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军
- 作品数:17 被引量:11H指数:2
- 供职机构: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语言文字哲学宗教更多>>
- 语言问题与比较视阈下的中国诗学研究被引量:1
- 2009年
- 随着欧美汉学界中国诗学研究的引介,语言问题首当其冲地被凸显出来,对此,本文立足于中西方几种主要语言论述的双向返观,分别就"形式"、"对话"和"文字"三个层面,提出对于中国诗学中比较研究的思考。
- 韩军
- 关键词:跨语际中国诗学语言
- 文化传统与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中国接受被引量:1
- 2012年
- 就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中国接受的复杂性而言,必须要对其中多元聚合因素加以细致考察。从历史层面看,"接受"乃是随着现实政治社会条件变化,随着知识主体不断调整其角色与位置,面向不同的问题、不同的受众而最终作出的选择;从学理层面看,则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政治现实、中国文化传统相互融合的结果。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建构,既是一个在历史中不断生成其问题指向的过程,也是一个中外文化资源不断交汇生成其理论形态的过程,在多元聚合因素下把两者联系起来进行深入考察,既是总结历史经验的有效方式,也是使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在当代保持活力的必然途径。
- 韩军
-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文化传统知识主体
- 多维视野、空间的拓展与互动——论《文学批评》课程的设置与创新
- 2010年
- 《文学批评》课程教学,不是仅仅传授一系列批评理论知识,而是要能够在此基础上,把批评理论与学生自身的阅读实践结合起来,通过观察批评理论在文本解读中的具体运用,切实对学生提高阅读和分析能力有所帮助,而且,经过这种双向的结合,某种程度上也可以进一步对理论的适用性与恰切性提出思考,促进理论的再思与重构。在这个意义上,要使《文学批评》课程实现创新和深化,也就是指通过合理运用各种教学手段,通过有效扩大教学空间并积极增进师生之间的交流互动,通过建立并深化多维度的文本批评视野,来充分实现本课程的如上特色和功能。
- 韩军
- 关键词:文学批评创新型教学多维度
- 新旧理论交错中的“隐含作者”
- 2011年
- '隐含作者'的概念一经布斯提出,便持续在叙事学界引起广泛关注和热烈讨论,不同理论立场、观念在此不断交接、碰撞。究其原因,布斯建立这一概念,所立足的乃是其一贯的融通的修辞学立场,并对当代学术构成了多个层面的反思与对话:其一,'隐含作者'以其中介性,打破了西方理论要素式进程中的彼此分隔的局面,而构成完整的作者、文本、读者的交流情境;其二,'隐含作者'以其动态性,充分展现了叙事文意义生成过程中的丰富性与复杂性;其三,'隐含作者'以其伦理性,又在后现代氛围中,张扬了传统修辞学意义上的人文价值与人文理想,从而始终以思想的高度保持对于现实的关注。就此而言,这一概念对于我们更为深入地思考叙事理论乃至文学理论建构都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 韩军
- 关键词:隐含作者修辞学伦理
- 东方之作为“他者”及其反思
- 2010年
- 作为当下中西文化交流中某些问题的投射,萨义德东方学中的学术发现和相应困难尤需要得到深刻反思,东方作为小写他者所带来的客体化、同质化、差异化研究倾向,以及西方作为大写他者所激发出的功利化、依附化、技术化的学术症候,都是亟需面对和解决的问题。
- 韩军
- 关键词:东方学他者小写话语
- 跨越中西与双向反观——海外中国文论研究反思被引量:3
- 2008年
- 对于海外中国文论研究,不仅要从学理层面来把握其基于自身传统及思维来看待中国文学及文论,还应借此反观我们自身的研究,并与之建立某种积极有效的对话与交流,在此双向反观的视野中,梳理与比较具体文论观念,并深入思考其研究立场、文化构成以及理论意识等更为根本性的层面。
- 韩军
- 关键词:中国文论西方文论文本化宇文所安
- 内部“语言”模式的运用及其突破——宇文所安唐诗史研究中的“诗学”及其批评
- 宇文所安(Stephen Owen),是美国当代著名的汉学家,现任教于哈佛大学东亚系、比较文学系,他还是以汉学研究获得哈佛学院教授殊荣的极少数美国学者之一。他受中国学界的关注,首先来自于他的唐诗史研究。从《初唐诗》、《盛...
- 韩军汤文辉
- 文献传递
- 欧美汉学界中国诗学研究形态学论略——以叶维廉中国诗学研究为例被引量:1
- 2011年
- 中国学界对于海外汉学研究的关注,在以往大量译介的基础上,尤需要进入更为深入的研究层面。就欧美汉学界的中国诗学研究来看,对于相关成果,我们既不能简单否定,也不能一味依附,而是应该根据其自身特色建立相应的研究格局。本文提出'形态学'的思路,从总体和个体两个层次,对于相关研究中的问题加以梳理,探究其研究何以如此的深层原因,并在此基础上,为本土学界的中国诗学研究提供必要参照。
- 韩军
- 关键词:中国诗学形态学
- 论《汉书·艺文志·诗赋略》中的文体意识
- 2013年
- 《汉书·艺文志·诗赋略》就中国古代文体研究而言,是一篇极重要的文字。虽然限于文献,有些问题只能依据有限资料予以推论,但从中亦可以明确:《诗赋略》中的诗、赋分体主要来自传统诗学的说法,以合乐与否为标准;赋分四类则体现出辞赋创作新的特色,以赋家语言风格及学术渊源为区分依据;相关论述,都直接影响到后世文体观念的建立。
- 韩军
- 关键词:文体
- 中西比较与古典审美文化的现代接通——评李春青先生的新著《道家美学与魏晋文化》
- 2009年
- 说起魏晋,很容易让人联想到所谓"超然物外"、"飘逸潇洒"的魏晋风度,不过印象归印象,进入到学术研究领域,则往往会有不同的视角不同的评判,而这些又与研究者特定的问题意识紧密关联。如《世说新语》,其史学的"记言记事"的面目背后。
- 韩军
- 关键词:魏晋风度道家美学魏晋玄学魏晋六朝生命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