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马春霞

作品数:13 被引量:29H指数:4
供职机构:兰州大学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甘肃省中医药科学技术研究课题甘肃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9篇甘草
  • 9篇甘草次酸
  • 7篇18Β-甘草...
  • 6篇对变应性鼻炎
  • 6篇鼻炎
  • 6篇变应性
  • 6篇变应性鼻炎
  • 5篇黏膜
  • 5篇细胞
  • 5篇鼻黏膜
  • 3篇动物
  • 3篇上皮
  • 3篇上皮细胞
  • 3篇黏膜上皮
  • 3篇黏膜上皮细胞
  • 3篇鼻黏膜上皮细...
  • 3篇
  • 2篇髓鞘
  • 2篇听神经
  • 2篇脱髓鞘

机构

  • 13篇兰州大学第一...
  • 5篇甘肃中医药大...
  • 1篇兰州大学

作者

  • 13篇马春霞
  • 11篇张小兵
  • 11篇席克虎
  • 10篇王有虎
  • 10篇陈小婉
  • 10篇桂岩
  • 8篇张福宏
  • 7篇洪浩
  • 6篇董明
  • 6篇马毅
  • 6篇刘翔毅
  • 6篇江英
  • 5篇杨贵军
  • 3篇侯赟
  • 3篇仇志强
  • 2篇陈康兵
  • 1篇李丽
  • 1篇谌敏峰
  • 1篇任万明
  • 1篇张淑惠

传媒

  • 3篇临床耳鼻咽喉...
  • 2篇中医研究
  • 1篇中国实验方剂...
  • 1篇中国耳鼻咽喉...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西安交通大学...
  • 1篇中国耳鼻咽喉...
  • 1篇山东大学耳鼻...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年份

