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马斌

作品数:15 被引量:86H指数:6
供职机构:山东大学药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山东省优秀中青年科学家科研奖励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4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5篇学成
  • 5篇化学成分
  • 3篇苔藓
  • 2篇代谢
  • 2篇代谢组学
  • 2篇代谢组学研究
  • 2篇血压
  • 2篇色谱
  • 2篇色谱法
  • 2篇芍药
  • 2篇芍药苷
  • 2篇念珠
  • 2篇念珠菌
  • 2篇全草
  • 2篇类化
  • 2篇类化合物
  • 2篇化合物
  • 2篇活性
  • 2篇高血压
  • 2篇高血压病

机构

  • 15篇山东大学
  • 2篇山东中医药大...
  • 2篇山东中医药大...
  • 2篇山东省千佛山...
  • 2篇中国药科大学
  • 1篇山东体育学院
  • 1篇科技厅
  • 1篇洛阳市中心血...
  • 1篇山东阿如拉药...

作者

  • 15篇马斌
  • 9篇娄红祥
  • 5篇任冬梅
  • 4篇季梅
  • 2篇孔令义
  • 2篇赵焰
  • 2篇聂磊
  • 2篇凌霄
  • 2篇李运伦
  • 2篇葛蔚颖
  • 2篇苏乐群
  • 2篇孙淑娟
  • 2篇蒋海强
  • 2篇李宏建
  • 1篇刘雪平
  • 1篇范培红
  • 1篇洪艳
  • 1篇李慧晓
  • 1篇李光耀
  • 1篇邹满

传媒

  • 3篇山东大学学报...
  • 2篇天然产物研究...
  • 1篇中国免疫学杂...
  • 1篇中国中药杂志
  • 1篇中国药科大学...
  • 1篇中草药
  • 1篇药学实践杂志
  • 1篇Chines...
  • 1篇食品与药品
  • 1篇浙江中医药大...
  • 1篇西部中医药
  • 1篇广东药科大学...

