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马晓红

作品数:10 被引量:53H指数:5
供职机构:湖北中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肝癌
  • 4篇消瘤汤
  • 3篇血清
  • 3篇肾病
  • 3篇肾脏
  • 3篇鼠肾
  • 3篇糖尿
  • 3篇糖尿病
  • 3篇糖尿病肾病
  • 3篇细胞
  • 3篇肝癌细胞
  • 3篇癌细胞
  • 3篇大鼠肾脏
  • 2篇蛋白
  • 2篇蛋白激酶
  • 2篇蛋白激酶C
  • 2篇蛋白激酶C活...
  • 2篇地黄
  • 2篇地黄汤
  • 2篇凋亡

机构

  • 7篇湖北中医学院
  • 4篇华中科技大学
  • 4篇湖北省中医院
  • 3篇湖北中医药大...
  • 1篇解放军第16...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 10篇马晓红
  • 6篇丁艳蕊
  • 4篇唐庆
  • 4篇王小琴
  • 3篇胡慧
  • 2篇范恒
  • 2篇刘建国
  • 2篇曾祥法
  • 2篇黄芳
  • 1篇王全胜
  • 1篇王晓琴

传媒

  • 2篇湖北中医学院...
  • 1篇中西医结合肝...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湖北中医杂志
  • 1篇湖南中医杂志
  • 1篇贵阳中医学院...
  • 1篇中草药
  • 1篇辽宁中医杂志
  • 1篇成都中医药大...

