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高军义

作品数:8 被引量:119H指数:7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项目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天文地球

主题

  • 8篇盆地
  • 4篇地层
  • 3篇断层
  • 3篇生长地层
  • 3篇褶皱
  • 3篇海拉尔盆地
  • 3篇柴达木盆地
  • 2篇断层相关褶皱
  • 2篇乌尔逊
  • 2篇凹陷
  • 1篇地层厚度
  • 1篇东段
  • 1篇断层转折褶皱
  • 1篇断裂带
  • 1篇断陷
  • 1篇断陷构造
  • 1篇新生代
  • 1篇新生代构造
  • 1篇新生代构造特...
  • 1篇塔里木盆地

机构

  • 8篇吉林大学
  • 8篇中国石油天然...

作者

  • 8篇高军义
  • 8篇刘志宏
  • 4篇万传彪
  • 3篇林东成
  • 3篇黄超义
  • 3篇梅梅
  • 3篇吴相梅
  • 2篇王芃
  • 1篇任林伟
  • 1篇刘安英
  • 1篇张立国
  • 1篇杨建国
  • 1篇刘永江
  • 1篇沙茜
  • 1篇王文革
  • 1篇刘振文
  • 1篇杨旭

传媒

  • 4篇吉林大学学报...
  • 1篇世界地质
  • 1篇地质学报
  • 1篇地质科学
  • 1篇长春科技大学...

