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兰
- 作品数:14 被引量:28H指数:2
- 供职机构: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福建省教育厅科技项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老年骨折316例临床分析
- 2002年
- 为了解老年骨折发生的部位分布、年龄及性别状况 ,对 316例 6 0岁以上的骨折患者进行了临床分析。结果显示老年骨折主要发生在松质骨 ,如椎体、桡骨远端及股骨近端 ,且女性多于男性 ,冬夏季高于春秋季。其桡骨远端及股骨近端骨折发生原因多为跌倒 ,而椎体骨折主要是非暴力性因素所致。提示应重视骨质疏松症的预防 ,以减少老年骨折的发生。
- 沈霖杨艳萍谢晶周丕琪高兰刘保平杨家玉
- 关键词:骨折发病学老年人骨质疏松
- 补肾法防治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细胞、分子作用机理研究
- 目的:在骨细胞及分子水平观察中医补肾法防治骨质疏松作用环节。方法:以建立的成骨细胞、破骨细胞及骨髓基质细胞培养体系进行体外实验,采用MTT比色分析法及H-胸腺嘧啶核苷渗入法测定成骨细胞增殖及分化;采用流式细胞仪观察成骨细...
- 沈霖杜靖远杨艳萍谢晶周丕琪杨家玉高兰刘保平
- 文献传递
- 运动锻炼防治绝经后骨质丢失的临床研究
- 目的研究慢跑、跳舞等运动锻炼方法防治绝经后骨质丢失的作用和机制。方法45例绝经后女性随机分为运动组和对照组,其中运动组24例,对照组21例。运动组患者每天锻炼40-50min,同时每天补充钙;对照组仅每天补充元素钙600...
- 谢晶沈霖杨艳萍周丕琪高兰
- 文献传递
- 运动锻炼防治绝经后骨质丢失的临床研究
- 目的研究慢跑、跳舞等运动锻炼防治绝经后骨质丢失的作用和机理。方法 45例绝经后女性随机分为运动组和对照组。运动组患者每天锻练40-50 min,同时每天补充钙;对照组仅每天补充元素钙600 mg,为期一年。研究开始和结束...
- 谢晶沈霖杨艳萍周丕琪高兰
- 关键词:骨密度骨质丢失绝经后骨钙素
- 文献传递
- 运动锻炼防治绝经后骨质丢失的临床研究
- 骨质疏松症严重影响着绝经后妇女的生活质量,而深受中老年人群喜爱的运动锻炼可用于治疗骨质疏松症.尽管有多项研究表明运动有助于提高绝经后妇女骨密度[1][2],但对运动锻炼防治绝经后骨质丢失的作用和机理还缺乏系统的对照研究....
- 谢晶沈霖杨艳萍周丕琪高兰
- 关键词:绝经骨质丢失中西医结合骨质疏松症
- 文献传递
- 316例骨质疏松性骨折临床分析
- <正>目的了解骨质疏松性骨折发生的部位分布、年龄及性别状况。方法对316例老年骨折患者进行了临床分析。结果骨质疏松性骨折主要发生在松质骨,如椎体、桡骨远端及股骨近端,且女性多于男性,冬夏季高于春秋季。其桡骨远端及股骨近端...
- 沈霖杨艳萍谢晶周丕琪高兰刘保平杨家玉
- 关键词:骨质疏松性骨折
- 文献传递
- 补肾法防治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细胞、分子作用机理研究及临床观察
- 沈霖杜靖远杨艳萍谢晶周丕琪杨家玉高兰刘保平
- 该成果以去性腺大鼠作为骨质疏松模型进行体内实验,以建立的骨组织、成骨细胞、破骨细胞及骨髓基质细胞培养体系进行体外实验,采用骨组织计量学、骨生物力学、原位分子杂交、斑点杂交、免疫荧光、透视电镜及流式细胞仪等实验技术,分别在...
- 关键词:
- 关键词:骨质疏松症防治补肾分子生物学
- 武汉地区人群骨密度变化规律和骨质疏松及其骨折患病率分析
- 沈霖杨艳萍谢晶周丕琪高兰刘保平
- 该课题使用Hologic2000plus双能X线骨密度仪对武汉地区2-91岁的居民1359人进行L1-4髋部BMD测定,然后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武汉地区男性腰椎骨峰值在30-34岁年龄段,女性在35-39岁;男、女性...
- 关键词:
- 关键词:骨密度骨质疏松
- 针灸对骨髓源性破骨细胞形成数和IL-6 mRNA表达的影响被引量:3
- 2003年
- 目的:探讨针灸对骨髓源性破骨细胞形成数和白细胞介素6信使RNA(IL-6 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进行骨髓源性破骨细胞培养、鉴定及IL-6 mRNA基因表达水平的检测。结果:模型组破骨细胞形成数明显多于假手术组(P<0.01),针刺后破骨细胞形成数显著低于模型组(P<0.01);模型组与假手术组比较,骨髓细胞IL-6 mRNA表达呈有意义增高(P<0.01),而针刺后其升高的水平明显低于模型组(P<0.01)。结论:(1)针刺有效调节白细胞介素6(IL-6)的分泌,使IL-6 mRNA表达下降;(2)针刺使破骨细胞形成数减少。
- 刘献祥沈霖吴明霞吴炳煌高兰胡文胜张安桢
- 关键词:骨髓针灸效应破骨细胞MRNA
- 针灸对去卵巢大鼠骨组织TGF-β_1 mRNA、VEGF mRNA表达及凋亡基因Fas的影响被引量:25
- 2003年
- 目的:探讨针灸对去卵巢大鼠骨质疏松症的作用机制和环节。方法:骨组织TGF-β_1 mRNA、VEGF mRNA采用原位杂交,凋亡基因Fas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结果:模型组TGF-β_1、VEGF光度低于假手术组(P<0.05),针刺组、艾灸组、雌二醇组TGF-β_1、VEGF光度高于模型组(P<0.05);骨组织FAS蛋白光度,模型组高于假手术组(P<0.01),针刺组、艾灸组和雌二醇组低于模型组(P<0.05~0.01);成骨细胞内FAS蛋白阳性表达率模型组高于假手术组(P<0.01),雌二醇组低于模型组(P<0.01);破骨细胞内FAS蛋白阳性表达率针刺组、艾灸组和雌二醇组高于假手术组(P<0.05~0.01)。结论:针灸能有效调节破骨细胞内Fas基因的表达;能激活TGF-β_1、VEGF活性,使TGF-β_1 mRNA、VEGF mRNA表达增加。
- 刘献祥沈霖吴明霞吴炳煌高兰胡文胜张安桢
- 关键词:骨质疏松症针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