会...
  • 6篇中国现代文学...
  • 5篇华夏文化论坛
  • 2篇外国问题研究
  • 1篇东北师大学报...
  • 1篇文学评论
  • 1篇吉林师范大学...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1
  • 2篇2020
  • 2篇2019
  • 1篇2017
  • 1篇2016
  • 3篇2015
  • 2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12
  • 3篇2011
  • 2篇2010
  • 3篇2009
  • 1篇2006
  • 2篇2002
  • 2篇2001
  • 2篇1992
3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森鸥外《沉默之塔》与鲁迅《狂人日记》的社会批判被引量:1
2021年
森鸥外的《沉默之塔》与鲁迅的《狂人日记》都有很强的社会批判色彩,而且两者在社会批判方面有很多共同性:批判方式的理论性与隐喻性、批判手法的抒情性与象征性:批判者的"三重身份"和批判对象的"二重结构"。两篇作品之区别则在批判对象的"二重结构"中:《沉默之塔》以具体社会事件为批判焦点,《狂人日记》则以社会普遍现象为批判焦点。对这两篇作品的社会批判进行比较,有利于解析中日那一代"启蒙话语"的处境与策略。
靳丛林刘娟
关键词:《狂人日记》社会批判
在比较中看到的存在主义--论山田敬三的《野草》研究被引量:1
2013年
山田敬三先生是一位在鲁迅研究乃至中国文学研究方面卓有成绩的日本学者,他的鲁迅研究专著《鲁迅世界》中专门有一节名为《鲁迅世界——(野草)的存在主义》。从这一节的标题与全书标题的一致,就可以想见其重要性。同时,这一节也是全书的最后一节,也就是说,这本从多个角度、比较全面地研究鲁迅的书,是以从《野草》中读到的存在主义作为结尾的。关于《野草》中的“存在主义”,许多中外学者都有论及,山田敬三在这方面的独到之处在于,他主要不是以存在主义的定义和经典论述作为《野草》的参照系,而是以一些与《野草》中篇章多少有着类似之处的文学作品作为《野草》的参照系,在文学作品与文学作品的比较中论证《野草》的“存在主义”。本文要考察的就是他怎样实现了这样的论证。
靳丛林刘颖异
关键词:存在主义山田鲁迅研究中国文学研究日本学者
关于《故事新编》被引量:1
2015年
鲁迅在《故事新编》诸作品中追求的主要主题存在于"孤独的实践者"这种人物形象中,这些形象与《呐喊》《彷徨》中的"孤独者"形象系列相比,最大的差别在于他们内心有"对实践的志向"。这一差别既是鲁迅处于激烈论争中的生活方式之体现,也与作品的题材有关。鲁迅没有在现实中获得创造实践者形象的原型,而将创造这种形象的渴望实现在了传说与历史的世界之中。但对传说与历史的古典文本之无法完全信任,也造成了《故事新编》作品在结构上的分裂,从这种分裂中体现的,是鲁迅因为过于激烈的改变现实的欲望而连文学都不能完全相信了的不安。
吉田富夫靳丛林王姗姗
关键词:《故事新编》实践者不安
日本文学童话对民间文学的继承与创造性重建——以小川未明的《红蜡烛与美人鱼》为例
2017年
人鱼传说在日本有着悠久的历史,至江户时代开始进入作家文学领域,并逐渐形成稳定的形象。1921年,作家小川未明在故乡流传的人鱼传说及其他民间文学元素的基础上创作了童话《红蜡烛与美人鱼》,以超现实的童话反映大正时代的社会现实,控诉丑恶的社会与人性。
高洪霞高洪霞
关键词:传说
阅读文学的理由——读藤井省三《村上春树心底的中国》被引量:4
2009年
藤井省三《村上春树心底的中国》构建了从鲁迅到村上春树再到王家卫的影响链条,详尽分析概括了村上春树作品在中国的一些规律性阅读现象。如此宽阔的视野与实精神证,对认识当代人阅读文学的缘由、心态和意义极具启发性。文学所关注的乃是人之心灵,所呼唤的是人的自省,正如村上春树的作品虽然常常被消费社会所利用,但其精神实质却依然是生活在消费社会中的人们强大的反思力量。
李明晖靳丛林
关键词:东亚文学消费社会
鲁迅对“一·二八”事变的反应
2019年
21世纪以来,以网络文章为首,一些人恶搞鲁迅在1932年"一·二八"事变中避居内山书店,是亲日、媚日、汉奸。本文就这个话题做深入探讨,辨析了鲁迅对"一·二八"事变的反应,在重回基本史实的前提上,驳斥、澄清了栽赃鲁迅的一套说辞和其得以流行的原因,最后考察鲁迅对"一·二八"事变反应背后一些独特而人们很少论及的意味。
靳丛林贾天添
关键词:日本情结事变
竹内好的鲁迅研究
素有“竹内鲁迅”之称的竹内好的鲁迅研究,是日本鲁迅研究界的一座“不可逾越的高峰”,战后日本所有的鲁迅研究者都曾或多或少地受到过“竹内鲁迅”的影响。在中国,虽然“竹内鲁迅”也一直为我国学界所关注,但却缺少全面研究“竹内鲁迅...
靳丛林
关键词:竹内好挣扎
文献传递
寻找“鲁迅创造的鲁迅”——木山英雄《野草》研究的启示被引量:3
2013年
当今日本研究中国现代文学的名家木山英雄,在他学术生涯的早年就以一篇《(野草)主体建构的逻辑及其方法——鲁迅的诗与哲学的时代》(以下简称《主体建构》)获得了广泛的赞誉,此文也成为他的代表论文之一。
靳丛林刘颖异
关键词:中国现代文学学术生涯
缅怀恩师刘柏青先生
2016年
三十三年前的1983年,我考入吉林大学中文系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研究生,师从刘柏青、刘中树教授研究中国现代文学。那时柏青师年长,已近天命之年,中树老师正值壮年,还有在1990年代因病逝世的金训敏老师(中文系副主任)。
靳丛林
关键词:硕士研究生当代文学左翼文艺
鲁迅改造国民性思想的由来——加纳治五郎给第一批毕业生讲话的波澜被引量:12
2002年
北冈正子靳丛林
关键词:改造国民性师范回国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