年份

  • 1篇2019
  • 1篇2017
  • 1篇2015
  • 1篇2011
  • 1篇2010
  • 3篇2006
  • 1篇2005
  • 1篇2004
  • 3篇2003
  • 2篇2002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多苞裂萼苔的化学成分被引量:1
2006年
目的:对多苞裂萼苔Chiloscyphus polyanthus(L.)Cord乙醇提取物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从中寻找生物活性成分.方法:采用柱色谱方法分离化合物,通过渡谱方法确定其结构。结果:从其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3个倍半萜类化合物,分别是(+)-桉烷-3-烯-6β,7α-二醇(1)、(+)-桉烷-4-烯-1β,3α,6β-三醇(2)和(+)-桉烷-4(14)-烯-3α,7α,11-三醇(3),还得到尿嘧啶脱氧核苷(4)、二十五烷酸单甘油酯(5)、胡萝卜苷(6).结论:化合物2~5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马斌孔令义娄红祥
关键词:苔藓
柿叶提取物对HEK293-APPswe转基因细胞模型的抗氧化作用及对Nrf2/HO-1途径的影响被引量:11
2017年
目的:观察柿叶提取物(PLE)对阿尔茨海默病细胞模型HEK293-APPswe(20E2)的抗氧化应激的影响,并从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血红素加氧酶1(HO-1)信号通路研究其作用机制。方法:Western blot检测APP蛋白表达水平,ELISA检测各组细胞上清Aβ_(1-40)的量,确定细胞模型是否建立成功。用CCK-8检测不同浓度的柿叶提取物对细胞活性的影响,选定干预最佳浓度。设分组:SH-SY5Y为空白对照组(NC组),20E2为模型组(20E2组),用柿叶提取物干预为加药组(20E2+PLE组)。DCFH-DA荧光探针检测各组细胞内ROS的变化,ELISA检测各组细胞上清Aβ_(1-42)的量,Western blot检测胞核、胞浆Nrf2和全细胞HO-1蛋白的表达水平变化。结果:与模型组相比,加药组ROS表达减少,细胞外Aβ_(1-42)浓度降低,细胞核内Nrf2表达增多,HO-1蛋白含量增加。结论:柿叶提取物能有效降低模型组氧化应激的水平,可能是通过降低Aβ_(1-42)的聚集,激活Nrf2/HO-1信号途径,促进Nrf2合成和核转位,从而促进下游抗氧化蛋白HO-1的表达来减弱氧化应激的损伤。氧化应激的影响,并从测APP蛋白表达水平,提取物对细胞活性的影提取物干预为加药组量,Western blot检测胞外Aβ_(1-42)浓度降低,细胞是通过降低Aβ_(1-42)的聚氧化应激的损伤。
吴小凡马斌侯训尧洪艳申超刘雪平
关键词:柿叶神经保护
HPLC法测定岩青兰地上全草与不同部位中柚皮素-7-O-葡萄糖苷及北美圣草素-7-O-葡萄糖苷的含量被引量:3
2003年
建立HPLC法测定岩青兰中柚皮素 7 O 葡萄糖苷及北美圣草素 7 O 葡萄糖苷的含量的方法 ,考察岩青兰地上全草与不同部位中两种二氢黄酮类成分的含量。采用PhenomenexC18柱 ,甲醇 乙腈 水(32∶8∶6 0 )为流动相 ,流速 1ml/min ,紫外检测器 2 84nm波长进行检测。测得岩青兰叶中两种二氢黄酮含量最高 ,茎中含量极低 ,根中未测到。建立的方法分析简便、灵敏、准确。
任冬梅娄红祥马斌季梅
关键词:HPLC法唇形科
高压液相色谱法测定补肾宁胶囊中淫羊藿苷的含量
2003年
任冬梅马斌赵焰季梅邹满
关键词:补肾宁淫羊藿苷
塞北紫堇化学成分的研究被引量:10
2015年
目的:对塞北紫堇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通过硅胶柱层析和重结晶法进行分离,根据理化性质及ID-NMR、ESI-MS等波谱方法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塞北紫堇中共分离得到5种生物碱类单体化合物,分别为:α-比枯枯灵、原阿片碱、黄紫堇明碱、β-hydrastine、β-比枯枯灵。结论:α-比枯枯灵、原阿片碱、β-hydrastine为首次从该药材分离得到。
李怀平马斌任松鹏李丽
关键词:化学成分
高血压病肝阳上亢证患者尿液样品的核磁共振谱代谢组学研究被引量:11
