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顾习龙

作品数:26 被引量:31H指数:3
供职机构:江苏食品药品职业技术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经济管理政治法律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23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5篇文化科学
  • 4篇经济管理
  • 4篇政治法律
  • 3篇哲学宗教
  • 1篇社会学

主题

  • 9篇教育
  • 6篇大学生
  • 5篇道德
  • 5篇舆论
  • 5篇政治
  • 5篇思想政治
  • 5篇网络舆论
  • 4篇大学生网络
  • 4篇学生网络
  • 4篇舆论危机
  • 4篇政治教育
  • 4篇治教
  • 4篇社会主义
  • 4篇思想政治教育
  • 4篇资本
  • 3篇道德教育
  • 3篇德教
  • 3篇主义
  • 3篇网络舆论危机
  • 3篇高校

机构

  • 15篇江苏食品职业...
  • 11篇苏州大学
  • 3篇江苏食品药品...
  • 1篇江苏理工学院

作者

  • 25篇顾习龙
  • 2篇朱炳元
  • 2篇张蓓
  • 1篇徐华庭
  • 1篇刘小刚
  • 1篇吴一凡
  • 1篇何涛

传媒

  • 4篇经济与社会发...
  • 3篇沧州师范学院...
  • 1篇理论导报
  • 1篇云南行政学院...
  • 1篇太原教育学院...
  • 1篇贵州师范大学...
  • 1篇前沿
  • 1篇现代财经(天...
  • 1篇河南职业技术...
  • 1篇中国矿业大学...
  • 1篇江西科技师范...
  • 1篇现代教育科学...
  • 1篇保定师范专科...
  • 1篇教书育人(高...
  • 1篇长春教育学院...
  • 1篇金融教育研究
  • 1篇重庆城市管理...
  • 1篇河北民族师范...

年份

  • 1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 2篇2013
  • 4篇2012
  • 4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7
  • 2篇2006
  • 2篇2005
  • 2篇2004
  • 3篇2003
2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法治视域下网络群体性事件及其化解路径选择
2016年
当前我国的社会结构体系变化深刻,网络群体性事件时有发生。认知网络群体性事件并有效化解,成为完善公共行政运行机制,构建法治社会的重要任务。从法治视域看,网络群体性事件发生的原因在于:部分官员法治意识淡薄、权力异化;政府信息公开不完善、部分行政行为缺位越位;公共理性缺失。提高官员的法治思维、培育民众的法治精神、扩大协商民主是化解网络群体性事件的有效路径。
顾习龙
关键词:网络群体性事件法治化解
论资本负外部性与公共权力的异化及其治理被引量:1
2012年
在市场经济中,资本和公共权力都是配置资源的手段。资本与公共权力从社会的不同层次,以不同形式对资源进行配置,二者具有互补性。但资本负外部性和"政府主导"经济社会发展的模式易导致公共权力的异化,资本与公共权力的媾和、公共权力的寻租、强势资本利益集团的出现,滋生了公共权力的制度性腐败,阻碍了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因此,制约公共权力的异化需要规范资本权力,科学公共权力的顶层设计,构建公民社会,以权利制约权力。
顾习龙朱炳元
关键词:公共权力异化
自由、责任、公正:应对网络舆论危机的伦理原则——基于黄浦江死猪漂浮事件的思考
2013年
网络舆论危机是就网络舆论非理性的偏激所可能引起的破坏性舆论倾向而言,其本质是公民对公平、正义的追求。在应对网络舆论危机过程中,要秉持以及时、客观、正当为核心的自由原则,以负责、问责、反馈为核心的责任原则,以完善、深化、促进为核心的公正原则。在处置网络舆论危机的具体实践路径中,要强化政府主导意识,正确引导网络舆论;加强网络伦理建设,提升网民道德修养;拓宽信息来源渠道,创新网络参政问政。在政府、媒体和网民的共同努力下,有效发挥网络舆论应有的功能和作用,构建和谐的网络舆论环境,创造良好的公共网络话语空间,以促使其更好地为实现中国梦的目标服务。
刘小刚何涛顾习龙
关键词:公正网络舆论危机伦理原则
确立学生主体性是“两课”教育的基本理念被引量:1
2003年
高校"两课"教育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两课"教育要尊重学生的意识,确立其主体性地位。在认识论上,要改变理性主义的机械式教育方式,运用建构主义的基本理论,重视学生个体的发展,完成其经验的重组与价值实现。在个体特征上,强调使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学习者能以不同的方式最大限度地享受教育。在教学方法上,教师积极地与学生对话,用心灵、用理解塑造学生完美的人格。在课程文本的理解上,教师对文本的解读,在于帮助学生把文本的意义变成学生自身的理解。
顾习龙
关键词:教育主体性
网络舆论危机对大学生思想道德的影响及教育对策
2011年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网络舆论对社会生活产生了广泛影响,网络舆论的非理性状况呈现蔓延之势,导致网络舆论危机的生成。网络舆论危机对大学生的思想道德产生了一些不容忽视的负面影响。文章对这些负面影响进行了分析,并从思想道德教育的角度出发,提出应对这些影响的对策建议。
张蓓顾习龙
关键词:网络舆论危机思想道德教育
后现代主义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的启示
后现代主义作为西方社会和文化的革命性激变的产物,不仅成为当前西方社会理论界的焦点和时兴的话题,成为一个时代特征的概括,而且其所体现的超二元对立的思维方式对解构现代理性发生了深远的影响.后现代主义向人类社会所因习的教育传统...
顾习龙
关键词:后现代主义教育主体教育过程教育文本
文献传递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文本的再认识
2005年
在传统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并没有凸显出“文本”这一中间环节。因此,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有必要对文本进行新的解读和再认识。
顾习龙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文本
从马克思“人”的理论视域诠释当代人发展的悖论被引量:1
2010年
当今的中国正处于转型时期,市场经济发展也造成了人的"物化"、"异化"。人的生存与发展的当代性质及矛盾需要运用马克思"人"的发展思想对人的困惑进行辩证地分析。马克思对人的关照是以"现实的个人"为思想起点,以人的"生存实践性"为基础,以"资本的非人化"为思想核心,以人的全面自由发展为思想归宿。认真梳理和研究马克思"人"的发展思想对实现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顾习龙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与毛泽东思想被引量:1
2009年
探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进程中各具特征、一脉相承的理论体系,这有助于正确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发展。
顾习龙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毛泽东思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大学生网络舆论的裂变与整合被引量:1
2013年
大学生网络舆论是其对焦点问题所展现出的信念、态度、意见和情绪表现的综合。网络舆论的"微时代"、网络文化的多元化、网络的开放性和隐匿性与大学生的个性化特征和主体性意识、核心文化基因的裂变等多种因素的发酵、分解导致大学生网络舆论的裂变。发挥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对大学生网络舆论的整合作用,引导其网络舆论的走向,促进其网络舆论的科学理性,有利于大学生网络舆论生态的健康发展。
顾习龙
关键词:裂变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