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高山

作品数:7 被引量:2H指数:1
供职机构:北京市第二中学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文化科学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4篇课程
  • 3篇教学
  • 2篇育人
  • 2篇人工智能
  • 2篇教育
  • 2篇课程体系
  • 2篇机械手
  • 2篇技术课
  • 2篇技术课程
  • 2篇技术课程体系
  • 1篇新人
  • 1篇信息技术
  • 1篇信息技术课
  • 1篇信息技术课程
  • 1篇学案
  • 1篇学成
  • 1篇学科
  • 1篇学科育人
  • 1篇英才
  • 1篇英才教育

机构

  • 6篇北京市第二中...

作者

  • 6篇高山
  • 2篇高凯
  • 1篇周传章

传媒

  • 1篇北京教育(普...
  • 1篇中国科技教育
  • 1篇中国教育网络
  • 1篇中国信息技术...
  • 1篇中国教育信息...
  • 1篇中国基础教育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3
  • 2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20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用Python语言开发“手势识别”机械手教学案例研究
2021年
2020年修订版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提出,要通过典型的应用实例,了解数据采集、分析和可视化表达的基本方法,使学生掌握一种程序设计语言的基本知识,使用程序设计语言实现简单算法。本案例以机械手为平台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将所思、所想在机械手的平台上进行操作,通过问题提出、问题分析,最终解决“手势识别”问题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提升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高山
关键词:人工智能机械手PYTHON
面向“英才”培养的高中技术课程体系的实践探索
2023年
技术课程是中学进行学科课程整合的最好载体。北京市第二中学20年来持续推进高中技术课程实践与探索,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个性发展的目标理念下,将学生的个性发展和个性化选择融入学校育人体系。学校以科技英才培养为突破点,创建“三级五维”技术课程体系,创设“四个技术”教学路径,开辟“三多一精”学生成长路径,熔铸“五重”育人理念,形成了多元、立体的英才成长支撑体系,提供了一个普通高中英才培养课程、方法、路径、体系整体规划和设计的范例。
高山薛丽霞
关键词: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英才教育
依托“五个重视”育人理念,提升技术课程育人效果
2022年
北京市第二中学突出技术课程的育人优势,彰显“五个重视”的技术课程理念,引导学生在做中学、做中思,培育核心素养。重视学生,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课程价值观。以主题式教学为载体,将价值观教育融入技术课程中,打造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支持的技术课堂生态。将生活中的元素融入项目设计与制作的过程中,传递“技术向善”的价值观,让学生感受技术的发展是为人们的幸福生活服务的。在技术课程中,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疑-探-获”教学方式,鼓励学生在疑问中探索.
高凯高山
关键词:主题式教学课程价值观育人理念课堂生态育人优势
一种新型人工智能机械手教具
2024年
教具研发背景2020年修订版《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提出,要通过典型的应用实例,了解数据采集、分析和可视化表达的基本方法。基于新课程标准,以开源硬件树莓派作为控制系统,研发一套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机械手教具;同时,利用Arduino开源硬件控制舵机的工作,从而控制机械手的动作。使用Python语言编程可实现机械手手指及手臂转动,并通过图像或语音识别技术实现对机械手的控制。本教具以机械手为平台,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将所思、所想在机械手平台上进行操作,通过问题提出与问题分析,最终实现智能机械手的控制,提高学生的人工智能学习质量,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提升学生利用数字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高山
关键词:PYTHON语言人工智能机械手语音识别技术可视化表达
面向英才培养的高中技术课程体系
2022年
北京市第二中学作为一所近300年历史的百年老校,承载着教育变革和发展的使命。经过18年的技术课程探索,学校提出了面向“英才”培养的技术课程,打破通用技术与信息技术课程壁垒,实现技术课程从“操作式”向“思维式”提升,从技术课程“学科教学”向“学科育人”转变,构建了面向“英才”培养的技术课程体系。
高山高凯薛丽霞周传章
关键词:信息技术课程学科育人百年老校课程探索课程体系高中技术课程
构建“中学机器人校本课程”的实践研究——以北京市第二中学为例被引量:2
2020年
机器人技术是一门综合学科,它包含数学、物理、电子、编程、机械等各种技术。在中小学机器人教学中,鼓励学生大胆想象,运用不同的方法和理念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和创新思维,提升其科学精神。文章详细讲述了学校机器人教育开展的课程框架模式、课程设置、课程实施,构建了中小学机器人教育体系,从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两个维度阐明了两者的关系和相互作用,为学校进行机器人科技教育提供了充分的理论和实践基础,对学校机器人教育普及和创新人才培养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高山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