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韩琤波

作品数:51 被引量:184H指数:9
供职机构: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辽宁省高等学校杰出青年学者成长计划辽宁省科技厅科技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40篇期刊文章
  • 10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50篇医药卫生
  • 1篇化学工程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20篇细胞
  • 19篇肺癌
  • 16篇肿瘤
  • 13篇小细胞
  • 11篇细胞肺癌
  • 11篇小细胞肺癌
  • 11篇非小细胞
  • 10篇非小细胞肺癌
  • 9篇基因
  • 9篇放疗
  • 8篇线粒体
  • 7篇胃癌
  • 6篇受体
  • 6篇突变
  • 6篇晚期
  • 6篇腺癌
  • 6篇线粒体DNA
  • 6篇癌细胞
  • 6篇EGFR
  • 5篇单抗

机构

  • 49篇中国医科大学
  • 8篇中国医科大学...
  • 1篇广东省人民医...
  • 1篇德克萨斯大学
  • 1篇复旦大学附属...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上海市肺科医...
  • 1篇苏州大学
  • 1篇武汉大学
  • 1篇四川大学华西...
  • 1篇武警总医院
  • 1篇天津医科大学
  • 1篇中南大学
  • 1篇南方医科大学...

作者

  • 51篇韩琤波
  • 30篇马洁韬
  • 17篇邹华伟
  • 14篇张树玲
  • 11篇孙丽
  • 9篇李凡
  • 9篇黄乐天
  • 8篇赵健竹
  • 7篇辛彦
  • 6篇周洋
  • 5篇荆薇
  • 5篇孙鑫
  • 5篇孙婧
  • 5篇熊志成
  • 4篇李晓晗
  • 4篇毛晓韵
  • 3篇王小松
  • 3篇贾明轩
  • 3篇刘洋
  • 3篇吴东瑛

传媒

  • 5篇中国医科大学...
  • 3篇世界华人消化...
  • 3篇中国肿瘤临床
  • 3篇中国肺癌杂志
  • 2篇肿瘤研究与临...
  • 2篇现代肿瘤医学
  • 2篇疑难病杂志
  • 2篇中国实用乡村...
  • 2篇中华肿瘤防治...
  • 2篇中华临床医师...
  • 1篇中国肿瘤临床...
  • 1篇胃肠病学
  • 1篇肿瘤防治杂志
  • 1篇临床误诊误治
  • 1篇山西医药杂志
  • 1篇中华病理学杂...
  • 1篇实用肿瘤杂志
  • 1篇肿瘤防治研究
  • 1篇肿瘤
  • 1篇癌症