  • 1篇2020
  • 1篇2019
  • 5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1
  • 2篇2010
  • 1篇2009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18-β甘草次酸长期灌胃对大鼠肾脏的影响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探讨18-β甘草次酸(glycyrrhetinic acid,GA)对大鼠肾脏的影响。方法:120只Wistar大鼠随机平均分成正常组及低、中、高剂量18-β甘草次酸组(25,50,100 mg·kg^(-1)),共4组,于甘草次酸ig干预后第6,14,22,30周及停药4周后心脏采血,检测血肌酐(SCr),尿素氮(BUN)含量,HE染色进行肾脏组织病理学观察。结果:随着干预进行直至停药4周时,低、中、高剂量甘草组SCr,BUN与正常组相比均无明显差异。血钠、氯离子均较正常组升高,但停药4周时血钠、氯离子较之前各时间点降低,并接近正常组。血钾离子均低于正常组,停药4周时血钾离子较之前各时间点升高并接近正常组。上述各指标同一时间点低、中、高剂量甘草组两两之间无统计差异。HE染色见各时间点肾脏病理形态与正常组相比未见异常改变。结论:18-β甘草次酸对大鼠血尿素氮、肌酐值及肾脏病理形态无明显影响。可引起血钠、氯离子轻度升高,血钾离子降低,停药一定时间后上述影响可消除。
席克虎张小兵杨贵军陈小婉桂岩王有虎张福宏马春霞洪浩刘翔毅马毅江英董明
关键词:肾脏肌酐尿素氮
长期口服18β-甘草次酸对大鼠血糖、血脂的影响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探讨长期口服不同剂量的18β-甘草次酸(glycyrrhetinic acid,GA)对大鼠血糖及血脂中三酰甘油、总胆固醇的影响。方法:将12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成空白对照组30只,低(25μg/g)、中(50μg/g)、高(100μg/g)剂量甘草次酸组各30只,于18β-甘草次酸灌胃第43,99,155,211天及停药后第29天心脏采血,分别测其血糖、三酰甘油、总胆固醇的含量。结果:灌胃第43,99,155,211天及停药后第29天,与同时间点的空白对照组对比,低、中、高剂量组的血糖有下降趋势,但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灌胃第43,99,155,211天及停药后第29天,低、中、高剂量组的三酰甘油和总胆固醇与同时间点的空白对照组对比,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长期口服不同剂量的18β-甘草次酸有降低大鼠血糖的趋势,但无统计学意义;对大鼠的三酰甘油和总胆固醇无明显影响。
张小兵陈小婉侯赟马毅席克虎桂岩王有虎张福宏马春霞洪浩江英董明
关键词:18Β-甘草次酸动物血糖三酰甘油
18β-甘草次酸长期灌胃对大鼠血细胞的影响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研究18β-甘草次酸长期灌胃对正常大鼠血细胞的影响。方法 :将96只Wistar大鼠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低剂量组(25μg/g)、中剂量组(50μg/g)和高剂量组(100μg/g)4组。药物组分别给予对应剂量的甘草次酸灌胃,正常对照组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1 d 1次。于给药14周、22周、30周及停药4周时,检测大鼠红细胞计数(RBC)、血红蛋白含量(HGB)、红细胞压积(HCT)、平均红细胞体积(MCV)、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MCH)、白细胞数计数(WBC)、中性粒细胞比例(N%)、淋巴细胞比值(L%)、血小板计数(PLT)。结果:14周、22周及30周时甘草次酸组(低、中、高剂量)RBC、HGB、MCHC、N%、PLT较正常对照组升高,MCV、L%较正常对照组降低,但3个剂量组之间差别无统计学意义,且上述指标于停药4周时接近正常对照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同一指标于14周、22周及30周各时间点之间对比,差别无统计学意义,但与停药4周时相比差别有统计学意义。14周、22周、30周及停药4周时HCT、MCH、WBC与正常对照组对比,差别无统计学意义;同一时间点各组之间对比、同一组不同时间点之间对比,差别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18β-甘草次酸长期灌胃可引起一过性的RBC、HGB、MCHC、N%、PLT的升高和MCV、L%的降低,这种影响在停药一定时间后消除;对HCT、MCH、WBC无明显影响。
席克虎张小兵王有虎董明陈小婉桂岩张福宏马春霞洪浩刘翔毅江英马毅杨贵军
关键词:动物
18β-甘草次酸钠滴鼻对变应性鼻炎大鼠鼻黏膜上皮纤毛的影响被引量:7
2015年
目的:观察18β-甘草次酸钠滴鼻对变应性鼻炎(AR)大鼠鼻黏膜上皮纤毛的影响。方法:卵清蛋白(OVA)致敏Wistar大鼠建立AR动物模型。造模成功后,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布地奈德组(0.2mg/kg剂量)和甘草次酸钠组(20mg/kg剂量和40mg/kg剂量),各组分别在给药2周和4周后比较各组大鼠行为学评分,取鼻中隔黏膜电镜下观察形态学变化。结果:模型组大鼠2周和4周均出现典型的AR症状,行为学叠加评分>5分;经布地奈德和甘草次酸钠干预后,AR症状减轻,行为学叠加评分较模型组均明显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2周布地奈德组和甘草次酸钠组大鼠鼻黏膜纤毛柱状上皮顶端的稠厚黏液毯状分泌物明显减少,纤毛粘连、倒伏、脱落程度明显减轻,且布地奈德组略好于甘草次酸钠组;4周布地奈德组和甘草次酸钠20mg/kg组纤毛倒伏、脱落均完全消失,且纤毛排列具方向性。甘草次酸钠20mg/kg组较布地奈德组及甘草次酸钠40mg/kg组的纤毛更整齐、光滑,纤毛状态更接近正常对照组。结论:18β-甘草次酸钠可显著抑制AR模型大鼠鼻黏膜纤毛的病理改变。
杨静席克虎桂岩王有虎张福宏马春霞洪浩刘翔毅孟楠楠张小兵
关键词:纤毛电镜
18β-甘草次酸钠对变应性鼻炎大鼠鼻黏膜NF-κBp50及血清IL-4表达的影响被引量:5
2020年