2011年
[目的]寻找高血压病肝阳上亢证患者可能的生物标记物,揭示其证候本质。[方法]对2008年7月至2009年10月间山东省中医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9例高血压病肝阳上亢证患者与7例健康志愿者,用~1HNMR分析尿液成分,使用PCA方法进行模式识别,寻找标记物并做出相关代谢途径解释。[结果]两组~1HNMR谱数据可以在得分图实现分类;与健康志愿者作比较,高血压病肝阳上亢患者机体相关代谢发生显著变化,体内氨基酸、葡萄糖代谢明显异于健康志愿者。[结论]~1HNMR结合PCA模式识别的代谢组学方法具有研究复杂条件下机体病理生理变化的优势,为理解高血压病肝阳上亢证的证候本质和诊断提供了科学依据。
蒋海强马斌聂磊李运伦袁征
关键词:代谢组学核磁共振波谱高血压
多苞裂萼苔化学成分的研究被引量:2
2002年
目的 :研究裂萼苔属植物多苞裂萼苔Chiloscyphuspolyonthus(L .)Cord的化学成分。 方法 :用硅胶、SephadexLH 2 0柱层析分离原植物乙醇提取物 ,根据所得化合物的理化性质、波谱数据确定结构。结果 :分离得到两个倍半萜类化合物 ,分别鉴定为 :( ) 桉烷 3 烯 6α 乙酰氧 7α 醇 (Ⅰ )、(+) 桉烷 3 烯 7α 醇 (Ⅱ ) ;此外 ,尚得到 β 谷甾醇 (Ⅲ )和胡萝卜苷 (Ⅳ )。 结论 :化合物Ⅰ、Ⅱ、Ⅲ。
李光耀马斌娄红祥
关键词:苔藓植物
甘草水提后药渣的化学成分及抗氧化活性研究被引量:10
2019年
目的研究中药甘草水提后药渣的化学成分及抗氧化作用,促进甘草药渣的综合利用。方法采用硅胶柱色谱法、Sephadex LH-20凝胶柱色谱法、中压柱色谱法、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法等方法对甘草水提后的药渣进行分离纯化,通过理化常数和NMR、MS波谱等方法鉴定化合物的结构;通过DPPH自由基清除活性试验对分离得到化合物的抗氧化活性进行评价。结果从甘草药渣乙醇提取物中共分离得到10个化合物,分别为:芒柄花素(1)、半甘草异黄酮B(2)、5,7-二羟基-4′-甲氧基异黄酮-7-O-β-D-吡喃葡萄糖苷(3)、芒柄花苷(4)、Isoerythrinin A(5)、染料木素(6)、2′,4′-二羟基-4-甲氧基查尔酮(7)、4,4′-二羟基-2′-甲氧基查尔酮(8)、苜蓿素(9)、甘草素(10);化合物1~8均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结论化合物3~9为首次从甘草药渣中分离得到,化合物1~8有抗氧化活性。
赵森铭李慧晓张志超辛爱玲马斌
关键词:化学成分抗氧化活性
葛根汤颗粒喷雾干燥工艺条件试验研究被引量:6
2003年
目的:优选葛根汤颗粒喷雾干燥的最佳工艺条件。方法:应用正交设计法,以每小时药粉产率及有效成分含量为考察指标,对影响葛根汤喷雾干燥过程的因素进行考察。结果:正交试验法设计的三个因素中,浸膏的相对密度影响显著,入塔风温影响较显著。结论:颗粒最佳工艺条件为:入塔风温:170℃,气流量:700L/h,浸膏相对密度:1.22,在此条件下,葛根汤颗粒有效成分中葛根素及芍药苷的含量明显高于原湿法制粒制剂。
季梅娄红祥马斌任冬梅
关键词:喷雾干燥葛根素芍药苷
多酚类化合物对白色念珠菌超微结构的影响被引量:5
2005年
目的 :电镜观察白色念珠菌与多酚类化合物作用后形态和超微结构的改变 ,进一步评价该类化合物的抗真菌作用 ,探讨其抗真菌作用机制。方法 :将临床新分离的白色念珠菌与多酚类化合物共同培养 2 4h后 ,分离菌体 ,按常规方法进行样品处理 ,在扫描电镜与透射电镜下观察其细胞表面形态结构变化与细胞内超微结构变化。结果 :扫描电镜下观察可见酚类化合物作用后的白色念珠菌 ,细胞表面皱缩不平 ,细胞壁膜有严重皱折、变薄、剥脱等现象 ,并且质地变脆 ,有裂纹形成。透射电镜下可见 ,细胞壁不完整 ,局部有缺损 ,质地疏松 ,厚薄不均 ;细胞膜轮廓不清 ,不连续 ,有凸起 ;胞质不均匀 ,细胞内成分聚集固缩成电子密度较高的团块 ,且形成大量电子密度高的光亮区 ,间成有电子光点和空胞状物。结论 :酚类化合物与白色念珠菌作用后 ,可使其超微结构发生明显的改变 ,此改变表明了其抗真菌作用 ,并为其抗真菌作用机制的研究提供了线索。
孙淑娟娄红祥李宏建苏乐群马斌葛蔚颖凌霄
关键词:酚类化合物白色念珠菌扫描电镜透射电镜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