年份

  • 2篇2014
  • 1篇2012
  • 1篇2010
  • 1篇2009
  • 2篇2005
  • 1篇2001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柴达木盆地阿尔金斜坡带构造特征与阿尔金断裂形成时间讨论——以月牙山地区为例被引量:12
2010年
研究区位于柴达木盆地阿尔金斜坡带的中段,跨越柴达木盆地、阿尔金断裂和索尔库里盆地三个构造单元,阿尔金斜坡带总体上表现为大致向南倾斜的斜坡,是一个在三位空间上变化的曲面,其包络面的走向与阿尔金断裂的走向基本一致。阿尔金斜坡带由与阿尔金断裂伴生的轴向近东西、靠近断裂逐渐向其收敛的背斜构成,在阿尔金山前表现为一系列斜列鼻状构造,在空间上呈宽缓的、隆拗相间的有规律性变化,在大部分地段表现为由堆垛式双重构造自北向南的逆冲作用形成的大型背斜的前翼。根据背斜前翼生长地层确定阿尔金断裂自下干柴沟组上段沉积时期(38Ma)开始形成,至今一直处于持续的活动状态。在下干柴沟组上段至上油砂山组沉积时期(38~8.1Ma),断裂的活动强度较小,自狮子沟组沉积开始(8.1Ma),断裂的活动强度明显增大。
刘志宏王芃沙茜万传彪高军义
关键词:断层相关褶皱生长地层阿尔金断裂柴达木盆地
东北东部虎林盆地的构造特征、成盆机制及敦—密断裂带北东段的形成时代被引量:11
2014年
虎林盆地位于黑龙江省东部,是叠置在佳木斯地块之上的中、新生代断陷-坳陷盆地,其构造变形可以划分为3个构造演化阶段:早白垩世为NW—SE向伸展作用阶段,主要形成一系列各自独立的NE向箕状断陷群;晚白垩世为NW—SE向挤压作用阶段,使部分早期控陷正断层发生反转,形成反转构造,虎林盆地转化为具有多个沉降中心的NE向挤压坳陷盆地群;古近纪—第四纪为NNW—SSE向挤压作用阶段,虎林盆地的构造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不仅使部分早期控陷正断层发生反转作用形成大型反转构造,而且在七虎林河凹陷与中央隆起之间形成NEE向大型逆冲断层(敦—密断裂)和断层传播褶皱,它们共同控制了盆地的形成和沉积作用,虎林盆地转化为具有1个中央隆起和南、北2个坳陷的NEE向挤压坳陷型盆地。东北地区自白垩纪以来始终处于活动大陆边缘的大地构造背景,包括虎林盆地在内的东北东部盆地群的形成与伊泽纳奇板块、太平洋板块向欧亚板块的俯冲作用有关。敦—密断裂带总体上呈NE向展布,具有左行走滑的性质,在靠近虎林盆地的北东段转变为NEE向展布,断层的性质也转变为逆冲断层,敦—密断裂带北东段的逆冲作用很可能与该断裂带的NE向左行走滑作用在NEE向的转换挤压有关。敦—密断裂带自古近纪始新世—渐新世虎林期开始活动,一直持续活动到第四纪。
刘志宏梅梅高军义吴相梅黄超义林东成孙理难
关键词:变形期次逆冲推覆构造虎林盆地
海拉尔盆地乌尔逊断陷构造特征和基底伸展量研究被引量:13
2005年
乌尔逊断陷是海拉尔盆地最大箕状断陷,主要形成于早白垩世,由向东倾斜的主控断层及其上发育的一系列与之同向的犁式正断层和反向层组合构成。本文用基底伸展量(I)、伸展率(e)、伸展系数(β)来定量描述乌尔逊断陷在拉张作用下发生伸展运动前后的变化量,采用直接测量法得到三个参数,并绘出基底伸展量的发育图,得出乌尔逊断陷基底伸展量在断陷内变化很小、断陷中部伸展量变化相对较大、南北两端相对较小、平均伸展量10.5、伸展率为0.81%及伸展系数为1.81的结论。
黄超义刘志宏高军义
关键词:海拉尔盆地
海拉尔盆地贝尔凹陷伸展断层转折褶皱作用及其对沉积作用的制约被引量:8
2012年
海拉尔盆地是叠置于内蒙—大兴安岭古生代碰撞造山带之上的中新生代盆地,总体上呈北东向展布,由3坳、2隆5个一级构造单元组成,自西向东依次为扎贲诺尔坳陷、嵯岗隆起、贝尔湖坳陷、巴彦山隆起和呼和湖坳陷,其中贝尔凹陷是贝尔湖坳陷南部的1个二级构造单元。贝尔凹陷的控陷断层为1个上凸、2个上凹断层转折组合构成的犁式正断层,在深部发育伸展双重构造。在犁式正断层上盘由于上凸断层转折产生的活动轴面与断层面为同旋向剪切,而上凹断层转折产生的活动轴面与断层面为反旋向剪切,在断层上盘形成2个背斜中间夹1个向斜的构造组合。由活动轴面与固定轴面之间滚动面的宽度确定控陷断层F1在早白垩世南屯期晚期的水平伸展量为6 850m。贝尔坳陷伸展断层转折褶皱的几何学和运动学特征,反映了断层滑移速率、构造沉降速率和沉积速率对凹陷内沉积地层变形特征的影响和构造活动对沉积作用和油气地质条件的制约。贝尔凹陷南屯组上段内部角度不整合的形成与变形作用中的剥蚀作用和沉积间断无关,而是由于半地堑从略欠补偿充填向过补偿充填状态转变时,沉积速率相对于构造沉降速率显著增加所致。