目的观察18β-甘草次酸钠(18beta-solidum glycrrhetinic acid,18β-SGA)对变应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大鼠鼻黏膜中NF-κBp50及血清中白介素-4(IL-4)表达的影响。方法卵清蛋白致敏Wistar大鼠建立AR动物模型。造模成功后,将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AR模型组、布地奈德组和18β-SGA低剂量(20 mg/kg)、高剂量(40 mg/kg)干预组,分别在给药干预2周和4周后取大鼠鼻黏膜和血清,免疫组化法观察NF-κBp50在大鼠鼻黏膜的分布,RT-qPCR和Western blot检测NF-κBp50 mRNA和蛋白相对表达量,酶联免疫吸附法(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血清中OVA特异性sIgE(OVA-sIgE)及IL-4的表达。结果大鼠鼻黏膜中NF-κBp50主要表达在鼻黏膜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细胞、固有层的腺体细胞、血管内皮细胞、炎性细胞的细胞质、细胞核中。AR组大鼠较正常大鼠鼻黏膜中NF-κBp50 mRNA及蛋白的表达量增加(P<0.05),经18β-SGA或布地奈德干预后,其表达量减少(P<0.05)。AR组大鼠血清中OVA-sIgE、IL-4表达量较对照组升高(P<0.05),经18β-SGA或布地奈德干预后,IL-4表达量下降(P<0.05)。结论18β-SGA可能通过抑制NF-κB信号通路活性,降低NF-κBp50表达,下调血清IL-4水平,从而发挥抗炎作用。
李丽王有虎侯赟桂岩陈小婉陈康兵席克虎马春霞刘小涵张小兵
关键词:变应性鼻炎NF-ΚBP50白介素-4
免疫性脑脊髓膜炎模型中听神经脱髓鞘病变与听觉诱发电位的变化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探索实验性免疫性脑脊髓膜炎模型中听神经脱髓鞘病变和ABR随时间的变化,以及这两种变化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Wistar大鼠60只,随机分为实验组、对照组和正常组,分别皮下注射牛坐骨神经髓鞘碱蛋白和完全弗氏佐剂、完全弗氏佐剂、生理盐水。对所有实验动物在免疫前、免疫结束后1、2、3、4、5、6周进行ABR检查。每周随机抽取各组2只动物,2.5%戊二醛活体灌注后处死,电镜下观察听神经的变化。结果实验组动物听神经在给药后1周均出现脱髓鞘病变,给药后第3周达到高峰,随后自行缓解,在第6周基本恢复;ABR的阈值各组间无明显差异,实验组Ⅲ波潜伏期延长。结论免疫性脑脊髓膜炎模型中听神经的脱髓鞘病变发病后随时间自行缓解,与ABR的变化并不同步。
陈小婉仇志强马春霞张小兵
关键词:髓鞘碱性蛋白脱髓鞘疾病诱发电位
18β-甘草次酸钠对变应性鼻炎大鼠鼻黏膜TNF-α的干预作用被引量:3
2019年
目的:观察18β-甘草次酸钠(18β-SGA)对变应性鼻炎(AR)大鼠鼻黏膜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表达的影响,探讨18β-SGA对AR的干预机制。方法:106只SPF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AR组、布地奈德组、18β-SGA低剂量组和18β-SGA高剂量组。经卵清蛋白构建AR大鼠模型后给予药物干预,各组大鼠分别在干预2周和4周后处死,取大鼠鼻黏膜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RT-PCR和免疫蛋白印迹定位、定量大鼠鼻黏膜中TNF-α表达。结果:经免疫组织化学、免疫印迹及RT-PCR发现,与空白对照组相比,AR组大鼠鼻黏膜中TNF-α高表达于鼻黏膜纤毛柱状上皮、血管内皮、腺体及部分炎症细胞胞质中(P<0.01)。经不同剂量的18β-SGA干预后,TNF-α表达量明显下降(P<0.01),尤以18β-SGA低剂量组干预4周后效果最明显(P<0.01)。结论:不同剂量的18β-SGA对AR有治疗作用,且其发挥作用的机制与抑制TNF-α的高表达有关。
折宁宁侯赟王有虎桂岩席克虎陈小婉陈康兵马春霞刘小涵张小兵
关键词:肿瘤坏死因子-Α
寻常型银屑病患者外周血EGF、IL-18的检测及意义
目的:探讨银屑病患者外周血表皮生长因子(EGF)和白介素-18(IL-18)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对30例银屑病患者和18例健康对照者外周血中EGF、IL-18进行了测定,并分...
任万明马春霞高军
听神经脱髓鞘病变中听力损伤的实验研究
仇志强陈小婉王有虎张小兵张淑惠马春霞谌敏峰桂岩张福宏席克虎
该课题探讨免疫性脱髓鞘模型中听神经的病理改变、ABR的变化及这两种变化间的关系。研究表明免疫性脱髓鞘模型中听神经近中枢段会出现节段性脱髓鞘改变,神经末梢无明显变化内毛细胞和末梢间的突触间隙结构未发现明显异常,脱髓鞘的病理...
关键词:
关键词:听神经病动物实验
18-β甘草次酸对变应性鼻炎大鼠鼻黏膜上皮细胞内质网的影响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探讨18-β甘草次酸(glycyrrhetinic acid,GA)对变应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模型大鼠鼻黏膜上皮细胞内质网变化的影响。方法 96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AR模型组、氯雷他定组、甘草次酸组,每组24只,腹腔注射卵清蛋白致敏建立大鼠AR模型,评定动物形态学评分。造模后给予甘草次酸21.6 mg/kg灌胃,干预后第2、4、6、10周取鼻黏膜组织送电镜检查。结果空白组叠加评分(2.10±0.45)分,氯雷他定组为(5.10±0.56)分,AR模型组为(5.10±0.56)分,甘草次酸组为(5.20±0.78)分,各组分别与空白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透射电镜见AR模型组内质网较空白组增多,明显囊样扩张、大量空泡形成、脱颗粒,胞质内可见大量的游离核糖体。在变应原持续作用下,AR模型组鼻黏膜上皮细胞内质网的上述变化呈进行性加重。而甘草次酸干预组内质网扩张、空泡化、脱颗粒均较模型组缓解,并随观察周期延长逐渐接近空白对照组。结论 18-β甘草次酸可改善变应性鼻炎模型大鼠鼻黏膜上皮细胞内质网的扩张、空泡化及脱颗粒。
杨贵军席克虎陈小婉桂岩王有虎张福宏马春霞洪浩刘翔毅马毅江英董明张小兵
关键词:变应性鼻炎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