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成像
  • 1篇动脉
  • 1篇血管
  • 1篇血管成像
  • 1篇肿瘤
  • 1篇椎体
  • 1篇椎体病变
  • 1篇椎体肿瘤
  • 1篇良恶性
  • 1篇脑血
  • 1篇脑血管
  • 1篇静脉
  • 1篇恶性
  • 1篇MRI
  • 1篇病变
  • 1篇磁共振

机构

  • 2篇大连医科大学...

作者

  • 2篇韩玉成
  • 2篇郎志谨
  • 1篇宁殿秀
  • 1篇伍建林
  • 1篇宋清伟
  • 1篇孙丕通
  • 1篇杜敏安
  • 1篇赵炳纯
  • 1篇刘爱莲
  • 1篇王霞
  • 1篇袁越
  • 1篇张健
  • 1篇王绍武

传媒

  • 1篇中国医学计算...
  • 1篇CT理论与应...

年份

  • 2篇1996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MRI对良恶性椎体疾病的鉴别诊断被引量:2
1996年
目的:提出良恶性椎体疾病的鉴别要点。材料和方法:本组106例,其中40例恶性椎体病变和66例良性椎体病变,经病理、临床及随访证实。设备采用美国GE公司1.5Tsigna成像仪。常规行自旋回波T1加权,快速自旋回波T2加权,梯度回波T2*加权,矩阵256×192,层厚4.0mm,间隔1.0mm。结果:晕征(30%)、靶征(27.5%)T1WI椎间盘信号增高(7.5%)、跳跃征(40%)、椎弓根破坏(80%)、椎旁软组织肿物(40%),常见于恶性椎体病变。T1WI椎体信号增高(4.55%)、平行于终板的带状异常信号(12.12%)、椎体碎裂并椎间盘突出(或脱出)(19.71%)、椎间盘破坏(21.21%)、椎间隙变窄(33.33%)、常见于良性椎体病变。椎基底静脉消失征不能作为鉴别诊断的要点。结论:磁共振椎体成像征象多。MRI用于鉴别良恶性椎体疾病具有重要作用。
王霞王绍武伍建林韩玉成郎志谨谢大军
关键词:椎体肿瘤椎体病变MRI成像
磁共振脑血管成像方法的价值探讨
1996年
本文作者通过对123例病人同时进行3DMTTOF(三维磁化传递对时间飞逝法)和3DPC(三维相位对比法)、磁共振脑血管成像(MRA),对21例患者同时进行了3DMTTOF及3DTOF(三维时间飞逝法)、脑血管成像,将它们对未稍小血管,颈外动脉,静脉显示程度相比较,并进行统计学分析,从而得出了3DMTTOF法较普通3DTOF法及3DPC法在大脑中动脉岛叶分支、大脑后动脉的顶枕支,距状裂支的显示程度上优越,而且对静脉窦的抑制,颈外动脉及皮层静脉的抑制方面均优于后两者,并对在动脉瘤及动静脉畸形的诊断价值方面进行了探讨。提示3DMTTOF对小的动静脉畸形、海绵状血管瘤、小动脉瘤的诊断方面较3DPC优越。3DPC法对较大的动静脉畸形显示较好,对近年用于临床的MTTOF法血管成像术的机理进行了探讨。指出这是一项新的磁化递抑制技术,应用于MRA取得了较好的效应。
袁越郎志谨刘爱莲韩玉成宋清伟杜敏安宁殿秀张健孙丕通赵炳纯
关键词:磁共振血管成像动脉静脉脑血管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