年份

  • 3篇2020
  • 4篇2018
  • 5篇2017
  • 4篇2016
  • 9篇2015
  • 2篇2013
  • 1篇2012
  • 5篇2011
  • 5篇2010
  • 2篇2009
  • 2篇2008
  • 1篇2007
  • 3篇2006
  • 1篇2005
  • 2篇2004
  • 1篇2003
  • 1篇2002
5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与晚期结直肠癌EGFR单克隆抗体靶向药物选择相关的分子标志物
2011年
对于转移性结直肠癌而言,如何在标准化疗的基础上进行个体化靶向治疗是目前关注的热点。KRAS基因突变被认为是转移性结直肠癌对抗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单克隆抗体(anti-EGFR monoclonal antibody,anti-EGFR)靶向治疗反应不佳的独立预测因素。35%~45%的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存在KRAS基因的突变,且对anti-EGFR治疗抵抗;同时只有50%的野生型KRAS患者对anti-EGFR治疗有效,提示EGFR下游信号通路其他分子的激活和变异可能影响了其治疗反应。EGFR依赖的2条主要信号通路RAS-RAF-MAPK和PI3K-PTEN-AKT均与anti-EGFR治疗失败有关。EGFR基因拷贝数(gene copy number,GCN)增加与结肠癌anti-EGFR的疗效相关,但EGFR GCN增加并不意味着EGFR蛋白表达增加,且EGFR表达与anti-EGFR疗效无相关性。在野生型KRAS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中增加对BRAF和PIK3CA基因突变以及PTEN基因表达缺失的检测可能有助于筛选anti-EGFR抵抗患者。本研究对近年来转移性结直肠癌研究中所涉及的疗效预测和预后分子标志物进行综述,以进一步指导转移性结直肠癌的个体化分子靶向治疗。
李凡韩琤波马洁韬
关键词:结直肠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分子标志物KRAS基因
唑来膦酸与吉西他滨体外协同抑癌作用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
2015年
肺癌是中国发病率和病死率最高的恶性肿瘤,其中非小细胞肺癌(NSCLC)约占肺癌总发病率的80%,初次就诊约2/3为不可手术局部晚期或转移性NSCLC,有效的治疗方法有限,预后极差[1]。尽管现在的治疗手段不断发展,生存率提高的还是很少。化疗是目前晚期NSCLC最重要的全身治疗手段。
周洋荆薇马洁韬张树玲邹华伟韩琤波
关键词:抑癌作用吉西他滨唑来膦酸晚期NSCLC非小细胞肺癌体外
非小细胞肺癌原发灶和转移灶EGFR和KRAS状态比较的meta分析被引量:10
2010年
背景与目的非小细胞肺癌EGFR和KRAS基因状态对肺癌一线靶向治疗的选择尤为关键,而原发肿瘤和转移瘤之间可能存在不同的EGFR和KRAS基因状态。本研究旨在系统评价比较配对的原发肺癌灶和转移灶EGFR和KRAS基因状态以指导临床实践。方法通过Pubmed数据库检索所有符合检索条件的文献,末次检索日期2010年5月10日,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进一步筛选。采用meta分析方法比对肺癌原发灶和转移灶中EGFR基因突变、扩增、EGFR蛋白表达和KRAS基因突变状态之间的差异。结果 14篇文献纳入meta分析,具有配对的原发灶和转移灶,598例vs598例。原发灶中EGFR蛋白表达和KRAS基因的突变频率高于转移灶,RR分别为1.13(95%CI:0.98-1.31,P=0.09)和1.39(95%CI:0.95-2.03,P=0.09)。转移灶中EGFR的基因拷贝数高于原发灶,RR=0.74(95%CI:0.53-1.02,P=0.06)。EGFR基因在原发灶和转移灶中的突变频率无统计学差异(P=0.31)。原发灶和转移灶基因状态不一致率分别为:EGFR突变率为17.09%;EGFR扩增率为27.07%;EGFR蛋白表达率为27.84%;KRAS突变率为25.91%。结论肺癌原发灶和相应转移灶中EGFR基因突变较KRAS基因状态更为稳定,原发灶中KRAS基因突变更能反映肺癌周身癌灶KRAS基因特征,单独对转移灶做KRAS状态分析可能会引入更多抵抗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治疗的患者。联合检测原发灶中EGFR和KRAS基因突变可作为肺癌靶向治疗的疗效预测指标。
韩琤波邹华伟马洁韬周洋赵健竹
关键词:肺肿瘤原发灶转移灶表皮生长因子受体KRAS