刘志宏梅梅柳行军吴相梅万传彪林东成高军义
关键词:生长地层角度不整合贝尔凹陷海拉尔盆地
柴达木盆地北缘地区新生代构造特征及变形规律被引量:36
2005年
柴达木盆地北缘地区的新生代构造主要为一系列断层转折褶皱、断层传播褶皱。在邻近祁连山山前的北东背斜带中主要发育规模相对较小、隆升幅度较低的断层传播褶皱和与之相伴产出的突破断层,开始形成于古新世上新世早期;中部背斜带中发育的构造主要为断层转折褶皱和少量断层传播褶皱,开始形成于中新世上新世中期;远离山前的南西背斜带主要发育断层转折褶皱和少量滑脱褶皱,开始于上新世晚期更新世。研究区的台阶状逆断层及其相关褶皱是由祁连山山前向盆地按照一定的序次、以背驮式渐次扩展的,这个扩展过程自古新世一直持续到现在。
刘志宏万传彪杨建国刘振文高军义
关键词:柴达木盆地新生代
塔里木盆地吐木休克断裂带的研究被引量:30
2001年
研究区位于塔里木盆地的西部 ,以吐木休克断裂带为界将研究区划分为巴楚断隆和阿瓦提凹陷两个构造单元。在对吐木休克断裂带的几何学、运动学特征研究的基础上 ,指出该断裂带是沿着断层传播褶皱或断层转折褶皱轴面形成的右行逆冲走滑断裂带 ,对早期构造主要起破坏作用 ,它控制了巴楚断隆和阿瓦提凹陷的形成和发展。吐木休克断裂带的出现与印藏碰撞的远距离效应有关 ,其形成开始于老第三纪 。
刘志宏林东成王文革张立国高军义任林伟刘安英
关键词:塔里木盆地
柴达木盆地南翼山—尖顶山地区构造特征及变形时间的确定被引量:13
2009年
南翼山—尖顶山地区位于柴达木盆地西北部,与阿尔金斜坡带毗邻,一系列北西向紧闭背斜和夹于其间的宽缓向斜构成了本区的构造格架。研究区自中生代以来主要经历了两个阶段的变形作用:(1)在早—中侏罗世,主要受到伸展作用控制,形成箕状断陷;(2)狮子沟期—现在,一直受到SW—NE向挤压作用。尖顶山背斜自狮子沟期开始形成,其下伏早期控陷正断层由于挤压发生反转作用,形成了大型断层传播褶皱;南翼山背斜自七个泉期开始形成,由深部、浅部两个背斜构造叠合而成,深部为一大型断层转折褶皱,浅部为构成Ⅰ型构造三角带的两个台阶状逆冲断层的相向逆冲作用在断层上部形成一个类似于滑脱褶皱的箱状背斜。南翼山背斜、尖顶山背斜的形态比较完整,构造形成时间与油气成熟、运移的时间匹配良好,具有十分有利的油气勘探前景。
刘志宏王芃刘永江赵呈祥高军义万传彪
关键词:断层相关褶皱生长地层柴达木盆地
海拉尔盆地乌尔逊凹陷构造变形对沉降中心迁移的控制被引量:3
2014年
海拉尔盆地是叠置于内蒙-大兴安岭古生代碰撞造山带之上的中、新生代盆地,乌尔逊凹陷是海拉尔盆地中部的1个二级构造单元,自早白垩世开始,经历了3次伸展作用、2次挤压作用,盆地中地层厚度和沉降中心的迁移主要受同生断层和与之伴生的断层相关褶皱所控制。在伸展作用时期:当发育1个犁式正断层,在其上盘形成1个箕状断陷,沉降中心位于断层上盘、靠近断层的区域,在伸展量较大的部位形成1个或多个沉降中心;当发育多个控陷正断层,在其上盘形成多个相互独立的箕状断陷,但每一个断陷都有各自的沉降中心,不同方向断层的交汇部位往往就是断陷的沉降中心。随着伸展量的增大,断陷的沉降中心不断向控陷正断层滑动的相反方向迁移,盆地的规模也随之增大。在第一次挤压作用中,早期NS向控陷断层F1发生反转作用,其上盘靠近断层的部位发生隆升,远离断层的部位作为大型断层传播褶皱背斜前翼也发生旋转式隆升,乌尔逊凹陷成为NS向大型断层传播褶皱背斜的前翼向斜,地层的沉积厚度在靠近断层的部位和远离断层的部位都很薄;向大型断层传播褶皱背斜前翼向斜部位,地层的沉积厚度逐渐增大,盆地的沉降中心向向斜的低洼区域迁移。在第二次挤压作用中,早期NS向控陷断层F2发生反转作用,在乌尔逊凹陷中部形成1个规模较大的NS向断层传播褶皱背斜或突发构造,背斜或突发构造的顶部被剥蚀,盆地的沉降中心位于中部背斜带前、后翼向斜的低洼区域。
高军义刘志宏吴相梅杨旭黄超义梅梅孙理难
关键词:地层厚度沉降中心乌尔逊凹陷海拉尔盆地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