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顾克洲

作品数:13 被引量:9H指数:2
供职机构:浙江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卫生厅资助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自然科学总论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1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 1篇自然科学总论

主题

  • 5篇人轮状病毒
  • 5篇轮状
  • 5篇轮状病毒
  • 5篇病毒
  • 3篇细胞
  • 3篇淋球菌
  • 2篇衣原体
  • 2篇沙眼
  • 2篇沙眼衣原体
  • 2篇生物学
  • 2篇体外
  • 2篇球菌
  • 2篇淋病
  • 2篇淋球菌感染
  • 2篇免疫
  • 1篇蛋白
  • 1篇蛋白酶
  • 1篇滴度
  • 1篇新生儿
  • 1篇新生儿感染

机构

  • 11篇浙江医科大学
  • 2篇浙江医科大学...
  • 1篇浙江大学
  • 1篇浙江大学医学...

作者

  • 13篇顾克洲
  • 9篇蔡挺
  • 5篇朱圣禾
  • 2篇邵吉民
  • 2篇金杭美
  • 2篇耿晓北
  • 2篇周琳
  • 1篇赵杭丽
  • 1篇郑树森
  • 1篇顾佩宝
  • 1篇朱有法
  • 1篇罗海波
  • 1篇彭慧琴
  • 1篇林俊
  • 1篇李正之
  • 1篇沈岩
  • 1篇吴兰芳
  • 1篇孙义国

传媒

  • 6篇浙江医科大学...
  • 2篇中国人兽共患...
  • 1篇浙江大学学报...
  • 1篇国外医学(流...
  • 1篇自然杂志
  • 1篇中国皮肤性病...
  • 1篇中国普外基础...

