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魏东平

作品数:15 被引量:36H指数:4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研究生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地震科学联合基金国家留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会议论文
  • 7篇期刊文章

领域

  • 15篇天文地球

主题

  • 4篇地震
  • 3篇地幔
  • 3篇震相
  • 3篇上地幔
  • 3篇间断面
  • 2篇应力
  • 2篇应力场
  • 2篇权系数
  • 2篇热流
  • 2篇微板块
  • 2篇加权
  • 2篇加权系数
  • 1篇地表
  • 1篇地热流
  • 1篇地震波
  • 1篇地震研究
  • 1篇地幔间断面
  • 1篇动力学意义
  • 1篇亚东-格尔木
  • 1篇应力状态

机构

  • 15篇中国科学技术...
  • 4篇东京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中国地震局

作者

  • 15篇魏东平
  • 7篇周蕙兰
  • 4篇濑野徹三
  • 2篇石耀霖
  • 1篇王志秋
  • 1篇董文杰
  • 1篇汤懋苍
  • 1篇周惠兰
  • 1篇刘斌

传媒

  • 2篇1998年中...
  • 2篇1992年中...
  • 1篇地震地质
  • 1篇科学通报
  • 1篇地球物理学报
  • 1篇中国科学技术...
  • 1篇地震学报
  • 1篇中国地震
  • 1篇地质力学学报
  • 1篇1994年中...
  • 1篇1991年中...

年份

  • 1篇2001
  • 4篇2000
  • 2篇1998
  • 1篇1994
  • 1篇1993
  • 2篇1992
  • 2篇1991
  • 1篇1990
  • 1篇1989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青藏亚东-格尔木剖面地震波速度场的数值模拟
<正>研究表明,复杂地壳介质中传播的地震波速度场与介质内部的温度场分布及压力分布具有很强的相关性。高温低压区对应地震波的低速区;反之,低温高压区则对应着地震波的高速区。目前已经进行了一些实验室内的高温高压的物理实验,并且...
魏东平周蕙兰石耀霖
文献传递
利用气象地温资料计算大地热流
<正>大地热流中蕴涵了丰富的地质学、地球物理学和地球化学等方面的信息,是研究地球科学的重要手段之一。目前通常使用的测定大地热流值的方法是钻井测温法,它可靠、快速,但是耗资较大。至今人们都没有直接利用地表浅部附近的地温梯度...
魏东平石耀霖汤懋苍董文杰
文献传递
叠加及相关分析在上地幔间断面震相识别中的应用
<正>上地幔深部间断面的存在已普遍为地球物理工作者所接受。但是人们对这些间断面的认识并非十分清晰,所以研究和解释这些间断面一直是一个很重要的课题。地震波的传播带来了上地幔深部间断面的重要信息,间断面相关震相就是其中之一。...
王志秋周蕙兰魏东平
文献传递
渤海唐山地区的地下热结构及地表热流分布的数值模拟被引量:2
1991年
本文采用空间有限元和时间有限差分法模拟了渤中盆地区域的演化历史和地下热结构,并分别计算了渤中上地幔的热隆起与浅部的沉积层对渤中盆地内部温度场的影响。文中得到的计算结果较好地解释了渤中盆地地区热流正异常的观测事实,据此,对渤中盆地在形成过程中产生的热应力与地震孕震力源的关系也进行了一些探讨。
魏东平周蕙兰
关键词:热流地震
上地幔低速层对670km间断面PdSwr震相影响的探讨
2000年
比较详细地研究了670 km 深度间断面PdSw r震相的一些性质, 从理论上对该震相进行了一些初步分析, 讨论了在上地幔低速层影响下, 该震相的射线离源角与射线路径、震中距、走时及相对振幅之间的关系; 初步指出了该震相在实际地震观测图上应该具有的特征.PdSw r 震相存在于震中距为13.5°~96.5°范围内. 当Δ> 33°时, 该震相起始处分辨程度较好, 相对容易识别; 在13.5°< Δ< 33°范围, PdSw r震相的走时曲线由于上地幔低速带及其下部地震波速度的相对快速增加所引起的弱环圈效应, 记录到的PdSw r震相波形复杂, 较难分辨.
魏东平周蕙兰王志秋
关键词:间断面震中距震相
多台波形确定震源深度的t_(1/2min)和V_(max)方法及1969年渤海大震初始破裂点的深度——渤海地震研究(二)被引量:6
1989年
本文根据震源时间函数简单性原理,使用远场多台波形,建立了计算参量,t1/2min和Vmax来确定震源深度的方法及程序,并将其用于渤海地震(1969年7月18日),得到初始破裂点的深度约为8km。
周蕙兰吉连祥魏东平刘斌
关键词:震源时间函数震源深度
东亚北部地区现代板块构造的运动学分析被引量:6
2000年
从原欧亚板块划出阿穆利亚微板块,并建立一个包括太平洋、北美、欧亚、鄂霍次克及菲律宾海等板块在内的6板块系统,利用地震滑移矢量,转换断层走向,洋中脊扩展速率,以及最新的GPS观测资料,采用Monte-Carlo盒子法,反演得到该6板块系统的欧拉运动矢量.本文得到的有关欧拉矢量为:AM-EU(60.42°N,123.25°E,0.025°/Ma),AM-OK(53.20°N,141.95°E,0.476°/Ma)以及AM-PH(50.84°N,158.13°E,1.204°/Ma),AM-EU的欧拉运动极点位于贝加尔隆起的东北及斯塔诺夫山脉的西北,并给出在贝加尔隆起有0.4-0.7mm/a的扩张,与从地质学证据得到的估计结果一致;由AM-OK及AM-PH欧拉运动矢量可以分别得到日本海东缘的6-15mm/a及日本南海地槽带的51-66mm/a收敛速率,与最新的GPS观测结果并不一致.因此,东亚北部地区存在独立的南中国微板块及其它亚尺度的微板块,可以更好地描述该地区现今板块构造的运动规律.
魏东平濑野徹三
关键词:微板块
中国大陆下面670km间断面深度的研究
<正>根据PREM地球模型,在上地幔深部670km处有一间断面,其两侧纵、横波速度和介质密度的突变量分别为0.49km/s、0.37km/s和0.39g/cm3。这一间断面的横向变化等特征,对于上地幔矿物相变和物质成分、...
周惠兰王志秋魏东平
文献传递
全球观测应力场应力取向数据的加权统计分析被引量:10
2001年
论文将全球划分成一系列的 5°× 5°基本单元 ,通过对世界应力图计划中的全球应力指标数据进行加权系数法统计分析 ,计算了全球应力场在尺度为 5 0 0km左右的平均应力取向 ;用Rayleigh检验检验了应力取向是否为随机分布 ;讨论了应力取向的统计分析和检验结果 .统计结果显示 :考虑了加权系数情况下的有关统计结果相对比较符合实际 ,它提高了高质量数据在统计分析中的作用 ,并降低了观测数据呈随机分布特征的可能性 .
魏东平左如斌濑野徹三
关键词:加权系数
利用GPS资料确定Amurian微板块的南部边界
<正>概述:全球板块运动的模型,都是将欧亚板块处理成单个的巨型板块,而没有考虑该板块南部业已证实存在的甚宽变形带。Zonenshain和Savostin(1981)详细讨论了欧亚板块的东亚部分由若干个微板块所构成的可能性...
濑野徹三魏东平
文献传递
共2页<12>
聚类工具0