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马立学

作品数:27 被引量:103H指数:5
供职机构:青岛市第八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心绞痛
  • 7篇绞痛
  • 5篇心病
  • 5篇综合征
  • 5篇冠心病
  • 4篇电图
  • 4篇心电
  • 4篇心电图
  • 4篇心力衰竭
  • 4篇血压
  • 4篇衰竭
  • 4篇糖尿
  • 4篇糖尿病
  • 3篇动脉
  • 3篇心脏
  • 3篇血管
  • 3篇曲美他嗪
  • 3篇左室
  • 3篇左室肥厚
  • 3篇介入

机构

  • 27篇青岛市第八人...

作者

  • 27篇马立学
  • 5篇史卫国
  • 5篇孙学玉
  • 4篇张玉
  • 4篇王志辉
  • 3篇王修卫
  • 3篇郭玉岩
  • 3篇王淑玲
  • 2篇曹庆博
  • 2篇周忠明
  • 2篇丁灵芝
  • 2篇蔡克
  • 2篇袁涛
  • 2篇丁思华
  • 2篇袁佩芬
  • 2篇王海燕
  • 2篇渠莉
  • 1篇王菊
  • 1篇强力
  • 1篇周伟

传媒

  • 4篇山东医药
  • 3篇实用心电学杂...
  • 3篇中国误诊学杂...
  • 3篇实用糖尿病杂...
  • 2篇齐鲁医学杂志
  • 2篇青岛医药卫生
  • 2篇中国医师进修...
  • 2篇江苏实用心电...
  • 1篇中国急救医学
  • 1篇中华心血管病...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中国心血管病...
  • 1篇实用诊断与治...
  • 1篇中国临床保健...