年份

  • 1篇1998
  • 1篇1997
  • 1篇1995
  • 2篇1992
  • 4篇1991
  • 3篇1990
  • 1篇1982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杭州地区高危人群淋球菌感染及耐药性研究
1991年
本文调查了杭州地区120名高危女性的淋球菌感染及药物敏感情况,结果发现淋球菌感染率高达33.33%,性乱个数和妊娠与淋球菌感染密切相关.比较了培养法与直接镜检法检出淋球菌的敏感与特异性,结果表明以培养法分离淋球菌为佳.对15株存活菌株作耐药性试验,发现对青霉素的耐药率达100%,推荐氟哌酸,麦迪霉素和头孢霉素作为一线治疗药物.
蔡挺顾克洲耿晓北周琳金杭美沈荣铭
关键词:淋病流行病学淋病奈氏球菌
健康孕妇宫颈淋球菌感染
1995年
采用分离培养法,随机抽样对210例不同孕期的孕妇宫颈分泌物作淋球菌培养和鉴定,发现4例宫颈分泌物阳性,感染率1.90%。对阳性孕妇的新生儿作眼部分泌物培养,有2例阳性。淋球菌感染是现代围产医学面临的新课题,本文对有关诊断和防治问题予以探讨。
金杭美林俊顾佩宝蔡挺顾克洲
关键词:淋球菌感染围产医学宫颈新生儿感染孕妇
聚合酶链反应检测沙眼衣原体方法及应用
1991年
沙眼衣原体不仅引起眼部感染,且系性传播疾病的重要病原体。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沙眼衣原体具有快速简便、高度敏感和特异等优点。本文就沙眼衣原体感染的PCR诊断和型别鉴定方法及其临床意义作一简要概述。
邵吉民顾克洲朱圣禾
关键词:聚合酶链反应沙眼衣原体
免疫抑制对大鼠肠梗阻早期肠菌移位的影响被引量:6
1998年
为探讨肠源性感染的发生机理,将60只SD大鼠随机均分成肠梗阻组、环磷酰胺+肠梗阻组、环磷酰胺组和假手术组4组。回肠机械性肠梗阻24小时后取各组鼠腹腔液、门静脉血、心脏血、肠系膜淋巴结(MLN)和回肠末段内容物作细菌定量分析,同时测定门静脉血内毒素含量。结果显示:肠梗阻24小时即导致门静脉内毒素血症,肠内G-杆菌大量繁殖,肠菌移位于MLN中。免疫抑制剂环磷酰胺不仅增加肠梗阻时肠菌移位的发生率(100%∶80%),且使更多的肠菌存活于MLN中并向体循环内播散。由此表明,在免疫抑制状态下肠菌经淋巴途径侵入肠外组织。
沈岩郑树森顾克洲孙义国李正之
关键词:细菌移位肠梗阻环磷酰胺
人轮状病毒持续感染细胞中病毒增殖条件的研究
1991年
本文研究了人轮状病毒持续感染细胞中病毒增殖的条件,发现较为适宜的培养温度为37℃左右,在培养基中添加适量胰岛素、氢化可的松和维生素B_6等可显著促进轮状病毒的增殖,而新生牛血清以及干扰素诱生抑制剂——放线菌素D则对病毒增殖无明显影响.
顾克洲蔡挺耿晓北朱圣禾
关键词:轮状病毒
沙眼衣原体外膜主蛋白研究进展(综述)被引量:1
1992年
衣原体属包括3个种,即沙眼衣原体(Chlamydia trachomatis, Ct)、鹦鹉热衣原体和肺炎衣原体.Ct不仅可引起眼部感染,且系性传播疾病的重要病原体.
邵吉民顾克洲罗海波
关键词:沙眼衣原体
人轮状病毒体外持续感染机理的研究
1990年
本文从人轮状病毒的产生、感染及增殖周期三个水平研究胰蛋白酶对人轮状病毒持续感染株的影响,以便探讨人轮状病毒体外持续感染的机理.研究结果发现,Mads-105细胞经胰蛋白酶处理后不能明显提高病毒产量,且人轮状病毒持续感染株经胰蛋白酶处理后和维持液中含胰蛋白酶对病毒在MA-104细胞中增殖亦无显著影响(P>0.05),从而表明人轮状病毒持续感柒株已失去对胰蛋白酶的依赖性.其对胰蛋白酶依赖性的突变可能是造成人轮状病毒体外持续感染的机理之一.
蔡挺顾克洲朱圣禾
关键词:轮状病毒胰蛋白酶病因学
人轮状病毒持续感染细胞系的建立被引量:2
1990年
引起细胞病变的人轮状病毒DS-1株在MA-104细胞建立了持续感染状态。持续感染细胞系无明显细胞病变、生长良好,能持续携带和产生较高滴度的人轮状病毒,且所产生病毒活性较高,与正常DS-1病毒相似,持续感染细胞系具有极强的抗VSV攻击能力,而其培养液上清中无高水平干扰素存在。人轮状病毒持续感染细胞系的建立对病毒感染机理的研究和减毒活疫苗研制有一定现实意义。
蔡挺顾克洲
关键词:人轮状病毒细胞培养
81株淋球菌对抗生素的敏感度测定
1992年
本文用琼脂稀释法测定了12种抗生素对杭州地区分离的81株淋球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结果为:青霉素G0.03~4mg/L,苯唑青霉素1~32mg/L,头孢唑啉0.25~32mg/L,头孢氧哌唑0.25~16mg/L,头孢氨噻呋肟0.0075~2mg/L,奈啶酸0.125~2mg/L,氟哌酸0.0075~0.5mg/L,氟啶酸0.0075~1mg/L,氯霉素0.125~32mg/L,甲矾霉素0.015~2mg/L,红霉素0.125~16mg/L和壮观霉素1~64mg/L.表明流行菌株中以耐青霉素菌株为主(耐青霉素G69%,耐苯唑青霉素77%),此外,亦有头孢唑啉(6%)、氯霉素(2%)、红霉素(7%)和壮观霉素(2%)的耐药菌株出现.本文结果对进一步研究淋球菌的耐药性有重要意义.
顾克洲吴兰芳朱圣禾蔡挺王仁德郑巧形
关键词:淋病奈瑟菌微生物
人轮状病毒持续感染细胞的研究
1991年
人轮状病毒(HRV)是引起婴幼儿急性非细菌性腹泻的主要病原体,在细胞培养中,能抑制宿主细胞大分子合成,并致细胞病变。但HRV能否引起持续感染,迄今未见文献报道。
蔡挺顾克洲
关键词:轮状病毒非细菌性腹泻感染细胞细胞病变生物学性状高滴度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