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韩应超

作品数:16 被引量:122H指数:7
供职机构: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卫生局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6篇医药卫生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6篇脊柱
  • 5篇腰椎
  • 5篇手术
  • 5篇微创
  • 4篇生物力学
  • 4篇椎间孔
  • 4篇外科
  • 4篇螺钉
  • 3篇韧带
  • 3篇融合术
  • 3篇上颈椎
  • 3篇枢椎
  • 3篇椎骨
  • 3篇寰椎
  • 3篇寰椎骨折
  • 3篇外科手术
  • 3篇内固定
  • 3篇颈椎
  • 3篇机器人
  • 3篇脊柱外

机构

  • 15篇同济大学附属...
  • 2篇上海大学
  • 1篇温州医学院
  • 1篇同济大学

作者

  • 16篇谭军
  • 16篇韩应超
  • 9篇李立钧
  • 8篇杨明杰
  • 7篇潘杰
  • 5篇麻彬
  • 4篇王善金
  • 3篇郭松
  • 2篇张东升
  • 2篇王强
  • 2篇麻斌
  • 1篇曾诚
  • 1篇滕红林
  • 1篇吴德升
  • 1篇严浩然
  • 1篇亓东铎
  • 1篇祝建光
  • 1篇罗科锋
  • 1篇崔健
  • 1篇张靖杰

传媒

  • 5篇中国脊柱脊髓...
  • 4篇中国矫形外科...
  • 2篇中华创伤骨科...
  • 1篇中华骨科杂志
  • 1篇中国骨与关节...
  • 1篇组织工程与重...