年份

  • 1篇2010
  • 3篇2009
  • 4篇2008
  • 2篇2007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六味地黄汤加味对STZ诱导的糖尿病肾病大鼠肾脏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研究被引量:4
2009年
目的:观察六味地黄汤加味对糖尿病肾病(DN)大鼠肾脏的保护作用,对肾脏蛋白激酶C活性的影响。方法: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建立大鼠DN模型,模型成功后随机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DN模型组、洛汀新治疗组、六味地黄汤加味治疗组,药物干预8周后,检测相对肾重、血糖、尿白蛋白排泄率、血肌酐、尿肌酐、内生肌酐清除率、肾脏蛋白激酶C活性。结果:DN大鼠相对肾重、血糖、尿白蛋白排泄率、内生肌酐清除率、肾脏蛋白激酶C活性等显著升高,六味地黄汤加味、洛汀新均可降低肾脏蛋白激酶C活性,改善DN大鼠蛋白尿和肾功能。结论:六味地黄汤加味、洛汀新均能保护DN大鼠肾脏,其作用机制与抑制DN时肾脏蛋白激酶C激活有关。
唐庆胡慧马晓红
关键词:六味地黄汤糖尿病肾病
消瘤汤含药血清诱导人肝癌细胞Bel-7402凋亡的MTT法检测被引量:2
2008年
马晓红王小琴丁艳蕊
关键词:人肝癌细胞凋亡消瘤汤含药血清MTT法
消瘤汤治疗原发性肝癌55例临床观察被引量:5
2009年
目的:观察消瘤汤的临床疗效。方法:通过临床消瘤汤与5-氟尿嘧啶对照治疗,观察两者临床疗效之间的差异。结果:临床对比用药治疗3个月,治疗组较对照组在肝区疼痛、腹胀、纳差、乏力等临床症状缓解方面疗效显著(P<0.01):治疗组AFP稳定率(稳定%+下降%)为33.33%,对照组AFP稳定率(稳定%+下降%)为30.43%,治疗组较对照组AFP在30~400μg/L范围及AFP>400μg/L范围,两组间比较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AST、ALT、γ-GT有效率(正常%+好转%)分别是35.71%、37.04%、20.69%,对照组AST、ALT、γ-GT有效率(正常%+好转%)分别是34.78%、40.91%、20.83%,治疗组较对照组AST、ALT、γ-GT治疗有效率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瘤体稳定率(CR%+PR%+NC%)为13.3%,对照组瘤体稳定率(CR%+PR%+NC%)为16.0%,两组没有差异(P>0.05);治疗组未出现毒副作用,相反对患者的临床症状有明显的改善。而对照组25例患者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化疗毒副作用,如恶心、呕吐、腹泻、骨髓抑制等,其中自细胞减少者20例。结论:消瘤汤可抑制部分患者肝细胞恶变,使肝细胞恶变后肝脏重获的合成胚胎蛋白的功能减弱或停滞,使增高的AFP趋于稳定或下降,瘤体增长被限制;减轻肝细胞受损程度,使AST、ALT活力下降,部分患者肝功能慢性损伤得到控制;能明显改善原发性肝癌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延长患者生命。
马晓红刘建国王小琴唐庆
关键词:原发性肝癌消瘤汤5-氟尿嘧啶中医药
中西医结合治疗原发性肝癌研究进展被引量:9
2007年
马晓红王小琴丁艳蕊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治疗原发性肝癌肿瘤死亡率恶性肿瘤中位生存期
六味地黄加味胶囊对糖尿病肾病大鼠肾脏蛋白激酶C活性及结缔组织生长因子的影响被引量:19
2010年
目的观察六味地黄加味胶囊对糖尿病肾病(DN)大鼠肾脏的保护作用,对肾脏蛋白激酶C(PKC)活性及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表达的影响。方法ip链脲佐菌素(STZ)建立大鼠DN模型,模型成功后随机分为5组:对照组、模型组、洛汀新组、六味地黄加味胶囊组、洛汀新与六味地黄加味胶囊合用组,药物干预12周后,透射电镜观察各组大鼠肾脏超微结构,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查肾皮质CTGF表达,检测相对肾质量、血糖、尿白蛋白排泄率(UPER)、血肌酐(SCr)、尿肌酐(UCr)、内生肌酐清除率(CCr)、肾脏PKC活性等。结果DN大鼠肾脏胶原沉积明显,相对肾质量、血糖、UPER、CCr、肾脏PKC活性、肾皮质CTGF表达等显著升高,洛汀新、六味地黄加味胶囊及两药合用均可降低肾脏PKC活性和肾皮质CTGF的表达,改善DN大鼠蛋白尿、肾功能,减轻肾脏胶原沉积,两药合用能更显著降低肾脏PKC活性、肾皮质CTGF的表达,降低蛋白尿和改善肾功能作用更强。结论洛汀新、六味地黄加味胶囊及两药合用均能保护DN大鼠肾脏,且两药合用较单用洛汀新作用更强。
唐庆胡慧王全胜范恒马晓红
关键词:糖尿病肾病蛋白激酶C结缔组织生长因子
消瘤汤含药血清对人肝癌细胞Bel-7402增殖和凋亡的影响被引量:3
2008年
[目的]观察消瘤汤含药血清对人肝癌细胞Bel-7402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采用消瘤汤含药血清,应用血清药理学方法,选择不同浓度的含药血清体外培养人肝癌细胞Bel-7402 96 h。通过MTT法和细胞形态学观察检测细胞的增殖抑制率和细胞凋亡。[结果]MTT法检测表明,消瘤汤高、中、低剂量组与0.95%氯化钠(对照)组相比,对人肝癌细胞增殖均有抑制作用(P<0.01)。细胞形态学检测表明消瘤汤各剂量组含药血清均可诱导细胞凋亡。[结论]消瘤汤能明显抑制肝癌Bel-7402细胞的增殖,其抑瘤作用有细胞毒作用和诱导细胞凋亡2种途径。
丁艳蕊马晓红黄芳曾祥法
关键词:消瘤汤血清药理学肝癌细胞BEL-7402细胞增殖细胞凋亡
中药外治法治疗癌性疼痛的研究进展被引量:3
2007年
马晓红丁艳蕊王晓琴
关键词:中药外治
六味地黄汤加味对糖尿病肾病大鼠肾脏蛋白激酶C活性及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_1的影响被引量:5
2009年
目的:观察六味地黄汤加味对糖尿病肾病(DN)大鼠肾脏的保护作用,对肾脏蛋白激酶C活性及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1含量的影响。方法: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建立大鼠DN模型,模型成功后随机分为5组:正常对照组、DN模型组、洛汀新治疗组、六味地黄汤加味治疗组、洛汀新六味地黄汤加味合用组。药物干预8周后,检测相对肾重、血糖、尿白蛋白排泄率、血肌酐、尿肌酐、内生肌酐清除率、肾脏蛋白激酶C活性、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1含量。结果:DN大鼠相对肾重、血糖、尿白蛋白排泄率、内生肌酐清除率、肾脏蛋白激酶C活性、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1含量等显著升高,洛汀新、六味地黄汤加味及两药合用均可降低肾脏蛋白激酶C活性、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1含量,改善DN大鼠蛋白尿和肾功能,两药合用能更显著降低肾脏蛋白激酶C活性、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1含量,降低蛋白尿和改善肾功能作用更强。结论:洛汀新、六味地黄汤加味及两药合用均能保护DN大鼠肾脏,且两药合用较单用络汀新作用更强。
唐庆胡慧范恒刘建国马晓红
关键词:六味地黄汤加味糖尿病肾病蛋白激酶C
消瘤汤含药血清干扰细胞生长作用浓度的实验研究被引量:8
2008年
目的:从细胞和分子水平探讨消瘤汤抑瘤机理并选择最佳含药血清浓度。方法:借鉴西药单体加药浓度梯度方法来确定用于干扰细胞生长的含药血清浓度梯度,消瘤汤高、中、低剂量含药血清12.5%、25%、50%浓度,作用于培养的人肝癌细胞Bel-7402 48h、96h。通过MTT法检测消瘤汤含药血清对人肝癌细胞Bel-7402增殖的影响,用于最佳含药血清浓度的筛选。结果:从不同含药血清浓度、不同作用时间下细胞生长OD值来分析:25%含药血清干扰96h对细胞生长抑制效果最好。结论:25%含药血清干扰96h可作为后期药物实验的含药血清加药浓度及观察时间筛选的实验依据。
马晓红丁艳蕊王小琴
关键词:MTT法人肝癌细胞BEL-7402增殖
消瘤汤对小鼠移植性肿瘤S_(180)影响的实验研究被引量:2
2008年
目的观察消瘤汤对S180荷瘤小鼠的抑瘤作用及其对胸腺及脾脏的影响。方法建立小鼠移植肉瘤S180模型。用高、中、低剂量消瘤汤及5-氟尿嘧啶治疗荷瘤小鼠,并设空白模型组对照,观察其抑瘤率及胸腺和脾脏指数。结果消瘤汤中剂量组和5-氟尿嘧啶组抑瘤率分别为51.91%和57.82%,均大于30%,与空白模型组比较抑瘤效果明显增高(P<0.05,P<0.01)。消瘤汤各剂量组均可逆转胸腺指数、脾指数的异常改变,改善荷瘤小鼠的生存质量。结论消瘤汤可抑制瘤体的增长,能保护荷瘤小鼠的免疫器官,具有良好的免疫调节作用。
丁艳蕊马晓红黄芳曾祥法
关键词:消瘤汤S180肉瘤抑瘤率脏器指数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