结直肠癌原发灶和转移灶KRAS基因状态比较的Meta分析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 KRAS基因突变是抗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治疗抵抗的重要预测因子,本文系统评价比较配对的转移性结直肠癌(mCRC)原发灶和转移灶KRAS基因状态以指导临床实践。方法通过PubMed和CNKI数据库检索所有符合检索条件的文献,末次检索日期为2010年5月30日,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进一步筛选。采用Meta分析方法比较mCRC原发灶和转移灶中KRAS基因突变之间的差异。结果 11篇文献纳入Meta分析,553例患者配对有原发灶和非淋巴结转移灶。原发灶中KRAS基因的突变频率与转移灶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5.62%vs.37.25%,OR=0.93,95%CI0.73~1.19,P=0.57)。原发灶和转移灶KRAS基因突变不一致率为7%(0~14%)。结论 mCRC患者原发灶和转移灶中KRAS基因突变具有高度一致性,无论原发灶或非淋巴结转移灶KRAS基因突变都可作为EGFR单克隆抗体治疗选择靶标的组织来源。由于转移淋巴结KRAS突变的高度异质性,转移淋巴结并不适合用作突变检测分析。
李凡韩琤波马洁韬吴红
关键词:结直肠肿瘤META分析原发灶转移灶
恩度腔内灌注治疗恶性浆膜腔积液的疗效及安全性的病例对照研究被引量:3
2018年
目的分析恩度单药及恩度联合卡铂腔内灌注治疗恶性浆膜腔积液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1月至2016年11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收治的经恩度单药或恩度联合卡铂腔内灌注治疗恶性浆膜腔积液7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42例、女36例,年龄62(17~78)岁。根据治疗方式将患者分为两组:恩度联合卡铂治疗组(联合用药组)33例,其中男15例、女18例,年龄56(17~66)岁;恩度单药治疗组(单药组)45例,其中男27例、女18例,年龄63(38~78)岁。分析并比较两种治疗方法的疗效及安全性。结果联合用药组和单药组有效率分别为75.8%和6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35)。两组在生活质量改善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13)。在不良反应方面,单药组乏力、骨髓抑制和消化道反应的发生率明显低于联合治疗组(P=0.006,0.000,0.017)。联合用药组与单药组中位疾病进展时间(TTP)分别为171 d、143 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0)。结论恩度联合卡铂或恩度单药腔内灌注治疗恶性浆膜腔积液均具有较好的疗效和耐受性,对于体力状态差不能耐受铂类灌注者,可给予恩度单药灌注治疗。
张树玲马洁韬赵健竹孙丽荆薇周洋黄乐天韩琤波
关键词:恩度卡铂恶性浆膜腔积液腔内灌注
MtDNA缺失的人肺癌ρ~0 A549细胞系构建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诱导建立线粒体DNA(mitochondrial DNA,mtDNA)缺失的肺癌A549细胞系(ρ0A549)以探究mtDNA与肿瘤发生和治疗敏感性的关系。方法将A549细胞培养于含50ng/ml溴化乙锭(ethidium bromide,EB)、100μg/ml丙酮酸钠和50μg/ml尿嘧啶1640细胞培养液中传代培养,利用光镜、电镜和PCR方法鉴定ρ0A549细胞系构建的真实性。结果 RT-PCR结果显示,未经EB等处理的A549细胞可同时扩增出定位于mtDNA的1528bp片段和位于核DNA上的18SrDNA的559bp片段,而经EB等处理后的A549细胞RNA反转录只能扩增出定位于mtDNA的1528bp片段。光镜下,ρ0A549细胞形态呈成拉长枝状,明显不同于EB未处理A549细胞的多角形状。ρ0A549细胞传代时间为5d。在诱导成功后继续传代约20代时,细胞生长开始出现迟滞,传代时间大于7d。结论成功建立缺乏mtDNA的人肺癌ρ0A549细胞系,为进一步研究线粒体和mtDNA与肿瘤发生之间的关系提供了方法。
韩琤波马洁韬周洋李晓晗王小松李凡邹华伟
关键词:线粒体DNA肺肿瘤细胞系
兆伏级锥形束CT在鼻咽癌调强放射治疗中的临床应用研究被引量:9
2010年