年份

  • 1篇2019
  • 1篇2018
  • 2篇2017
  • 3篇2015
  • 1篇2014
  • 5篇2013
  • 3篇2012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2例后路寰椎侧块螺钉内固定治疗不稳定性寰椎骨折的远期疗效观察被引量:8
2017年
据报道.成人寰椎骨折占颈椎损伤的2%-13%,占全部脊柱损伤的1%~2%,多由外伤如车祸、高处坠落伤、跳水等引起。寰椎骨折伴寰椎横韧带断裂为不稳定性寰椎骨折,可造成脊髓、椎动脉等进一步受损,因此尽早恢复枕颈部解剖结构及颈椎稳定性十分重要。目前针对不稳定性寰椎骨折的治疗尚无统一标准。非手术治疗主要包括持续颈椎牵引、费城颈围、头颈胸石膏固定、Halovest支架等,
张岩韩应超李立钧杨明杰潘杰滕红林谭军
关键词:寰椎骨折远期疗效观察侧块螺钉后路
机器人在脊柱外科手术中的研究进展
如今,医用机器人越来越多的应用到了外科手术中,机器人手术操作的精确性、稳定性已经得到广泛的认可,特别是在泌尿外科、心胸外科、以及神经外科等领域进行了一定的临床应用。脊柱外科也是机器人辅助手术的理想区域,虽然在最近10年,...
韩应超谭军
文献传递
机器人在脊柱外科手术中的研究进展被引量:3
2012年
如今,医用机器人越来越多的应用到了外科手术中,机器人手术操作的精确性、稳定性已经得到广泛的认可,特别是在泌尿外科、心胸外科以及神经外科等领域进行了一定的临床应用。脊柱外科也是机器人辅助手术的理想区域,虽然在最近10年,脊柱外科手术机器人有了很大的发展,在临床手术中取得了初步成功,但脊柱外科手术机器人还处在起步阶段,对脊柱外科手术机器人的优势和不足应做出适当的评估。
韩应超谭军
关键词:机器人脊柱外科
经皮椎间孔镜定位穿刺技术及导航辅助设备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9
2017年
经皮椎间孔镜技术属于脊柱微创外科中的内窥镜辅助技术,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恢复快、对脊柱稳定性影响小、局麻下操作等优点。安全准确的定位穿刺是经皮椎间孔镜技术的核心步骤,是决定手术难度和术后临床效果的关键因素之一。目前临床上使用的C型臂X线机透视引导下穿刺,不能提供准确的穿刺深度及穿刺旁开角等参数,定位穿刺过程中需要术者将有限的信息进行整合,对术者的空间思维能力和手术经验提出了较高的要求。经皮椎间孔镜技术的学习曲线陡峭,年轻医生往往因缺乏良好的空间想像能力和临床穿刺操作经验,导致定位穿刺困难、手术时间延长、多次穿刺增加患者痛苦且增加术者和患者的辐射暴露量、增大硬膜囊及神经根损伤风险,甚至造成手术失败的后果。如何快速、准确、安全的定位穿刺仍是目前临床工作中急需解决的难点之一。国内外学者在探索安全精确且简便易行的定位穿刺技术方面做了很多工作,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经皮椎间孔镜技术的发展与推广。为便于更多脊柱外科医生掌握这项技术,笔者结合国内外最新研究进展就经皮椎间孔镜定位穿刺技术及导航辅助设备做如下综述。
何凡李新华韩应超张云帆胡舟扬闫帅峰谭军
关键词:穿刺技术椎间孔导航脊柱微创外科定位穿刺C型臂X线机
腰椎终板Modic改变的影响因素及临床治疗进展被引量:4
2015年
椎体软骨终板分为骨性终板和软骨终板,其作用非常重要,对维持脊柱的整体以及椎间盘的功能有重要的意义,研究表明终板的生物力学和生物化学特性的改变容易引起椎间盘退变相关疾病[1~3]。腰椎终板及终板下骨质在MRI上的信号改变被称为Modic改变,其发生率正常人群中为6%,腰背痛人群中为40%[4],
王善金韩应超谈爱红麻彬赵卫东吴德升谭军
关键词:终板MODIC退变性疾病腰痛患者
早期跟腱修复强度-196具尸体标本生物力学数据分析被引量:1
2013年
据统计,每年在10万人中有6人会由于各种外伤导致跟腱断裂,其中以中老年人居多。目前对跟腱断裂的治疗是进行保守治疗还是手术治疗尚存在很大争议。对于保守治疗来说有许多不足:患者需要长期制动,恢复相对较慢,并且在损伤后6个月内有再次断裂的风险。
韩应超谭军SadoghiRossoValderrabano
关键词:跟腱断裂生物力学尸体标本保守治疗中老年人
机器人在脊柱外科手术中的研究进展
韩应超谭军
椎间孔镜减压套件治疗腰椎管狭窄症被引量:8
2018年
[目的]创制经皮椎间孔镜治疗老年腰椎管狭窄症的减压套件,提高手术效率、安全性以及手术适应范围,初步临床可行性验证。[方法]临床操作中,均行经皮穿刺椎间孔镜白氏技术(broad easy immediate surgery,BEIS)治疗。创制的减压套件包括外径8.4 mm、内径7.5 mm外层工作套管、外径7.5 mm、内径6.7 mm椎间孔镜镜外可视1/4环锯以及6.0 mm旋转直径装配式经椎间孔镜刮勺。[结果]可视镜外锯和刮勺都是在镜头监视的视野下工作,手感明确且效率极大提高,在32例已实施的操作中没有发生神经损害问题。[结论]经皮椎间孔镜BEIS技术下使用椎间孔镜减压套件治疗腰椎管狭窄症创伤小,操作效率提高、安全性提高以及手术适应范围扩大,经临床验证效果确实。
谭军王凯祝恺李立钧杨明杰潘杰王善金韩应超祝建光麻彬
关键词:腰椎管狭窄
椎弓根皮质骨轨迹螺钉技术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5
2019年
椎弓根螺钉技术因其具有良好的固定强度,目前广泛运用于脊柱外科手术中。术后螺钉的松动、拔出是其常见并发症,尤其是在骨质疏松患者中发病率更高。对此,Santoni等提出了皮质骨轨迹螺钉技术,相较传统椎弓根螺钉具有抗拔出力大、创伤小等特点。由于其特殊的置钉轨迹(自内而外、由下而上)可降低血管、神经损伤的概率,置钉安全性更高。因此,皮质骨轨迹螺钉技术可以为脊柱外科手术提供一种新的治疗方法。
童金玉李新华晏美俊韩应超谭军
关键词:椎弓根螺钉内固定骨质疏松微创手术
寰椎骨折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5
2013年
寰椎骨折约占上颈椎损伤的25%,颈椎损伤的3%-13%,脊柱损伤的1-3%-2%。由于寰枢椎间无椎间盘,关节囊薄弱,韧带是稳定寰枢关节的主要结构。寰椎骨折合并横韧带断裂是不稳定的寰椎骨折,危险性较高,治疗难度大,受到学者们的广泛关注。近年来,对寰椎骨折的基础研究及临床诊治有较大的进展,现就近年的文献资料作一综述。1寰椎骨折的损伤机制及生物力学特点寰椎位于枕骨与枢椎之间,稳定性主要依靠枕一寰一枢间的韧带结构和覆膜共同维持。寰椎横韧带是枕颈部最厚、最强有力的韧带,是维持寰枢关节稳定的最主要结构,横韧带与寰椎前弓共同完成对枢椎齿状突的运动限制,从而保持寰枢椎在生物力学上的稳定性。
韩应超李立钧谭军
关键词:寰椎骨折横韧带断裂生物力学特点上颈椎损伤枢椎齿状突韧带结构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