年份

  • 2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2
  • 1篇2009
  • 3篇2007
  • 1篇2006
  • 1篇2005
  • 4篇2004
  • 2篇2003
  • 1篇2002
  • 3篇2001
  • 1篇2000
  • 1篇1999
  • 2篇1997
  • 1篇1996
2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糖尿病足与血管内皮细胞舒张功能关系被引量:3
2020年
收集50例初发2型糖尿病足患者,一级亲组、未合并糖尿病足、正常对照组各50例。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显像仪进行血管内皮功能的检测,并测定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等指标。结果:初发2型糖尿病足组内皮细胞舒张功能障碍,其一级亲组已有降低,初发2型糖尿病足与年龄、吸烟、体重指数、HbA1c、内皮素、血管内皮细胞舒张功能、空腹血糖负相关,与高密度脂胆固醇、NO呈正相关。结论糖尿病足是一个多环节、多病因参与的结果,血管内皮细胞舒张功能障碍可能是其一个危险因素。
马术强郭玉岩王淑玲马立学姜山王海燕
关键词:糖尿病足
他汀类药物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的非调脂机制被引量:15
2003年
史卫国马立学
关键词:他汀类药物急性冠脉综合征
葛根素干预冠心病患者胰岛素抵抗的研究被引量:36
2002年
目的 :探讨葛根素对冠心病 (CHD)患者胰岛素抵抗 (IR)及与其存在密切相关性的血脂、纤溶活性异常的影响。方法 :76例CHD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 (36例 )和葛根素治疗组 (40例 )。葛根素治疗组于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葛根素 5 0 0mg静脉滴注 ,每日 1次 ,3周为 1个疗程。均于治疗前及治疗结束时检测血糖、血脂、胰岛素、纤溶指标 ,计算胰岛素敏感性指数 (ISI) ,并行静脉闭塞试验 (VOT)。选择 30名健康人作为对照组。结果 :(1)与对照组比较 ,CHD患者血浆胰岛素 (FINS)浓度增高 ,ISI降低 ,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 (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LDL C)增高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HDL C)降低 ,VOT前及VOT时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 (tPA)活性降低 ,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 - 1(PAI 1)活性升高。FINS、ISI与血脂、纤溶指标存在高度线性相关意义。 (2 )葛根素治疗组治疗后FINS、TC、TG、LDL C、PAI 1明显下降(P <0 0 5 ,P <0 0 1) ,ISI、HDL C、VOT前及VOT时tPA明显增高 (P <0 0 5 ,P <0 0 1)。葛根素治疗组治疗后FINS与TC、TG、LDL C、PAI 1呈显著正相关 ,而与HDL C、VOT前及VOT时tPA呈显著负相关 ;ISI与TC、TG、LDL C、PAI 1呈显著负相关 ,与HDL C、VOT时tPA呈显著正相关。结论
史卫国渠莉王津文丁灵芝孙学玉马立学胡敏青高玉玲
关键词:冠心病葛根素胰岛素抵抗血脂纤溶
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慢血流或无复流相关因素分析被引量:10
2019年
目的探讨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NSTEACS)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发生慢血流(SF)或无复流(NR)的相关因素。方法登录青岛市第八人民医院电子病历管理系统,收集2007年9月至2018年6月于心内科住院诊断为NSTEACS并行PCI的患者。PCI术后冠状动脉造影前向血流≤ TIMI 2级定义为发生SF或NR,作为病例组;未发生SF或NR患者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年龄、性别、高血压病史、2型糖尿病病史、高胆固醇血症病史、吸烟史、饮酒史、NSTEACS危险分层、血小板糖蛋白(GP)ⅡB/ⅢA受体拮抗剂的应用、冠状动脉SYNTAX积分、罪犯血管及其球囊扩张次数、高血栓负荷和PCI术前血流分级进行多因素Logistc回归分析,并应用向后法、似然比检验进行变量筛选。结果总计入选3 927例接受PCI术的NSTEACS患者,剔除信息不全者,143例患者入病例组,3 588例患者入对照组。经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球囊扩张≥ 3次(OR=1.725,95%CI 1.211~2.358,P=0.014)、高血栓负荷(OR=1.821,95% CI 1.322~2.511,P<0.01)为发生SF或NR的危险因素,而应用GPⅡB/ⅢA受体拮抗剂(OR=0.623,95% CI 0.382~0.855,P=0.012)为抑制SF或NR发生的保护性因素。结论多次球囊扩张、高血栓负荷会增加SF或NR的发生风险,而应用GPⅡB/ⅢA受体拮抗剂可降低SF或NR发生风险。
丁思华马立学孙学玉
关键词:冠状动脉疾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慢血流无复流
急性心肌梗塞心电图改变与近期死亡之间的关系
1997年
本院自93-94年4年间共收治急性心肌梗塞病人126例,选择入院后近期(一月内)死亡22例,发现入院初期心电图改变与近期死亡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特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住院病人,男105例,女21例,最大年龄84岁,最小年龄34岁,平均年龄59岁。
赵可安王修卫马立学袁佩芬王者令秦丕效
关键词:心电图改变急性心肌梗塞前间壁病理性Q波入院初期
吲哒帕胺联合缬沙坦治疗原发性轻、中度高血压疗效观察
2004年
周忠明刘享亨马立学毛瑞峻
关键词:吲哒帕胺中度高血压原发性疗效观察
静脉补充钾、镁对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QT离散度的影响
2001年
目的 探讨静脉补充钾、镁缩小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复极离散度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 41例充血性心衰患者在常规抗心衰治疗基础上 ,加用门冬氨酸钾镁注射液。并以常规抗心衰的 38例作为对照组。两组在治疗前后均分别测定QT离散度、血钾、血镁。结果 治疗组于治疗后 QT离散度、血钾、血镁较治疗前明显改善 (P<0 .0 1) ,室性早搏明显减少。而对照组则无显著差异 (P>0 .0 5 )。结论 表明在抗心衰治疗的同时静脉补充钾、镁 ,可明显改善复极离散度 ,减少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
史卫国渠莉马立学丁灵芝袁涛
关键词:门冬氨酸钾镁注射液QT离散度充血性心力衰竭静脉注射
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及心电图变化被引量:3
2005年
目的评价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2例(A组)采用曲美他嗪口服,并与复方丹参片治疗32例(B组)作疗效比较,两组疗程均为4W。结果 A组心绞痛及心电图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1.3%和68.8%,均显著高于B组(50.0%和37.5%,P<0.05)。A组在减少心绞痛发作次数、持续时间及硝酸甘油用量、改善心肌缺血的范围和程度等方面也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有明显疗效。
马立学刘享亨张玉蔡克
关键词:曲美他嗪冠心病心绞痛
卡维地洛联合缬沙坦治疗心力衰竭并心房颤动的效果被引量:5
2007年
目的:评估联合应用卡维地洛与缬沙坦治疗心力衰竭并心房颤动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46例心力衰竭并心房颤动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应用缬沙坦80 mg/d,1周后,对照组维持原治疗,治疗组缬沙坦联用卡维地洛(5-20mg/d)治疗4个月。治疗前后分别行超声心动图和动态心电图检查,评价左室功能和心室率。结果:治疗前后治疗组的静息心室率分别为(97.8±7.0)次/min和(75.4±6.0)次/min,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5.67,P〈0.01),其心室率变化较对照组明显(t=5.48,P〈0.01)。治疗组的左室射血分数、左室短轴缩短率、心排血量和E/A比值有明显改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45-36.89,P〈0.01)。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均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卡维地洛与缬沙坦合用治疗心力衰竭并心房颤动安全有效。
马立学刘享亨张玉
关键词:心力衰竭心房颤动卡维地洛
内皮功能障碍在动脉粥样硬化中的作用被引量:1
1999年
急性冠心病事件(不稳定性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心源性猝死)是冠心病的主要死亡原因,其病理基础主要是不稳定性斑块致血栓形成。血管内皮功能障碍在动脉粥样硬化(AS)斑块的形成与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应用降脂药能稳定斑块、改善冠脉内皮功能,从而减少冠心病事件的发生。
史卫国马立学
关键词:内皮功能障碍单核细胞血栓形成血管内皮不稳定性心绞痛急性冠心病事件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