目的评估兆伏级锥形束CT(CBCT)图像引导鼻咽癌调强放射治疗(IMRT)摆位误差和计划靶体积(PTV)的边界。方法采用头颈肩热塑体膜固定体位,对22例鼻咽癌患者设计IMRT逆向调强放疗计划,采用西门子ONCOR直线加速器配备的MVision兆伏级CBCT容积成像并与计划CT图像进行三维方向(左右、头脚、前后)匹配,获取前5次放射治疗摆位误差调整前和调整后的CBCT数据,分析摆位误差及PTV外扩边界。结果 22例患者三维方向摆位误差分别为左右(-0.03±1.68)mm、头脚(0.17±2.03)mm和前后(0.28±2.15)mm。摆位误差调整后与调整前相比在三维方向均有降低,并且有统计学差异(P<0.05)。5次CBCT分次间摆位误差在三维方向上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摆位误差调整前PTV外扩边界,左右2.78mm,头脚3.22mm,前后3.46mm。摆位误差调整后PTV外扩边界,左右1.74mm,头脚1.94mm,前后2.13mm。结论鼻咽癌各个方向的计划靶区边界小于4mm,采用兆伏级CBCT技术对鼻咽恶性肿瘤IMRT治疗分次间摆位误差的纠正和PTV边界的评估对提高鼻咽癌IMRT治疗的精度有重要意义。
韩琤波贾明轩张旭邹华伟
关键词:鼻咽癌调强放射治疗锥形束CT摆位误差图像引导
小细胞肺癌术后基于淋巴结分期胸部放疗临床意义的系统评价与Meta分析
张树玲韩琤波
小细胞肺癌术后不同淋巴结分期放疗的临床意义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小细胞肺癌(SCLC)患者术后放疗价值仍不明确,本研究旨在探讨放疗对术后淋巴结分期为N0、N1、N2(p N0、p N1、p N2期)的SCLC患者的治疗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05年9月至2014年1月55例手术治疗后淋巴结分期为p N0、p N1、p N2期的SCLC患者的临床资料,应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Log-rank检验两组生存差异,Cox回归模型分析术后放疗对SCLC预后的影响。结果术后放疗组与未放疗组对比,1、2、3年局部复发率有统计学差异(0 vs 21.7%、56.2%vs 69.6%、87.5%vs 95.7%,P=0.010);中位总生存期(OS)无统计学差异(35个月vs 36个月,P=0.730);中位无疾病生存期(DFS)有统计学差异(26个月vs 18个月,P=0.014)。根据术后不同淋巴结分期,p N1、p N2期中位DFS及p N2期中位OS放疗组与未放疗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而p N0期的中位OS、DFS及p N1期中位OS放疗组与未放疗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多因素分析显示,有无放疗(HR=0.504,P=0.044)及淋巴结分期(HR=0.254,P=0.002)是影响术后患者DFS的独立因素,而术后淋巴结分期是影响患者OS的独立因素(HR=0.208,P=0.001)。结论放疗能明显降低SCLC术后患者局部复发率,改善术后p N1、p N2期患者的DFS,同时延长p N2期患者的OS。对于术后淋巴结阴性SCLC患者,术后放疗对提高患者生存期无益。
张树玲马洁韬韩琤波
关键词:小细胞肺癌术后淋巴结分期
胃癌线粒体DNA拷贝量的变化被引量:17
2004年
目的:通过比较线粒体基因组(mitochondrialDNA,mtDNA)拷贝数在胃癌和癌旁胃黏膜组织间的差异,阐述mtDNA与胃癌发生的关系.方法:PCR分别扩增胃癌组织和癌旁胃黏膜组织各20例共40个样本的线粒体D-loop两个高变区HV1(hypervariableregion)和HV2;并以核基因组的β-actin作为定量标准物.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polyacrylamidegelelectrophoresis,PAGE)银染比较mtDNA拷贝数在癌和正常组织间的差异.结果:HV1和HV2拷贝量(用β-actin标准化)在胃癌组织和癌旁组织间有显著的差异(P<0.01);其拷贝量与组织类型,癌组织浸润深度未发现有统计学联系(P>0.05);而与核内一些重要的酶:碱性磷酸酶(AKP)、环腺苷酸磷酸二脂酶(cAMP-PDE)和环鸟苷酸磷酸二脂酶(cGMP-PDE)表达有一定关系(P<0.05).结论:胃癌的发生与胃上皮细胞内mtDNA量的减少有着密切的关系.有望成为一种新的肿瘤分子标志物.
韩琤波李凡杨雪飞毛晓韵吴东瑛辛彦
关键词:胃癌线粒体DNA胃黏膜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